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梦笔录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听戏

    江南的烟雨令人心驰神往,身处其中就会感觉什么都安静了下来,远方还时不时传来鸟鸣声,这些洗涤心灵之声无边无际的在传播,整个神州大地都好像听见了。

    而在风云莫测的京中,筹划已久的大事被御史台的一道奏折拉开了它的序幕。

    这是御史邹应龙弹劾工部左侍郎严世蕃的奏折,其中说明了严世蕃是如何贪赃枉法的,而且并弹劾严嵩培植党羽,排除异己,处处证据确凿。邹应龙也可谓是死谏,说如果所言不实,就身首异处。

    果然这份上疏引起了嘉靖帝的深思,细细想来发现严氏父子已经专权了二十多年,于是马上捉拿严世蕃和其党羽下大理寺受审,严嵩也削职为民,之后好消息接着传到绍兴来严世蕃已经被罚戍边,这几天每次我和小乖去铺子里,就会听见有人在谈论这件震惊天下的事。

    现在天下又清明了许多。百姓脸上的笑容也比平时要多了不少。专权了这么多年的严嵩终于下台了,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内阁首辅上任,还一片暂时的太平盛世吧!我心中暗暗想着。

    小轩在想什么呢?

    不知道严嵩父子下台后,统治者会不会好好管理这个国家,下一任的首辅会不会是严嵩第二。

    看来你还是挺忧国忧民的,不是怎天待在房间里的书呆子啊!

    什么忧国忧民,只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我马上脱口而出。同时也不免感觉到手心出汗了。心中在想,这些都是虚幻而又黑色的历史世界,何必再想这些无意义的东西。

    不用担心,你只要好好的记得给我买包子吃,这太平人间还是有的,小乖自信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时间匆匆而过,在梦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有的只有小乖的肚子,永远不停的在里面装东西,感觉小乖一直都没吃饱。闲下时间来也会和小渭写书信,问他那里战局如何,他说还算顺利,但没有说太多话。我也没问太多,可能是小渭太忙了吧!

    不久小渭在书信中说福建大捷,他马上就要回来了,过了几天,小渭从幕中回到绍兴,

    时光催人老,我去码头接他的时候,发现小渭又多了些许银发,额头上的纹路变得更清晰。

    这次在幕中还好吧!我回来的在路上问小渭。

    小渭说在军中他们是如何退敌,如何点兵部阵。也是振振有词。之后我们也谈到了严嵩被贬,我以为小渭会很高兴,但很快我发现小渭脸上带着愁容。

    是啊!严嵩终于倒了,我想沈兄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会瞑目,可是。小渭沉默了没有说下去,既然不想说,我也没有继续问下去。

    可是小渭回来的几天,一直身体不是太好,所以我也没有和小乖去打扰他太多。说来也奇怪,最近小乖的话也不是特别多,只是有好吃的它还是一样第一个跑去,但是就是感觉没有以前那样活泼,可能是我想多了吧!

    梦中的生活还在继续,中秋节过去不久,秋意更甚,晚上可睡觉的被子也加厚了。

    贤弟近来可好,小渭到家里来找我。

    每天在房间和铺子里转换着,还是老样子。兄长许久都没来我家了,等下我让他们做几个菜,我们两个好好的聚聚。我高兴的说。

    我们两个不用这么客气,以后有的是时间,其实我今天来是想让你和我一起去参加胡公的五十大寿的。

    听到小渭突然说这样的话我也有点惊讶。可是我根本就见都没见过胡大人,突然怎么想让我去。

    贤弟我知道你不喜欢热闹,可是胡公前几日特地来了书信说他过几天就是他的五十大寿,人已经到了知命之年,想好好的办一次,说如果我有什么好友,就让我邀请他们一起来,所以我就想到了你。

    我看了一眼小乖,小乖没说什么,只是一直在窗前逗鸟。我也是不会拒绝人,就答应了下来。

    小乖快点。平时你不是最赶热闹的吗?今天怎么这么慢,小渭可能早就在约定的地方等我们了。

    本来自己就感觉已经迟到了,没想到小乖比我还要墨迹。

    小轩不用这么着急,今天胡宗宪的府上肯定是人山人海,不用担心,我不是担心这个,我是怕去晚了让小渭等急了还以为我爽约呢。

    那我们就走快点吧!和小渭走在路上听他说胡宗宪是如何待他好等等的话,可是我没有听进去太多,一路上想这今天有点奇怪的感觉。可是就是想不起来那里有些奇怪了。

    到了胡府果然是热闹,我们来的人一一向胡宗宪拜寿。小渭就向我介绍他们是谁谁谁。其中不乏文官武吏,士卿大夫,几乎整个东南地区的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来了。甚至连他降服的各族酋长都来给他贺寿。

    看着胡宗宪脸上的喜悦,我想自古征战沙场,一线悬命,多少人在哪里倒下,又有多少人从哪里走向荣光。自古人臣之荣耀也无过于此吧!

    人都来得差不多了之后,就我们安排我们去园子里看戏,这个戏班可是我们绍兴府最有名的。里面的小生杨继生可是有着一副好嗓子,声动我们东南。坐在旁边听戏的小渭说。

    只听见他在唱,

    事急了才知把佛念,

    口内含冰满腹寒。

    在大佛殿里把本谏,

    万岁耐烦听臣言,

    不该五台去还愿。

    声音唱得百转回肠,真是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小乖他正在唱的是什么,我好奇的问到。

    唱的是忠义杨家将的故事。

    杨家将,从小就听杨家将的故事,不过他们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最后那么多儿子也只有杨七郎了。我感叹道。

    小轩你不用这么想,这只是戏曲家他们编出来的而已,在真正历史上杨家将不是向你想象得那么惨。

    听到小乖说这样的话,我的心也宽慰了不少。

    不过,小乖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算了,以后再说吧!我们先好好听戏就好,小乖在那静静地说。

    听完戏,又吃完饭很晚才回到家里。期间小渭喝了不少,已经醉了。我把他送回家,隐隐约约听到小渭在喃喃自语,不知小渭是高兴还是怎样。

    时间也就这样颓废的过去了。可是迎来的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也分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