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蛇令
字体: 16 + -

第三部 chapter 1

坐在“卫报”位于伦敦艺文中心的这间堆满资料夹的个人办公室,朱丽娅•西尔普女士看着电子邮箱里那些数不尽的新件提示。她用手按摩了一下颈椎,因为每当天气变冷,那里的病痛就会爆发。虽然朱丽娅的丈夫是伦敦国王学院医院著名的骨科医生,不过从童年时代开始,遵守医嘱就是一个让朱丽娅的灵魂备受折磨的词。

    吃完午间便当,朱丽娅喝一口咖啡,嘴唇轻轻地贴在杯口,她每天都依靠这股熟悉的浓香味驱除疲惫。因为选择了这份工作,所以她永远都得不到满足,永远都在信息的海洋中间拼凑更出色的真相。朱丽娅和她的很多朋友一样,都想盯住能源问题不放,他们的记者正在法国卡达拉舍报道iter计划的最新进展,(注释1:iter,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搭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托卡马克磁约束聚变装置。)但更多时候她身不由己,因为丹麦皇室决定前往伦敦赴宴并夜游泰晤士河的消息有可能更受年轻人青睐,而朱丽娅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做好规划,在读者反馈中寻找经验,看清楚哪些东西更容易成为火爆的时代卖点。人们喜欢批判右翼狂热分子连篇的谎言,总在担忧地球上不断蔓延的自然灾难,希望看穿欧股的走势和市场风险。而朱莉娅更在乎如何设计排版,每天下班以前她都会去办公室对第二天的头版封面给出建议,虽然贝鲁奇总监非常吝啬,但他很喜欢给朱莉娅赏赐笑脸,这让朱莉娅感到非常满足,所以每天离开卫报办公室以后,她都能不失激情地在国王十字火车站附近购买刚出炉的甜甜圈。

    丹卡星桥航班出事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但除了在网络上流传的那段视频以外什么也没有找到,没有残骸,也没有尸体。每当海面上打捞到什么不明物体,相关部门就开始着手调查,乘客的家属也泪眼汪汪地盯着电视屏幕祈祷,但这样一遍又一遍反复之后,终于,人们彻底绝望了,媒体开始把目光转向别的地方,乌鸦旅好像又从新闻界消失了。直到五天前,从开罗出发的列车遭到炸弹袭击,人们又开始担忧这种事哪天会不会发生在自己面前。《开罗日报》谴责乌鸦旅的行为是对世界安全局势的恶意挑衅,但这一切在朱丽娅看来只是没有意义的借口,因为现在还有太多的问题没有找到答案,她知道操纵媒体的手段,有很多敏感问题都会被刻意隐瞒。

    三年前,乌鸦旅第一次进入媒体视线的时候,这个背景不明的犯罪集团已经被扣上了恐怖主义的罪名。但这颗黑色的毒瘤仅仅在地球上滋生了一年时间就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拔除,时间短暂得令人匪夷所思,而现在,乌鸦旅带来地噩梦又开始肆掠。没有人知道这背后究竟埋葬了多少谎言。

    透过办公室的玻璃门,朱丽娅看着忙碌的编辑部大厅,她注意到那个穿蓝色外套的男人正在向这边走来。布莱克•麦克默,卫报资深记者,2010年他在智利工作期间加入了漠圣何塞铜矿的救援行动。(注释2:2010年8月5日,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圣何塞的铜金矿发生塌方事故,井下作业的33名矿工被困在地下69天。)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布莱克主动要求前往霍姆斯采访,并试图揭露极端组织逼迫未成年儿童卷入战争的罪行。今年4月中旬,布莱克临时离开了中东地区,来到北非拜访一名投身环保事业的企业家,而五天前那列从开罗出发的夜间火车遭遇炸弹袭击的时候他正在卢克索。

    朱丽娅依靠在办公椅上,手指在扶手上来回滑动。玻璃门上反射的光线开始转变方向,她歪着脖子,仔细注视着布莱克那对深蓝色的眼球,它们深深地吸引着她,就像珠宝博物馆里陈列的蓝钻般清透。

    “欢迎回家!麦克默先生,你的旅程还好吗?”

    “糟透了。”布莱克摇着头说,“返回伦敦的航班上,后排的双胞胎小孩不停地哭闹。”

    “你喜欢小孩,也懂他们的想法。”

    “太小的孩子不适合长途旅行,埃及的景象应该由他们去想象,真实的沙漠更适合蜜月期的情人还有喜欢冒险的大学生。”

    “想来点咖啡吗?”

    “不用了,谢谢。”

    “埃及的情况如何?”

    “比叙利亚好多了。”

    “这次你打算在伦敦待几天?”

    “两天。”他说,“两天后我准备去柏林。”

    “听说你的母亲住在柏林?”

