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盟军的弊端
对于安息帝国而言,匈奴人对他们帝国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后果。而且,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们暂时还拿不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甚至他们连要克制匈奴人在他们的境内作恶的有效办法也拿不出来。
如此,他们就唯有弃车保帅,也就是说,暂时放弃对那些生活在帝国野外的那些民众及小部落的保护,转而集中力量,确保他们的城镇及大部族聚居地的安全。
就目前而言,这个也是他们在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将匈奴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而如何对付那些流窜在他们帝国各地的匈奴人,他们也不得不做好长久跟匈奴人作斗争的思想准备。
要将流窜在安息帝国境内各处,总约有十来万的匈奴流寇,的确不是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剿灭得了的。除非他们现在可以不管巴基斯坦防线,调回大军,对安息帝国境内各地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扫荡。利用更多的兵力,压迫那些流窜在帝国各地的匈奴骑兵,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然后慢慢的收网,将他们一网打尽。
可是,相对而言,大汉帝国的大军,与匈奴人的那流窜的十来万人马,孰轻孰重?这个就不用多言了。
在这个时刻,罗马帝国派驻在安息帝国的使者。其实是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的一个王弟,算是亲王了。叫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
这一次两大帝国结盟,事关两大帝国兴衰成败的大事。并且,一起出动了如此多的军马,双方在协调方面,都必须要紧密配合,不能出半点差错。还有,就是牵涉到两大帝国各自帝国的利益的问题,也必须得要争取。
如此,在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前来安息帝国帝都与安息帝国皇帝沃洛吉斯五世会面,一起盟誓结盟之后,他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帝都太久,留在安息帝国帝都坐镇的。所以,在结盟不久之后,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便回罗马帝国去了。
如此,他特意派来了一个可以代表他,以及代表罗马帝国,又值得他信任的人前来安息帝国作为特使,让其全权代皇帝处理一切与安息帝国结盟的事宜。
这个人就是罗马皇帝的王弟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
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对于罗马皇帝,的确是非常忠诚的,一直以来,他对皇帝哥哥真的没有半点不轨之心。他与罗马皇帝的关系,就有点似匈奴大王阿邪王跟阿甲王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才会如此放心,派这个王弟来主持与安息帝国方面的协调工作。
而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也的确很好的完全工作,就目前而言,两大帝国的军马调动方面,互相配合得的确没有什么的差池。并且,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也已经尽可能的为罗马帝国争取到了应该得到的利益。
所以,在整体而言,罗马帝国方面,要比安息帝国方面好了不少。起码,罗马帝国方面,还不至于要向广大的帝国子民下手盘剥过重而导致帝国的民生崩溃。
现在,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却通过安息帝国的社会状况,顿感警惕。他在担心,万一自己的罗马帝国也如安息帝国这般不顾后果的征兵,向民间征收太多的赋税,那么到时候肯定也会如安息帝国现在这般,会使得民间动荡。一旦再发生一些地区的动乱,那么就真的会危及整个帝国的正常运行,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帝国因此而灭亡。
所以,他觉得,绝对不能让罗马帝国陷于如安息帝国现在这般的境地。
他认为,两大帝国现在应该是尽快解决两大帝国结盟共抗北方贵霜帝国的汉军的问题了。因为这事儿,绝对不能拖得太久。越是拖得久,对于两大帝国而言,都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到时候,谁也承担不起。
