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1890
字体: 16 + -

第六章 聚会

    sat sep 17 17:17:01 cst 2016

    大半个月过去了,在这半月之中叶希夷是忙的不可开交,先是带领忠叔和一干施工人员考察现场然后就是马不停蹄的准备工作,包括雇佣民工、购买物资为前期修路和修建厂房做准备,而最先修建的是工厂的宿舍,湖南来的那批流民大批妇女部分解决了工厂劳工问题剩下不够的则丛附近地区招工。看着一切按部就班的逐渐发展起来,叶希夷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然而此时还不能说完全成功,今晚父亲叶振凯要宴请重庆附近名流官绅,今晚的事顺利解决才重中之重,前世经验告诉自己人的贪婪和嫉妒心里是很非常可怕的,只有拉上重庆的官绅一起赚钱,才能保证在织布厂有利润的时候不被他们掣肘,顺带着还能降低他们对土地的贪欲。

    夜晚的叶府张灯结彩,门前车马不息,门前叶希夷随在叶振凯身后迎接着各式宾客,他们中有退休后的士绅,也有附近闻名的地主,而现任重庆知府则是本人直接到宴,附近的夔州和绥定两州知府则是派代表前来,附近官绅们也通过此次聚会认识了叶希夷。

    晚宴准时举行,为了营造气氛,叶希夷专门请了一个戏班子,演奏一些常见戏曲,灯光亮丽,各色各样美食依次端上餐桌。宴会厅里面人们七八人一起围在一桌,轻声的交谈着,同时人们也通过此次聚会认识认识新朋友。

    酒过三巡后父亲叶振凯端起酒杯站了起来,大家也配合着放下酒杯转过身来

    “各位,感谢大家对我叶振凯的支持,今天邀请大家到这里来,是有一件事要和大家商议下,犬子希夷最近想开个机器织布厂,开厂所费甚多,因此想和大家商量咱们下看咱们谁要入股可以报名,当然我叶家会出大部分股份,好了接下来让犬子叶希夷给大家解释下。”

    “各位叔伯,各位尊长,小子叶希夷,纵观近几年西洋各国各种产品逐渐出现在咱们大清,最近就连重庆也出现了洋人,这点想必大家都比我要清楚。“

    大家纷纷附和着点头,因为最近洋人真多,以前还觉得看见洋人像看见稀奇物件似的,现在都习以为常了。

    叶希夷接着说道”他们的产品采用机械化生产和咱们自己的产品比起来便宜又好用,直隶总督李鸿章大人几年前已经开始效仿西洋诸国开设新式工厂,所以小侄效仿西洋也开设一家机器织布厂,计划共计需要50万两银子,我叶家将出其中一大部分,剩余的各位叔伯也可参股,将来利润也会按大家出资比例分红。“

    “哄。。。。。“席间顿时鼓噪起来,大家都被这巨大的投入镇住

    “叶公子,如此大的投入怎么保证不会赔本呢?”

    “这么大的投入怎么监管呢?”4

    “这个还不能保证,不过我叶家投入最大,如果赔本我叶家也是赔的最多的”

    “这个我们会选出占股份最多的几个大股东成立董事会,每个季度会审核工厂的财政状况。”

    “你们叶家管理,还占着大股份,是不是有些 。。。。。。。。。。。。。。”

    “我叶家人不会担任经理,我们会外聘能人任职."

    见大家所问的问题越来越偏,叶振凯用眼色示意重庆知府,这时重庆知府站起来

    “我决定入股1万5千两。。。。。。。。。”

    “我代表夔州知府入股1万两。。。。。。。”夔州知府代表补充道

    “我代表绥定知府入股8000两。。。。。。。”绥定知府代表也说道

    。。。。。。。。。。。虽然不知道这次投资会怎样,奈何重庆知府已经决定投资,剩下的两位知府代表眼见投资也不算太多,即使赔了也还可以接受,也就没了顾虑

    见到几位知府都入了股,在座的其他人也无可奈何,纷纷入股,只不过份额就小了很多了。

    一顿饭吃下来,本来兴高采烈的进来,出去的时候大家纷纷哀声叹气好像被人占了好大便宜似的,还有几个下人没眼力见惹怒了自己的老爷,还挨了打。看着这一众官绅垂头丧气的离开,叶希夷心里不知道有多鄙视他们,心想等来年赚钱的时候估计都会后悔当初投入太少的。

    第二天统计下来,各地官绅共入股12万两,这样叶家出资38万两,按照参股数量多少,大家纷纷签订协议,这样重庆机器织布局正式成立,顺带着叶希夷的心情总算放松下来,起码在蜀东各地大家因为参股的原因,就不会抵制自家的产品了 ,启示按照叶希夷的想法第一步要把整个四川的都纳入进来,奈何一口吃不出个胖子来,现在只能慢慢走一步看一步了。

    连着几天,叶希夷几乎是没有空闲时间,每天上午就待在工地上,监督质量,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未来工业园区的第一条路,也是外出的主干道,质量当然一点不能马虎,。在工地的这些天,可把叶希夷累坏了,人明显的又黑了一圈,又瘦了一圈。而每天下午叶希夷则进入叶家私塾学习。而几天后则传来了一则好消息,老爹叶振凯还真是nb,还真把闲赋在家的郑观应给找到了,一开始郑观应极度不愿意在涉足这个圈子了,再听说要去经济并不发达的重庆就更打退堂鼓了,但是在听到整个织布局的管理制度后,瞬间改变的态度,而他也对这个制度的创始者非常好奇,因为这制度正好解决的郑观应以前所面对的问题,而且官绅入股则解决了郑观应当时最头疼的问题,于是郑观应马上收拾行装出发赶来重庆。最终郑观应还是有一颗实业报国的心的,只不过以前的事对他打击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