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坚城
沃洛吉斯五世现在的计划,的确是很被动的,但是,在这个时刻,他能够想到如此,其实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他所想的这些,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些合纵连横的计略。包括早前的那一次帝国联盟,亦是如此,联合众国敌强国。
这些计策,在后世看来,只是一些很简单很基本的一些计略,并算不上什么。但是,放在这个古时代,这就真的算是了不起的一些计略。
也别看,这些计略,其实都是汉人在战国时候就已经用老了的计略。可是,在这西方,他们还真的没有那些太过高深的战争谋略可言。
另外,也别看沃洛吉斯五世现在才想到,以及现在才打算执行这样的略谋,才派人去一一向西方的各个帝国势力陈述清楚他们所共同要面对的敌人,想让这些帝国及势力联合起来共抗汉军是否已经是太晚。其实,在这个时候,应该说,正是适合的时机。
说到底,西方帝国,跟大汉帝国的国情是完全不相同的。
在大汉,尤其是在战乱时期,各方诸侯盘根错节,互相之间尔虞我诈分分合合。在实行一些策略的时候,可以提早数月甚至是数年数十年来谋划进行。
可这些,在西方帝国,却是基本不会存在的。
西方帝国,那怕是像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等等,这样的大帝国。他们哪怕在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可是,他们大多都是以部族部落的形式存在。单一的民族,或者说同一种文明状态之下的民族,没有那一个有大汉这样的宠大,以及占据着如此广阔的生活活动空间。
西方,帝国当中,民族互相对立,互相难以融合。帝国之间,亦是一些完全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碰撞。所以,一般情况之下,都是你死我活,一种文明将另一种文明完全吞噬,又或者是彻底将一种文明摧毁。
所以,一般情况之下,西方帝国以及西方的部族之间,是很难做到互相联合的。早前,安息帝国与贵霜帝国联手灭塞种人,这个都已经是他们少有的行为。
可能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成功案例,所以,后来才会有安息帝国主动寻求与罗马帝国的联盟。但是,效果自然是不好。安息帝国方面,不仅没有借助到他国的鼎力相助,没能为他敌住汉军,反而遭受到了帝国盟军的祸害,在他们安息帝国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巴。让安息帝国方面得不偿失。
所以,这样联合西方所有的帝国及势力来共抗汉军,这种事,绝对不是说说就能成功的,没有让西方的那些帝国及势力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大汉帝国的威胁,没有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帝国灭亡在即。那些帝国也不可能会真心的联盟起来的。
正因为沃洛吉斯五世他看清了这一点,使得他很清楚,如果在更早的时候,派人联合西方的那些帝国及势力。那是不会有半点作用的。真有作用的话,那早前的帝国盟军就不会分崩离析,就不会瓦解了。
因此,他也只能在这个,在自己的灭亡关头,再一次发起这样的结盟提议。如此方有可能再一次成功。
也可以说,在绝望之下的沃洛吉斯五世,他用自己的死亡威胁,来让西方的帝国及势力来看到汉军的侵略性。
这也是他最后的一点机会,也可以说是他最后的求生挣扎的一点点希望。
假如说,他给西方帝国及势力所送出去的那些相当于是他最后的绝笔的劝告,能够引起西方帝国及势力的注意,引起他们的警示,引起他们的恐慌。那么,他们为了自保,也会放下彼此之间的争斗,及早联手。最好,就是在他安息帝国帝都还没有被汉军攻破之前,西方帝国及势力的军马,能够开来支援他,解救他于这危难之间。