    “她在那里有套别墅,不过我已经很久没回去看她了。”

    说话的同时,布莱克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袋,递到朱丽娅前面。文件袋上用红色马克笔写着:abelaegypt,那是布莱克潦草的笔迹。

    朱丽娅搓了搓双手,“接到你的电话时我很意外。虽然我知道你在埃及,但我没想到你竟然会去调查这件事情。”

    “因为我在埃及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本打算休息几天就返回伦敦。不过爆炸发生的时候我恰好卢克索,那里距离出事地地方只有两百公里。”

    “见到了你的老朋友丹尼尔吗?”

    “你的意思是丹尼尔•施密特也在埃及?”

    “没错。恐怖袭击发生后,他还出席了埃及军方的新闻发布会。”

    在智利的那几年,丹尼尔和布莱克在一起共事,他们共享同一间办公室。丹尼尔的社会关系甜蜜得令人嫉妒,按照布莱克的话来讲,他的卧室里总是贴满了光彩溢人的合影,尽管照片上的笑脸很多时候都和事实存在一些差异,不过丹尼尔很擅长利用自己讨人喜欢的优势。

    “西尔普女士,我在卢克索发现了一些东西。”布莱克说。

    “我明白,你在电话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现在人们认定爆炸事件是乌鸦旅策划的恐怖袭击。不过很显然,有人在这件事情上撒了谎。”

    “面对这种情况,包括我们在内,世界上所有的新闻媒体都长着同一张嘴。”

    布莱克•麦克默旁边的沙发上坐下,他问朱丽娅:“告诉我。看报的时候,什么最吸引读者的注意?”

    “混乱,特别是全球性的混乱。就像灾难,战争,或者无政府主义。”

    “没错,现在还包括乌鸦旅。”

    “你的意思是埃及的事情有可能和乌鸦旅无关?有人把他们当成了隐瞒事实的工具,或者说这中间还存在其它的什么利益关系?”

    “这些都是不能确定的,我只知道那列火车上发生了很多事情。”

    朱丽娅•西尔普开始回忆。虽然卫报之前对这件事情的报道存在很多含糊不清的地方,但从事实最表面的角度来讲,至少是客观的。他们的前线记者在第一时间确认了发生爆炸的包厢,还在现场报道中提到有乘客在爆炸发生后听到了枪声,后来果然有一名摩洛哥籍旅客的尸体在12号车厢被发现。朱丽娅听说那名旅客的身体卡在一道破碎的窗户中间,脑袋被子弹射穿了一个大洞,鲜血溅得到处都是。

    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下午,埃及军方声称找到了可以指控乌鸦旅的关键证据。后来朱丽娅也试图去寻找一些合理的解释,比如那名被枪杀的摩洛哥籍旅客,也许他看到了什么不应该看的东西。不过当然,事实或许根本没这么简单,朱丽娅明白,这是布莱克和她联系的原因。

    “西尔普女士,你好像精神恍惚?”

    “我在思考你说的话。”

    “看来你对很多事情也有过怀疑?”

    “有很多怀疑,只是没有依据。”

    布莱克的手指在额头上摁了摁,“火车上有一个名叫文森特•杨的侦探,他是英国公民,在伦敦拥有自己的事务所。”

    “你和他谈过?”

    “是的。文森特对我说了一些事情,都是在火车上发生的,包括9号车厢发生的谋杀案,列车公司委托他协助调查。”

    “很多媒体报道过这件事。但据我所知,谋杀案和后来的爆炸时间没有关系。”

    “确实无关,而且被害者也不值得怜悯。”他指着刚才放在朱丽娅面前的文件袋,“打开它,里面有一份乘客名单。这份名单是文森特调查谋杀案的时候,一名叫做奥格西•伊卡莱尔的列车经理交给他的。”

    朱丽娅从文件袋里拿出皱巴巴的乘客名单,她看着布莱克说:“爆炸事件发生的那天晚上,列车公司就向媒体公开了名单。这件事你应该很清楚。”

    “但这不一样。”

    “不一样?”

    “仔细看,这份名单和列车公司公布的那份名单存在差别。”

    “我没看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布莱克走到朱丽娅旁边,“看这里!”他指着乘客名单说:“文森特的这份名单说明那天有两名乘客入住13号车厢的05号包厢,他们是艾森•格雷和莫斯•杜威。但列车公司向媒体公开的名单却显示那间包厢是空出来的。”

    “如果我没记错包厢号码,那里就是发生爆炸的地方?”

    “你的记忆很准确。”

    “但我仍然不是很明白。”

    “你应该很清楚。爆炸发生以后,那间包厢里只找到了一具被高温毁容、无法辨认的男性尸体。”

    “是的。埃及警方认为他是自杀式袭击。”

    “我对这个鉴定结果没有异议,不过列车公司确实在乘客名单的问题上撒了谎。”

    朱丽娅的眼睛不停地在名单中搜索着,她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她在安静地等待布莱克继续往下说。

    “文森特还提到了9号车厢04号包厢的两名乘客,那个叫迈尔斯•杰克逊的年轻人在爆炸发生前制服了持刀逃窜的谋杀案凶手安德鲁•格林。”

    “9号车厢的乘客……”朱丽娅继续盯着名单,“卡特•布雷默和迈尔斯•杰克逊?”

