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背锅王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 魂兮魂兮归故乡

    葬礼由礼部和宗正寺的官员主持,宫乐者鸣角礼始,鼓乐沉重。唐笑手持柳杖,扶棺而行,一步一拜,一声一哀。

    通往墓室入口的柳道两旁,石马数十,石人侍立一旁,尽显萧肃。

    皇室的葬礼繁琐,尽管安乐王夫妇简约下葬,但一些重要的仪式是免不了的。礼部的虞尚书主持着这些仪式,有条不紊。唐笑被一位宗正府的宦官领着,如提线木偶一般,执行着一项一项礼仪。

    唐笑跪在墓室的入口处,看着众力士抬棺入陵,一瞬间又是泣不成声。直到墓门封闭,程怀弼等人才将他搀扶起来,去往了灵堂。

    僧人们吟唱着经文,梵音阵阵,钟鸣声声。唐笑跪在父母灵位之旁,跟随者众人的祭奠,跪拜、还礼。

    黄纸一地,烟雾袅袅。

    一些从没听说过的族亲匆匆而来,上香祭拜之后又匆匆而走。半天时间迎来送往,一直忙到戌时。

    灵堂外,礼部尚书虞世南正在与燕国公夫人杨氏交谈着什么。随后,虞世南进入灵堂,对唐笑说道:“安乐王殿下,老夫要回去向陛下交差了,殿下还请节哀。”

    “多谢虞老相公,还请恕无忧不能远送。”

    “殿下,他日若有闲暇,还请殿下来我虞府做客。”

    “一定,一定。老相公请慢走。”

    望着虞世南率众官员乘马车而去,唐笑松了一口气。现在留在这里的,只有程怀弼、尉迟宝琪几人。

    尉迟宝琪撇了撇嘴,凑上来问道:“虞老相公为何邀你去府上做客?老实说,你是不是欺负人家孙女了?”

    看着这厮眼中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唐笑丢给他一记白眼,道:“我才去了文渊阁一天,怎会认识虞相公的孙女?你这夯货,这么瞎扯的事情也敢问我!”

    “无忧老弟,你就别装了。哥哥虽然早已不去文渊阁,但还认识几个人。长孙明华那个唠叨鬼亲眼看见你和虞家小姐相谈甚欢,你敢说没有吗?”

    听到是长孙湛那个话痨,唐笑顿时一阵无语。这家伙,没去做娱乐八卦狗仔记者真是可惜了,真他娘是个人才!

    看到周围这几个货伸长耳朵都在听着,唐笑说道:“你们几个,天都黑了还不回去吗?还敢在这消遣我,小心祖宗显灵,拿着棒子揍你们!”

    闻言,尉迟宝琪、贺若隼等几个小伙伴顿时安下心来。今天看着唐笑悲痛欲绝的模样,他们都很担心。这句话虽然有对祖宗不敬的嫌疑,但大伙都没放在心上。唐笑并没有沉寂在悲伤之中,这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反正天也黑了,所以我们决定陪着你一起守灵。”

    看到几位不约而同的点着头,唐笑感动道:“多谢诸位。”

    “你这夯货,说这些作甚。”

    唐笑拱了拱手,没再说话。

    程怀弼向堂外扫了一眼,发现杨氏没走,而且正看向这边。

    见状,程怀弼推了唐笑一把,问道:“无忧,燕国公夫人怎么还没走?看她的样子,像是有话要对你说。”

    听到提醒,唐笑这才注意到杨氏并没有跟着虞世南他们一块回去。回望过去,两人目光正好相对。杨氏朝他点了点头,示意他过去。

    唐氏皇族的皇陵在渭北奉天县的北梁山,群山围绕,河流交汇,是一处风水极佳的宝地。此地处于高原,比长安城更冷一些。不过与燕北苦寒之地比起来,这一切皆为浮云。

    杨氏看到唐笑走过来,让两个丫鬟以及车夫走远。

    “杨姨,侄儿还以为您回去了,怠慢之处还望见谅。”

    杨氏看着唐笑,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良久,杨氏才缓缓道:“我虽然也是初到长安,却听到了很多关于你的传闻。姨娘不知道这是不是你有意为之,可还是要告诫你一句,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闻言,唐笑猛然一惊,想到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似有明悟。

    “多谢姨娘提醒,侄儿记住了。”

    杨氏点点头,朝不远处的丫鬟招了招手,又对唐笑说道:“你过两日就回京吧,莫要在这里守太久。姨娘这两日会留在奉天县,你两日之后便来找我,届时我们一起回去。”

    唐笑心中疑惑,却没有多问。看到两名丫鬟和车夫回来,杨氏转身上了马车。

    一名丫鬟走近唐笑,说道:“殿下,夫人这两日在奉天县拜会老友,殿下若是提前到了奉天,请往奉天鼓楼找奴婢。”

    马车趁着夜色悄然离去,唐笑回想着刚才杨氏的话,疑惑着摇了摇头。

    山风肃冷,不远处的石马石人在夜色之中尽显诡异,更添了几分阴森的气息。

    回到灵堂,唐笑与几人闲聊一阵,渐渐有了困意。

    灵堂内烛火摇曳,其他几人都靠着墙睡着了,不时传来一阵鼾声。只有程怀弼还在和唐笑说着话,主要在说一些南山田庄的建设。

    自从那日跟随唐笑一起去了田庄,将所见所闻汇报给陛下,程怀弼便被派到了田庄,平日里专门维护周边秩序。从御前侍卫沦落至此,他并不沮丧,反而希望一直如此。

    程怀弼不是长子,爵位自然也轮不到他的头上,即使宫中的差事也是老爹强行塞给他的,并非他所愿。陛下如今让他去南山田庄帮唐笑,他可是高兴了好些天。

    到了田庄这几天,他发现一切都很有趣,真不知道唐笑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竟能想出这么多奇怪的点子。

    听完程怀弼仔细的讲述,唐笑感谢道:“程三哥,这几日多谢你了。若非你在那边盯着,我还真有些不放心。”

    “无忧,不必客气。我程三既然认定了你这个朋友,能帮你做些事情,我很开心。”

    两人又聊了一阵,便各自睡去。

    台上的烛火忽明忽暗,堂外山风呼啸,裹卷着阵阵寒意。

    忽然,唐笑的脑袋磕在一旁的石台上,一阵疼痛让他猛然惊醒。他看了看桌上的沙漏,计算出已过了寅时。

    这种计时的沙漏也和玻璃一样出现了三百多年,唐氏的那位老祖可真是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新奇的产物。相传,还有很多东西已经失传了。

    唐笑揉了揉脑袋,感到一股尿意袭来,起身向外走去。

    “谁在那里!”

    看到一个人影从不远处一闪而过,唐笑大喝一声追了上去。

    那人步伐极快,飞身越过几丛灌木,眨眼间便消失在视野里。唐笑追到灌木丛,忽然发现一条散着微微红光的玉坠挂在枯枝上。

    唐笑赶忙捡起,凑到眼前,顿时大惊失色。

    “这……怎么可能……”

    他缓缓从衣领内拽出一条几乎一模一样的玉坠,目光有些呆滞地看着,脑中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