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与新汉军打遭遇战?
第六十七章与新汉军打遭遇战?
尽管袁绍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心里明白,他现在的状况,除非是向新汉朝投降,归顺刘易,否则,他必定不会是新汉军之敌。可是,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这才多久?战况却一面倒的倾向不利,让他大失方寸。
与曹操官渡一战,已经将他军队当中的许多缺点都表露无遗。当中,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攻坚能力实在上相当差,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从最开始出兵攻击曹操,张合率十万大军为先锋,可是,却在白马城惨遭失败,跟着让高览为先锋,率军挺进,却依然是以大败告终。袁绍的大军虽然夺取了延津,可是那并非是袁绍的大军进攻得利,并非袁绍的军马堂堂正正击败了曹操夺得延津的。而是曹操主动撤退,让袁绍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延津。跟着下来,看似他的大军胜利在望,已经逼得曹操只能据官渡关隘死守。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袁绍的大军,居然难有寸进,一连强攻,却终没立寸功。
这些情况,都表明了袁绍的大军,不善于进攻,攻坚能力实在是不行。
好了,袁绍之所以决定与新汉军对抗到底。袁绍的心里,想着,既然自己的军马不善于进攻,那么就让自己的军队防守又如何?进攻不行,哪怕我就据城死守,这样还不能守住自己的地盘么?最多,自己这一生不再考虑什么的统一天下的事儿。咱就靠着自己上百万的大军,守住自己的基业,安心的做自己的一方诸侯还不行么?
要知道。一般的诸侯,如果像他袁绍这么,拥有着上百万的大军,那么他们肯定是想着要如何扩张自己的势力地盘了,岂会担心会遭受到别人的侵犯?何况,所谓的守城容易攻城难,一般的攻城战。如果攻方没有比守城方多上数倍甚至十倍的兵力,一般的情况之下,那是休想可以攻破得了城池的。而袁绍认为。自己的军马,据城而守,兵力绰绰有余,足够兵力与新汉军对抗。
兵力、钱粮都不用担心的情况之下。袁绍觉得。自己就算不能战败新汉军,可是,保住自己的基业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实际上,放眼史上的许多攻城战、守城战。其实许多时候,都是守城方兵力薄弱,才会据城而守,如果守城方,兵力与攻城方相差无几。那么就有足够的兵力让守城方调动作战,完全没有必要死守城池。大可以挥军与攻城方决战。而哪怕是守城,攻城方兵力与守城方差不多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贸然的攻城的。因为攻城战,的确会让己军损失太多的兵力,假若久攻不下,那便是失败的预兆。
所以,袁绍面对新汉军的进攻时候,一开始的确有点彷徨,可是,再一想到自己的军队进攻不行,那么防守总可以吧?谁会用这么多的兵力来防守,等着别人来攻呢?说真的,如果他的军马进攻得力的话,那么他早便向新汉朝发起进攻,起码要将并州夺回在手里。嗯,要知道,当初并州,可也是属于他的势力地盘啊。如果不是匈奴人大举进攻,让他难以招架,他才不会放弃并州,拱手让给了新汉朝刘易。
所以,袁绍在决定要与新汉军抗战到底的那时候,他表面虽然有几分惶然,可是心底里却还是有点底气的。
但现在,唯一的底气没有了,眼看新汉军势如破竹,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已经将整个幽州都夺了去,甚至,现在还将一直属于他管辖的城池渤海城都夺去了。这让袁绍感到无比的无奈又有点慌乱。
有时候,袁绍想想,还真的有点不太甘心,因为,他为了战败公孙瓒,夺取幽州以图天下。他花费了无数精力人力物力,与公孙瓒缠战了数年,他才勉强可夺得大半个幽州的地盘。现在,这才多久的工夫?说没有就没有了。
到这刻,袁绍才明白到,原来,自己的军马,也不善守啊!这个进攻不行,防守也不行,这要怎么办?
