万道玄帝
字体: 16 + -

第1章 唐诗三百首

    后仙时代初始,先是造化老祖李耳自然入圣,后有文圣传世得道,吴道子绘仙飞升,李太白揽月高歌成诗仙,师旷奏乐成神,庄周逍遥返虚……

    百家争鸣,众生皆可成仙。

    ……

    ……

    诗宗虽然是近百年来成立的仙宗,但它的实力仍然让人不可小觑。因为诗宗是在诗仙的遗址上建立,这意味着诗宗拥有着诗仙或多或少的传承。

    高歌醉揽水中月,显宦弯腰脱长靴!

    想想诗仙太白当年的峥嵘岁月,何人不暗暗惊羡?

    如今虽然诸神众仙都已不复,可是谁敢无视他们留下的痕迹?

    诗宗一众弟子的修炼,就是拜读各种诗歌。知人论世,通过理解感悟诗歌中蕴含的道,来提升修为。天赋卓绝者,甚至能够自创诗词,建立自己的道,一朝悟道,实力暴涨。

    但李白生绝对不是那天赋卓绝的人,相反,他十分愚钝。他只能每天老老实实捏着一首不知是谁写的《咏鹅》,认认真真的理解,感悟。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可是恕他天资愚笨,三年下来,除了“鹅鹅鹅”,什么意境也没读出来。

    “哟呵,我道是谁还在参悟《咏鹅》呢!原来是李白生啊!”

    “李白生,李白生,我看是真的白生了!”

    李白生的面前来了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尽是尖酸刻薄的嘲讽。

    李白生对他们视若无睹,这些年,他早就学会了忍耐。没有实力再和他们争吵,吃亏挨打的总会是自己。

    “李白生。瞧你那副受气样!怂包一个,你-妈真的是白生你了。”三人中为首的公子讥笑道,他就爱欺负一下这个很能忍的李白生,看他愤怒而无能为力的样子很让他高兴。这次他都骂了李白生的父母,他不信李白生还能忍得住。

    李白生冷冷地看了富贵公子一眼,那眼神仿佛来自无尽深渊,冰冷无情,看得他一阵心虚。

    “长胆了是吧?还敢瞪朱少?你知道朱少是谁吗?大长老的孙子!朱少都能自己写诗了,你算个什么东西?”朱少的两个狗腿子就看不下去了,开始狠狠踢打李白生。

    李白生一个瘦弱书生,那里受得了这两个人的力气?很快被踹倒在地上,抱住脑袋,任由他们欺负。

    “呸!死废物!”朱少看李白生反抗也不反抗,心生无趣,重重踢了一脚就不耐烦的走开了。一个逆来顺受的废物,他也不屑过多的刁难。

    等到他们离开,李白生龇牙咧嘴的爬起来。看着他们嚣张的背影,眼神平静无波澜。今天你视我为无物,他日我必看你如粪土!

    有目标是好事,可是以他的资质,想要俯视那朱少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暗暗**一番,李白生不免又失落起来。

    “离地三尺一条河,一年四季水常流,不见牛羊来吃草,只见和尚来洗头。”李白生对朱少的这诗也有所耳闻,虽然他的诗不修边幅,但好歹能自己写诗了。而他,只能终日研究属于他的《咏鹅》。

    “额,师姐……”李白生尴尬的看着面前冷若冰霜的女子,他心绪不宁时竟然挡了他师姐的路。

    李白生的师姐名叫赵清璃,是诗宗有名的冰霜美人。她与一同拜在三长老门下的李白生不同,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入道七转,是年轻一代最出类拔萃的几个弟子之一。

    赵清璃淡淡扫了李白生一眼,欲言又止道:“被朱俊才打了?”朱俊才就是刚才殴打李白生的朱少。

    李白生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道:“是的。我给师尊丢脸了。”

    “知道就好。”赵清璃看不出表情,“这是上等的金疮药,你拿着回去敷在伤口上。还有,好好努力,别让他一直欺负你。”

    李白生拿着金疮药,看着赵清璃渐渐模糊的倩影,喃喃道:“师姐还是很善良的嘛!虽然冷淡了点。”

    随后,李白生就开始往自己居住的小木屋走去。

    “啊——”

    李白生就要走进小木屋,可是天降横祸,他感觉自己的头被什么东西重重地砸中,头脑一下变得混沌起来。

    一阵头晕目眩过后,李白生愤愤不平地朝天上大骂:“贼老天!连你也觉得我是个废物好欺负是吧?快到家了还拿……”

    咦?这是什么?

    李白生看着从天而降砸在自己头上的东西,似乎是一本书籍。

    莫非是无上秘籍?老天这是看不下去了,赏赐给我的?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本书籍,死死盯着破旧的书页。

    唐诗三百首?什么东西?

    看着书名肯定不是武功秘籍,李白生又难免失落起来。自己一个废物,就算是武功秘籍恐怕也修炼不了吧?

    等等!!

    李白生正想进屋,突然觉得自己遗漏了什么。

    唐诗三百首?诗!里面有诗!

    要想清楚,他们诗宗流传下来的诗歌也是十分有限,不然他也不会整天只有抱着一首《咏鹅》了。如果真的如书名《唐诗三百首》所言,那么这破旧的书里面恐怕有着至少三百首诗!

    天呐!整个诗宗恐怕也没这么多诗歌吧?

    李白生一想到这里,紧张地东张西望起来,发现四周没人,赶紧抱起破旧的《唐诗三百首》慌张进屋。

    坐在床上,李白生如获至宝的看着《唐诗三百首》,仔细端详这本圣书。

    书壳上除了唐诗三百首几个表示书名的字眼,就没有了。作者什么的,都没有留下。

    对了!

    后面这个¥9.9是什么意思?莫非是前辈留下的记号?

    李白生觉得这个“¥9.9”恐怕大有玄机,立即认真参悟起来。

    可是半天过后,天都黑了,李白生想到了他熟悉的闻名于世的大诗仙,他们貌似都没有和这个图案产生过关联。也许是有关联,而自己未曾得知吧?

    算了,李白生无奈摇摇头。起身点了一根蜡烛,他打算挑灯夜读。

    翻开第一页,是关于这唐诗三百首的介绍。

    内容简介:《唐诗三百首(注解本)》中的诗歌,寄寓着诗人们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山川田园的热恋,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对崇高理想的向往,对古代英雄的崇拜,对丑恶现实的抨击。这一切,引起人们美好的感受和联想。当读者在人生的征途中受到挫折,深感失意,生活艰难时,古人在诗中流露出来的修养、性情、胸襟、怀抱,我们相信会对读者产生重大的影响,给予莫大的帮助……

    李白生读得云里雾里,这些与悟道修炼有何干系?继而也没什么兴趣再读,而是直接往后看。

    突然,《咏鹅》二字出现眼帘,他颇有兴趣的翻开对应的书页。

    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释意:“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背景: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描述了大白鹅……

    知人论世: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通篇读完,李白生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明悟了《咏鹅》这首诗。

    原来,不是所有的诗都是蕴含大道的!这首诗仅仅是作者小时候对大白鹅的描述以及喜爱之情。

    怪不得自己一直读不出这首诗有着什么玄机,原来是没有玄机啊!

    李白生悟了,虽然没有领悟天道,但是也冲开了心中的束缚。他感觉自己身上滋生了属于他的第一点玄元,虽然只有那么一丝丝,但也算是真正的踏入修炼一途。

    惊喜过后,还想再次翻开《唐诗三百首》,但李白生突然觉得疲倦不堪,精神憔悴,自己控制不住自己,陷入沉睡之中。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