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不是月亮惹得祸,都是海啸来的错
mon feb 29 15:54:13 cst 2016
杨大伟听着美国人在打嘴皮子官司,非常激动,甚至连吴岳琳到了身边都不知道。
吴岳琳说道:“你准备几点钟睡觉?”
杨大伟明白老婆生气了,他抱住老婆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喜欢听收音机,这不刚听了一会儿。”
吴岳琳指着天上的月亮说道:“一会儿?哥们,这是国内,是夜晚,不是美国的白天,你睁开眼睛看看,月亮要落下来了。”
杨大伟真的没有注意时间,从九点多开始听****著名主持人的脱口秀,到《全球经纬度》,再到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每日一辩》,时间已经过去四个多小时了,现在的美国时间是中午,但是自己的时间是四更天了,朝老婆作了个揖,说道:“不要怪我睡觉晚,关键是今晚夜色明亮,这都是月亮惹的祸。”
吴月琳看男人连连作揖,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忍俊不禁,说道:“快去休息吧,就是睡到八点,还有四个小时呢。”
杨大伟说道:“得令,我立即睡觉。”
在床上,杨大伟辗转反侧。
吴岳琳看他睡不着,干脆坐起来陪他,问杨大伟有什么稀奇事,杨大伟就说刚才白宫发言人已经变相承认美国知道东洋搞核武器,这次地震就是核武器试验引发的,东洋死伤无数,就是一场人祸。
吴岳琳听着窗外的浪涛,说道:“冲绳,估计保不住了。”
杨大伟问他说的什么意思。
吴岳琳白了他一眼,说道:“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厦门大学的高材生,我要是校长,都觉得脸红。”
杨大伟问她自己是什么地方错了。吴岳琳指着外面就是不说。
杨大伟觉得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再次问吴岳琳,要吴岳琳提示一下。
吴岳琳对杨大伟轻轻说了“潮水来了”,杨大伟理解错了,以为是吴岳琳身上来了,吴月岳狠狠地拧了他一下,杨大伟大叫:“哎呦。”
吴岳琳说道:“还要,那就再来一下。”
杨大伟虽然人高马大,但是对老婆一贯疼爱,舍不得动老婆一根手指头,这时候只好求饶。
两个人的打闹把儿子吵醒了,杨威眼睛一睁,以为天亮了,小麻雀竖起来,杨大伟没来得及抱,小麻雀就变成喷泉了,浇了杨大伟一身。
吴岳琳哈哈大笑,说道:“海啸来了。”
杨大伟知道自己漏掉什么了,就是海啸,浅源地震会诱发海啸,自己的不安就来自海啸。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书本里是这样介绍的,但是见识过还小的,就知道,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东洋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东洋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杨大伟干脆再次打开收音机,专注工作的美国人也在大谈特谈海啸,他们说:“海啸是指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在外海时由于水深,波浪起伏较小,不易引起注意,但到达岸边浅水区时,巨大的能量使波浪骤然升高,形成内含极大能量,高达十几米甚至数十米的水墙,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大家可以想象,一辆五十吨的载重汽车能够有多大的威力,就能想象几万倍的水墙造成多大的危害,。
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形成的极具危害性的水墙。”
有个听众很配合的问主持人:“这次东洋地震会不会引发海啸?”
