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许仙的日子
字体: 16 + -

第361章 、先斩你一剑再说

    从楼上向楼下吆喝,需要个极好的嗓子。显然朱允文并没有一个这么好的嗓子。可以想象下,一个书生宅男,从八九层楼上向下吆喝,会有个什么样的后果。

    朱允文是嚎了半天,下面的黄子澄依然跪着。这简直与鸡与鸭讲还不如,至少人家那样还有个声可以听。现在倒好,根本就听不到。

    朱允文显然是个疼爱老师的好学生,发现自己的声音传不到下面去,自然以哀怨的眼神看着许仙。

    “你不要这么看我,要怪怪你爷爷去。谁让他不断加高紫禁城”这盖南京城的银子都是许仙的,他自然有发言的欲望。

    可是朱允文不成,他是在自己爷爷身边长大的。对他爷爷,那可绝对是个谁都惹不得的强权人物。谁敢说老朱一句坏话,那简直是作死。但是许仙不同,他与老朱平辈。这么不痛不痒一句,朱允文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只能眼巴巴地在边听着。

    “陛下,陛下。不好了,朝堂上打起来了。”突然下面大汉将军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许仙嘴一撇,说:“皇上,你还是下去吧不然他们非杀起来不可”

    朱允文听,便知道许仙不信,以为他们是在耍计骗局。“王叔公,我不下去”可这事,他也没有办法解释,怎么解释,难道说这天下的大臣压抑久了,皇爷爷挂。他们这压抑便爆发出来了。时不时弄上场全武行

    他爱下不下,反正许仙给他喝了口猴儿灵酒。在这屋瓦上吹吹风,也死不了人。

    朱允文说什么做什么,许仙只当没听到没看到,他只是在琢磨怎么搞这南京城龙脉皇气。朱允文无视他吧

    本来许仙是想这么耗下去,朱允文总会是有耗不下去的时候,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不想去找麻烦,麻烦却会找到他身上来。

    “王叔。王叔您老人家要为我们做主啊”这不,还没有清静会儿,便有人来喊冤。

    一个个头戴王冠,身着王服的五人组出现了。这五人不是他人,正是让朱允文削掉的五位藩王。

    他们虽说让人削了藩,逮到了南京城,但是他们王爷的身份依然还在。

    本来吗成了杀掉的鸡。他们只能盼着老四给他们报仇了。但是朱棣起兵,这是多大的事儿对其最后的成功率,他们并不看好,否则他们也不会让人乖乖削了藩了。

    不过他们到底是做过藩王的,这南京城多少有点儿人脉。就是没有人脉,许仙归来这么大的事。也已经传遍了四九城。这不,他们一起闯宫里来了。

    他们在下面干嚎了半天,眼泪都哭出来了,上面却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不由小声问:“这是不是没听到”

    老朱家的王爷是傻,但是那是成祖朱棣之后。为了不让后世子孙学他起兵夺位子,有意圈养而起。这毕竟是第一代王爷。还没有傻到那份上,一些常识还是知道的。

    “要不,咱们上去”有人指了指那梯子。

    那梯子竖在屋檐上,看上去,于他们而言,就如登天之梯样高不可攀。他们又不是后世的电工,哪儿爬过这么高的地方光看,他们便吓死了。

    但是再害怕也要爬。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可是王位啊上去了,说动了许仙,他们依然会是就藩一地的藩王,不然哼哼

    上为了王位,他们也是豁出去了。

    许仙没有看他们怎么爬上来,是怎么起上,梯子受不了,赶快下来,重上的。许仙死盯着天空,不是看天,而是看天中的所在。似乎有什么欲从天空中出来似的。

    “王叔”辛辛苦苦爬上来,他们根本都不用装了,没有吓出屎尿来,已经是拼命忍住了。

    叫了一声,他们又忍住,不是怕打扰许仙观星抬头看天,在他们看来,就是观星,而是这是王叔怎么这么年青

    好吧他们是听过神仙故事,但是落在了自己眼前,他们反而是不敢信了。大概也就是叶公好龙之类。

    “这就是王叔。当年母妃带孤入京寻父皇,多亏了王叔援手。”一个胖胖的王爷说。

    许仙有帝王金瞳,看便知道他正是自己当年替老朱牵线搭桥的儿子。“咦你怎么成湘王了”

    这一有人带头人,其他四王立即把鼻涕把泪把告状。告谁的状自然是不听先祖之言,呆在一边的朱允文了。

    许仙看看天,又看看痛哭流涕痛不欲生的五王,皱了下眉说:“自身信心不足,专拿自己人下手。”

    五王一听,立即赶快捧嘴道:“对对,王叔说的太对了。这皇上就是不行,哪儿有尽对自己人出手的”