毕竟,沃洛吉斯五世觉得,如果西方帝国及势力能够听得进他的劝告的话,那么他们也应当马上意识到,在这个时候,他们真的要团结所有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如此才能共抗汉军。而他沃洛吉斯五世,现在可以说是战斗在所有西方帝国及势力的最前线了。手下,也拥有大大数十万近百万的大军。这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巨大力量。
何况,帝都当中,还有百多两百万的民众。如果有必要,有需要的话。他这个皇帝,其实也可以再从帝都的这百多两百万的民众当中征召出数十万的军马来。
只是,如果再组建数十万军马的话,他要付出的花费用度太多了,会影响他现在的粮草储备。
更重要的是,镇守安息帝国帝都,有八十万人马已经足够了。事实上,现在的帝都守军,已经处于一个人满为患的情况。
一个帝都有多大?算其有四面城墙,每百城墙有十多里长。这样的城池,已经是一卒超级大城了。
分开来,每面城墙的守军,足有二十万人马。如果列阵在城墙上,都站不下这么多人马。现在,他们分批轮流守城,都有足够多的兵力。
在一座城池之内,开进了八十万的大军镇守。用人海战术都可以守得住啊。
这个,也是沃洛吉斯五世的底气。
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守得住帝都。
如此,他就只需要坐看西方帝国是否能结盟,是否能出动大军来救援他了。
自然,万一他的计划失败了,那么也没有什么。因为,他早已经有了必死的心理准备了。他知道,如果自己的帝都被汉军攻破,自己死了,那么,整个西方帝国,都绝不会好过。到时候,有着整个西方给他陪葬,他也没所谓了。
沃洛吉斯五世现在是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认的心态来略策此事。这也不得不说,他这种心态,倒也光棍,要得。
不过,就看汉军能不能给他机会,给他时间。看他能否真的守得住安息帝都了。
汉军的印度军团五十万先锋军。因为一路基本没有遭受到什么的抵抗,所以,推进得很快。
已经直接杀到了安息帝国帝都的东面城外。
因为沿途攻夺了一些城镇,并留下一定的军马镇守。所以,杀到安息帝国帝都泰西封城前来的印度军团的人马,其实就只有三十万。
由于安息帝国方面,也早已经坚壁清野,所以,汉军也只能杀近到离城五里之外的地方。想要再挺进直接攻城,还得要肃清泰西封城前三里之内的所有障碍。
安息帝国方面的,沃洛吉斯五世下令死守。但是,这个死守,倒也不是全都将兵力龟缩在城内,不是完全放弃城前的那些障碍任由汉军摧毁肃清。他们留了不少的兵力,在城外的障碍之内,远程阻止汉军。
这些,应该也是安息帝国方面,多少摸清了一些汉军的战争方式,有针对性的作出了一些布置。
毕竟,他们安息帝国人也是人,也一样具有智慧的。实际上,他们还真的不笨。
整个泰西封城,处于幼发拉底河东面数十里之处。所以,幼发拉底河并不能成为安息帝国帝都抵抗汉军的天然屏障。
但是,其实他们还是有一道天然的屏障的。
因为,这里还有另一条大河,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最终会汇合成一条大河流入波斯湾。但是,却不是在安息帝国帝都的地方汇合的。
所以,实际上,安息帝国帝都,是处于幼发拉底河以及底格里斯河之间。一东一西,成为泰西封的天然屏障。
但是,两河在帝国帝都这个平原上,河水显得较为平缓。在没有船只的时代,还可以算得上是屏障,但是,当人类懂得了使用水上工具的时候,这个天然屏障就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事实上,泰西封离底格里斯河更近一些,离河约只有十多里。
其实,现在的安息帝国的帝都,并非后世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因为,后世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是一座横跨底格里斯河的一座大城市。
这个古时代的安息帝国的帝都,往底格里斯河西面移了不少。
安息帝国方面,并非是没有想过,要利用这条大河阻挡汉军的意思。
只是,这河岸线太长了,如果安息帝国方面,想要守住帝底格里斯河的西岸,那么就必须得要调来大量的军马。沿着河岸,修建工事,并且,还必须要沿岸一直延伸。可是,这延伸多少距离?数十里一百里?
