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新朝伊始
今天,阳光明媚。对于秦世光来说,惊天动地的大战已经过去了,国家完全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持续了三代的王国内斗终结在了自己的手中,对于秦世光来说下一步就是放眼世界,可是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却是他所不知的。现在他每日忙于处理政务,晚上又要在秘密房间里独自修习魔法,可以说是非常充实。但是唯一的缺憾是太累了,整个国家必须要他在才能运转,其他人不过是给他打下手罢了,可以说此时手握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秦世光也面对着无尽的烦恼。
“陛下,这是各个县发来的公文,请您批阅。”来者正是季秉,自从被黑水王国救回,季秉和伯御二人就分别进入黑水王国的仕途中,伯御被秦世光安排到上将军府担任前军副将,季秉则担任国君长史,虽然二人的级别并不高,但是都是要害职位。前军由清一色的铁甲骑兵组成,是经过简单军改的黑水王国的排头兵,在征讨三家叛军时出过大力。前军副将只是一个中大夫的职位,但是晋升前景广阔,是个很好的跳板。国君长史也是个中大夫职位,但是由于直接负责内书房,为国君起草诏书,处理奏折,属于中枢要职。
“季秉,你是嫌弃寡人不够劳累是吧?”秦世光对季秉的这种政务处理方式十分头痛,太敬业也是麻烦,以前由六卿负责的事务现在全部由秦世光的国君府来处理,麻烦可想而知。
“陛下,没办法,现在人手缺,只能先这样了。”
“看来求贤的事情要马上操作起来了。”秦世光说到。
“陛下,您说什么?”
“没什么。”
第二天。
随着钟楼五鼓作响,大朝会要开始了,黑水王国的大夫们纷纷来到了宫门前。
“赵国老,别来无恙。”
“是上将军,老夫退了下来,倒是轻松了不少,就是这岁月不饶人,身子也一天天不行咯。”
“国老客气了。”
这个时候,内侍总管貂勃站在高台上宣布:“五鼓奏完,百官朝见。”
此时文武两班排列完毕,按部就班走向太极殿议政厅。
“国君驾到。”貂勃按照程序宣布道。
秦世光头戴王冠,身穿朝服,手提一把长剑来到了国君的席位上:“众位请坐。”(上朝时,大家要跪坐在席位上,面前摆一张桌子,职位低的就只能站在后面或一旁。)
“谢陛下。”
“众位,自从以曹鼎,乐逢为首的逆党叛乱伏诛,国事烦剧,许多要害职位急需人员充任,寡人尚无定策,今日大朝大家尽可畅所欲言。”
满座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把视线集中到几个特殊的人身上。所有投奔六卿山头的旧贵族大夫都在大清洗中失去了封地,而唯一硕果仅存的赵氏领袖赵通尽管失去了卿位,却成为了封号国老的太师,隐隐然成了旧贵族的领袖,所以旧贵族都把视线看向手拄着拐杖的赵通。赵通仿佛没看见一样自顾自的闭目养神,他知道这个时候不是他说话的时候。
一些年轻的大夫则把目光望向季秉,季秉虽然是外国人,但是如今是国君长史,身为中枢大臣肯定预先知道国君的态度,不妨看看再说,可是季秉也不清楚国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军队体系的将领们则看向司马杜,可是司马杜也没有得到指示。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说话,生怕看错政治方向被当作异己讨伐。