    他们这一吆喝朱允文也急了,立即辩说:“王叔公,这自汉削藩”

    “那也不能说他们便是对的。天下这么大,你一个人管的过来吗”许仙不断注意着天空。

    朱允文急了,王叔公这么说,岂不是不管自己了他立即辩说:“分封最有名是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王叔公,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不得不察啊”

    许仙说:“说白了,就是天子无能也不愿意退位让贤。如果天子励精图治。又怎么会怕分封的藩国”

    朱允文一下子呆了,显然他是不懂皇帝也要竞争机制的。倒是其余五王,是双目冒精光,兴奋不已。

    朱允文呆了,五王笑了。许仙却出声了。“孽畜还抓不到你斩”

    道紫青剑的闪光,天空便发出受伤的悲鸣,惶惶逃窜。

    一直没有出声的苏妲己失声道:“你斩伤了命运”

    许仙得意对她说:“谁让他对超出自己安排的事这么感兴趣”许仙很高兴,他烦命运好久了。总算是把他引出来,劈了剑。这一剑下去,他只觉得是神清气爽。

    “原来你说了这么多,都是故意的。”苏妲己轻轻说,“不过,你可是吓坏了他了。”

    再一看身边。五王是大呼王叔英明,朱允文则是面白如纸。因为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请来的王叔公,会掀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或许他是有朱元璋的警告,但是他是怀着万分相信许仙会站在他这边的。为什么因为他是皇上。

    许仙看他这样,不屑道:“身为皇帝,有正统名义。又据有中国的精华,却连边角的地方都比不上。这样的皇帝,不要也罢。”

    其实不仅是许仙,任何一个修真对这事都会是同样的看法。你的什么都比人家好,到头来却什么都不如人家。这不是活该是什么。

    再说,这中国的版图本来便是人家诸侯国的功劳。没有诸侯国的发展。那些土地还不知道多少年才会成为中国的国土。因为这中国的极权统治者都是喜富厌贫的。好的、富裕的地方,是绝对不会割给人的。但是穷的地方就不一样了。大笔一挥,给。

    清胡给了人家多少1、缅甸:划走我国十八万平方公里的江心坡、南坎。江心破,相当于安徽省的面积。1956年中缅边界条约,做到了英国没能做到的事情:沿着麦克马洪线和1941年英军声称抗日而越界的占据线,把在清代属于云南省的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给了缅甸,占缅甸现有国土面积六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强。

    2、越南:部分西沙群岛,28个岛礁,老山。1965年,为了支援越南的抗美战争,周恩来和越南总理范文同签署协议,将我国北部湾里的白龙尾岛越南称夜莺岛,出借给越南政府,让其在上面修建雷达基地,作为预警轰炸河内的美国飞机。这个岛屿,至今越南没有归还。北部湾是个圆形的,世界少有的辽阔的大海湾。白龙尾岛就是这个圆心,有了它,简直可以轻易控制整个北部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最近北部湾划界,白龙尾岛已经划到了越南海域内。看来要回来也难了。1999年12月30日,,云南老山和广西法卡山划归越南。

    3、蒙古及周围

    4、朝鲜:部分长白山和天池的一半。1962年,金日成以长白山是自己在日本殖民朝鲜时打游击的地方,希望中国能了解朝鲜人民对此地的革命感情,将长白山划给朝鲜,当时毛反苏,在共产国际里很孤立,为争取朝鲜成为反苏盟友,同意把长白山的一角有说是12,另个说法是53和八个山峰中的三个划给了朝鲜,这就是1962年中朝边界协议的来源。

    5、尼泊尔:部分喜马拉雅山

    到了红朝,同样在割,比如巴基斯坦:1955年,周恩来访问克什米尔,主动提出把新疆的坎巨提地区让给巴基斯坦。

    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俄毛子更是提都不用提。

    是啊中国太大了,一个人哪儿管的过来。既然管不过来。那么还不如封给自家人。

    到时候你的发展赶不上这些边边角角的自家人,那不是活该是什么。

    这宁给外人。也不给自己人的命运安排,许仙不斩他,还斩哪个

    不要说他还顺手安排了许仙的命运,就是没有,也忍不住要斩他。

    “下去吧”许仙带他们下去。

    虽说许仙一直把自己九成九的心神投注在了命运身上,但是不等于他不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这屋顶上,一口气上来了个皇帝,六个王爷当然。许仙这个王爷是没人担心的。自然是要有一批大内侍卫关注的,不仅是皇帝与王爷的身体安全,同样还负责传递他们讲了什么。

