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兵之霸途
字体: 16 + -

第七百六十二章 平衡施政

    甄别出随曹操到陈留城来的旧朝官员之后,刘易也并没有马上就出处置决断,因为还需要认真的查核过之后方可以。⊙頂點小說,何况,他们的根还在许都,这种事急不来。

    安好陈留城之民,新汉军也同时掌控了陈留四周的区域城镇,完全打通了陈留黄河段与黄河北岸冀州河内的渡头通道。如此,无论是军马以及物资等等,都可以快速互通往来。

    当然,如今曹操令其曹军投降,天下已经归于一统,军马、物资等物,已经无须频繁调动,而是等于打通了黄河南北两岸的通商贸易往来的快速通道罢了。

    冀州早已经进入大治的状态,相信,地方主政官员按政令严格执行的话,不出两年,各地必可以快速恢复生气,待再过一两年,必可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间阶段。

    而对于陈留、许都等等中原地区,刘易虽然一直都从一些情报看到曹操所治下势力地盘内的情况,但是却不是直观的看到,所以,刘易先让一众朝臣押解那些已经甄别出来旧朝官员到许都去之后。他邀请程昱、荀攸以及戏志才、卢植等等一众谋臣军将一起,对陈留城以及周边的城镇进行巡察调查,主要是亲自去了解感受一下,这些地区的百姓在曹操的统治之下的真正状况。

    只有清楚的了解到地方百姓的真实情况,刘易方有可能根据他们的情况,结合新汉朝的政令制度。制定出适合中原地区百姓生产发展的政策。

    实际上,通过调查民情,刘易方知道自己虽然胜了曹操。但也有几分运气的成分。不调查不知道,陈留地区的百姓,对曹操的忠诚度相当高,认同度也相当高。

    面对刘易,不少陈留地区的百姓,都坦然的承认,他们对于目前的生活还算是比较满意的。并不太在乎被刘易统治或是被曹操统治。

    在曹操的治理之下,官府以及官兵,几乎都能够做到不扰民。官府的政令,不少都是仿新汉军的政令来治理百姓,使得百姓的确获得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利益。起码,百姓的生活。多少有了保障。要比天下诸侯混战时期好得多了。官府税赋、征兵等等,亦都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甚至,不少百姓,他们对于新汉军前来攻打他们有些不满,认为是新汉军打破了他们已经看得到希望的美好生活,打破了他们的宁静。当然,这部份的百姓不是太多,估计。是他们家有子弟在与新汉军交战的过程当中战死了。所以,他们才会对新汉朝带着一点的敌意。但是。大部份的百姓,他们都能够明白到一些事理,没有对新汉朝的统治有太大的敌意。

    毕竟,大多数百姓都明白到一点,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汉人,陈留与洛阳,似乎也相隔不远,互相之间的百姓,没有地域针对性,所以,谁能待他们好,他们就会服从谁的统治。

    并且,大部份的百姓,心里都能够明白,相对来说,新汉朝的统治,的确要比曹操的统治要开明得多,新汉朝地区生活的百姓,幸福感也要比在曹操治理之下的百姓要高不少。

    当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曹操没能彻底的做得到如新汉朝的那么的彻底,没能真正的让所有的广大百姓能够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田地。曹操始终都得要倚重各地的地方士族世家豪门的支持,所以,他不可能做得到如新汉朝的那般,会剥夺一些地主士族的良田分给无田耕种的贫苦百姓。这就使得,曹操治下的百姓,他们大部份都是租种地主的田地。暂时让他们觉得生活还不错的主要原因,就是曹操勒令那些地方士族,只能按一定的比例来向百姓征收田税,尽可能的降低一些,让百姓能有吃有喝稍有点余粮。

