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雪
字体: 16 + -

第33章 血脉亲情

    在星月之下,秦风如鱼入海,整个天地是海,他如飞鱼。

    这是吞噬两魂后,秦风才能做得如此,这正是龙魂生来就有的本能,秦风亦能做到。

    行百里,不过半日功夫。

    秦风却停在半空中。

    前方是秦军大营,黑纬布织成的军帐,连营一里之地,火堆十几处。每一处移动火光,代表着有一伍秦兵在巡营。

    外围设箭楼塔楼,楼有壕沟。用树桩削尖成防御,将军营围成一圈,军需战马在营中央。

    夜已深,人畜已眠,连那巡营军伍都未发出半点声响。

    可秦风却不敢在向上,因为整个军营之地散出一股力量,这力量与天空烈阳极为明显,举营皆煞。

    煞气可比烈阳,秦风感觉如果强行冲入秦营,那么自己将如置身于火海无异。

    中军大营里不似其它军帐,依然灯火通明,在半空中看去,如同夜兽张嘴嘶吼之咽喉。

    站在半空中,秦风被一队黑影吸引住。

    那一队队黑影从秦营外凭空出现,他们无半点生机,静默无声。

    出营后,每队黑影竟然列阵,其后又有秦骑兵出现,行军列阵在一瞬间完成。他们皆是魂,与秦风一样。可他们却不带一丝感情,如一道道影子。

    秦军方阵已成,只有三个。每个方阵有一千人,二千步卒,一千秦骑,有条不紊向前行军而去。

    秦风身随他们而去。

    秦军阵在一处空旷地带停下,那是一片山地,高低起伏不明显,山地下方是夜里依然在咆哮着的长河。

    站在半空中秦风,没有被长河咆哮声吸引,反倒是被脚下秦军方阵感染,无声,杀意滔天。

    仿佛感觉到秦风所有,秦国军阵皆抬头。

    他们随后低头不再理会秦风。

    与之相对的是其对面,出现一个个黑影,每一个黑影都如秦兵一般,只是他们衣甲皆白,黑影白甲。

    这是赵国军阵,他们不是三个军阵,而是六个,四兵二骑。

    两军对垒,却大不相同。秦方阵分为前中后三阵,骑兵压阵,前两阵分别是持长矛,中军执弩。

    赵国白甲军六阵分列成一字阵,如盾。

    战事一触即发!

    赵军六阵中二骑军阵在两翼直接冲阵,以合围之态向秦军发动攻击,其于四阵向前冲锋。

    秦军前阵未动,中阵与前阵合于一处,前阵将长矛插在地上,从身后取出弩弓长箭,与之融合中阵搭箭上弦。

    这几乎在赵军冲阵时片刻间发生,两军相隔百丈,几乎赵军冲阵,秦军箭已在弦。

    秦军方阵箭芒如雨,直入赵军冲阵内。

    箭雨一幕接一幕,秦军第一排军阵放箭一轮之后就已停下,立刻将地上后排长矛拿在手中,向前冲出三步远,第二排攒射两轮,如第一排秦兵一般无二,拔出身后长矛,向前冲出三步,矛尖倾斜。

