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章 董公仁定计 擒牵招献关
董昭得知张杨来了,不得不谨慎行事。如今是战时,张杨也算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壶关。以董昭的心智也猜出了他此行来的目的,那一定是做公孙先的说客。对于公孙先这棵大树,董昭早就想依靠了,不过他心气很高,秉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原则,就没有投奔。毕竟,鬼才郭嘉并非浪得虚名,做不得公孙先的谋主,董昭也就打消了念头。
待客厅中,但见张杨端坐客首,身边站着一人。董昭打眼观瞧这人,剑眉耸立,鹰眸犀利,猿臂修长,身长七尺七寸。扎巾箭袖,打扮紧趁利落,腰间两侧挂着手戟,看样子是张杨的护卫。
董昭心中盘算:张杨的亲卫军卒我都见过,此人仪表不俗,相貌堂堂,难道是卫将军麾下的战将?思量间,张杨打断了他的思绪,言道:“公仁贤弟,叫为兄好等呀!”
“兄长,告罪了。方才射猎归来,猎得上好野味正欲给兄长下酒。”董昭很会说话,朝管家一挥手,那管家自然安置酒肉去了。
少时,三人坐定,酒肉齐备。屋中只有他们三人,董昭这才开口:“不知这位壮士?”
“贤弟,此乃君侯麾下勇将,太史慈,字子义,卫将军府兵曹从事。这次前来,正是保护为兄安全。”张杨给董昭介绍。
董昭频频点头,心中感慨:这太史慈年纪还不及我,就任兵曹从事一职,看来公孙先此人果然不同于凡夫俗子。而后说道:“将军虎威名震司隶,剿灭董贼余党,昭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少年英雄,子义将军,请酒!”
太史慈饮尽杯中酒,客道一番:“先生大才,谬赞了。”
张杨也不废话,直奔主题而来:“公仁,依你之心智,想必也知道为兄来此何故。实不相瞒,此次与子义将军同行,只为壶关。”
董昭笑而不语,点了点头,接着听张杨说。
“可有计策擒下牵招?也好让大军进城。事成之后,最少也能来我并州做个别驾。”张杨毫不拖泥带水,以重利相许。
董昭一脸无奈的笑着,说道:“兄长,你这是要逼我卖主求荣啊?”
“是又如何?难道公仁还要继续保袁绍那庸主?若不是念在你我有旧,恐怕贤弟就要面对贾文和了!”张杨毫不客气,直接搬出贾诩。
“哈哈,兄长竟然拿毒士威胁小弟。也罢,不消兄长胁迫,今日见到兄长我便有了定计。”董昭自信说道。
张杨与太史慈对视一眼,洗耳恭听。
“那牵招弃文从武,本就不通兵机,若论排兵布阵,疆场厮杀。兄长也可胜之十倍,但若要从内瓦解确实有些棘手。他生性胆小,府邸守卫森严,又不轻易见客,生怕遭人暗算。若只靠兄长与子义将军两人之力,想擒之颇为不易。”董昭说道。
张杨一皱眉头问道:“如此,计将安出?”
“兄长稍安,听我道来。人嘛,总有喜爱之物。若能投其所好,想必不难接近。假借献礼之名,进入其将军府,也是水到渠成。”董昭说出了计划。
“他喜好何物?”张杨问道。
董昭笑而不语,起身转回内室,少时拿来一个包袱,呈于桌案之上。而后打开包袱,拿出一个锦盒。
“此乃何物?”张杨不解的问道。
董昭打开锦盒说道:“此乃《孙武十三篇》的孤本。这牵招对收藏兵书战册极为痴迷,若将此物献上,他定欣喜若狂。”
“贤弟,这,这不是你所珍藏的孤本?”张杨这才想起,董昭提过他收藏有此兵书孤本。
董昭哈哈大笑:“兄长糊涂了,只是诱饵罢了,到时杀了牵招,不还是物归原主?”
