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官到
字体: 16 + -

第三章 钦差遇刺

    thu aug 25 08:00:00 cst 2016

    钦差大人以游山玩水的心情来盛京查案,这时钦差大人已经站在盛京的闹市街上,东瞧瞧,西望望,远处一看,文轩客栈,柯博轩心想:文轩客栈,很有诗意,与我名字里的“轩”字相同,有缘啊!今晚就住在他们这了!

    钦差大人牵着马直奔客栈走去。

    这时文轩客栈里面人多嘈杂,正值晌午,用餐高峰。

    其中一桌的客人喊:“小二,小菜怎么还没好啊?”

    小二回答:“来了,客官,您慢用!”

    又听见另一桌客人喊:“小二,再来半斤女儿红。”

    小二上气不接下气的回答:“来了,您久等了!”

    小二忙的不可开交,好不容易歇一会儿,远处一看,有一个人牵着马直奔客栈,这人正是钦差大人柯博轩,一看就是住店的。

    小二赶紧迎上去,道:“客官,您是吃饭啊还是住店啊?”

    钦差大人道:“当然是住店了,找一间好的房间,我要好好的休息。”

    小二说:“没问题,客官,您里边请,上楼左转甲子号第一间。”

    钦差大人和小二边说边往里面走。

    钦差大人说:“把我的马牵到后院,好好地喂养。”

    小二说:“您就瞧好吧!”

    钦差大人接着说:“我先上楼,你给我炒几个菜,红烧猪蹄,酱焖鲫鱼,红烧狮子头,溜肥肠,再来半斤烧酒,做好了之后端到我的屋里!”

    小二瞬间听傻了:“您一个人点四个菜,能吃那么多吗?”

    钦差大人道:“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哪来那么多废话,我即使都扔了,还能少给你银子!”说完,随手扔给小二五两银子。

    “这些银子住三天够了吧!”

    “够了够了,半个月都够了!”

    说完朝楼上走去。柯博轩心想:四个菜竟敢说我吃不了,这是在你们盛京,这要是在北京,四个菜,十个菜都是少的。我堂堂九门按察使,什么场面没见过,还差你们这点。

    过了一刻钟,小二端着一个大托盘上来了,里面盛的是刚点的四个菜及半斤烧酒,小二敲门,“客官,您要的酒菜好了!”

    “端进来!”

    小二小心翼翼的端进来,放在了桌子上,说:“客官,您慢用。”

    说完退了出去。

    柯博轩看着这些酒菜,两只眼睛发直,直流口水,狼吞虎咽就吃了起来,心想:这家店的厨子的手艺还不赖。又细细的品了一口酒,大声的“啊”了一下,有一种成了仙的感觉。半个时辰后,酒足饭饱的柯博轩心生睡意,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而令另柯博轩意想不到的是从他迈入盛京地界的第一步就已经被民间南人组织的成员给盯上了,而即将到来的是一场杀戮。

    这一觉就是第二天的早晨,柯博轩猛的一醒,一看外面的天已经亮起,赶紧起来,简单的洗漱,因为皇命在身,身不由己啊!

    在客栈的一楼简单地吃了口早餐,立马动身!现在要以一位普通百姓的身份来进行暗访,最主要的是还要向皇上交差呢!

    这时柯博轩已经走到了盛京知府衙门的门口,见衙门口有人举状子,衙门里却迟迟没有人接应,柯博轩问了一下旁边的路人,道:“怎么举状子却没有差役来接应啊!”

    路人说:“这年头,民不聊生,天天都有人告状,不是饿了没饭吃,就是被官府占地,知府大人已近司空见惯啦!朝中有人好做官,知府大人京城肯定有路子,我们这的很多人都越级上告都不好使,肯定让朝中的大人物给压了下来!”

    柯博轩眉头一皱,心想:大人物,难道是太子的人,这时的柯博轩也迷糊了!不行,不能轻举妄动,要沉得住气,继续收集证据,转身就走了!

    半个时辰过后,已经走到了城北,看见城北有很多难民躺在两旁,柯博轩上去问:“老大爷,你们怎么了?”

    老大爷说:“今年大旱,农民们吃不上饭,朝廷播下来的救济粮也不知去向!我们只能四处乞讨,城里几个门看的严,我们也进不去,只能在这呆着啦!有好心人给点,没有的话一身老骨头,死了算了!”

