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星录
字体: 16 + -

第五十六章 就任

    thu aug 11 13:04:48 cst 2016

    夏国朝议。

    夏王肱煌泰在朝议之上,特别把恒弈仁的事情提出来,询问各大臣授予何职为佳。孟逋梵因为避嫌,所以没有出声。肱煌安出列:“恒弈仁在祁国之时就是军中翘楚,今认祖归宗,实乃我大夏之幸,如今南有莫国用兵、北有祁国施压,军方乃是用人之际,儿臣建议,授恒弈仁军中职务为妥,至于品级,却是以孟璇机将军参考为佳。”

    兵部尚书王林也出列道:“恒弈仁之前在祁国的职务是兵部侍郎,所以,如果能到兵部任职,倒也是合适的。”

    丞相左鸣丘见兵部尚书讨好孟逋梵,心下思量还是让恒弈仁到军中任职比较好,毕竟现在军方孟家势大,再锦上添花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倘若让恒弈仁担任兵部之职,届时,以恒弈仁的才能,只怕孟家的影响力就不再局限于军方了。想到这些,左鸣丘出列道:“上阵还需父子兵,打仗还需亲兄弟。孟家治军严谨,恒弈仁骁勇善战,臣以为,军中才是恒弈仁一展拳脚的好地方。”

    其它人也分别发表了一些看法,觉得相比起来,恒弈仁在军事上的才能更引人瞩目,所以,大部分人都附议左鸣丘的看法。

    肱煌泰见多数人的意见一致,于是也就认可了左鸣丘的提议,对孟逋梵说道:“以后军务就更需要大司马多费心了。”孟逋梵忙表示,孟家世代忠于大夏,必鞠躬尽瘁。众大臣皆山呼“吾王英明”,并恭贺夏王得一栋梁之才。

    关于恒弈仁的职务,夏王很快就颁布了下来,中郎将,与孟璇机品级一般。如此一来,孟家一门三杰,皆在夏国军方担任要职,一时之间在顺京传为佳话。

    恒弈仁走马上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拜访军中各位前辈。作为曾经的孟璇机的强劲对手,恒弈仁的战法也曾经被夏国军方拿来反复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见缝插针、天马行空。如今,恒弈仁本人亲至,自然是少不得要与恒弈仁探讨、切磋、复盘一番的。恒弈仁也不藏私,每遇疑问,皆倾囊解惑。这些夏国军中的老资格见恒弈仁不以孟逋梵之势自傲,言谈得体,沟通诚恳,并且屡出奇见,对恒弈仁都很是喜欢和欣赏,真诚夸赞之言自是少不了的。

    恒弈仁在这些前辈面前,态度一直很谦恭,这让这些夏国军方的老资格又平添了对孟逋梵的嫉妒之心,私底下都开玩笑:“他老孟随便搞个儿子出来就这么厉害,不会是虎鞭吃得多吧。”这些玩笑之语传到孟逋梵耳朵里,让孟逋梵哭笑不得。

    恒弈仁的驻地叫莱城,位于沽水东北面,此处民风彪悍,官府行政成本较高,虽然没有直面莫国,但是却是沽水郡的直接后援梯队,囤积了大量战略物资。肱煌泰将恒弈仁放在这个地方,明显是有他的考量的。

    送恒弈仁赴任之时,孟逋梵曾反复对恒弈仁交代:“莱城并非前线,但却是沽水的直接后方,一旦夏莫发生战事,莱城未必不会成为莫国的迂回攻击所在,若莱城被莫军攻克,则沽水会成为战略上的孤点,届时,军需转运困难,守之不易。由于既要支援沽水,又要保证后勤,所以镇守莱城之人必须要有战略眼光,王上将莱城的守卫重任交给你,足见对你的重视。切忌掉以轻心,凡事小心。”