    秦军有条不紊,他们几乎没有理会赵军冲阵士气,只做出自己应做之事。

    相反赵军则显得有些混乱,秦军箭雨至,赵军在冲阵惯性之下,未能来得及举盾挡箭,被射中后倒地。黑气白甲散落一地,赵军所在之地,黑气四散。

    两军相撞,赵骑军阵在秦军长达一丈戈矛前死伤尽半,冲军之势骤减。

    骑兵杀伤力在于跑动之后的速度,速度一慢,骑兵杀伤力大减。

    几乎就在秦军前阵与赵骑相撞同时,秦军后阵骑兵化成一支利箭。

    一千骑兵如赵军骑军一般无二,左右分散成二支利箭之势,他们不管交战处,直取赵军后阵。

    如此这般,赵军几乎全军溃败。

    秦骑一冲过后,转马回冲。又冲散赵军阵。

    而后便是两军绞杀,秦军方阵戈矛方阵阻赵骑军后,立刻拔刀与之一战,时有短弩箭助袍泽,当自身与赵军对面相遇后,拔刀迎敌。

    秦兵几乎如同在完成一件工作,不带感情。

    赵军则刚好相反,与秦军对阵时,杀意四起,士气高涨,他们人数多秦一半。可与秦军交战后,不敌,明显有溃兵之象,很多赵军已经开始回撤,更别提救下身边战友。

    可如此这般,秦军兵力少于赵军一倍,体力明显不敌赵军。赵军发现退无可退后,奋起反抗。

    天边泛白,秦风抬头看向东方。

    当最后一个秦兵被两个赵兵杀死,而那剩下两个赵兵则死在秦兵短弩之下。

    两方皆亡。

    当初阳从天边升起,阳光似潮水般驱散黑夜。

    秦风低头看去,整个战场上每一个秦兵赵军都如死前模样躺在那里,这是他们生前所经历。

    秦风突然感到头皮发麻。

    可秦风再看时,这里竟然是一片汪洋,这处山地被河水覆盖,随着水位上涨,秦风突然感到全身乏力。

    因为初阳照在他身上,他仍不自知。

    秦风立刻退走,这半夜里发生的一切都是秦赵两国战死之魂,他们每夜都会如此,以魂身战一场。

    可秦风不明白的是,为何黄河水会将这里淹没。

    重新回到秦军军营处,秦风躲在山上树荫下,他现在根本无法进入秦军军营中。

    白日里,秦军军营中一队队成军阵在军营外面集合。

    秦风眼中,初阳如火,眼前这秦军军营像是在熊熊燃烧红炭。

    他低头看着自身。与昨天墨身相比,魂身如灰雾。他明白时间不多了,如果这样只怕过不了三天,自己还未归魄,就会消散于天地间,从此身亡魂散。

    秦风突然抬头看向秦营,因为在刚才瞬间仿佛有人在向他。

    秦营军帐上千,中军大营更是占地如普通五个军帐,显得极为突出。

    中军大营旁有一处黑黄交替军帐,只输中军大营几分。从中走出一个头戴冠冕的胖子,他身上穿着黑白大袍,他正在看向秦风所在。

    秦风在山上看向他,两人几乎相隔千丈,可仿佛是对视一般。

    胖子摇了摇头,仿佛是认为自己眼花。

    可秦风却能感觉到,这胖子给他的感觉很奇怪。这种奇怪的感觉秦风说不上来。

    胖子不时抬头看向秦风所在之处,又摇头。

    他一路上所遇秦兵皆站定,有几个穿着甲胄的秦军将领冲着胖子行礼,看样子那黑白袍子的胖子,地位不弱。

    冕冠有制式,秦风在山上时,二师叔总做出一套。如按大易礼制,十六疏为帝王,九疏为诸候,六疏是相。

    相隔太远,秦风看不清胖子头上所戴冠冕有几疏。

    就在此时,秦风突然站起身来。

    秦军军营前来了一人,他正是和尚。

    一袭袈裟已经破烂多处,全身上下更是风尘朴朴模样。

    他双手合什,直接走向秦营。

    离秦营还有百丈远,林中有飞箭射出,和尚一停一顿,或是弯腰行礼,或是原地打坐,那些从暗处飞来他的冷箭,皆落空。

    秦风正想动,一骑冲出,那人身穿黝黑铁甲,未戴头盔,他是丁一武。

    身材虽不一样,可给秦风的感觉却很明显,看第一眼时,秦风就认出。

    丁一武策马如飞,冲出后,直接纵马抬蹄欲踏和尚。

    和尚双掌托山状与马蹄相撞。

    丁一武飞身下马,身下战马失前蹄,倒地未死已伤。

    和尚轻声说了些什么,丁一武双手抱胸站在其身前。

    片刻后,和尚随丁一武入营,那胖子则拦下他们去,寻问丁一武,他将目光落在那和尚身上。

    和尚正想说话,丁一武想立刻离开,却被胖子呵斥几句,不得已站在一旁。

    有一人如丁一武一样,身穿黝黑战甲,只不过那身战甲明显好过丁一武。千丈之外,犹见墨光。

    来人不似丁一武对胖子唯唯是诺,想来身份地位应与那胖子相当,他一言而决,不理会胖子,直接让丁一武领着和尚去了中军大营。

    和尚在离开时,突然看向秦风所在,他向秦风方向双手合掌,秦风竟然在其手中看到了一道红色符纹。

    这符纹秦风极为熟悉,是醒神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