    柯博轩听完之后就走了。也不说施舍一些!此时此刻感觉到累了,就往文轩客栈的方向走。

    到了客栈,回到了房间,柯博轩陷入了深深地沉思:知府大人的后台究竟是谁?城外的难民为什么没有救济粮?知府大人与难民有没有关系?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他。

    这时民间南人组织的三名成员任天河和李大祖以及刘永泽一直跟在柯博轩的后面,一直没有被发现。当三人看见柯博轩回到了客栈之后,二人在客栈外面紧紧盯着客栈的大门,生怕他溜走。

    三个人低头说了几句悄悄话,便分开了。刘永泽继续监视着客栈,而任天河和李大组便急忙忙的走开了,二人拐进了一个胡同,进了一个大车房(古代长途运输的休息站),过了一刻钟,又从大车房侧门出来,绕着老北市闹事街走了一圈,又拐进了一个偏避的岔道,这才到达南人组织的总联络点,天合典当行。二人进了天合典当行,走到柜台旁,有人说:“天昏地暗生灵涂炭。”

    二人异口同声的说:“解救难民南人威武。”

    那人点一点头,二人这才进去。到了后院,走进了一间屋子,在屋子里焦急等待的正是天合典当行的老板,也就是天合庆。天合庆一见二人回来了,急忙问:“情况怎么样?”

    任天河回答:“钦差已经到了盛京,并且住进了文轩客栈,今天早上到附近视察一圈,晌午又回到了客栈,永泽兄在那盯着呢!我俩就回来报信了。”

    天合庆继续问道:“回来的时候没有让人盯上吧?”

    李大祖答道:“没有,我俩先拐进了一个胡同,之后进了一个大车房,那人多眼杂,又从侧门出来,绕着老北市闹市街走了一圈,拐进了岔道,这才回来。绝对没有人跟着。”

    天合庆兴奋的道:“好好!”

    二人问:“什么时候行动?”

    天合庆道:“不急,到手的鸭子决不能飞了,我们从长计议。

    说完便走向屋外,召集些许人一起研究。这些人的目光对准了天合庆,天合庆深思了一会儿,道:“如今朝廷钦差已到了盛京,住进了文轩客栈,老天给了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的想法是立马行动!”

    凡是都有两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保守派的代表天合喜(天合庆的亲弟弟)说:“立马行动是不是太冒险了,我们并不能保证一下就可以致命,万一失手,我们后面的计划全部落空啊!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啊!”

    这时的保守派很会抓机会,齐声说:“对啊!对啊!”

    天合庆站了起来,道:“清朝腐败无能,官吏贪腐成风,百姓民不聊生,这些都看在眼里,如果不做点什么,怎么对得起天下的百姓。宝剑该出鞘了,我意已决,出现任何意外,我一个人承担!”

    既然老大这么说了,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我决定今晚就行动。”

    众人一惊。

    “任天河,李大祖,进来”

    二人走了进来,天合庆道:“今晚行动,刺杀钦差。

    “是。”二人随即走了出去。

    其他人只有静静地等待消息。

    夜晚的盛京城异常的寂静,刘永泽还在密切的监视着,任天河以及李大祖穿着夜行衣,蒙着面,手里拿着剑,沿着道边悄悄的走了过来,三人在一起点了一点头,任天河对刘永泽说:“你在这看着,我俩上去。”

    刘永泽说:“好的。”

    二人飞檐走壁似地蹬上了文轩客栈的二楼,这时宝剑已经拔出,二人站在那里正准备往里冲,而睡在里面的钦差大人柯博轩似乎有些察觉,睁开了眼睛,坐了起来,感觉外面有人,有危险,就起身躲在了床的侧面静静地听着一切变化。

    任天河左脚一抬,使劲一踹,将房间露台的门踹开,二人冲了进去,不顾三七二十一,就往床上刺,刺了几下感觉不对,这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钦差顺势挥起胳膊,朝任天河挥去。

    “咣”。任天河顺势倒地,李大祖看到此情况,挥剑刺向钦差,钦差躲闪不及,右臂被刺伤了一个口子,鲜血躺了出来。钦差不顾伤痛,来了个反擒拿,将李大祖的宝剑抢了过来,向李大祖刺了过去,李大祖的右大腿被刺伤了,就在这紧急时刻,在一楼的小二听到打闹声点着蜡烛上来了,二人见情况不好,跳下二楼,与刘永泽一起消失在黑暗之中。

    钦差大人受了伤,也没有再去追,心想:“谁知到我的身份呢?行刺的人是谁?为什么要向我行刺?种种谜团困扰着他。

    而现在钦差大人还没有明白风雨飘摇的大清已经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了!

