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许仙的日子
字体: 16 + -

第170章、干谒诗(求收藏)

    这是许仙第一次在古代参加如此规模的聚会,再加上此处风景极美,抱定“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他,自然不忙着进去,就着这美景,坐于凉亭观赏起来。

    山河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然则,这天道大势许仙观望着天空,适图感应出大势所在。

    正在这时,一阵嬉笑声从凉亭下面的树木丛中传来,低头看去,是两个十六七岁的青年书生。

    这两人也是许仙的同窗,一个姓黄,一个姓王。不过除了这姓氏,他并不知这二人的名、字,可见许仙在父母死后宅的厉害,同窗名姓都不记得了。

    会记住二人姓氏,也是因这二人在其父母死后,常常调笑于他。

    “王兄,今天这文会的ri子可没选好啊。这前不久还是雨雪的ri子,转眼间却是热的厉害,你我准备可就白费了。”黄姓士子边说着,边频频抹汗。

    南京身为华夏四大火炉可不是假的,不要看这杭州是在南方,真比较起来,还是比不上这火炉的闷热。

    王姓士子笑嘻嘻说道:“今ri你我可不是主角。许功名可是放言出去要让许仙原形毕露。你我知道这许仙除了童学,可是再没上过天的学。他就是天资纵横,也必然不学无术。”

    “呵呵,言之有理。不过你说这功名也是,本是一族,相煎何急”黄姓士子感慨着。

    “文无第一啊。”王姓士子也感慨着。

    二人说着话,便进了凉亭,正看到许仙坐在里面。

    黄姓书生见自己说的话为许仙所听到,吓得身体一颤。

    王姓书生看了许仙一眼,对黄姓书生笑道:“他就一弱子听到了就听到了,你怕什么。往ri里你我也没少调笑于他,他又哪次反抗了。只是嗤,想不到这金陵所在还未入暑,这凉亭就呆不得人了,闷热的厉害。这金陵怎么就这么热的厉害比你我南方还要闷热。”

    黄、王,发音本就相近,南方人说起话来,更是黄王不分。

    与两个连“黄”“王”都不分的小人置气,许仙还没有这么无聊。

    再说比起观想天道大势来,二人言语实在是勾不起许仙参合的意思。“不过,这本族的兄弟要与自己难堪,似乎也是要回忆些诗词了。”许仙心中想道。

    作为字道传承者,许仙不是不可以自己做诗,但是有这个必要吗他许仙又不是来做大诗人大词人的。只要抄的是后世,哪个证明不是他做的。

    “汉文,你怎么在这累我一番好找。我已帮上录上了名姓。”他们方去,进门后分开各自行动的方程便找了来。

    “录名姓做什么”许仙问道。

    方程说:“汉文,你怎的忘了,这可是京师,多少高官贵人。汉文就不想做上一篇干谒诗”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唐代诗人朱庆余,在临考前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探听虚实:“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洞房花烛夜后,早晨要拜见公婆,jing心梳妆,羞问夫婿,眉毛画得深浅合不合时宜此诗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探听虚实。比喻通俗贴切,别出心裁。

    张籍看过,大为赏识,回诗一首:“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诗歌仍以比喻作答,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他的诗比作“菱歌”,用“一曲菱歌敌万金”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

    许仙这才明白,怪不得这些士子们全都摩拳擦掌弱,早早准备,大有大显身手的架式,原来还有这层缘故在里面。

    想到这,许仙问道:“这干谒诗不是唐时风俗吗怎么今时今ri也还有吗”

    方程大急,言说:“汉文糊涂,这有什么唐代今朝的既是古人做得,今人为何做不得这可是京师之中,这许多达官显贵,只要有一人识得你我,这今后便多少弯路少走无论你做不做,反正我是做定了。”

    许仙微笑,没有反驳他。官本位的世界,为了官位,怎么做都是正常。

    “汉文,这儿还真是热,我们进去吧也好寻个消暑之地。”闷热的南京城,这气候一般人是消费不起。不要看方程是南方人,他却也是个顶怕热的人。

    “也好。”许仙没有推托。至于进去后,许功名的为难

    且先应付着吧

    所以,进了大花厅后,他就悄悄地走到最偏僻的角落,默默等着开饭。

    老实说这沈万三到底是财大气粗,进了大堂,便是片凉意。只见大堂的边堂,一个个木桶不断散发着缕缕寒气。

    木桶中装的是冰。

    当然,沈万三不像许仙,身边有个女鬼。鬼属yin,只要想便有寒气。沈万三的冰块全是冬季冷冻取出,存放在地窖,以备夏季消暑。

    这样的冰块成本自然极高,看是用冰,其实又何尝不是在用银子

    许仙是不想惹事的,他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哪儿还有功夫去惹是生非。然而他不想惹事,事情却偏偏找到他头上。

    刚坐定,眼前的光线突然暗淡下来。

    以为是方程回来。在与许仙起进入正堂后,方程便立即去叙同年之谊。这为官之道,除了他人赏识外,同年同样是笔巨大的人脉财富。他本yu拉许仙起去,但是由于门口的出,众士子们不是躲着许仙,便是说话与许仙应付。他们不想与自己叙同年之谊,许仙自然不会硬凑上去。

    更何况许仙确实是一个童生,在这鹿鸣宴中可是最低的一个人了,见了哪个都要见礼。

    这儿是鹿鸣宴,到处的举子,就是秀才都不多。而凡是来的秀才,哪一个不是自诩为方才子,考则必中,没有这么个信心,他们也不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