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背锅王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故人归长安

    学堂屋外,薛收沉着脸望向远处匆匆跑过来的唐笑,心中异常恼怒。

    “薛……薛先生,学生刚才突然肚子痛,去了趟茅厕。”

    “呵,借口倒是找的不错。”薛收淡淡嘲讽一句,却也没再为难唐笑。

    “先生,学生真的是去茅厕……”

    薛收摆了摆手止住他的话,说道:“殿下,请随我过来。”

    唐笑低头跟在薛收身后,往文渊阁大门口走去。

    大门外,唐笑一眼便看见了等候在马车旁的张德恩,心中更加疑惑。

    皇叔怎么会派身边的内侍宦官来接自己?

    要知道,只有重要的圣旨,皇帝才会派内侍宦官出宫。唐笑自然清楚这些,心中不由猜想着会是什么事情。

    “安乐王殿下,快请上马车。”

    看到张德恩着急的模样,唐笑也没多问,一头钻进马车。张德恩向薛收道一声谢,便急匆匆跟在唐笑身后钻进马车。

    “张少监,何事如此着急?”

    “殿下,燕国公夫人提前抵达长安,陛下让您去望北亭相迎。”

    马车从永兴坊一直往东出了通化门,随后沿着大道往灞水方向而去。一路颠簸,马疾车驰,一个时辰便到达了望北亭。

    唐笑走下马车,看着眼前的灞水缓缓向北流去,不时涌起几朵浪花。河上几处浅滩露出水面,岸边野草枯黄,萧条一片。不远处,几条小渔船搁浅于河滩,上面盖着一层厚厚的蒿草。

    望北亭建在北道的一处坡塬上,向北望去,北塬东西一线天,甚是苍凉。风起朦胧,黄沙迷眼,让人竟生出英雄迟暮的感慨。

    张德恩手中拿着狐裘披风,恭谨地递给唐笑,道:“殿下,塬上风大。”

    “多谢张少监。”唐笑系上披风,接着问道:“燕国公夫人来京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此处只有我一人相迎?”

    “燕国公夫人来信,只让你一人来迎她。殿下有所不知,当年先帝在位之时,安乐王妃与燕国公夫人乃是金兰之交,两家常有走动。老奴曾听陛下提起过,当年安乐王妃便是在燕北诞下殿下的。”

    闻言,唐笑皱了皱眉头,心头疑云重重。他以前可从来没有听过父母提过此事,十四年来只字未提,甚是怪异。

    燕北到长安数千里之遥,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无法到达,刚生完孩子的女人,根本无法在月子中长途跋涉。唐笑刚穿越到这个世界时,父母正在为他庆祝满月。当时的母亲面色红润、体态丰满,根本就不像是长途跋涉、舟车劳顿的样子。

    因为是对这个世界的第一眼印象,故而即使过了将近十五年,他依旧记得特别清楚。

    张德恩说着当年的一些趣事,唐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殿下,燕国公夫人轻车简行,镇北侯并未陪在身边。陛下的意思,请燕国公夫人见过太后,由您安排燕国公夫人的衣食住行。”

    闻言,唐笑有些惊讶,问道:“这合适吗?”

    张德恩笑道:“殿下见到燕国公夫人,得叫一声姨娘呢,怎能不合适?还有一事老奴得告诉殿下,镇北侯府前几日刚修建好,这些天还需要通风散味,故而燕国公夫人还得在您的王府小住一段时日。这也是太后和陛下的意思。”

    “本王知晓,多谢张少监提醒。敢问张少监,可知镇北侯何时入京?”

    “根据陛下和中书省三位相公的安排,镇北侯将军得跟随燕北军一同回京。届时,陛下会携满朝文武一同出城相迎。如今燕北军刚到函谷关,依老奴猜测,至少还得五六天时间才能抵达长安。”

    等待良久,灞水之东,一辆马车缓缓驶过灞桥,朝望北亭方向驶来。黄风依旧,远处的景象朦朦胧胧。片刻,只见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马儿还未停稳,马上骑士便匆匆跳下,急奔来报。

    “禀报殿下,镇北侯府的马车就在前方。”

    “通知所有人,保护好燕国公夫人。”

    “卑职领命!”

    今日出城,身边只跟了十余名宫中侍卫。等那来报骑士上马离去,唐笑和张德恩这才徒步往塬下的大道走去。当他们等在大道一旁时,马车已距离他们不到百步。

    马车一声轻响,稳稳停了下来。车帘被掀开,先下来了两名丫鬟,脚步轻盈,踏地无声,应该身手不俗。片刻,一位中年妇人探出半个身子,由两个丫鬟搀扶着下了马车。

    唐笑不用猜,便知道眼前这位风韵犹存、大气典雅的中年妇人是燕国公夫人杨氏。

    未等杨氏上前,唐笑便赶忙走上前去俯身行礼,道:“侄儿无忧,拜见杨姨。”

    “快快请起,都是一家人,莫要多礼。”杨氏笑着将唐笑扶起来,盯着他看了好一阵子。

    唐笑被她看得心中发憷,总感觉这双眼睛好像在说:我知道你是个冒牌货。

    这么多年来,唐笑从没有过这种奇怪的感觉,一时间倍感疑惑。

    “杨姨,这天色也不早了,咱们还是先回城。等见过了皇祖母,请您到侄儿府上住些时日,咱们再好好叙话。”

    “如此安排,甚好。”杨氏的声音有些沉,听上去带着几分疲倦。

    唐笑亲自将杨氏扶上马车,要来一名骑士的马,骑马跟在马车旁,朝着长安城而去。

    回去这一路整整走了两个时辰,等马车到达内城的永安门前,已临近戌时。冬天的夜总是来的很早,现在天色已暗,唐笑从中午到现在还没有吃饭,早已饿极了。

    “杨姨,侄儿先回府给您准备厢房,皇祖母那边,侄儿就不陪您去了。”

    杨氏点点头,道:“你也忙了一天,早些回去吧。”

    唐笑目送着杨氏进入皇宫,告诉了车夫和两名丫鬟安乐王府的位置,这才打马回府。

    虽然只与杨氏说了两句话,但不知为何,唐笑总感觉杨氏的语气中夹杂着一些很复杂的情绪。伤感有一点,惊讶好像也有那么一点,仿佛还有那么一点释然和无奈。

    长安城的夜禁十分严格,大街两旁的店铺早已关门,街上行人匆匆往家赶。天空飞过一群野雀,乌压压一片,让人心烦。

    马儿不紧不慢的往前走着,等唐笑再次回过神来,已经到了王府门外。

    漫长的夜,刚刚来临。万家灯火中,可有游子问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