进入直播间的是一位地质学家,他说道:“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海底50千米以下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最易引发破坏性海啸。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简单的说就是当海底发生地震后,有的地方上升,引起剧烈震动,使水位暴涨,冲向陆地,造成了海啸的发生,这次东洋地震既具有上所述的一切特点,地理位置又处于东洋这个海啸多发带,一定会有海啸。”
又有听众问海啸什么时间发生。
地质学家说道:“在大地震之后如何迅速地、正确地判断该地震是否会激发海啸,这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尽管如此,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仍可通过海啸预警为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做出一定的贡献。
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地震纵波即p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7千米/秒,比海啸的传播速度要快20~30倍,所以地震波要比海啸早到达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具体数值取决于震中距和地震波与海啸的传播速度。例如,当震中距为1000千米时,地震纵波大约2.5分钟就可到达,而海啸则要走大约1个多小时;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激发的特大海啸22小时后才到达海岸。
如能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分析地震波资料,快速地、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参数,并与预先布设在可能产生海啸的海域中的压强计的记录相配合,就有可能做出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海啸的规模有多大的判断。然后,根据实测水深图、海底地形图及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海岸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相关资料,模拟计算海啸到达海岸的时间及强度,将海啸预警信息及时传送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并在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开展有关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的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应对海啸灾害的训练和演习,这样,就有希望在海啸袭击时,拯救成千上万生命和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海啸预警具有可靠的物理基础,它不但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实际上也是可行的,并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例如,1946年,海啸给夏威夷的曦嵝市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于是,1948年便在夏威夷便建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从而有效避免了在那以后的海啸可能造成的损失。
以上所述的海啸预警对于远洋海啸比较有效。但是,对于近海海啸即激发海啸的海底地震离海岸很近,例如只有几十至数百千米的海啸,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只有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海啸早期预警就比较难于奏效。为了在大地震之后能够迅速地、正确地判断该地震是否激发海啸,减少误判与虚报、特别是近海海啸预警的误判与虚报以提高海啸预警的水平,必须加强对海啸物理的研究。
因为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地震海啸波运行速度快,所以海啸是可以提前预报的。不过,海啸预报比地震探测还要难。因为海底的地形太复杂,海底的变形很难测得准。
1964年国际上成立了全球海啸警报系统协调小组,太平洋由于海啸多发,所以海啸预警系统很发达。此次大地震发生15分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就从檀香山分部向参与联合预警系统的26个国家发布了预警信息。如果东洋也有预警系统,也许人们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从震后到海啸登陆东洋沿岸的宝贵时间。
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次在东洋,海啸已经发生,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及时准确的预测到了。”
主持人虽然厌烦他教科书的讲解,但是很耐心的听他全部讲完。
为了验真他的观点,主持人连线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负责人说道:“……目前海啸已经进入第十波,损失难以计数,距海岸线三十公里的范围,已经全部波及,我们飞行员只看到地面全部是白茫茫的一片大水,它就好比是一场好莱坞的灾难大片,”
主持人对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表示感谢,又连线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司令官回答:“我们的基地,因为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两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我们的军舰在外海演习,没有损失,受损的一些小艇。”
地质学家也说:“发生海啸的时候,越在外海都是越安全,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至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主持人问道:“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
地质学家说:“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
另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造成的: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下降。这时,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抬升和下降,然后就形成了海啸。”
