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官到
字体: 16 +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守旧的慈禧太后

    令伯麟用自己的余光观察到慈禧太后盯着自己,眼神一刻也没有离开,令伯麟的汗已经流了出来,心中冒出来一个想法:“太后,这个方法怎么样?”

    慈禧太后道:“快说。”

    令伯麟说:“既然皇上那么的原意去青楼,但是作为皇上总去那样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好的事情,那就把青楼里面的女子全部的招进宫中来,陪着皇上,怎么样?”

    慈禧太后并不是非常的高兴:“让青楼那些女子来到宫中,并不符合规矩,也不符合体统,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除了这个还真的没有,奴才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慈禧太后也是无奈,便将这件事情先放下来,要是实在不行,就让皇上去吧!

    太监在一旁说:“太后,您是不是应该去看一眼洋务运动的进展?”

    慈禧太后便带着令伯麟来到准备修铁路的地方,慈禧太后问道:“这个位置要干什么?”

    令伯麟说:“这个位置要准备修一条铁路,现在的问题是有大山阻挡,需要将大山凿开,之后才能修铁路。”

    慈禧脸色变得极其的难看:“不行,怎么看、可能将大山凿开,这样会破坏风水的,我不同意,不能凿开。”

    令伯麟就非常的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凿开,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是风水龙脉之类的说法,令伯麟不敢回应,带着慈禧走到了一个火车的模型,慈禧问:“这是什么?”

    令伯麟说:“这就是洋人的火车,但是这个并不是真的,而是模型,只要您同意了,我们就开始建造。”

    慈禧又说:“我认为这个应该让马车来牵引,要不然怎么能走啊!”

    令伯麟又是非常的不理解,明明火车烧煤就可以行走,为什么要用马车来牵引呢!令伯麟心里面认为慈禧太后是这么的愚昧无知,渐渐的对洋务运动失去了信心。

    身边的李鸿章和左宗棠也是拿慈禧太后毫无办法,三个人在回去的道上脸上一点笑容也没有,李鸿章说:“令大人,您想想办法吧!这样下去洋务运动是办不下去的,我们可不能就这么的浪费这么好的机会啊!”

    令伯麟苦笑:“慈禧太后都这么说了,我能有什么办法。”

    左宗棠道:“令大人,你的办法最多,你一定能想出来的,我们相信您。”

    自己可是不想趟这个浑水,我现在可是不想得罪慈禧太后,令伯麟回家以后,虽然不想趟这个浑水,但是确是不得不想,慈禧太后这么的顽固,很不好劝说,但是不能眼看着这么好的洋务运动就这样的浪费了,令伯麟开始担心起来。

    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令伯麟和李鸿章还有左宗棠面见慈禧太后,将自己心中想的准备全部的说出来。

    慈禧太后是什么人,精明得很,看见这三个人一起来自己这里,一定是有什么事情,于是问道:“什么事情?说吧!”

    令伯麟率先开口:“太后,昨天您说的那些事情还请您再考虑考虑。”

    慈禧说:“还考虑什么,不用考虑了,修铁路要将山凿开一个大洞,这肯定不可以。”

    令伯麟冒着生命危险说:“太后,修铁路对于我们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对清朝皇家的风水更是没有一点的影响,所以请不要担心,要是按照您的说法,那下西方的国家早就已经没有风水而言了。”

    令伯麟的一番话说的慈禧太后有些下不来台,令伯麟居然这么得到说自己,“令伯麟,你今天要是能说服哀家,我就让你们修铁路,要是说服不了我,你们三个人全部的进大牢。”

    三个惊出来一身的冷汗,怎么可能这么的狠心,令伯麟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很多,看来今天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太后,我们之所以学习洋人的东西,是因为他们的东西确实是比我们的好,我们要是不学习,那只有落后挨打的份,现在修铁路正是我们追赶他们的一个好的机会,完全跟风水没有任何的关系,那个地方也不是皇家的宫殿,不会影响清朝皇族的命运的,所以太后还是不要担心。”

    “李大人,你是怎么看的?”