    如果是明眼一点的百姓,能点远见的百姓,他们就会对此感到担忧,因为,他们就怕治令朝立夕改,没有自己的田地,他们始终都受制于地方的士族。万一哪一天,地方士族不遵从曹操的命令,又或者曹操的权势难再威压得到地方的士族豪门,那么就有可能会被地方的士族豪门随意更改一些政令,最容易让百姓民众感到忧心的就是田租税收的问题。因为田地不是他们的,那就等于是命脉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一时好不代表时时好,不代表代代好。

    而有一些活了一甲子以上的老人家,他们更加的洞若观火,洞释世情,因为他们经历过太多,有着丰富的阅历。他们所生活的地方,也不知道要历经了多少任的地方官的统治,有清正严明的有贪污受贿的,有搜刮起来穷凶极恶的。反正,好一时坏一时,时时新时时变,但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却总是无力抗争,听天由命。

    所以,他们更加向往新汉朝。

    当然,刘易现在想照搬新汉朝的政令政策放在中原地区施行,也是不太妥的,必须要有一个折衷的方案。究其原因,是因为近些年,在曹操的治理之下,地方的士族豪门,执行了曹操所颁布实施的政策,使得这些地区的百姓,低层百姓与地方的士族豪门的阶级冲突降到了最低点,基本都能够暂时的获得平衡,如此,亦使得地方百姓对那些士族豪门没有太多的恶感以及仇视对立的心态。甚至,纯朴的百姓,还会从心底里对那些士族豪门产生一定的好感及感恩的心理。

    其实,古时侯,甚至是唐宋、明清年间,若是太平盛世时期,一般的百姓,只要还能生活得下去,他们都不会对那些世族豪门产生敌视的心态,反而会羡慕尊敬,人人以能结交或进入世族豪门为荣。或视其为目标。这个,放在后现代也差不多,当普遍民众能够更好生存生活下去之余。他们就更加会羡慕那些豪门,想结交豪门的人,想进入豪门,以成为豪门为目标。

    如果刘易在这个时候,要打击那些士族豪门,剥夺世族豪门的固有利益来平衡贫富差距,恐怕是不太可行的。怕反会适得其反,导致一般的百姓都会随那些世族豪让一起仇视新汉朝。

    如此,经过考察之后。又经与一众谋臣商议讨论。都觉得,对于中原地区,新汉朝不必完全照搬一些政令政策,而是有区别的进行一定的地方政改。适当的将新汉朝当中。可行的政略推行。动一些小手术便可,不用大兴土木大刀阔斧的来搞。

    例如,宣传新汉朝的大汉基本国法是有必要的,这个,在每一地都必须要实行的。然后,明确士族世家的责任义务,让他们这些士族世家,也必须要户负起一定的振兴大汉的责任。身为汉人。生在大汉活在大汉,如果不能为大汉的大治兴国发挥一定的热量。不能成为汉人的表率,那么他们也就不配为汉人的世族豪门,不配生活在大汉。

    所以,必须要推行对士族豪门的奴仆私兵的废除政策,他们可以继续雇佣奴仆下人,可以继续雇佣一定的护院家丁,但这些人,不再是他们家的私有奴仆奴隶。这些政策,是整个大汉都要推行的。没有人可以例外,这个可是牵涉到人权教化的问题。

    从这一点入手,刘易也相信,绝对不会引起一般的民众的反感,相信他们会更加拥护新汉朝。

    这样的情况,新汉朝早已经在一些地区实行,取得不错的效果。慢慢的,就削弱那些世族豪门在地方百姓当中的威望威慑力。

    当然,前文便说过,刘易也并非是要完全打压世族豪门,毕竟,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杜绝得了豪门的产生,有时候,也必须要有豪让为一般的百姓为表率,成为大众所追求的目标。假若真正的社会大同,那肯定不可能的,那或者会是人类的退步。