实际上,这样做并不会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汉军完全可以到更远的地方渡河过来,如此,也一样可以直接杀到他们帝都城前。所以,沿河防守,没有意义。
印度军团杀来的时候。在底格里斯河的西岸,的确也留守有不少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
可是,在印度军团搜集来了大量的竹木,制作了大量的木筏之后,河西岸的安息帝国守军就知道他们根本就阻挡不住汉军的渡河。
在印度军团当中,有小部份的真正汉军,这些汉军,不仅会教会印度军团的军马制作简单的渡河工具,还真接可以迅速的搭建浮于水面的浮桥。
一开始,汉军只让印度军团的军马,利用木筏从一处西岸守军薄弱的地方强行攻击了过去。夺得一个渡点之后,汉军出手,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搭建了一条长长的浮桥。如此,汉军印度军团的军马,就可以直接踏桥而过,杀到了底格里斯河的西岸。直接迫使西岸的安息帝国的军马仓皇而逃,逃进了他们的帝都城去。
也正是如此,印度军团的人马,才会如此毫无阻拦的杀到了泰西封城前。
刘荣所率的十万印度军团,马上将刘易着他护送来的那些辎重送来,送到了离城五里左右的大营。
其实,这印度军团的三十万先锋军,来到泰西封城前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展开攻城的行动。而是第一时间安营扎寨。
刘荣送到的那些辎重,当中的床弩,正好被他们用来震慑敌军。
毕竟,现在他们所面对的安息帝国方面,有着近百万的大军,他们三十万人马,又是等于背河结阵,还真的不敢太过掉以轻心。所以,那些床弩,都被架设在大营四周,一旦发现有敌军来攻袭营地的话,在这相对平整的平原上,那些床弩就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杀伤力。
这不管安息帝国方面敢不敢出城来攻击,自己方面都得要做好提防。
同一时间,军团的一众军将,也开展了对泰西封城的侦察。
在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之间,有一道四北往南延伸的山峦。这些山岭虽不算高,但也是连绵起伏,越往北方向,山势就越高越险。
不过,泰西封城所在的位置,却是山脉东面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平原地带。勉强可算此城是紧靠着西面的山岭所修建的一座雄伟的大城。也就是说,其东、南、北面,都是处于平原地带。
泰西封城,城高十丈,城墙之下,还有一条护城河,是一条活水河,沿着城墙边流淌着。护城河宽达数丈,战马不可能直接跃得过护城河的。而河下也插满了尖刺。
城外的空地上,早已经被挖掘得坑坑洼洼,没有一处地方是平整的。数不清的拒鹿马,有规律的放置其中。
安息帝国军方,肯定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对于如何抗击汉军攻城方面,应该是下足了功夫。
如果不是有真正的汉军在此,那些印度军团的士兵,看到这样一座雄壮高大的坚城,并且各种城防做得如刺猬一样,防守得水泄不通的样子,让人有一种无处着手的感觉。那些印度军团的士兵,可能还真的会望而生畏,不敢攻城。
但是,有真正的汉军在此,以及汉军的军将在此,对于这样的情况,根本就不足为怪。
一个原本如此强大的帝国,一心死守的情况之下,肯定会无所不用其极。并且,有着那么多的平民以及军马,无论他们如何准备都不足为过。
但是,无论他们有着什么的准备,对于真正的汉军来说,那些都不是问题。
他所想的这些,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些合纵连横的计略。包括早前的那一次帝国联盟,亦是如此,联合众国敌强国。
这些计策,在后世看来,只是一些很简单很基本的一些计略,并算不上什么。但是,放在这个古时代,这就真的算是了不起的一些计略。
也别看,这些计略,其实都是汉人在战国时候就已经用老了的计略。可是,在这西方,他们还真的没有那些太过高深的战争谋略可言。
另外,也别看沃洛吉斯五世现在才想到,以及现在才打算执行这样的略谋,才派人去一一向西方的各个帝国势力陈述清楚他们所共同要面对的敌人,想让这些帝国及势力联合起来共抗汉军是否已经是太晚。其实,在这个时候,应该说,正是适合的时机。
说到底,西方帝国,跟大汉帝国的国情是完全不相同的。
在大汉,尤其是在战乱时期,各方诸侯盘根错节,互相之间尔虞我诈分分合合。在实行一些策略的时候,可以提早数月甚至是数年数十年来谋划进行。
可这些,在西方帝国,却是基本不会存在的。
西方帝国,那怕是像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等等,这样的大帝国。他们哪怕在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可是,他们大多都是以部族部落的形式存在。单一的民族,或者说同一种文明状态之下的民族,没有那一个有大汉这样的宠大,以及占据着如此广阔的生活活动空间。
西方,帝国当中,民族互相对立,互相难以融合。帝国之间,亦是一些完全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碰撞。所以,一般情况之下,都是你死我活,一种文明将另一种文明完全吞噬,又或者是彻底将一种文明摧毁。
所以,一般情况之下,西方帝国以及西方的部族之间,是很难做到互相联合的。早前,安息帝国与贵霜帝国联手灭塞种人,这个都已经是他们少有的行为。
可能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成功案例,所以,后来才会有安息帝国主动寻求与罗马帝国的联盟。但是,效果自然是不好。安息帝国方面,不仅没有借助到他国的鼎力相助,没能为他敌住汉军,反而遭受到了帝国盟军的祸害,在他们安息帝国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巴。让安息帝国方面得不偿失。