因此,他觉得不管了,抱着一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他决定加紧崔促,要安息帝国方面尽快制定出一个可以尽快解决两大帝国的大军与汉军的僵持局面。
他倒也有一点远见目光,他通过这次安息帝国对流窜进他们帝国来的匈奴军的平乱情况,隐约的看出,安息帝国现在已经处于一个崩溃的边缘。在匈奴人的行凶作恶之下,已经让本就人心不稳,对帝国产生了怀疑的安息民众更加人心惶惶,一旦到了安息帝国的民众再难以承受帝国方面及匈奴人方面施加的重压,让他们感到难以生存的时候,安息帝国的民众难保会发生动乱。
安息帝国一乱,那么北方的巴基斯坦防线,还能坚持镇防多久?恐怕,在那时候,帝国方面再也无力顾及巴基斯坦防线的事务,数百万大军粮草告磬,到时候,那就是整个安息帝国的灾难。
而自己的一起在镇守巴基斯坦的罗马帝国两百多万军马,到时候也肯定会受到冲击。到时,大军估计都难以再安然的撤返罗马帝国来。
所以,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认为,在这个时候,为了罗马帝国的利益考虑,他觉得,必须要在短期之内解决了来自大汉帝国的威胁问题。要赶到有可能崩溃的安息帝国在崩溃之前,解决那个将来有可能会威胁得到罗马帝国的问题。
而至于解决了大汉帝国的问题之后,安息帝国会变成如何,却不再是罗马帝国的事了。说不准,罗马帝国还可以顺势从安息帝国方面再获得到一些什么。比如,可顺势占据了安息帝国,哪怕不能夺取安息帝国全境,但能够占据了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交界的一些区域,那也算是不错了。这个,似乎也是罗马帝国扩张帝国版图的一个好时机。
为了促使安息帝国方面尽快制定计划,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自己在安息帝国帝都拜见了安息帝国皇帝,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之时,也同时派出快马,将自己在安息帝国所看到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计划等等加快送回罗马,然后请皇帝也向安息帝国方面施加压力,最好能给出一个时间期限。隐晦的提出,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大汉帝国的问题,那么他们罗马帝国方面,将以不能如此无限斯的支持安息帝国抵抗大汉帝国的名义,要撤回罗马帝国的军马,如此来给安息帝国方面施压。
实际上,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如此促催安息帝国方面,其实就是想让安息帝国方面制定主动向汉军出击的计划。
事情已经很明显的。
两大帝国的联军,已经差不多构建好了巴基斯坦防线。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信心,相信汉军的那数百万的大军想要攻过来的话,他们凭着现在的防线,及并不少于大汉帝国的军马,一定能够抵敌得住汉军的进攻。
这个时候,两大帝国方面,随着这防线构建的完成,大军的展开,他们已经没有了早前在听闻到大汉帝国出动了数百万大军的那般惊惶了。他们认为,他们现在已经安全了。不相信汉军还能攻得过来。
这样,在这里,两大帝国就不由就一些事儿开展扯皮。这是关系到两大帝国互相之间的切身利益的一些事。
比如,在差不多构建好巴基斯坦防线之后。安息帝国方面,从意识形态上来说,他们肯定更希望罗马帝国方面可以一直如此为他们镇守下去,如果说,罗马帝国方面还能尽可能的支援钱粮那就更好了。哪怕现在罗马帝国方面很抠,总是想让安息帝国方面付出更多。但是,安息帝国方面如果已经尽了力,实在是难以再拿出更多的钱粮来供给罗马帝国的军马使用。那么罗马帝国方面,也总不可能让在巴基斯坦的军马饿着肚子不是?那时候,他们也不提不调运来更多的钱粮。反正,安息帝国方面,希望能够把罗马帝国方面拖得越深越好,能将两个帝国的命运紧紧的系在一起那就最好不过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安息帝国如果还能继续维持这样的局面下去,他们其实也不急着向汉军发起进攻的。主要是他们随着时间越久,就对汉军的了解越多。尤其是汉军灭贵霜帝国韦苏提婆的那百多万的大军太过让人吃惊了,汉军的战斗力,让安息帝国方面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在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之下,自己的帝*马能够堂而皇之的击败汉军。
有着这一层的担心,所以,安息帝国方面,并不急于向汉军进攻。他们希望罗马帝国方面,能够为自己镇守防线的时间越久就越好。
可是,罗马帝国方面并不会这么想啊。毕竟,两大帝国的结盟,罗马帝国方面是打着援助安息帝国,共抗潜在的强大敌人的名号的。在短时间之内,倒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这绝对不能长久的。因为,罗马帝国方面,在自己的帝国并没有直接受到了那潜在的敌人的压迫,他们没有那样的义务及责任为安息帝国长久镇守巴基斯坦防线啊。
都不是自己的国家,所守卫的也不是自己的国土,所保护的更不是自己帝国的子民。他们这样做有什么的意义?又能获得到什么的利益?
