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三百年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夺滴】

    他们刚刚跑到玄武门,身后有人大喊:“太子、齐王,哪里去?何不去觐见陛下?”

    两人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冤家对头秦王李世民。只见李世民骑马挟弓,一身戎装,身后九匹战马上乘坐着九位勇士,也都是顶盔掼甲,手持兵器,全服武装,神情严肃,一脸杀气。九人中为首之人李元吉认识,自己的克星——尉迟敬德。

    李元吉料知不妙,趁着李世民和李建成搭话,张弓就向李世民射去一箭。满以为可以一箭把他射个穿心透,没想到却被李世民很轻巧地闪身躲过。再射,又没有射中;三射,还是不中。业务不精害死人呀!

    李世民没有给他射第四次的机会,他也张起自己的弓向对方射去一箭。

    李建成看着李元吉向李世民连射三箭,又看李世民也拿起弓来向这边还射,以为他要射向李元吉,不曾想这支箭是射向自己的。

    李世民:擒贼先擒王。我射他李元吉不如先射你。

    弓弦一响,李建成翻身落马。

    李元吉一看不好,也顾不上李建成,自己先逃命要紧,拨马就跑。他没有向外跑,而是向皇宫里面跑去。

    李世民催马就追,尉迟敬德也带领七十名骑兵跟在后面一同追来。

    前面几个人一齐放箭,李元吉的坐下马被射倒,李元吉赶紧爬起来向树林里跑去。

    李世民也打马向树林里追,眼看就要追上,没提防被树枝挂住衣服,跌落马下。这一下跌的很厉害,竟然不能站起来。

    李元吉一看机会来了,马上捡起李世民摔落在地上的弓就要绞杀李世民。

    形势眼看就要反转,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及时赶到,跃马大喊一声:“休伤我主。”

    李元吉一看,乖乖,又是这位爷。

    对于尉迟敬德,他都有恐尉迟症了。自己拿着槊都干不过他的空手,别说现在自己手里只有一张弓,而对方身上有兵器了。

    赶紧跑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元吉赶忙转身向武德殿跑去。

    尉迟敬德扶起李世民,看他没有什么大碍,又急追李元吉。就在李元吉将要跑到武德殿的时候,尉迟敬德赶上来一箭射倒了李元吉,拔刀砍下了他的脑袋。

    他们这里一开战,太子的东宫和齐王府里的人也都得到了消息,他们的死党冯翊、冯立两兄弟;还有薛万均、薛万彻两兄弟,还有屈晊、谢叔方等人,带领着东宫和齐王府里的精兵两三千人一齐向玄武门攻过来。上面所说的六个人都是极其勇猛,很受太子和齐王欣赏的将军,尤其是薛万均和薛万彻两兄弟,曾经在幽州李艺的手下带兵对抗窦建德和突厥人,战功赫赫,被人称之为“万人敌”。前面曾经讲过,他们手下有两千多人被称为左右长林军,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严格训练、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的士兵,何况还有太子东宫里的府兵和齐王府里的兵丁,人数在三千多,声势非常浩大。

    守在玄武门边上张公瑾警觉性非常的高,一看远远地有无数士兵大喊着冲过来,知道情况不妙,连忙让人关上宫门,登上城楼严密防守。外面东宫和齐王府里的士兵一看宫门紧闭,就开始攻打城门。张公瑾和执掌玄武门守卫的云摩将军敬君弘率领士兵奋力抵抗。可是敌人的攻势实在是太猛烈了,自己一方的军队人数又很少,到底有多少,史书上没有说,可是一定是兵力悬殊。幸好作为宫门的玄武门非常的高大险固,否则早就被敌人攻破了。

    眼看就要抵挡不住。主将敬君弘提出自己要带领一支小分队冲出宫门去打他们一个反冲锋,或许可以迟滞他们的攻势。他的手下都劝阻他说:“现在的情况和形势都不明朗,我们还是坚守待变的好。等一会儿我们的援军到来,再摆列阵形出战也不晚。”

    可是此时情况已经非常危急了,还是破釜沉舟试一把吧!

    敬君弘和中郎将吕世衡带领士兵出城作战,大声呼喊着向敌人冲锋,可是兵力实在悬殊太多,两个人虽然拼死作战,结果任然寡不敌众,竟然战死在乱军之中。

    几千名武装到牙齿的人,他们之间没有丝毫仇恨,甚至他们互相都不认识,可是为了各自的领导的利益,此刻他们挥舞着手里的兵器在拼死搏杀。刀枪撞击发出刺耳的金属脆响,武器扎入人体的那种慑人胆魄的闷音,血光飞溅,喊杀声震天,无数人倒在了血泊之中,更有无数人踩踏着血泊和尸体奋勇冲上去。

