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雪
字体: 16 + -

第7章 牛鬼蛇神(四)

    很多情宜是说不清的,有些信任是源自对自身实力的自信。

    比如九灵上仙无条件答应秦风,先是让牛头人送回昏睡过去的孩童们,而后又答应秦风让他带回泥人像,并且答应让牛头人助秦风唤回其魂。

    牛头人叫黄三仙,道号黄角真君,是九灵上仙赏名赐号,能开窍修行会人言亦是九灵上仙相助。

    三百年苦修一朝人言前世语,是为师也。

    所能黄三仙尊九灵上仙为师,听其令,行其事,无关对错。

    黄三仙唯一不喜的事,也许就是九灵上仙要他吃肉,与天性相驳。

    回到村子,已是午夜。

    原本村子里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最近一系列孩童失踪,打破了这份平静。村中犬吠都让人心神不宁,夜间更是灯火通明,昨日夜里原本在黄老汉家开坛作法,以平妖事,不想竟聚集的孩童竟全部失踪。

    人心惶惶的过了一个白天,入夜之后孩子们又出现在村子,一问他们,他们皆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说睡了一觉,醒过来就在各家院外篱笆旁,童心无忌,他们不明白自家父母为何会抱着他们失声,亦或是责骂。

    守夜是村里青壮轮职,今晚子夜之前正好是黄老汉家儿子,他手里竹更已经敲了三次,看着天边月牙,差不多已是子时。二丫昨夜失踪,让已经失去一个儿子的妇人更加伤神,已有疯颠的症状。幸好今天入夜前,在自家院子篱笆下找到了二丫。不然他不敢想像,失去两个孩子的自家婆娘会怎样。打更巡夜时,也多在自家小院方园半里走动,不敢走远了,怕再把二丫给失了。

    子时一过,他就可以去换村头黄五河,这样也可以安稳守在自家母女身旁,这样安心些,只是想到那个身穿道袍,年数与他过世的儿子一样小道士,他心里有些说不出的难受。同样是道士,那个中年道长则被他们给赶出了村,要不是村正拦着,只怕那位道长绝不会走的这般健全。

    身为中年道长,修为明显比那少年道士要高,可发生妖事时,他却醉得不醒人世。村里孩童被掳,众人正是伤心时,他却睡了一觉,问起发生何事。悲伤变成了当事人的愤怒,总会找一个宣泄口,原本是请来保护他们的中年道士,如一个事外人一样的醉生梦死,所以村民愤怒了。

    要不是村正与那城里腰间别着朴刀的青年,他不可能安全离去,至少不会平安离开。

    失而复得的村民,抱着自家的孩子睡过去,更有人直接用绳索将孩子与自己绑在一起睡,或是直接不睡守着他们。他们已经忘了中年道长,至于那个少年道士,他们也记不得了。

    对于缅怀,只有触动了某个相似之处,或是片断。

    整个村子里,缅怀秦风的,也许只有老汉一家,因为二丫在不停提及。

    交接了打更用的竹更与事宜,黄老汉儿子急忙往家的方向赶,才到院门口,就听到了二丫的声音,这才让他放宽心,会心一笑。他迈步进院子,就收起了笑脸,可眼里的神采,很浓。

    一声清晰牛叫声传进他的耳中,他顺着声音方向望去。

    一个白衣少年从黑暗中走来,他身后跟着一头黄牛,黄牛背上驮着一个泥人,泥人在月色下,闪着幽幽白光。那少年披头散发,步子轻浮,不见脚,仿如游魂。

    老汉儿子愣住三息,头皮发麻,定定看着,双瞳放大,张大嘴,发不出一言。

    直至白衣少年走到院前篱笆门口处,他才回过神,他认识少年。

    他也明白过来,少年是人不是魂鬼,少年脚下穿着黑色长靴,步子迈得很小,所以才会有这种错觉,只是他身后的黄牛有些怪异,那双牛眼不是很大,像是在轻视他。

    秦风见老汉儿子表情,知道吓到他了,开口说道:“叔,是我。”

    老汉儿子这才长出一口气,身体有些不自觉的往后退了些,露出一个苦涩笑容,点了点头,声音干涩道:“进来,进来说话。”

    走到院子里,二丫与妇人寻声出来,见到秦风后都很高兴,当然是在确定是‘人’后,可他们看到黄三驮着的泥人后,都有些愣神。

    妇人最先失声,而哭出声来。她认出泥人,正是她已经死去的孩子。

    因妇人哭声和院子里发生的事,老汉也披衣来到院子中,当他看到泥人后,他的哀伤变成了沉默。

    二丫抱着妇人,眼睛看着泥人,片刻间就已水雾朦胧,只是没哭出声。

    妇人抱着泥人像,哭道:“我儿,已经四十六日,你别怕,娘亲不曾忘了你……”