    小二感觉事态不好,推门进来,蜡烛微弱的光线照在地上,滩滩血迹映入眼帘,见钦差坐在床上,捂着伤口,屋里一片狼藉,赶紧报官,转身就向官府跑去。

    钦差心想,小二去报官了,来人问的话肯定瞒不住了,需要想一个对策,以方万一,弄不好的话,连京城都回不去。

    知府县衙院内,知府尹东贺正坐在大堂之上,似乎在思考什么,站在底下的师爷说:“老爷,你有心事?”

    知府说:“最近朝庭给我来信,说辽东太守何天启一个月以前给皇上上了一个折子,内容是盛京地区腐败严重,贪腐成风,即日就派了一个钦差大臣赶赴盛京查此案,钦差大人长什么样,是什么来历,都不清楚。算一算日子,应该到盛京两天了吧!很明显这次是冲着我和我的党羽来的,弄不好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啊!”说完喝一口西湖龙井压压惊!

    师爷考虑再三说:“老爷不必惊慌,车到山前必有路。如果真是冲咱们来的,那我也有对策!”

    知府说:“什么对策?”

    师爷说:“明天开始派人全城秘密寻找,找到了以后,给他请到这,探一探他的态度,如果态度不坚定,一切好说;如果非常坚决,拿重金买通。这年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能使磨推鬼。他肯定经不住银子的诱惑。在官场上有一句俗语:如果你不能消灭你的敌人,那么就把你的敌人变成你的朋友。”

    说到这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知府笑着说:“还是师爷技高一筹啊!”

    “喝茶喝茶,上好的西湖龙井!”

    “谢大人厚爱!”

    文轩客栈的店小二慌慌张张的跑向衙门,道:“我要报官。”

    衙役问:“这么晚了什么事?”

    “文轩客栈有人行刺客人,快点过去。”

    衙役一听,赶紧向知府禀报,知府一听,瞬间火冒三丈,气急败坏的说:“现在这情况,竟给我惹祸,钦差就在盛京暗访,出了这等事,该如何是好?我的乌纱帽这回可要真的丢了。”说完傻傻的坐在椅子上。

    师爷说:“老爷,有没有这种可能,被刺的人有可能就是钦差。”

    知府瞬间眼睛一亮,“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我们现在就去文轩客栈,把兄弟们都叫上,你带点银子,多做几种准备。”

    “明白”

    毕竟久经“沙场”,这些规矩还都懂。

    知府及师爷还有手下、小二急忙的向文轩客栈走去,夜色中好大的队伍点着火把走到了文轩客栈楼下,知府命令手下包围客栈,客栈被围的水泻不通。

    “小二在前面带路,我们上去”

    客栈里面其他住店的客人都已经被惊醒,惊吓之余前来围观,当看到此情此景是都退回了自己的房间。有两个客人懂得点医术,赶紧给钦差给包扎上,这时知府及衙役走了过来,知府阴森森的脸庞看着知府,说:“你就是被刺伤的那个人?”

    钦差道:“是。”

    知府道:“你跟凶手有什么仇恨,他们要杀你?”

    钦差道:“不知道!”

    知府怀疑的问:“看你不像是盛京的本地人,你来此干什么?”

    钦差不屑一顾的道:“我确实是外地人,来此地具体干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

    知府非常的气氛,“你大胆”

    师爷向知府使了个眼色,对着衙役说:“将他带回去调查,这个案子谁也脱不了干系!”

    两个衙役上去将钦差左右架着,刚要带走,钦差说:“慢着,你们谁敢?我是朝廷派下来的暗访的钦差。”说着就把文书和钦差令符拿了出来,递给了知府,知府接着微弱的灯光一看,顿时傻眼了。

    跪下说:“钦差大人饶命。小的有眼无珠,冒犯了大人。”

    钦差说:“你就是知府?”

    “正是”

    “刚才很威风啊,你现在和你刚才的样子是一个人吗?”

    “钦差饶命”

    “我今天奉命办差,你不接案子,城外难民成山,这就是你的功绩。”

    钦差朝师爷行使了个眼色,师爷笑呵呵的站在钦差面前,递上了二十万两的银票,师爷说:”孝敬您的,请收下,全国各大票号均可兑换。”

    钦差眼一亮,将银票接过来揣进怀里说:“你的诚意我已经看到,一切好说,我可以在圣上那替你美言几句,起来吧!”