    李鸿章说:“令大人说的很对,跟风水没有关系,还请太后再考虑考虑。”

    慈禧太后道:“你们都是国家的忠臣,但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可是不能破的,听了你们这么一说,就是哀家不对了。”

    三人全部的跪下来:“奴才不敢。”

    令伯麟道:“太后,我们应该摒弃这些旧的思想,引进新的东西,风水之类的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风水即不能打仗,也不能当银子花。”

    慈禧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以前都是我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大清朝这个样子,自己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能跟我这么说话的到目前为止也就是令伯麟一个人,只有令伯麟敢说真话,令伯麟也是害怕我惩罚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今天冒犯了我,我不仅不怪罪,一会还要重重的奖赏,慈禧道:“令伯麟说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看来是我太固执了,令伯麟,你今天还有什么话你接着说下去。”

    令伯麟来到李鸿章和左宗棠的中间:“两位大人,以你们对太后的了解,这么做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鸿章摇头:“说不好,现在好好的,没准一会就杀了你呢!”

    令伯麟只好继续的说下去:“太后,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这个火车的问题,火车现在都是可是烧煤就可以走的,但是您却要用马车来,马车才多大的动力,要是烧煤可以跑的很快,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没有必要偏要用马车。”

    令伯麟说完这么多,感觉自己马上就要死了,但是慈禧太后还要让自己继续的说下去:“太后,今天无论令伯麟说什么,都要赦我无罪。”

    “赦你无罪。”

    令伯麟道:“还有就是修建圆明园的事情,您不能用现在海军的军费来修建圆明园,这样虽然圆明园修好了,但是我们的海军的战斗力却是下去了,海军是我们大清朝最外面也是最主要的防线,要是海军不行,那些侵略者说进来就进来,不费吹灰之力,还请太后下旨,将那笔费用用作海军的建设。”

    太后出乎意料的都一一恩准,李鸿章和左宗棠全部的看傻了眼,令伯麟今天是冒着必死的信念来了,之后太后居然全部的答应了下来,这前所未有,令伯麟是头一个,顽固的太后被令伯麟就这么的说服了,两个人对令伯麟佩服的五体投地,慈禧太后道:“令伯麟,你今天敢这么的跟我说话,大清朝你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没有第二个人敢跟我这么说话,包括李鸿章和左宗棠他们都不敢,我在大清朝可是说一不二的,但是今天你这么的说我,我一定是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及时的提出来了,避免给大清朝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今天我要好好地谢谢你啊!”

    令伯麟道:“奴才不敢。”

    “现在就封你为都察院的都御史,这可是正三品啊!”

    令伯麟磕头谢恩,这时令伯麟的浑身上下已经是抖的不行,在皇上面前是这样的危险,在慈禧这里也是一样的危险,令伯麟和李鸿章还有左宗棠一起走出了宫中,令伯麟已经感觉精疲力竭,李鸿章祝贺道:“令大人,您今天可是在鬼门关的门前走了一圈,之后又安全的回来了,多少人在你之前去了鬼门关就一直没有再回来,你是头一个。”

    令伯麟道:“我现在可是满头的大汗,不敢想象刚才太后要是说杀了我该怎么办?”

    左宗棠拍拍令伯麟的肩膀:“年轻人,前途无量,慈禧太后是不会杀了你的,你现在都是三品的官员了,快赶上我们两个人了,我们两个人可是费了很多年才到了今天的位置,但是你却是步步顺利,我们很羡慕啊!”

    李鸿章道:“令大人,今天升了官,怎么的,不庆祝一下?”

    令伯麟明白两个人的意思,之后三人来到一间豪华的酒楼找了一个房间,三人喝到很晚才回去。令伯麟借助了今天的事情顺利的博得了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赞赏,也得到了太后的赞赏,令伯麟醉醺醺的回到家中,撞门而进,令伯麟回想起这么多年自己走过的路,想起了车红,嘴里还在不停的念叨着,甲云和王可蓝听见声音跑了出来,将令伯麟抬到床上,春红也是跟着过来,三个人全部听见了令伯麟嘴里面说的是什么,车红是谁?怎么这么像哪个姑娘的名字,三个人看见令伯麟醉成了这个样子,不忍心叫醒,于是等到第二天的早上等着令伯麟醒来,甲云、王可蓝、春红站成一排,恶狠狠的盯着令伯麟,令伯麟慢慢的睁开眼睛:“你们这是干什么?”

    甲云问;“令伯麟,你心中除了我们第三个人是不是还有别的女人啊?”