说道这里,他给电台前面的听众搞科普:“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东洋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
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海啸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在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到此,主持人礼貌的打断,请地质学家给海啸做一个详细的分类,地质学家说道:“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吴岳琳不同意,她说道:“我的大学老师可不是这么讲的,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是指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就是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对马海峡附近发生的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杨大伟对此分类不予苟同,这都是一帮所谓的专家学者为了研究的需要作出的文字游戏,他只关心现在的海啸对小岛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影响,影响多大。
电台里,地质学家继续科普:“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俯冲地带,处在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了智利处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来,这里火山不断喷发,地震连连发生,海啸频频出现,灾难时常降临。1960年5月21日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见的强烈地震。大小地震一直持续到6月23日,在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22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的有十几次之多,其中震级大于8级的有3次。
据1900年到1983年的统计,太平洋地区共发生405次海啸,其中造成伤亡和显著经济损失的达84次,即平均每年一次。还有人认为,这个区域每18个月就至少要发生一次破坏性海啸。
世界海啸多发区为夏威夷群岛、阿拉斯加区域、堪察加—千岛群岛、东洋及周围区域、我国及其邻近区域、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区域、新几内亚区域—所罗门群岛、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区域、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北部及智利海岸、中美洲及美国、加拿大西海岸,以及地中海东北部沿岸区域等。”
看到地质学家在啰里啰嗦的做报告,主持人毫不留情的打断:“说点人话,请问海啸有哪些主要危害?注意时间,我只给你三分钟。”
地质学家比较尴尬,但是谁也看不到他脸红,于是迅速组织语言,用较快的语速说道:“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主持人表扬他只花半分钟就走完三分钟的路,这是一种海啸速度,大厅里的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时候应该推出一直做冷板凳的美国国民警卫队救护专家朱博尼了,主持人请他就海啸自救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朱博尼吸取专家的教训,以军人的客气言简意赅的说道:
“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一席话讲的非常清楚,也很到位,这时候话筒又还给了地质学家,他这次扮演一个历史学家的角色,说道:“重大海啸在全球七大洲五大洋都有发生,损失最大的当属1883年8月,印尼火山岛喀拉喀托的火山爆发,此次火山爆发是人类史上最厉害的一次,远在澳大利亚都能听见。火山爆发引发的海啸巨浪高达130英尺,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报告,仅爪哇和苏门答腊岛,海浪就冲走165个村庄。海啸掀起的海浪直到远在4350英里)的阿拉伯半岛才停息下来。
在此之前,1782年,华南海啸,此次灾难的历史记录不是很完全,但一本出版于1964年的俄语海啸目录,认为1782年的台湾海啸死亡人数在4万以上,淹没岛上土地超过75英里)。
还有欧洲的葡萄牙里斯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1755年11月,大西洋的大地震震动了葡萄牙的西南部。里斯本市因为此次地震以及并发的火灾而破产。与此同时,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了葡萄牙、西班牙、摩洛哥的沿海城镇。据估计,袭击里斯本的海浪高达18英尺(合6米)。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地中海的锡拉岛,现在也称为圣托里尼岛,海底火山爆发产生极大破坏力,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海啸研究中心的研究,此次火山爆发创造了历史记录中的第一个海啸。确切的死亡人数估计永远也不会知道,但地理证据表明,此次海啸淹没了克里特岛沿海地带50英尺,死亡22.6万人,……”
杨大伟听着美国人在打嘴皮子官司,非常激动,甚至连吴岳琳到了身边都不知道。
吴岳琳说道:“你准备几点钟睡觉?”
杨大伟明白老婆生气了,他抱住老婆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喜欢听收音机,这不刚听了一会儿。”
吴岳琳指着天上的月亮说道:“一会儿?哥们,这是国内,是夜晚,不是美国的白天,你睁开眼睛看看,月亮要落下来了。”
杨大伟真的没有注意时间,从九点多开始听****著名主持人的脱口秀,到《全球经纬度》,再到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每日一辩》,时间已经过去四个多小时了,现在的美国时间是中午,但是自己的时间是四更天了,朝老婆作了个揖,说道:“不要怪我睡觉晚,关键是今晚夜色明亮,这都是月亮惹的祸。”
吴月琳看男人连连作揖,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忍俊不禁,说道:“快去休息吧,就是睡到八点,还有四个小时呢。”
杨大伟说道:“得令,我立即睡觉。”
在床上,杨大伟辗转反侧。
吴岳琳看他睡不着,干脆坐起来陪他,问杨大伟有什么稀奇事,杨大伟就说刚才白宫发言人已经变相承认美国知道东洋搞核武器,这次地震就是核武器试验引发的,东洋死伤无数,就是一场人祸。
吴岳琳听着窗外的浪涛,说道:“冲绳,估计保不住了。”
杨大伟问他说的什么意思。
吴岳琳白了他一眼,说道:“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厦门大学的高材生,我要是校长,都觉得脸红。”
杨大伟问她自己是什么地方错了。吴岳琳指着外面就是不说。
杨大伟觉得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再次问吴岳琳,要吴岳琳提示一下。