    恒弈仁一一允诺,孟逋梵又叮咛道:“最近,莫国与夏国战事较少,莱城不是前线,所以,你有空的时候,还是多回家看看,你姨娘和我都会想你的。”恒弈仁忙恭声说道:“孩儿领会得,此去莱城必不负王上和父亲期望。”孟逋梵点点头,这才放心的让恒弈仁往莱城去了。

    前往莱城的路上,恒弈仁见所过之处治安良好、百姓乐业,心里赞叹夏王治国有方,对于明阳所述圣王、权王各有高明之处的说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心里对老师更加佩服,也多了对明阳及明澜轩兄妹的思念。

    恒弈仁刚到莱城,莱城太守范钰就出城相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范钰应该算丞相左鸣丘一脉的,因为当初是由于左鸣丘的推荐,范钰才谋到了这个职位。不过,范钰这个人很聪明,虽然大家都认为他是左鸣丘的人,但是,在做事上,他却像个骑墙派,表面看上去,这个人认理,对孟逋梵一脉,只要他觉得合乎道理的,就会表示支持。范太守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此事合乎先贤之理。”一些读书人也奉承范钰,说范钰是文人楷模。

    两人在城门口见过礼,恒弈仁将任命文书交给范钰,范钰认真检查一番后,对恒弈仁说道:“恒将军能到我莱城任职,实乃我莱城之幸。任命文书无误,请恒将军入太守府歇息,我等为将军接风洗尘。”

    恒弈仁早就从孟逋梵那里研究过范钰的情报,忙对范钰施礼道:“范太守客气了,那奕仁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家父曾数次夸赞范太守,说范太守有先贤文人的风骨和气节,以后还要请范太守多多指点才是。”

    范钰听得高兴,喜笑颜开的说道:“大司马过誉了,范某人自登科及第以来,一直都是以先贤之理要求自己,对非理非道之事不敢逾越半步。说起来,这些都是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情,无足挂齿,无足挂齿啊。恒将军年少有为,家学渊博,孟司马更是让人敬仰,日后还要与将军多亲近才是。”

    两人又说了一些客套话,一起入了太守府。出席接风宴的莱城排得上号的官员,都对恒弈仁示好。在官场上混得久了的都知道,对于有才无背景的要么打压、要么帮衬;对于有背景无才的最好不要得罪,能巴结上当然更好;对于有才有背景的,像恒弈仁这种,那是注定了前途无可限量的人物,只靠巴结那是不行的,与之交好,风物放眼量才是上策。

    恒弈仁对这些人的示好自然是要一一回礼的,虽然孟家乃夏国第一世家,但恒弈仁言语之间不以家世压人,这让他的同僚们暗自松了一口气,至少这位恒少爷现在看起来不难伺候。但同时恒弈仁心里也明白,不管自己愿不愿意,身上都背负了孟家的光环,这种光环对自己来说不止是助力,同样也是责任。所以,恒弈仁在宴席上,表现出亲和力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第一世家的风范,这让他的同僚们觉得,这位恒少爷虽然没什么架子,但也不是一个易与的主。

    从太守府回到自己的府邸,恒弈仁没有急着休息,而是吩咐侍从将莱城官府的花名册拿了过来,乘着记忆犹新,一个一个的把花名册上的人和宴席上的人对起号来。事毕,方才去就寝了。

    第二天,恒弈仁就开始清点莱城的战略物资储备,并巡查军队建制及训练,恒弈仁发现,由于以往夏国多为攻势而莫国多为守势,所以莱城几乎没有直接遭遇过战火,这使得军队的训练有些懈怠,同时粮草等物资与账目上也略有出入,包括一些陈粮旧粮的处理,都没有明确的记录在案。

    恒弈仁心里明白,由于莱城的战略定位,像这种粮草等物资数量庞大,涉及到的利益也是不小,自己新来乍到,不是很适合风风火火的来三把火,否则,即使孟家势大,自己搏个美名在外,以后做起事情来却是千难万难。于是,恒弈仁先把物资的事情按下,抓起了军队的整备,这件事情倒是很快就得到了包括范钰在内的所有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