    令伯麟说:“没有了。”

    王可蓝笑道:“谁相信,我问你,车红是谁?你昨天晚上回来的时候醉醺醺的一直念着这个人的名字,一晚上的时间,你总共说了一万多遍,亏你说心里面只有我们三个人,你今天必须说清楚。”

    看来我是真的说了,令伯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必昨天酒后喝多失态了,“你们三个人也真是的,将我送回来你们就回去吧!为什么在我的身边守着一晚上呢!累不累啊?你们要是回去,是不是就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事情了。”

    甲云道:“你现在这么的不讲理,今天必须说清楚了。”

    令伯麟没有说。“这件事情跟你们没有关系,你们不要操心了。”

    三人还是不肯走,令伯麟继续躺下来睡觉……

    时间过的很快,同治皇帝驾崩了,继位的是光绪皇帝,但是没有变的还是慈禧太后说了算,令伯麟这一天急忙忙的赶到宫中,慈禧太后说:“令伯麟,今天早上听说了什么吗?”

    令伯麟一脸茫然:“没有,什么也没有听说。”令伯麟感觉又出了很大的事情,旁边的李鸿章道:“甲午战争我们败了。”

    令伯麟不知不觉的往后面退了两步,北洋水师可是我们大清朝花重金打造的,可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舰队,怎么可能败呢!令伯麟感慨大清朝的气数已经没有多少了,令伯麟开始为大清朝担忧起来。

    慈禧太后派李鸿章去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李鸿章说:“太后,我自己一个人恐怕是形单影只,我想带着一个帮手去。”

    太后问:“你想带谁?”

    李鸿章指着令伯麟:“令大人跟我一同前往。”

    令伯麟心想,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现在可不想去丢人去,让日本人这顿的数落,但是太后既然同意了,不想去也得去,令伯麟和李鸿章简单的收拾一下,十天以后来到日本马关,令伯麟看见完全不一样的建筑风格,完全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尤其是这里的女子一个个个的穿着和服,异常的漂亮,虽然路上的风景很美好,但是令伯麟的心里面却是高兴不起来,自己这一辈子活的非常的精彩,但是国家这个样子了,自己怎么可能高兴起来,令伯麟问道:“李大人,怎么没有人迎接我们啊?”

    李鸿章说:“迎接,我们打仗输了,是我们求和的,我们现在是失败者,怎么可能还有人迎接我们呢!快点走吧!”

    两个人到达了双方约定好的地方,开始了一系列复杂而艰难的谈判,这中间令伯麟费了不少的口舌,刚一开始日本狮子大开口,要大清朝一半的土地,这怎么可以,你们在几百年以前就是我们的附属国,我们可是你们的祖先,怎么可能这么的对待我们,在令伯麟一再坚持之下,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虽然是达成了协议,签订了《马关条约》,令伯麟依然无法高兴,中国割去台湾和辽东半岛,以及两万万的白银,令伯麟哭的心和死的心都有,李鸿章和令伯麟回到京城向慈禧太后复命,李鸿章夸赞令伯麟的智慧,慈禧太后一高兴,又将令伯麟升职到了正一品的位置并且封为王爷,世袭罔替,这已经是到头了,但是令伯麟却是心灰意冷,无心当官,当走出宫中的时候,听外面的百姓全部的议论这件事情,而是紧接着就是戊戌变法,国家居然乱成了这个样子,令伯麟走到一个算命先生的跟前停了下来,算命先生说:“这位爷,我可否为您算一卦?”

    令伯麟坐下来,将手伸了过去:“请。”

    算命先生掐指一算:“您可是千载难逢的当官的料啊!您要是当官,现在已经是正一品了,但是宝剑需要历练,磨得越快,折的就越快。”

    令伯麟道:“此话怎么讲?”

    “汉朝的霍去病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跟霍去病实在是太像了,真害怕哪一天摔下来,令伯麟回到家中以后,带着三个妻子还有下人远走高飞,来到西北的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县城安顿下来,在临走之前,给慈禧太后写了一封请辞信,慈禧太后拿着信,生气的说:“令伯麟,令伯麟,你去了哪里?现在国家这个样子,你却是远走高飞,你让哀家怎么办?”

    慈禧太后多次下令寻找令伯麟的踪迹,但是没有丝毫的音信,最后慈禧太后心灰意冷,索性将令伯麟忘了吧!

    公元一九一二年,令伯麟已经是满头的白发,住着拐杖走了出来,听见路人说:“清朝灭亡了。”

    令伯麟以为自己听错了,出现了幻觉,拽住路人:“你说什么?”

    “清朝灭亡了,现在是中华民国。”

    令伯麟一口鲜血吐在了自己家的门槛之上……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