所以,这样联合西方所有的帝国及势力来共抗汉军,这种事,绝对不是说说就能成功的,没有让西方的那些帝国及势力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大汉帝国的威胁,没有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帝国灭亡在即。那些帝国也不可能会真心的联盟起来的。
正因为沃洛吉斯五世他看清了这一点,使得他很清楚,如果在更早的时候,派人联合西方的那些帝国及势力。那是不会有半点作用的。真有作用的话,那早前的帝国盟军就不会分崩离析,就不会瓦解了。
因此,他也只能在这个,在自己的灭亡关头,再一次发起这样的结盟提议。如此方有可能再一次成功。
也可以说,在绝望之下的沃洛吉斯五世,他用自己的死亡威胁,来让西方的帝国及势力来看到汉军的侵略性。
这也是他最后的一点机会,也可以说是他最后的求生挣扎的一点点希望。
假如说,他给西方帝国及势力所送出去的那些相当于是他最后的绝笔的劝告,能够引起西方帝国及势力的注意,引起他们的警示,引起他们的恐慌。那么,他们为了自保,也会放下彼此之间的争斗,及早联手。最好,就是在他安息帝国帝都还没有被汉军攻破之前,西方帝国及势力的军马,能够开来支援他,解救他于这危难之间。
毕竟,沃洛吉斯五世觉得,如果西方帝国及势力能够听得进他的劝告的话,那么他们也应当马上意识到,在这个时候,他们真的要团结所有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如此才能共抗汉军。而他沃洛吉斯五世,现在可以说是战斗在所有西方帝国及势力的最前线了。手下,也拥有大大数十万近百万的大军。这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巨大力量。
何况,帝都当中,还有百多两百万的民众。如果有必要,有需要的话。他这个皇帝,其实也可以再从帝都的这百多两百万的民众当中征召出数十万的军马来。
只是,如果再组建数十万军马的话,他要付出的花费用度太多了,会影响他现在的粮草储备。
更重要的是,镇守安息帝国帝都,有八十万人马已经足够了。事实上,现在的帝都守军,已经处于一个人满为患的情况。
一个帝都有多大?算其有四面城墙,每百城墙有十多里长。这样的城池,已经是一卒超级大城了。
分开来,每面城墙的守军,足有二十万人马。如果列阵在城墙上,都站不下这么多人马。现在,他们分批轮流守城,都有足够多的兵力。
在一座城池之内,开进了八十万的大军镇守。用人海战术都可以守得住啊。
这个,也是沃洛吉斯五世的底气。
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守得住帝都。
如此,他就只需要坐看西方帝国是否能结盟,是否能出动大军来救援他了。
自然,万一他的计划失败了,那么也没有什么。因为,他早已经有了必死的心理准备了。他知道,如果自己的帝都被汉军攻破,自己死了,那么,整个西方帝国,都绝不会好过。到时候,有着整个西方给他陪葬,他也没所谓了。
沃洛吉斯五世现在是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认的心态来略策此事。这也不得不说,他这种心态,倒也光棍,要得。
不过,就看汉军能不能给他机会,给他时间。看他能否真的守得住安息帝都了。
汉军的印度军团五十万先锋军。因为一路基本没有遭受到什么的抵抗,所以,推进得很快。
已经直接杀到了安息帝国帝都的东面城外。
因为沿途攻夺了一些城镇,并留下一定的军马镇守。所以,杀到安息帝国帝都泰西封城前来的印度军团的人马,其实就只有三十万。
由于安息帝国方面,也早已经坚壁清野,所以,汉军也只能杀近到离城五里之外的地方。想要再挺进直接攻城,还得要肃清泰西封城前三里之内的所有障碍。
安息帝国方面的,沃洛吉斯五世下令死守。但是,这个死守,倒也不是全都将兵力龟缩在城内,不是完全放弃城前的那些障碍任由汉军摧毁肃清。他们留了不少的兵力,在城外的障碍之内,远程阻止汉军。
这些,应该也是安息帝国方面,多少摸清了一些汉军的战争方式,有针对性的作出了一些布置。
毕竟,他们安息帝国人也是人,也一样具有智慧的。实际上,他们还真的不笨。
整个泰西封城,处于幼发拉底河东面数十里之处。所以,幼发拉底河并不能成为安息帝国帝都抵抗汉军的天然屏障。
但是,其实他们还是有一道天然的屏障的。
因为,这里还有另一条大河,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最终会汇合成一条大河流入波斯湾。但是,却不是在安息帝国帝都的地方汇合的。
所以,实际上,安息帝国帝都,是处于幼发拉底河以及底格里斯河之间。一东一西,成为泰西封的天然屏障。
但是,两河在帝国帝都这个平原上,河水显得较为平缓。在没有船只的时代,还可以算得上是屏障,但是,当人类懂得了使用水上工具的时候,这个天然屏障就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事实上,泰西封离底格里斯河更近一些,离河约只有十多里。
其实,现在的安息帝国的帝都,并非后世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因为,后世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是一座横跨底格里斯河的一座大城市。
这个古时代的安息帝国的帝都,往底格里斯河西面移了不少。
安息帝国方面,并非是没有想过,要利用这条大河阻挡汉军的意思。
只是,这河岸线太长了,如果安息帝国方面,想要守住帝底格里斯河的西岸,那么就必须得要调来大量的军马。沿着河岸,修建工事,并且,还必须要沿岸一直延伸。可是,这延伸多少距离?数十里一百里?