所以,近段时间,袁绍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在与一众谋臣军将在商议应对之策。时至此刻,如果还没有一个可以揭制新汉军进攻的办法,那么他们就真的只有等死的一个可能。
特别是,袁谭兵败回来,所说的这些,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他们不能想出办法来应付新汉军,那么他们就只有败亡的下场。
这可是关乎到他们身家性命,关乎到他们利益的问题啊。
可以想象,如果袁绍真的被新汉军打败了,整个冀州都落到了新汉军的手上,那么,他们现在所有的利益,都等于浮云。将来,亦不可能任由他们在冀州获得他们现在所能获取的利益了。
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他们并不在太过关注什么的政策,他们只在乎,在谁的统治之下,他们可以过得更好。但是,他们可以封锁新汉朝的消息,不让一般的百姓知道。但他们自己,却是要时刻都注意的。
新汉朝的政策当中,有一条,就是与天下所有的地主作对的所谓基本国法。那就是那些地方土豪,他们的田地拥有的问题。如果是新汉朝夺得了冀州,那么就等于是打破一切重新来规划,他们现在,就算是良田万倾又如何?到时候,还不是一样要分给一般的百姓占有?
反正,世事便是这样,穷人与富人,永远都存在着利益冲突的。地主与百姓,始终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们想拥有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那么就必须要想办法,敌住新汉军的进犯,保住自己的势力地盘。
当然,这段时间,与众人商议,却一直都没有太好的办法,所言及之时,大多都是针对于遭受到新汉军攻击的城镇的问题,所说的,都是是否要增兵,又如何增兵支援的问题。
说真的,袁绍现在,特别是在黑山落入了新汉军之手后,他对于要自己的势力外围抵抗新汉军,御敌于国门之外,早已经不抱希望了。
之前,与一众人商议,将军马调回信都城四周的城池,收缩兵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死守以信都城为中心的一众城池,希望通过用人海的战术,死守城池。
嗯,说起来,还真的有点可笑,人家一般都是用人海战术来攻击城池,而他却要用人海战术来守城。
如果对于一般的诸侯来说,袁绍调集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军守城,他们肯定是不言进攻的。因为,对于攻城战,他们没有比敌军多出数倍的兵力,他们还真的不敢轻易的说进攻。可是,偏偏,新汉军并不是一般的军队,他们,总会有办法攻夺袁绍的城池。
渤海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现在,大家总结出来的结论,就是不可向新汉军发起冲锋。更不可让新汉军可以从容不迫的向他们发起进攻。
郭图的说法,让袁绍隐约的想明白了一点。
那就是,在攻不能攻,守不能守的情况之下,他们就唯有兵行险着,只能够寻找机会,突袭新汉军的军队。
并且,袁绍又总结了他与新汉军交战的种种情况,尤其是与赵云交手的情况。他觉得,他们就唯有学习新汉军的一般战术打法,要主动出击,不能再死守了。
有时候,办法还真的是被逼出来的。
袁绍想到,他们现在,既然不是新汉军之敌,那么是否可以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攻击似乎分兵比较散乱的新汉军的其中一路呢?
袁绍此刻,他就只想着,如何打破眼前于自己种种不利的局面,起码,在全线溃败的时候,有一些利好的消息。
他沉默了许久,袁绍才对众臣道:“诸位,袁某觉得,公则先生所说的,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我们如果下去不是办法了。就算我们收缩兵力,据信都城死守,屯兵数十万又如何?如果新汉军的大军当真的杀到信都城来,我们又要如何与其一战?因此,袁某觉得,我们还是要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
“主动出击……”
袁绍说到主动出击,当下便有不少军将面面相觑,神色有点侧然,因为,他们才刚刚说了,不可向新汉军发起冲锋,但现在又主动出击?
呵呵,在还不能明白郭图所言的军将心里,他们以为,主动出击,与不可向新汉军发起冲锋的事是有点冲突的,主动出击,与向新汉军发起冲锋有什么的分别?
“呵呵,诸位,请听我说,咱位主动出击,并不等于就是向新汉军冲锋送死!”袁绍知道那些军将的心思,跟着笑了笑道:“新汉军之所以厉害,无非就是持着投石机、弓箭的精良,或者,还可以加上他们的士兵训练有素。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扬长避短,不让新汉军发挥出他们的长处,我们与新汉军打伏击战,打遭遇战,那结果又会如何呢?”