这不仅是没能获得利益,反而让自己的帝国因为这样的大征兵广征粮的举动,而使自己的帝国陷入了一种发展停滞的状态当中,直接让民生下降了一个水平。长久下去,帝国民众肯定会怨天载道,直接影响到帝国的安定繁荣。
所以,站在罗马帝国的立场上看,是希望可以尽快结束与汉军的僵持。然后让自己的帝国大军回归帝国,恢复帝国的正常生产生活发展秩序。
而现在,汉军方面,似乎并没有大举向安息帝国发起进攻的迹象。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想要结束与大汉帝国的僵持局面,那么就必须要主动出击。
只有彻底击败汉军,他们才有可能破去这个与汉军在巴基斯坦防线僵持的局面。
可是,如果说只是防守。那么对于两大帝国而言,都是公平的,反正,各自的大军犬牙交错,互相共同面对汉军的压力。但是,如果说到要主动进攻,那么情况就不同了。
这个,谁担当主攻的问题,谁作助攻的问题,这就得要好好的论过了。
现在谁都知道汉军不好惹,谁担当主动的部队,损失肯定较大的。
就罗马帝国方面而言,他们认为,自己的帝国大军,只是前来支援他们安息帝国的,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理由,要让罗马帝国的大军担当主攻,先向汉军发起进攻啊。这个,必须是要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率先向汉军进攻。然后他们的军马在后面驰援。这样才更合理,也更符合罗马帝国的利益。
说到主动进攻,安息帝国方面何尝不知道不容易?他们更担心,万一自己的安息大军大举出击,向汉军发动进攻之后,哪怕罗马帝国也一样会真的全力相助,但也不可避免他们的安息大军会有较大的损失。而自己安息帝国的大军一旦损失较为严重。这就等于是直接大大的削弱了安息帝国的国力。
而到时候,哪怕是可以顺利的击败了汉军,为韦苏提婆收复了贵霜帝国。但到时候,安息这国方面,恐怕也没有更多的军马顺势占据了贵霜帝国啊。这个或者可以暂时不提,他们更担心的是,到时候罗马帝国顺势要对他们的安息帝国动手,他们又有什么的能力再与损失不大的罗马帝国相抗衡?如此,等待安息帝国的,估计也将是灭国的下场啊。
这个,就是盟军的弊端所在。因为,他们不可能当真的完全将力量都往一处使。在合作的时候,肯定会有诸多的算计考虑,互相提防。
但现在,安息帝国的国内局面,似乎也逼得他们不得不考虑罗马帝国方面的催促。(未完待续。)
如此,他们就唯有弃车保帅,也就是说,暂时放弃对那些生活在帝国野外的那些民众及小部落的保护,转而集中力量,确保他们的城镇及大部族聚居地的安全。
就目前而言,这个也是他们在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将匈奴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而如何对付那些流窜在他们帝国各地的匈奴人,他们也不得不做好长久跟匈奴人作斗争的思想准备。
要将流窜在安息帝国境内各处,总约有十来万的匈奴流寇,的确不是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剿灭得了的。除非他们现在可以不管巴基斯坦防线,调回大军,对安息帝国境内各地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扫荡。利用更多的兵力,压迫那些流窜在帝国各地的匈奴骑兵,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然后慢慢的收网,将他们一网打尽。
可是,相对而言,大汉帝国的大军,与匈奴人的那流窜的十来万人马,孰轻孰重?这个就不用多言了。
在这个时刻,罗马帝国派驻在安息帝国的使者。其实是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的一个王弟,算是亲王了。叫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
这一次两大帝国结盟,事关两大帝国兴衰成败的大事。并且,一起出动了如此多的军马,双方在协调方面,都必须要紧密配合,不能出半点差错。还有,就是牵涉到两大帝国各自帝国的利益的问题,也必须得要争取。
如此,在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前来安息帝国帝都与安息帝国皇帝沃洛吉斯五世会面,一起盟誓结盟之后,他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帝都太久,留在安息帝国帝都坐镇的。所以,在结盟不久之后,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便回罗马帝国去了。
如此,他特意派来了一个可以代表他,以及代表罗马帝国,又值得他信任的人前来安息帝国作为特使,让其全权代皇帝处理一切与安息帝国结盟的事宜。