吴岳琳对杨大伟轻轻说了“潮水来了”,杨大伟理解错了,以为是吴岳琳身上来了,吴月岳狠狠地拧了他一下,杨大伟大叫:“哎呦。”
吴岳琳说道:“还要,那就再来一下。”
杨大伟虽然人高马大,但是对老婆一贯疼爱,舍不得动老婆一根手指头,这时候只好求饶。
两个人的打闹把儿子吵醒了,杨威眼睛一睁,以为天亮了,小麻雀竖起来,杨大伟没来得及抱,小麻雀就变成喷泉了,浇了杨大伟一身。
吴岳琳哈哈大笑,说道:“海啸来了。”
杨大伟知道自己漏掉什么了,就是海啸,浅源地震会诱发海啸,自己的不安就来自海啸。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书本里是这样介绍的,但是见识过还小的,就知道,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东洋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东洋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杨大伟干脆再次打开收音机,专注工作的美国人也在大谈特谈海啸,他们说:“海啸是指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在外海时由于水深,波浪起伏较小,不易引起注意,但到达岸边浅水区时,巨大的能量使波浪骤然升高,形成内含极大能量,高达十几米甚至数十米的水墙,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大家可以想象,一辆五十吨的载重汽车能够有多大的威力,就能想象几万倍的水墙造成多大的危害,。
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形成的极具危害性的水墙。”
有个听众很配合的问主持人:“这次东洋地震会不会引发海啸?”
进入直播间的是一位地质学家,他说道:“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海底50千米以下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最易引发破坏性海啸。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简单的说就是当海底发生地震后,有的地方上升,引起剧烈震动,使水位暴涨,冲向陆地,造成了海啸的发生,这次东洋地震既具有上所述的一切特点,地理位置又处于东洋这个海啸多发带,一定会有海啸。”
又有听众问海啸什么时间发生。
地质学家说道:“在大地震之后如何迅速地、正确地判断该地震是否会激发海啸,这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尽管如此,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仍可通过海啸预警为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做出一定的贡献。
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地震纵波即p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7千米/秒,比海啸的传播速度要快20~30倍,所以地震波要比海啸早到达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具体数值取决于震中距和地震波与海啸的传播速度。例如,当震中距为1000千米时,地震纵波大约2.5分钟就可到达,而海啸则要走大约1个多小时;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激发的特大海啸22小时后才到达海岸。
如能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分析地震波资料,快速地、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参数,并与预先布设在可能产生海啸的海域中的压强计的记录相配合,就有可能做出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海啸的规模有多大的判断。然后,根据实测水深图、海底地形图及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海岸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相关资料,模拟计算海啸到达海岸的时间及强度,将海啸预警信息及时传送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并在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开展有关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的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应对海啸灾害的训练和演习,这样,就有希望在海啸袭击时,拯救成千上万生命和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海啸预警具有可靠的物理基础,它不但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实际上也是可行的,并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例如,1946年,海啸给夏威夷的曦嵝市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于是,1948年便在夏威夷便建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从而有效避免了在那以后的海啸可能造成的损失。
以上所述的海啸预警对于远洋海啸比较有效。但是,对于近海海啸即激发海啸的海底地震离海岸很近,例如只有几十至数百千米的海啸,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只有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海啸早期预警就比较难于奏效。为了在大地震之后能够迅速地、正确地判断该地震是否激发海啸,减少误判与虚报、特别是近海海啸预警的误判与虚报以提高海啸预警的水平,必须加强对海啸物理的研究。
因为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地震海啸波运行速度快,所以海啸是可以提前预报的。不过,海啸预报比地震探测还要难。因为海底的地形太复杂,海底的变形很难测得准。
1964年国际上成立了全球海啸警报系统协调小组,太平洋由于海啸多发,所以海啸预警系统很发达。此次大地震发生15分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就从檀香山分部向参与联合预警系统的26个国家发布了预警信息。如果东洋也有预警系统,也许人们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从震后到海啸登陆东洋沿岸的宝贵时间。
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次在东洋,海啸已经发生,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及时准确的预测到了。”
主持人虽然厌烦他教科书的讲解,但是很耐心的听他全部讲完。
为了验真他的观点,主持人连线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负责人说道:“……目前海啸已经进入第十波,损失难以计数,距海岸线三十公里的范围,已经全部波及,我们飞行员只看到地面全部是白茫茫的一片大水,它就好比是一场好莱坞的灾难大片,”