    “没错,这两名乘客在爆炸事件发生后就失踪了。而且和那间被炸毁的包厢一样,媒体公开的乘客名单中也没有这两个人的名字。”

    “真是见鬼!”

    “事实上一共有五个人的名字从乘客名单上被抹掉了。除了刚才提到的那四个人以外,还有一名12号包厢的乘客。只要对比文森特提供的这份名单,任何人都能看出区别。不过我怀疑这些名字都是伪造的代号,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法查到他们的身份。”布莱克平静地说,“这份名单只能说明列车公司和媒体在说谎,虽然我不知道原因,但背后肯定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是埃及军方。”

    “我明白你的意思,他们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找到了乌鸦旅袭击列车的证据。”

    “我相信你一定也认为那不是真的。”朱丽娅说,“媒体和列车公司不会伪造乘客名单,除非有人出钱让他们这么干。”

    “埃及方面有他们的理由,毕竟所有证据都掌握在他们手中。”

    “还有,布莱克。你调查过那名自杀式袭击者的背景吗?”

    “卡特里•班吉?”

    “是的。”

    “埃及警方封锁了消息,而其它的事情你都是清楚的。”

    朱丽娅•西尔普端起咖啡杯,她的思维有点混乱,而这一次咖啡没能让她清醒过来。她开始回忆4月28日晚上的新闻发布会,埃及警方在镜头前告诉记者,卡特里•班吉是自杀式袭击的实施者,而且他在列车上应该还有一名同伙,但炸弹被引爆以后那名同伙就不知去向。虽然列车公司向媒体公开的名单和文森特提供乘客名单上都有这两个人的名字,卡特里•班吉和他的同伙弗兰兹•库克都是12号车厢的乘客,而且他们住在同一间包厢,但现在的迹象让人很难不去怀疑这些指控背后另有企图。既然列车公司修改了乘客名单,为什么不干脆把卡特里和弗兰兹的名字也一起去掉呢?朱丽娅只能想到一个解释,那是因为这两个人并不重要,至少在知情人士的眼中是这样的。

    “西尔普女士,我想知道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你怎么想?直接去揭穿谎言?推翻过去所有的事?”

    “这份名单足以说明一切。”

    “不是一切。”朱丽娅摇着头说:“能说明列车公司在撒谎,但不能证明火车上发生的事情和其他失踪的人员有关,而且我们在对埃及方面的评论上也存在困难。”

    “我认为读者懂得判断。”

    “可是你考虑过吗,布莱克?如果现在报道这件事情,我们能说明的问题其实非常有限。我承认,这的确可以引发社会对爆炸事件的质疑,可是接下来呢?我们没有线索、缺乏证据,而且还会让幕后的那些人紧张起来,如果他们提高警惕、编出更多谎言,那么事实就更难得到澄清,我们甚至会被质疑是否存在恶意的政治动机。你明白我的意思,我想要揭露一个现实的问题、找出真实存在的答案,而不是创造一个新版51区故事去激起阴谋主义的兴趣。”

    “那么你打算怎么做?”

    “我决定和丹尼尔•施密特谈谈。”

    “你要把名单的事情告诉他?”

    “丹尼尔在埃及生活了两年半,他为我们发展出了很多充满活力信息源。”

    布莱克的那对蓝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朱丽娅,说:“我想亲自和他谈。”

    “怎么?你不相信丹尼尔?”

    “我当然信任他,那个能惹得全世界都欢欣喜悦的混蛋!以前在智利,我还建议他去参加魅力男模竞选。”

    “我不想浪费这个机会。接下来丹尼尔会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要抓紧时间。”

    “是的,我能明白。”他说。

    “这份名单你还有备份吗?”

    “你手上这张是唯一的一份。”

    “我明白了。”朱丽娅点点头,“如果丹尼尔发现了什么新情况,我会立刻与你联系。”

    “我等你的电话,女士。”

    “预祝你两天后的柏林之旅愉快。”

    这句话有点勉强,不过朱丽娅•西尔普很轻松地掩盖了自己的情绪,她露出笑脸,双手轻松地托起咖啡杯。

    布莱克离开办公室后,朱丽娅又把整件事情的经过回想了一遍,预感她手中的这张名单的意义非凡,甚至超出想象。朱丽娅谨慎地抬起头向办公室外看了看,布莱克的确已经离开了。

    茱莉亚拿出手机,现在她必须打一个重要地电话,不过不是打给丹尼尔。

    按下拨号以后,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下午好,这里是谷歌客服。”

    “这是朱丽娅•西尔普的报告。”她说:“代码,鹬鸵03。请转接。”

    “请您稍等……”

    两声滴音后,电话再次接通了。

    “你好,西尔普女士。”一个男人的声音,“这里是兰利市,中央情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