    在来的路上,秦风就问过黄牛拘魂是怎么回事。

    黄牛如实相告,那是九灵上仙的术,以术封其天地二魂,然后唤回他的命魂。同理,拘魂就是先夺三魂,而后将其体魄封于泥土之中。

    命魂失,人痴傻,能人言,能食,能睡。

    失天魂,命魂困于魄,长眠不醒。

    地魂散,生机渐离魄,将死。

    这也是为什么二丫能在树林见到她哥哥的魂。九灵让黄牛先取走三魂,然后盗取尸体,以泥封尸,困三魂。三魂中命魂受其母所引,走失。

    到了今夜,九灵以四十九魂祭祀那黑色漩涡,想得四十九字。才命黄牛去唤回走失的泥人命魂,这才有了九灵从泥人中取三魂一事。

    命魂最易离魄,当九灵答应秦风送回孩童后,泥人之中命魂差不多都走失。

    老汉紧了紧外衣,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秦风身上,这让秦风有些不好受。

    秦风年龄不大,能平安归来,从他外表看去,定是受了些挫折,披头散发,脸上还有好些泥痕,那白衣白裤有多处已经变成了黑色,风一吹,冷得秦风嘴唇发乌。

    老汉连忙将披在肩上的衣褂拔在秦风身上,还带着老汉的体温,这让秦风好受了些。

    接着老汉也不理妇人与儿子,直接拉起秦风就往堂屋里走去,秦风不解,也未做挣扎,他现在三累齐至,困、饿、冷。

    进了堂屋,老汉就将秦风拉到桌子处坐下,接着倒上一杯茶水,不热。秦风也顾不得许多,直接一口喝完。

    老汉离开后,秦风就爬在桌子上泛起困,眼皮厚重,却被一股香味吸引,睁开双眼。秦风面前是一碗面,清水鸡蛋面,几滴油花,几粒青葱,香气迎面,被秦风肚中雷声打断。

    老汉笑着说道:“先吃饱,再睡一觉吧。”

    秦风没什么力气回他,只是点头,几乎将最后力气都发在了对付面条上。以血写符,就将他的体力掏空,如今才勉强的走回老汉家,如果一路没有昏睡过去,也正是因为人生三累。

    吃饱后,秦风就顺势倒在了桌子上,至于他是怎么回房的,衣服是谁换的,他都不知道。因为等他再次睁开眼后,已是第三天半夜。

    秦风定了定神,将视线对焦后,这才明白自己在哪里。睁开眼,不是熟悉的环境,心里的失落放大了些。

    发呆片刻后,他走出了房间。

    老汉家的农家小院热闹了几分,因为多了一个人,老村正。

    见秦风来了,正在吃饭的老汉一家人都停了下来,唯有老村正在坐在桌上正位没动,他隔着门,眼光落在秦风身上,点头微笑,算是打了个招呼。

    秦风走进堂屋,最先迎上他的是二丫,小丫头端着碗,含笑叫了声道长哥哥。

    对着老村正与老汉一家行了一礼。

    老汉家儿媳端着碗拉着二丫离桌,给秦风让了个位子,皆是自然而然,并无半点不妥的地方,这个让座方式应该不是第一次了。

    秦风也不客气,他是真饿了。

    秦风吃饭,老村正说话。

    “小道长,你平安无事就好,前些日子还担心你的安危,不知道你是如何回来的,又遇到什么妖鬼?”

    秦风很饿,吃得速度自然快了些,听完老村正的问话,将手中木筷停在碗边,将嘴里食物吞下后,说道:“那天夜里我昏睡过去,醒来后就出现在一座道观里,然后遇到一个白袍老头,他们叫他九灵上仙。不知道这里可有道观寺庙?”

    秦风不知道怎么从山洞出来的,他只坐在牛背上,黄牛脚下升起云雾,他只感到风声仆面,眼前视线一片黑暗之后,就出现在村外小道上。

    一路上,黄牛只是将他与九灵上仙的事说给秦风听,秦风没得力气问,黄牛则想说。只是很快就到了村子里,黄牛不在开口。

    老村正想了片刻,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碗中水,摇了摇头。

    秦风接着说道:“那这里可有山洞,就是那种很大的山洞。”

    老村正依然摇头,他与黄老汉对视一眼,不明所以。他们生活在村子里一辈子,从未见过什么山洞,村子方圆十里,他们闭着眼都一清二楚。

    黄老汉问秦风道:“那黄牛是何处得来?”

    听了黄老汉的话,秦风这才想起来黄三仙变成的黄牛,亦或者说是黄牛变成的黄三仙,它可是掳走孩童的罪魁祸首。

    秦风放下筷子,就转身出了门。

    老村正与黄老汉以视一眼,紧随其后,只留下老汉儿子坐在那里,他的眼神看向门帘后妇人,示意她不用心急。

    院子角落里,黄牛闭目躺在干草堆上,牛尾不断扫走欲落在它身上的牛虻,它身前还有一堆鲜花野草,嘴里同样留有未嚼完的野花。

    在它身旁,那个二丫哥哥的泥人依然保持着死后模样,在秦风看他瞬间,仿佛他也在看秦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