    忽然,玄武门大开,一匹马冲出来,马上是一位黑铁塔一样的高大的英雄,大家一看,尉迟敬德。只见他手里高举着两颗人头,炸雷一样的声音压过了战场的混乱。

    “太子和齐王谋反,秦王奉诏讨贼。太子和齐王的人头在此,皇上有诏令,降者免死。”

    长林军和齐王府的士兵一看,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正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又听说是秦王奉诏讨贼,一时间众心惊骇,纷纷散逃。尉迟敬德一路高喊着直到秦王府,东宫和齐王府的士兵再也没有心情作战——主子都死了,再打下去也没有价值了——都向城外逃去,秦府里的守军也纷纷出击,把胜利成果进一步扩大。

    皇帝李渊正在后宫里的海池之中泛舟,夏天的暑气正旺,此刻在水面之上,阵阵凉风吹来,李渊感觉非常的清爽。面前一群嫔妃左右环绕,歌舞奏乐,不亦乐乎。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李渊不由得皱紧了眉头。众嫔妃也都暗暗吃惊。

    谁这么大胆,竟然在皇宫里驰马?李渊心里想。

    马蹄声越来越近,只见一个人骑一匹高头大马,全副武装,手持兵器,浑身血迹,飞驰而至。李渊仔细观看,原来是尉迟敬德。

    李世民击退东宫和齐王府里的兵士,要进宫向老爹请罪。尉迟敬德拦住李世民说:“现在还不知道皇上的意思到底怎样,你怎么能轻易前去,万一皇上震怒,要责罚你,到时想要挽回就来不及了。不如由我先去为你探探风声,宁可死我尉迟恭,也不能让秦王您去冒险。”听说皇上在海池泛舟,也顾不上去替换衣服,就骑马前往海池。

    见到尉迟敬德这样装束,李渊说到:“他因何到此?”

    身边的太监连忙高声问尉迟敬德为何而来。

    尉迟敬德滚鞍下马,拜倒在地说:“太子、齐王谋反作乱,微臣特来护驾。”

    李渊忙问:“太子、齐王何在?”

    尉迟敬德说:“已经都被秦王诛死。因为事出危急,秦王恐怕惊动圣驾,所以没有来得及提前告知陛下。现在太子、齐王已经授首,可是两府里的兵丁正和秦王交战不休,请陛下降一道手诏,把长安城里的军队全部交给秦王指挥,剿灭太子和齐王余党。”

    隋唐两朝本来就一脉相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何况一个王朝的兴起,往往是以上一个王朝的衰落为前提。没有大隋朝的腐败和灭亡,也就没有大唐的建立。而且我们只有详细了解隋朝的一些事情,才能对唐朝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武德和贞观年间的太子之争有更深刻的理解。后来的那次争夺太子宝座的斗争中,皇帝为什么犹豫不决?参与人等为什么有那样的作为?唐太宗贞观初年为什么能够节俭,为什么善于纳谏?所有这些事情的原因都是为什么?隋帝杨广征讨辽东和太宗和高宗时期征讨辽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因此在介绍李渊和杨玄感兵变之前,我觉得可很有必要给大家把隋朝的概况和隋帝杨广的一些作为讲述一下,让大家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以请大家忍耐一下,看完下面的这些故事。

    公元681年,杨坚在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大隋王朝,经过二十年来的励精图治,此时的大隋王朝已经是国泰民安,一派繁荣盛世。

    坐在皇帝的宝座之上,四周一片庄严肃穆。望着下面跪拜的黑压压的文武大臣,在一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高呼声中,杨坚是志得意满。是啊!在这二十年中,他完成了多少伟大的功绩呀!先是派遣他的二儿子晋王杨广为最高统帅,和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名将强渡长江,扫灭了南陈,活捉了南陈后主陈叔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使中国在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大分裂以后再一次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继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第二次完成这个伟大国家的统一。其次是他采用了长孙晟的计策,对长期威胁北方安定的突厥采取分化瓦解,拉拢弱小,打击强大的政策,一举打败了突厥,扶持了亲隋的突利可汗,并封他为启明可汗,还把隋朝的宗室女子封为义成公主嫁给了他。从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北方的突厥不再成为隋朝的威胁和边患。

    如今的大隋,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昌盛,社会稳定,边疆和平,四夷宾服,万邦来朝,一生能有此等功绩,夫复何求?

    一番磕头拜舞之后,群臣们分立两旁,杨坚的目光扫过人群,最后停在最前面一个人的身上,一阵懊恼和愤恨顿时冲上了他的心头。这个让他的心情从高峰一下跌到谷底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儿子、大隋朝未来的继承人、东宫太子杨勇。

    杨坚一共有五个儿子,都是他和皇后独孤氏所生,长子就是杨勇,次子是晋王杨广,下面依次是秦王杨俊、越王杨季和汉王杨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