实际上,这样做并不会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汉军完全可以到更远的地方渡河过来,如此,也一样可以直接杀到他们帝都城前。所以,沿河防守,没有意义。
印度军团杀来的时候。在底格里斯河的西岸,的确也留守有不少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
可是,在印度军团搜集来了大量的竹木,制作了大量的木筏之后,河西岸的安息帝国守军就知道他们根本就阻挡不住汉军的渡河。
在印度军团当中,有小部份的真正汉军,这些汉军,不仅会教会印度军团的军马制作简单的渡河工具,还真接可以迅速的搭建浮于水面的浮桥。
一开始,汉军只让印度军团的军马,利用木筏从一处西岸守军薄弱的地方强行攻击了过去。夺得一个渡点之后,汉军出手,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搭建了一条长长的浮桥。如此,汉军印度军团的军马,就可以直接踏桥而过,杀到了底格里斯河的西岸。直接迫使西岸的安息帝国的军马仓皇而逃,逃进了他们的帝都城去。
也正是如此,印度军团的人马,才会如此毫无阻拦的杀到了泰西封城前。
刘荣所率的十万印度军团,马上将刘易着他护送来的那些辎重送来,送到了离城五里左右的大营。
其实,这印度军团的三十万先锋军,来到泰西封城前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展开攻城的行动。而是第一时间安营扎寨。
刘荣送到的那些辎重,当中的床弩,正好被他们用来震慑敌军。
毕竟,现在他们所面对的安息帝国方面,有着近百万的大军,他们三十万人马,又是等于背河结阵,还真的不敢太过掉以轻心。所以,那些床弩,都被架设在大营四周,一旦发现有敌军来攻袭营地的话,在这相对平整的平原上,那些床弩就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杀伤力。
这不管安息帝国方面敢不敢出城来攻击,自己方面都得要做好提防。
同一时间,军团的一众军将,也开展了对泰西封城的侦察。
在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之间,有一道四北往南延伸的山峦。这些山岭虽不算高,但也是连绵起伏,越往北方向,山势就越高越险。
不过,泰西封城所在的位置,却是山脉东面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平原地带。勉强可算此城是紧靠着西面的山岭所修建的一座雄伟的大城。也就是说,其东、南、北面,都是处于平原地带。
泰西封城,城高十丈,城墙之下,还有一条护城河,是一条活水河,沿着城墙边流淌着。护城河宽达数丈,战马不可能直接跃得过护城河的。而河下也插满了尖刺。
城外的空地上,早已经被挖掘得坑坑洼洼,没有一处地方是平整的。数不清的拒鹿马,有规律的放置其中。
安息帝国军方,肯定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对于如何抗击汉军攻城方面,应该是下足了功夫。
如果不是有真正的汉军在此,那些印度军团的士兵,看到这样一座雄壮高大的坚城,并且各种城防做得如刺猬一样,防守得水泄不通的样子,让人有一种无处着手的感觉。那些印度军团的士兵,可能还真的会望而生畏,不敢攻城。
但是,有真正的汉军在此,以及汉军的军将在此,对于这样的情况,根本就不足为怪。
一个原本如此强大的帝国,一心死守的情况之下,肯定会无所不用其极。并且,有着那么多的平民以及军马,无论他们如何准备都不足为过。
但是,无论他们有着什么的准备,对于真正的汉军来说,那些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