这个人就是罗马皇帝的王弟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
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对于罗马皇帝,的确是非常忠诚的,一直以来,他对皇帝哥哥真的没有半点不轨之心。他与罗马皇帝的关系,就有点似匈奴大王阿邪王跟阿甲王之间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才会如此放心,派这个王弟来主持与安息帝国方面的协调工作。
而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也的确很好的完全工作,就目前而言,两大帝国的军马调动方面,互相配合得的确没有什么的差池。并且,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也已经尽可能的为罗马帝国争取到了应该得到的利益。
所以,在整体而言,罗马帝国方面,要比安息帝国方面好了不少。起码,罗马帝国方面,还不至于要向广大的帝国子民下手盘剥过重而导致帝国的民生崩溃。
现在,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却通过安息帝国的社会状况,顿感警惕。他在担心,万一自己的罗马帝国也如安息帝国这般不顾后果的征兵,向民间征收太多的赋税,那么到时候肯定也会如安息帝国现在这般,会使得民间动荡。一旦再发生一些地区的动乱,那么就真的会危及整个帝国的正常运行,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帝国因此而灭亡。
所以,他觉得,绝对不能让罗马帝国陷于如安息帝国现在这般的境地。
他认为,两大帝国现在应该是尽快解决两大帝国结盟共抗北方贵霜帝国的汉军的问题了。因为这事儿,绝对不能拖得太久。越是拖得久,对于两大帝国而言,都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到时候,谁也承担不起。
因此,他觉得不管了,抱着一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他决定加紧崔促,要安息帝国方面尽快制定出一个可以尽快解决两大帝国的大军与汉军的僵持局面。
他倒也有一点远见目光,他通过这次安息帝国对流窜进他们帝国来的匈奴军的平乱情况,隐约的看出,安息帝国现在已经处于一个崩溃的边缘。在匈奴人的行凶作恶之下,已经让本就人心不稳,对帝国产生了怀疑的安息民众更加人心惶惶,一旦到了安息帝国的民众再难以承受帝国方面及匈奴人方面施加的重压,让他们感到难以生存的时候,安息帝国的民众难保会发生动乱。
安息帝国一乱,那么北方的巴基斯坦防线,还能坚持镇防多久?恐怕,在那时候,帝国方面再也无力顾及巴基斯坦防线的事务,数百万大军粮草告磬,到时候,那就是整个安息帝国的灾难。
而自己的一起在镇守巴基斯坦的罗马帝国两百多万军马,到时候也肯定会受到冲击。到时,大军估计都难以再安然的撤返罗马帝国来。
所以,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认为,在这个时候,为了罗马帝国的利益考虑,他觉得,必须要在短期之内解决了来自大汉帝国的威胁问题。要赶到有可能崩溃的安息帝国在崩溃之前,解决那个将来有可能会威胁得到罗马帝国的问题。
而至于解决了大汉帝国的问题之后,安息帝国会变成如何,却不再是罗马帝国的事了。说不准,罗马帝国还可以顺势从安息帝国方面再获得到一些什么。比如,可顺势占据了安息帝国,哪怕不能夺取安息帝国全境,但能够占据了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交界的一些区域,那也算是不错了。这个,似乎也是罗马帝国扩张帝国版图的一个好时机。
为了促使安息帝国方面尽快制定计划,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自己在安息帝国帝都拜见了安息帝国皇帝,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之时,也同时派出快马,将自己在安息帝国所看到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计划等等加快送回罗马,然后请皇帝也向安息帝国方面施加压力,最好能给出一个时间期限。隐晦的提出,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大汉帝国的问题,那么他们罗马帝国方面,将以不能如此无限斯的支持安息帝国抵抗大汉帝国的名义,要撤回罗马帝国的军马,如此来给安息帝国方面施压。
实际上,塞普蒂米乌斯・路易斯如此促催安息帝国方面,其实就是想让安息帝国方面制定主动向汉军出击的计划。
事情已经很明显的。