    知府大人起身说:“天色已晚,不如到我府上小叙,也算是给您接风了。”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些人从客站出来直奔县衙,衙役们左右两翼护卫这,回去以后知府告诉师爷去准备上好的酒菜,招待钦差大人!知府对钦差说:“您请坐,先喝会茶叶给您压压惊,今天行刺的人很有可能是反对朝廷的人,他们知道你来的消息,所以行动。

    钦差点点头说:“有道理,你的茶不错!”

    这时的钦差已经被知府给收买了,俩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夜色下的县衙是那么的阴暗,县衙的后堂酒菜已经备好,圆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十八道菜和一坛陈酿,香气早已飘向钦差的鼻子里,因为他已经禁不住菜香的诱惑。

    知府过来走向钦差,说:“酒菜应经备好,请吧!”

    钦差随着知府来到了桌前,看到这些菜肴,双手相互撮一撮,说:“真丰盛啊,让知府这么破费真是让我过意不去啊!”

    知府说:“一片心意,应该的,应该的。请入上座,随后知府和师爷坐在了钦差的左右两边。

    知府拿起小酒壶,给钦差的就被满上,师爷又给知府满上,最后师爷给自己倒上,知府说:“今日钦差大人在百忙之中能来寒舍,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啊!在这里代表盛京的全体老百姓敬您一杯。”

    三人将酒杯碰一下,一干而尽。

    师爷说:“大人请吃菜,这时是我们知府从辽宁地区招来的大厨,味道绝对满您的口味,您尝尝!”

    钦差尝了一道辣炒扇贝,说:“鲜、妙,我爱吃!”

    知府又将就给钦差满上,道:“这第二杯我敬您,给您赔罪,如有冒犯,请原谅。”

    钦差说:“哪里的话,这就叫不打不相识,第一次叫敌人,这第二回就是朋友了!”说完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两个时辰后,三人吃饱喝足,知府说:“大人,您今晚就在我府住下,他们胆子再大,也不敢闯进衙门,保证您的安全,今天天色已晚,明天一早,我和师爷着手办理您的遇刺案,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凶手找出来!”

    钦差听完以后恩了一声,显得非常满意,说:“既然这样我就在您这住下,但是行刺我的人一定要抓紧时间找到,问清原因,我好回京复命。

    “尽快尽快,您放心!”

    钦差见天色已晚,便回房休息,见钦差回屋已经熟睡,师爷对知府说:“现在,钦差已经和我们是一道上的人,巡查暗访的事应该已经没什么事了,最主要的是尽快查清遇刺案,抓住凶手!

    知府说:“少了一个敌人,多了一个朋友,不用我们找,自己就送上门来,今天真是赚着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苍天助我啊!说完二人各自回屋睡觉。

    回到屋里的钦差并没有睡着,而是在想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心想:今天在客栈行刺的人是谁?如今在知府这里,知府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并且收了白银,盛京腐败案不能再查下去了,得找了理由瞒过圣上,我才能保住自己,随后陷入了苦苦的沉思中……

    早晨的阳光照在令府的大院内,显得格外的明媚,令府老爷及夫人还没有起床,但管家丁二已经在厨房忙着了,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熬得人参汤,因为老夫人曾经说过,顿人参汤给他们新婚的小夫妻补一补身子,过了一会儿,见火候到了,将大盖拿开,把碗取出,因为很烫,好悬没打在地上,惊出丁二一身的冷汗,丁二往院里一看,见老爷已经起床了,赶紧端着参汤走到老爷的身前,说:“老夫人吩咐小的,每天早上给您送参汤,让您和夫人补补身子。”

    令老爷说:“辛苦你了。”

    令老爷对着夫人说:“我们俩喝了吧!”

    随后二人一口一口的喝完。

    突然看见丫鬟小翠来了,说:“老夫人叫你们去用早膳。”

    夫人说:“知道了,你下去吧。”

    二人来到前堂,先拜见父母,老太爷很慈祥地说:“坐下吧,吃饭吧!”

    四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用早膳。

    老夫人对新媳妇说:“您刚嫁进来,生怕你不适应,这几天感觉怎么样?”

    令老爷的夫人回答道:“一切都好,谢母亲大人的关心。”

    果真是贵族血脉的后人,就是懂规矩,识大体,端庄大方,这个回答让老太爷及夫人很满意。用完早餐就各自回房了,令老爷刚要歇一会儿,对妻子说:“不行,我得去一趟去沙岭镇的商铺,那里有一些生意需要处理一下。

    妻子拍一拍他的衣领说:“您放心的去吧!道上注意安全!”