尽管袁绍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心里明白,他现在的状况,除非是向新汉朝投降,归顺刘易,否则,他必定不会是新汉军之敌。可是,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这才多久?战况却一面倒的倾向不利,让他大失方寸。
与曹操官渡一战,已经将他军队当中的许多缺点都表露无遗。当中,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攻坚能力实在上相当差,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从最开始出兵攻击曹操,张合率十万大军为先锋,可是,却在白马城惨遭失败,跟着让高览为先锋,率军挺进,却依然是以大败告终。袁绍的大军虽然夺取了延津,可是那并非是袁绍的大军进攻得利,并非袁绍的军马堂堂正正击败了曹操夺得延津的。而是曹操主动撤退,让袁绍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延津。跟着下来,看似他的大军胜利在望,已经逼得曹操只能据官渡关隘死守。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袁绍的大军,居然难有寸进,一连强攻,却终没立寸功。
这些情况,都表明了袁绍的大军,不善于进攻,攻坚能力实在是不行。
好了,袁绍之所以决定与新汉军对抗到底。袁绍的心里,想着,既然自己的军马不善于进攻,那么就让自己的军队防守又如何?进攻不行,哪怕我就据城死守,这样还不能守住自己的地盘么?最多,自己这一生不再考虑什么的统一天下的事儿。咱就靠着自己上百万的大军,守住自己的基业,安心的做自己的一方诸侯还不行么?
要知道。一般的诸侯,如果像他袁绍这么,拥有着上百万的大军,那么他们肯定是想着要如何扩张自己的势力地盘了,岂会担心会遭受到别人的侵犯?何况,所谓的守城容易攻城难,一般的攻城战。如果攻方没有比守城方多上数倍甚至十倍的兵力,一般的情况之下,那是休想可以攻破得了城池的。而袁绍认为。自己的军马,据城而守,兵力绰绰有余,足够兵力与新汉军对抗。
兵力、钱粮都不用担心的情况之下。袁绍觉得。自己就算不能战败新汉军,可是,保住自己的基业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实际上,放眼史上的许多攻城战、守城战。其实许多时候,都是守城方兵力薄弱,才会据城而守,如果守城方,兵力与攻城方相差无几。那么就有足够的兵力让守城方调动作战,完全没有必要死守城池。大可以挥军与攻城方决战。而哪怕是守城,攻城方兵力与守城方差不多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贸然的攻城的。因为攻城战,的确会让己军损失太多的兵力,假若久攻不下,那便是失败的预兆。
所以,袁绍面对新汉军的进攻时候,一开始的确有点彷徨,可是,再一想到自己的军队进攻不行,那么防守总可以吧?谁会用这么多的兵力来防守,等着别人来攻呢?说真的,如果他的军马进攻得力的话,那么他早便向新汉朝发起进攻,起码要将并州夺回在手里。嗯,要知道,当初并州,可也是属于他的势力地盘啊。如果不是匈奴人大举进攻,让他难以招架,他才不会放弃并州,拱手让给了新汉朝刘易。
所以,袁绍在决定要与新汉军抗战到底的那时候,他表面虽然有几分惶然,可是心底里却还是有点底气的。
但现在,唯一的底气没有了,眼看新汉军势如破竹,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已经将整个幽州都夺了去,甚至,现在还将一直属于他管辖的城池渤海城都夺去了。这让袁绍感到无比的无奈又有点慌乱。
有时候,袁绍想想,还真的有点不太甘心,因为,他为了战败公孙瓒,夺取幽州以图天下。他花费了无数精力人力物力,与公孙瓒缠战了数年,他才勉强可夺得大半个幽州的地盘。现在,这才多久的工夫?说没有就没有了。
到这刻,袁绍才明白到,原来,自己的军马,也不善守啊!这个进攻不行,防守也不行,这要怎么办?