两大帝国的联军,已经差不多构建好了巴基斯坦防线。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信心,相信汉军的那数百万的大军想要攻过来的话,他们凭着现在的防线,及并不少于大汉帝国的军马,一定能够抵敌得住汉军的进攻。
这个时候,两大帝国方面,随着这防线构建的完成,大军的展开,他们已经没有了早前在听闻到大汉帝国出动了数百万大军的那般惊惶了。他们认为,他们现在已经安全了。不相信汉军还能攻得过来。
这样,在这里,两大帝国就不由就一些事儿开展扯皮。这是关系到两大帝国互相之间的切身利益的一些事。
比如,在差不多构建好巴基斯坦防线之后。安息帝国方面,从意识形态上来说,他们肯定更希望罗马帝国方面可以一直如此为他们镇守下去,如果说,罗马帝国方面还能尽可能的支援钱粮那就更好了。哪怕现在罗马帝国方面很抠,总是想让安息帝国方面付出更多。但是,安息帝国方面如果已经尽了力,实在是难以再拿出更多的钱粮来供给罗马帝国的军马使用。那么罗马帝国方面,也总不可能让在巴基斯坦的军马饿着肚子不是?那时候,他们也不提不调运来更多的钱粮。反正,安息帝国方面,希望能够把罗马帝国方面拖得越深越好,能将两个帝国的命运紧紧的系在一起那就最好不过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安息帝国如果还能继续维持这样的局面下去,他们其实也不急着向汉军发起进攻的。主要是他们随着时间越久,就对汉军的了解越多。尤其是汉军灭贵霜帝国韦苏提婆的那百多万的大军太过让人吃惊了,汉军的战斗力,让安息帝国方面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在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之下,自己的帝*马能够堂而皇之的击败汉军。
有着这一层的担心,所以,安息帝国方面,并不急于向汉军进攻。他们希望罗马帝国方面,能够为自己镇守防线的时间越久就越好。
可是,罗马帝国方面并不会这么想啊。毕竟,两大帝国的结盟,罗马帝国方面是打着援助安息帝国,共抗潜在的强大敌人的名号的。在短时间之内,倒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这绝对不能长久的。因为,罗马帝国方面,在自己的帝国并没有直接受到了那潜在的敌人的压迫,他们没有那样的义务及责任为安息帝国长久镇守巴基斯坦防线啊。
都不是自己的国家,所守卫的也不是自己的国土,所保护的更不是自己帝国的子民。他们这样做有什么的意义?又能获得到什么的利益?
这不仅是没能获得利益,反而让自己的帝国因为这样的大征兵广征粮的举动,而使自己的帝国陷入了一种发展停滞的状态当中,直接让民生下降了一个水平。长久下去,帝国民众肯定会怨天载道,直接影响到帝国的安定繁荣。
所以,站在罗马帝国的立场上看,是希望可以尽快结束与汉军的僵持。然后让自己的帝国大军回归帝国,恢复帝国的正常生产生活发展秩序。
而现在,汉军方面,似乎并没有大举向安息帝国发起进攻的迹象。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想要结束与大汉帝国的僵持局面,那么就必须要主动出击。
只有彻底击败汉军,他们才有可能破去这个与汉军在巴基斯坦防线僵持的局面。
可是,如果说只是防守。那么对于两大帝国而言,都是公平的,反正,各自的大军犬牙交错,互相共同面对汉军的压力。但是,如果说到要主动进攻,那么情况就不同了。
这个,谁担当主攻的问题,谁作助攻的问题,这就得要好好的论过了。
现在谁都知道汉军不好惹,谁担当主动的部队,损失肯定较大的。
就罗马帝国方面而言,他们认为,自己的帝国大军,只是前来支援他们安息帝国的,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理由,要让罗马帝国的大军担当主攻,先向汉军发起进攻啊。这个,必须是要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率先向汉军进攻。然后他们的军马在后面驰援。这样才更合理,也更符合罗马帝国的利益。
说到主动进攻,安息帝国方面何尝不知道不容易?他们更担心,万一自己的安息大军大举出击,向汉军发动进攻之后,哪怕罗马帝国也一样会真的全力相助,但也不可避免他们的安息大军会有较大的损失。而自己安息帝国的大军一旦损失较为严重。这就等于是直接大大的削弱了安息帝国的国力。
而到时候,哪怕是可以顺利的击败了汉军,为韦苏提婆收复了贵霜帝国。但到时候,安息这国方面,恐怕也没有更多的军马顺势占据了贵霜帝国啊。这个或者可以暂时不提,他们更担心的是,到时候罗马帝国顺势要对他们的安息帝国动手,他们又有什么的能力再与损失不大的罗马帝国相抗衡?如此,等待安息帝国的,估计也将是灭国的下场啊。
这个,就是盟军的弊端所在。因为,他们不可能当真的完全将力量都往一处使。在合作的时候,肯定会有诸多的算计考虑,互相提防。
但现在,安息帝国的国内局面,似乎也逼得他们不得不考虑罗马帝国方面的催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