秦世光看着手下的大臣:“好了,别看来看去的了,今日无论诸位说什么,言者无罪。”
听完这句话,大家才放下心来。一个老者站了起来,说到:“陛下,臣司寇张梁有事启奏。”
“讲。”
“陛下,老臣以为,自从陛下诛灭逆党后,负责行政事务的六卿消失,避免了政出多门的局面,是一大幸事。然而,这也造成了如今朝中无人真正负责行政事务的局面,大事小事都要由陛下亲自定夺,臣以为这样不合乎祖制,陛下应当从世族中提拔要员充任行政主官,至于如何摆布老臣尚无定见。”
“陛下,臣季秉有事启奏。”
“长史请讲。”
“陛下,臣以为此时当务之急应当提拔世族充任县府,郡府的堂官及属官,让各地结束名义上国府统领,实际上各氏族族长治理的局面。”
秦世光有些失望。此时赵然看到了机会:“陛下,臣赵然有事启奏。”
“国尉啊,但讲无妨。”秦世光说是这么说,却并未抱太大希望。
“臣以为,黑水王国积贫积弱已久,内忧外患不断已历三世,黎民嗷嗷待哺,国家急需新政。当此之时,西土之外,中央大陆两大帝国均经历了变法图强。光华帝国于百年前变法,至今已历经三代国君,在争霸战争中占据上风,将中央大陆五个位于两大帝国交界处的缓冲小国变为属国。而紫鹰帝国也正在变法,尽管暂时落了下风,却也在积极准备夺回位于北方的领地。据臣所知,东大陆的蓝海王国和南大陆的洪兴王国也在积极变法图强。随着这些大型王国和帝国的实力扩展,中小国家逐步消亡,仅存的都是朝不保夕,这些国家被灭掉的公族和世族后代,以及平民出身的一些学者师从新型的私学和官学,成为天下各大国不可小觑的士人阶层,这些人行走于各个国家,上到君王,下到大臣,均能找到大批士人献计献策,以为股肱。然而紫鹰帝国的公族世族过于强大,旧制根基过深,士人上升空间有限。光华帝国虽然没有这个问题,但是官场腐败已生,贪官污吏嫉贤妒能,多有智能之士于光华帝国游学而成名,但是最后都离开了光华帝国。如果陛下能拿出诚意求贤,聚天下士子而用之,何愁我黑水王国不能强大?”
“说得好,国尉此言甚合我心。黑水王国朝堂之上尽是老朽,也该充实新鲜血液了。国老。”
“啊,要老臣说话吗?”
“久闻国老文采过人,就由国老出面,拟一道求贤令,待寡人御览后向列国散发。”
“这是老臣分内之事,陛下静候佳音。”
“报,陛下,光华帝国特使裘历先生到。”
“光华帝国,他们怎么来了?”
“陛下?”
“先将特使送往国宾馆,然后寡人择日接见吧。”
“是。”
“陛下,这是各个县发来的公文,请您批阅。”来者正是季秉,自从被黑水王国救回,季秉和伯御二人就分别进入黑水王国的仕途中,伯御被秦世光安排到上将军府担任前军副将,季秉则担任国君长史,虽然二人的级别并不高,但是都是要害职位。前军由清一色的铁甲骑兵组成,是经过简单军改的黑水王国的排头兵,在征讨三家叛军时出过大力。前军副将只是一个中大夫的职位,但是晋升前景广阔,是个很好的跳板。国君长史也是个中大夫职位,但是由于直接负责内书房,为国君起草诏书,处理奏折,属于中枢要职。
“季秉,你是嫌弃寡人不够劳累是吧?”秦世光对季秉的这种政务处理方式十分头痛,太敬业也是麻烦,以前由六卿负责的事务现在全部由秦世光的国君府来处理,麻烦可想而知。
“陛下,没办法,现在人手缺,只能先这样了。”
“看来求贤的事情要马上操作起来了。”秦世光说到。
“陛下,您说什么?”