    许仙刚才那一番“逆转历史潮流”的话,自然有人传入朝堂。闹了这么久,也正好是到了上朝的时间,一大帮子大臣直奔这儿而来。

    看看这么一大帮子大臣们,许仙也知道他刚刚斩伤了命运。估计他是不会这么快再冒头了。而与大臣们辩论,他才没那闲功夫。

    不要小看古人,从古至今,中国人都知道分封与极权的优缺点。分封唯一的缺点不就是以后藩国发展的比中央好了,不再听中央的了。

    这在私人立场上,绝对是天理难容的。但是在种族发展立场上。这又算丫什么事难道藩王发展起来的国家就不是中国人的国家了

    他们懂,他们比任何人都要明白,但是人为己,天诛地灭有享受的办法,哪个愿意死干苦干天下还是工作狂少于懒人的。反正是可以极权。没人愿意竞争。

    所以许仙把他们直接带下来,而不是从梯子上一点一点爬下来。许仙没有与他们见面的打算。

    然而。在屋顶,别人难找他,这下了地面,便容易多了。黄子澄一把抱住许仙的裤腿,大声进言:“王爷,您千万不可以这样。当年太祖分封诸王本意是好的。”先夸下老朱。“然,时至今日,王不敬上”黄子澄对削藩之事很是上心,在朱允炆被确立为皇太孙时他便开始琢磨削藩,他向朱允炆提出的那些建议,是他思考几年的结果,自认为是非常完美无暇的,耗费数年的心血。可以说当老朱封藩王那一天起,黄子澄便把自己摆到了大明晁错的位置上。这人最有名的便是削藩策。也是最为儒家弟子所提倡的。

    黄子澄这一拦截,一应大臣便赶了上来。“黄子澄,你在干什么”一声怒吼,一个身材魁梧,身着一品武将服。

    许仙不想见众大臣,便是知道自己刚才干的事都是“逆历史潮流”的,逆大势都是让人喷的。虽说许仙身为修真已经习惯了逆势而为,更是为此引出命运,还斩了命运一剑。但是这不等于许仙就愿意斩命运剑,听人喷自己。虽说这样做是挺划算的,但是既然可以避开,他也是实在没有必要让自己受委曲。

    毕竟屁股决定脑袋之下,即便他们都知道怎么做最好。但是政治本就不是为了选出最好的,而是选出最适合服务自己的。

    这样的口水,许仙自然是没有兴趣的,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第一个赶来的,不仅没有骚扰自己,反而帮自己说话,不由多看了一眼。

    帝王金瞳:徐辉祖,濠州人,明朝大将徐达的长子,最开始名字叫允恭,身高八尺五寸,英俊潇洒还有才气,在勋卫署左军都督府做事。徐达过世后继承了爵位。因为避讳皇太孙朱允炆的名字被赐名为徐辉祖。数次在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练兵。燕王府的阿鲁帖木儿别有所图,被他抓捕诛杀了。回来之后掌管中军都督府。建文年初加封太子太傅。燕王王子朱高煦是徐辉祖的外甥。燕王起兵之前朱高煦被留在南京,偷了徐辉祖的好马逃跑。徐辉祖惊闻派人去抓,没有追上,朱允文听说了,就把他当做亲信。

    许仙见是他,点点头。有人代自己说话,还是这样个根正苗红的人物,许仙自然不会有什么不满。

    黄子澄很生气,言说:“汉时,先贤便有言,危害大汉王朝政治安定的首要因素,是诸侯王的存在以及他们企图叛乱的阴谋。诸侯王的叛乱,并不取决于是疏是亲,而是取决于形势,取决于他们力量的强弱。起初,高祖皇帝分封异姓王,结果是十年之间,反者九起,一年也不得安宁。异姓王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又分封了一批同姓王。现今,我大明立国,又意欲步汉之后尘耶”

    “大胆”徐耀祖气急败坏,“好你个黄子澄,竟然敢大逆不道指责太祖皇帝”

    老朱是很可怕的,可怕到虎死余威在,黄子澄当场便是后背发寒,打了个哆嗦,但是老朱毕竟挂了,已经杀不得人了,现在是朱允文护着他。他这才大起胆子道:“先贤可以为汉室江山,死而后已,子澄不才,愿为大明尽忠”

    好家伙,他这是在逼宫了。他都说是要为大明尽忠了,就差明摆着说:“来吧杀吧就是杀了我,我也是大明的忠诚,就像汉朝的晁错一样。”

    中国人讲究人死为大,特别是这种为皇朝,为皇帝尽忠的忠臣,那是绝对要大的。任何朝代都会对他们宣传再宣传。用后世话说就是天天上新闻联播。

    黄子澄想做这样的人,哪个敢说他错了反倒是有人真要杀他,这人才是错的。

    徐耀祖气的浑身发抖,手捧奏章,大声奏起了朱棣的奏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