    令公子交代完府里的一些事情以后,便叫丁二备马车。一刻钟以后,备好的马车已经在令府的院门口等候,丁二见老爷一出来,赶紧聊起车帘,令老爷上了车,丁二问:“老爷,您去哪?”

    “沙岭镇红杉当铺。”

    “好嘞!老爷,您做好,咱们这就启程。”

    红杉当铺是令老爷的另一处买卖,以靠当物品经营,令老爷无疑是这家当铺的大东家,前两天这家当铺的掌柜来禀报说有一个人想当一个古董,掌柜的拿不准,怕赔了钱,所以叫来了令老爷亲自过目。

    一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红杉当铺的门口,掌柜的赶紧出来迎接,对着令老爷说:“您里边请,那个人一会就到。”

    走进去的过程中,顺便看了一下当铺的摆设,经营的状况,查了一下账目,说:“经营的不错嘛!”

    掌柜的说:“全靠东家的提拔!”

    说话间,茶就端了上来,令老爷细细的品尝着茶来等待那个人。

    半个时辰后,那个人手抱着一个东西进来了,那个人穿着像贵族,但面色焦黄,身材瘦弱,四肢无力,掌柜的对着令老爷点了点头,令老爷明白了用意,上去对那个人说:“我们里面谈。”

    令老爷和掌柜的以及那个人三人进了里屋,三人坐下。

    令老爷问:“您怎么称呼?”

    “我姓齐,你比我大,就叫我齐老弟吧!”

    令老爷问:“你要当什么?是古玩还是字画?”

    齐老弟将物品放在了桌子上,打开了最外层的布,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间青铜的大碗,令老爷拿了过来,仔细的观察,早年随着父亲走南闯北,练了一手会看宝贝的本领,靠这个本领闯天下,吃不了亏!令老爷凭借着多年的经验敢断定这是一件商朝的青铜器!如果将它拿下,少说赚几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令老爷决定赌一把!

    令老爷说:“您是要卖还是当?”

    齐老弟很无奈的说:“我卖。”

    令老爷又问:“看你像满洲八旗的贵族,怎么会买则么贵重的东西呢?”

    齐老弟回答说:“如今是没落的贵族,前一段时间迷上了赌博,将家底基本上输光了,白天赌博输了钱,晚上就去妓院住一晚,第二天接着赌,就这样,我现在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是我最后一件宝贝,价值不菲,您给开个价,合适的话,这东西你就拿走!”

    令老爷沉思了一会儿,说:“四万两白银!”

    “不行,价太低了”

    “那就五万两白银,我可不能再高了”

    “五万就五万,成交!”

    “好,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令老爷向掌柜的使了个眼色,掌柜的带着齐老弟在柜台写个收据,画押,之后将银票给了他,见齐老弟走远,赶紧回里屋找令老爷,说:“东家,这宝贝少说也值十万,您五万就给拿下了,真有您的!”

    令老爷语重心长的说:“以他现在的状况,能卖出五万两就已经很不错了。他原本是满清贵族,但是自己不争气,到了今天的地步,现在盛京的赌坊和妓院九成以上都是八旗的子弟吧!你知道人生十大恶习是什么吗?”

    “东家,这还真不知道!”

    “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这十样东西沾上一个,这个人就完了,所以我们最主要的就是修身养性,做生意也是如此。

    “东家,今天跟你可学着不少真东西,长了见识了。”

    “把这个青铜碗摆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上,那些有钱人来了肯定会买走的,最慢不超过今天晚上。”

    掌柜的将青铜碗摆在了一进门的正中间,一个时辰后,百草堂的老板李思奇走了进来,一眼就盯上这个青铜碗,问掌柜的:“这个宝贝您给个价!”

    “十万两白银”

    李思奇说:“十万两,这么贵……,瞬间恢复了镇定,十万就十万,买了。”

    “您真爽快”

    二人写收据,画押。李思奇将银票给了掌柜的,见李思奇走远,对令老爷说:“东家,您真是神了,我服了!”说完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天色已晚,令老爷离开了当铺,回到了自己的府中,一天的时间就净赚五万两,高兴极了。

    这件事没几天就传开了,闹得盛京沸沸扬扬,红杉当铺的招牌借这次机会打了出去,生意比以前更好了。令老爷真是生意爱情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