“没什么。”
第二天。
随着钟楼五鼓作响,大朝会要开始了,黑水王国的大夫们纷纷来到了宫门前。
“赵国老,别来无恙。”
“是上将军,老夫退了下来,倒是轻松了不少,就是这岁月不饶人,身子也一天天不行咯。”
“国老客气了。”
这个时候,内侍总管貂勃站在高台上宣布:“五鼓奏完,百官朝见。”
此时文武两班排列完毕,按部就班走向太极殿议政厅。
“国君驾到。”貂勃按照程序宣布道。
秦世光头戴王冠,身穿朝服,手提一把长剑来到了国君的席位上:“众位请坐。”(上朝时,大家要跪坐在席位上,面前摆一张桌子,职位低的就只能站在后面或一旁。)
“谢陛下。”
“众位,自从以曹鼎,乐逢为首的逆党叛乱伏诛,国事烦剧,许多要害职位急需人员充任,寡人尚无定策,今日大朝大家尽可畅所欲言。”
满座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把视线集中到几个特殊的人身上。所有投奔六卿山头的旧贵族大夫都在大清洗中失去了封地,而唯一硕果仅存的赵氏领袖赵通尽管失去了卿位,却成为了封号国老的太师,隐隐然成了旧贵族的领袖,所以旧贵族都把视线看向手拄着拐杖的赵通。赵通仿佛没看见一样自顾自的闭目养神,他知道这个时候不是他说话的时候。
一些年轻的大夫则把目光望向季秉,季秉虽然是外国人,但是如今是国君长史,身为中枢大臣肯定预先知道国君的态度,不妨看看再说,可是季秉也不清楚国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军队体系的将领们则看向司马杜,可是司马杜也没有得到指示。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说话,生怕看错政治方向被当作异己讨伐。
秦世光看着手下的大臣:“好了,别看来看去的了,今日无论诸位说什么,言者无罪。”
听完这句话,大家才放下心来。一个老者站了起来,说到:“陛下,臣司寇张梁有事启奏。”
“讲。”
“陛下,老臣以为,自从陛下诛灭逆党后,负责行政事务的六卿消失,避免了政出多门的局面,是一大幸事。然而,这也造成了如今朝中无人真正负责行政事务的局面,大事小事都要由陛下亲自定夺,臣以为这样不合乎祖制,陛下应当从世族中提拔要员充任行政主官,至于如何摆布老臣尚无定见。”
“陛下,臣季秉有事启奏。”
“长史请讲。”
“陛下,臣以为此时当务之急应当提拔世族充任县府,郡府的堂官及属官,让各地结束名义上国府统领,实际上各氏族族长治理的局面。”
秦世光有些失望。此时赵然看到了机会:“陛下,臣赵然有事启奏。”
“国尉啊,但讲无妨。”秦世光说是这么说,却并未抱太大希望。
“臣以为,黑水王国积贫积弱已久,内忧外患不断已历三世,黎民嗷嗷待哺,国家急需新政。当此之时,西土之外,中央大陆两大帝国均经历了变法图强。光华帝国于百年前变法,至今已历经三代国君,在争霸战争中占据上风,将中央大陆五个位于两大帝国交界处的缓冲小国变为属国。而紫鹰帝国也正在变法,尽管暂时落了下风,却也在积极准备夺回位于北方的领地。据臣所知,东大陆的蓝海王国和南大陆的洪兴王国也在积极变法图强。随着这些大型王国和帝国的实力扩展,中小国家逐步消亡,仅存的都是朝不保夕,这些国家被灭掉的公族和世族后代,以及平民出身的一些学者师从新型的私学和官学,成为天下各大国不可小觑的士人阶层,这些人行走于各个国家,上到君王,下到大臣,均能找到大批士人献计献策,以为股肱。然而紫鹰帝国的公族世族过于强大,旧制根基过深,士人上升空间有限。光华帝国虽然没有这个问题,但是官场腐败已生,贪官污吏嫉贤妒能,多有智能之士于光华帝国游学而成名,但是最后都离开了光华帝国。如果陛下能拿出诚意求贤,聚天下士子而用之,何愁我黑水王国不能强大?”
“说得好,国尉此言甚合我心。黑水王国朝堂之上尽是老朽,也该充实新鲜血液了。国老。”
“啊,要老臣说话吗?”
“久闻国老文采过人,就由国老出面,拟一道求贤令,待寡人御览后向列国散发。”
“这是老臣分内之事,陛下静候佳音。”
“报,陛下,光华帝国特使裘历先生到。”
“光华帝国,他们怎么来了?”
“陛下?”
“先将特使送往国宾馆,然后寡人择日接见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