主持人对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表示感谢,又连线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司令官回答:“我们的基地,因为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两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我们的军舰在外海演习,没有损失,受损的一些小艇。”
地质学家也说:“发生海啸的时候,越在外海都是越安全,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至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主持人问道:“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
地质学家说:“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
另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造成的: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下降。这时,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抬升和下降,然后就形成了海啸。”
说道这里,他给电台前面的听众搞科普:“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东洋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
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海啸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在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到此,主持人礼貌的打断,请地质学家给海啸做一个详细的分类,地质学家说道:“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吴岳琳不同意,她说道:“我的大学老师可不是这么讲的,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是指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就是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对马海峡附近发生的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杨大伟对此分类不予苟同,这都是一帮所谓的专家学者为了研究的需要作出的文字游戏,他只关心现在的海啸对小岛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影响,影响多大。
电台里,地质学家继续科普:“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俯冲地带,处在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了智利处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来,这里火山不断喷发,地震连连发生,海啸频频出现,灾难时常降临。1960年5月21日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见的强烈地震。大小地震一直持续到6月23日,在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22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的有十几次之多,其中震级大于8级的有3次。
据1900年到1983年的统计,太平洋地区共发生405次海啸,其中造成伤亡和显著经济损失的达84次,即平均每年一次。还有人认为,这个区域每18个月就至少要发生一次破坏性海啸。
世界海啸多发区为夏威夷群岛、阿拉斯加区域、堪察加—千岛群岛、东洋及周围区域、我国及其邻近区域、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区域、新几内亚区域—所罗门群岛、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区域、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北部及智利海岸、中美洲及美国、加拿大西海岸,以及地中海东北部沿岸区域等。”
看到地质学家在啰里啰嗦的做报告,主持人毫不留情的打断:“说点人话,请问海啸有哪些主要危害?注意时间,我只给你三分钟。”
地质学家比较尴尬,但是谁也看不到他脸红,于是迅速组织语言,用较快的语速说道:“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主持人表扬他只花半分钟就走完三分钟的路,这是一种海啸速度,大厅里的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时候应该推出一直做冷板凳的美国国民警卫队救护专家朱博尼了,主持人请他就海啸自救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朱博尼吸取专家的教训,以军人的客气言简意赅的说道:
“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一席话讲的非常清楚,也很到位,这时候话筒又还给了地质学家,他这次扮演一个历史学家的角色,说道:“重大海啸在全球七大洲五大洋都有发生,损失最大的当属1883年8月,印尼火山岛喀拉喀托的火山爆发,此次火山爆发是人类史上最厉害的一次,远在澳大利亚都能听见。火山爆发引发的海啸巨浪高达130英尺,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报告,仅爪哇和苏门答腊岛,海浪就冲走165个村庄。海啸掀起的海浪直到远在4350英里)的阿拉伯半岛才停息下来。
在此之前,1782年,华南海啸,此次灾难的历史记录不是很完全,但一本出版于1964年的俄语海啸目录,认为1782年的台湾海啸死亡人数在4万以上,淹没岛上土地超过75英里)。
还有欧洲的葡萄牙里斯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1755年11月,大西洋的大地震震动了葡萄牙的西南部。里斯本市因为此次地震以及并发的火灾而破产。与此同时,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了葡萄牙、西班牙、摩洛哥的沿海城镇。据估计,袭击里斯本的海浪高达18英尺(合6米)。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地中海的锡拉岛,现在也称为圣托里尼岛,海底火山爆发产生极大破坏力,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海啸研究中心的研究,此次火山爆发创造了历史记录中的第一个海啸。确切的死亡人数估计永远也不会知道,但地理证据表明,此次海啸淹没了克里特岛沿海地带50英尺,死亡22.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