    阶级阶层要有,但得要有一个很好的中和手段,使得能共存。哪怕是人,刘易虽然不说,其实在无形当中,也会人分三六九等的。有些东西,会自然形成。

    如,若按刘易的想法,将来整个世界都属于汉人的,那么,汉人在无形当中,自然得算是最尊贵的,而那些依附大汉的异民族人,他们哪怕是完全汉化了,但除非他们真正的忘却了他们原来的部族传承,否则,匈奴人就是匈奴人,乌桓人就是乌桓人,汉化后与汉人生活在一起也好,他们怕都会要比纯汉人低一等。当然,或者千百年后,这个等级界限会慢慢的淡化,但绝对不会是现在。

    俘虏、奴隶这些还会存在,刘易也不会刻意的去废除。当然,最低等的,绝对是那倭国人,这个不用说的。

    以陈留城为例,以陈留城四周的城镇地区为例,制定了一些适合在这些地区推行的政略之后,刘易才再与一众军将谋士前往许都。

    许都的曹操守军,在曹操的投降的命令送达之后,他们早就已经献城投降。

    刘易等人到了许都之时,许都城也早已经在新汉军的控制当中。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好些天了。

    曹操及他的军将,在一军新汉军的看押之下,护着献帝到了洛阳京都。

    威武雄壮的洛阳京都,历经许多年之后,再次展现在曹操的眼前。这一座熟悉又陌生的京都城,让曹操的感触良多。

    原本,曹操对于自己将许都城经营得那么的繁华雄伟感到有点得意的。总觉得,自己不会比刘易差,起码,觉得自己的许都城,绝对不会比刘易所经营的洛阳城差。但是,如今再看到,直接让他看呆了眼。

    因为不说什么,就光说其规模,就已经不是许都可以比得上的。

    洛阳城,已经经过了扩建,外加了一道更加坚实雄伟的城墙,估计,这一次的扩建,要比原来的洛阳城要大了一半。从远远望去,一道外围的城墙,中间一道洛阳原来的古城墙,再中心地区,便是皇宫的城墙。层层叠叠,梯次有序。城内,楼阁林立,一些塔装建筑,高达十多层,估计,到了塔顶,便中一览全城风光。

    当然,这个也不算,沿着外城墙四周,居然也冒出了许多的园林,一条条铺陈着青石的康庄大道纵横,将那些园林连接在一起,更趁出洛阳城墙的雄伟。

    再远远的望向西面,那个方向,是西山军校的方向,一个大大的校场,是新汉军的练兵点军之处,那一个方向,亦是一片建筑。

    原来洛阳的变化竟然会这么大,不知道这洛阳京城,容纳了多少人口?曹操此际,真的是想想都瞠目结舌。

    押送曹操等到洛阳来的军将,是颜良。他的伤其实还没有完全好,只是没有什么的大碍了。刘易特意派他回洛阳,一方面盯着曹操,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他好好休养。

    “颜良将军,不知道现在洛阳有多少人口?还有,怎么会在城外修建了那么多的园林房屋?万一有敌杀到洛阳,那么这洛阳城四周的人要如何?都撤进城里去吗?”曹操吃惊完之后,向子陪同的颜良发出疑问。

    曹操之所以会问这个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他的印象当中,洛阳城,最繁荣的时候,估计也不过是一百来万人口。如今,恐怕远远超过百万,他的许都城恐怕也不过是百万人口左右,原本会以为很繁荣了,但跟洛阳一比,那真的是没法比啊。

    “近年来,颜某不在洛阳,城外许多建筑都是新建的,具体的人口情况,颜某不太清楚。不过,当年董贼要火烧洛阳,将洛阳方圆数百里的百姓都掳掠起来,想迫迁到长安。当时,我们拦救下那些百姓的时候,便有数百万之众,当然,当时并非全都是安置在洛阳,而是分散在洛阳四周。再后来,洛阳发展起来了,越来赵多的人迁进洛阳城,又经扩建。颜某在洛阳为城守期间,洛阳城便有数百万的人口。如今,恐怕就会有更多了。”

    颜良大致的说了一下,跟着冷眼看了曹操一眼道:“如今大汉,还有谁可以杀到洛阳来?我们的城墙,其实只能当是观赏用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