所以,近段时间,袁绍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在与一众谋臣军将在商议应对之策。时至此刻,如果还没有一个可以揭制新汉军进攻的办法,那么他们就真的只有等死的一个可能。
特别是,袁谭兵败回来,所说的这些,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他们不能想出办法来应付新汉军,那么他们就只有败亡的下场。
这可是关乎到他们身家性命,关乎到他们利益的问题啊。
可以想象,如果袁绍真的被新汉军打败了,整个冀州都落到了新汉军的手上,那么,他们现在所有的利益,都等于浮云。将来,亦不可能任由他们在冀州获得他们现在所能获取的利益了。
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他们并不在太过关注什么的政策,他们只在乎,在谁的统治之下,他们可以过得更好。但是,他们可以封锁新汉朝的消息,不让一般的百姓知道。但他们自己,却是要时刻都注意的。
新汉朝的政策当中,有一条,就是与天下所有的地主作对的所谓基本国法。那就是那些地方土豪,他们的田地拥有的问题。如果是新汉朝夺得了冀州,那么就等于是打破一切重新来规划,他们现在,就算是良田万倾又如何?到时候,还不是一样要分给一般的百姓占有?
反正,世事便是这样,穷人与富人,永远都存在着利益冲突的。地主与百姓,始终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们想拥有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那么就必须要想办法,敌住新汉军的进犯,保住自己的势力地盘。
当然,这段时间,与众人商议,却一直都没有太好的办法,所言及之时,大多都是针对于遭受到新汉军攻击的城镇的问题,所说的,都是是否要增兵,又如何增兵支援的问题。
说真的,袁绍现在,特别是在黑山落入了新汉军之手后,他对于要自己的势力外围抵抗新汉军,御敌于国门之外,早已经不抱希望了。
之前,与一众人商议,将军马调回信都城四周的城池,收缩兵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死守以信都城为中心的一众城池,希望通过用人海的战术,死守城池。
嗯,说起来,还真的有点可笑,人家一般都是用人海战术来攻击城池,而他却要用人海战术来守城。
如果对于一般的诸侯来说,袁绍调集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军守城,他们肯定是不言进攻的。因为,对于攻城战,他们没有比敌军多出数倍的兵力,他们还真的不敢轻易的说进攻。可是,偏偏,新汉军并不是一般的军队,他们,总会有办法攻夺袁绍的城池。
渤海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现在,大家总结出来的结论,就是不可向新汉军发起冲锋。更不可让新汉军可以从容不迫的向他们发起进攻。
郭图的说法,让袁绍隐约的想明白了一点。
那就是,在攻不能攻,守不能守的情况之下,他们就唯有兵行险着,只能够寻找机会,突袭新汉军的军队。
并且,袁绍又总结了他与新汉军交战的种种情况,尤其是与赵云交手的情况。他觉得,他们就唯有学习新汉军的一般战术打法,要主动出击,不能再死守了。
有时候,办法还真的是被逼出来的。
袁绍想到,他们现在,既然不是新汉军之敌,那么是否可以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攻击似乎分兵比较散乱的新汉军的其中一路呢?
袁绍此刻,他就只想着,如何打破眼前于自己种种不利的局面,起码,在全线溃败的时候,有一些利好的消息。
他沉默了许久,袁绍才对众臣道:“诸位,袁某觉得,公则先生所说的,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我们如果下去不是办法了。就算我们收缩兵力,据信都城死守,屯兵数十万又如何?如果新汉军的大军当真的杀到信都城来,我们又要如何与其一战?因此,袁某觉得,我们还是要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
“主动出击……”
袁绍说到主动出击,当下便有不少军将面面相觑,神色有点侧然,因为,他们才刚刚说了,不可向新汉军发起冲锋,但现在又主动出击?
呵呵,在还不能明白郭图所言的军将心里,他们以为,主动出击,与不可向新汉军发起冲锋的事是有点冲突的,主动出击,与向新汉军发起冲锋有什么的分别?
“呵呵,诸位,请听我说,咱位主动出击,并不等于就是向新汉军冲锋送死!”袁绍知道那些军将的心思,跟着笑了笑道:“新汉军之所以厉害,无非就是持着投石机、弓箭的精良,或者,还可以加上他们的士兵训练有素。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扬长避短,不让新汉军发挥出他们的长处,我们与新汉军打伏击战,打遭遇战,那结果又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