张杨见董昭说的如此云淡风轻,自己还操什么心?不过心中暗道:这些文人,心计就是深呀。三说两说,就能把人的命要了。也罢,牵招啊牵招,也是天不容你,才有这兵书孤本的出现。
三人又郑重的磋商了一番,最后决定由张杨跟太史慈扮作假意投奔之人,而后献上孤本,接近牵招,杀死牵招以后,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入壶关。最后由董昭用参军的身份,收拢牵招的部下。
翌日,张杨与太史慈带着《孙武十三篇》的珍贵孤本去面见牵招。而董昭则召集了当年跟随自己的县丞、县尉等旧部,随时准备接应。
牵招此时正闲来无事,拿着一本兵书细细品读,至于能不能了解其中深意,那就看他的造化了。他本就不是当将军的那块料,读再多的兵法,也不过纸上谈兵罢了。
正在这时,一小校前来:“报,启禀将军,府门外有两名应募之人,说是要面见将军。”
“怎么?现在连招募个兵勇,都要让本将军亲力而为吗?”牵招头也不抬,不屑的问道。
“将军,来人说有要事,需面见将军方可。”小校回答道。
牵招听罢,心中思量一番:若是平常百姓投军,也不会如此行事。莫不是有什么重要军机不成?也罢,待我见上一见。想到此处,便说道:“让他们来见我吧。”
待客厅中,但见张杨端坐客首,身边站着一人。董昭打眼观瞧这人,剑眉耸立,鹰眸犀利,猿臂修长,身长七尺七寸。扎巾箭袖,打扮紧趁利落,腰间两侧挂着手戟,看样子是张杨的护卫。
董昭心中盘算:张杨的亲卫军卒我都见过,此人仪表不俗,相貌堂堂,难道是卫将军麾下的战将?思量间,张杨打断了他的思绪,言道:“公仁贤弟,叫为兄好等呀!”
“兄长,告罪了。方才射猎归来,猎得上好野味正欲给兄长下酒。”董昭很会说话,朝管家一挥手,那管家自然安置酒肉去了。
少时,三人坐定,酒肉齐备。屋中只有他们三人,董昭这才开口:“不知这位壮士?”
“贤弟,此乃君侯麾下勇将,太史慈,字子义,卫将军府兵曹从事。这次前来,正是保护为兄安全。”张杨给董昭介绍。
董昭频频点头,心中感慨:这太史慈年纪还不及我,就任兵曹从事一职,看来公孙先此人果然不同于凡夫俗子。而后说道:“将军虎威名震司隶,剿灭董贼余党,昭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少年英雄,子义将军,请酒!”
太史慈饮尽杯中酒,客道一番:“先生大才,谬赞了。”
张杨也不废话,直奔主题而来:“公仁,依你之心智,想必也知道为兄来此何故。实不相瞒,此次与子义将军同行,只为壶关。”
董昭笑而不语,点了点头,接着听张杨说。
“可有计策擒下牵招?也好让大军进城。事成之后,最少也能来我并州做个别驾。”张杨毫不拖泥带水,以重利相许。
董昭一脸无奈的笑着,说道:“兄长,你这是要逼我卖主求荣啊?”
“是又如何?难道公仁还要继续保袁绍那庸主?若不是念在你我有旧,恐怕贤弟就要面对贾文和了!”张杨毫不客气,直接搬出贾诩。
“哈哈,兄长竟然拿毒士威胁小弟。也罢,不消兄长胁迫,今日见到兄长我便有了定计。”董昭自信说道。
张杨与太史慈对视一眼,洗耳恭听。
“那牵招弃文从武,本就不通兵机,若论排兵布阵,疆场厮杀。兄长也可胜之十倍,但若要从内瓦解确实有些棘手。他生性胆小,府邸守卫森严,又不轻易见客,生怕遭人暗算。若只靠兄长与子义将军两人之力,想擒之颇为不易。”董昭说道。
张杨一皱眉头问道:“如此,计将安出?”
“兄长稍安,听我道来。人嘛,总有喜爱之物。若能投其所好,想必不难接近。假借献礼之名,进入其将军府,也是水到渠成。”董昭说出了计划。
“他喜好何物?”张杨问道。
董昭笑而不语,起身转回内室,少时拿来一个包袱,呈于桌案之上。而后打开包袱,拿出一个锦盒。
“此乃何物?”张杨不解的问道。
董昭打开锦盒说道:“此乃《孙武十三篇》的孤本。这牵招对收藏兵书战册极为痴迷,若将此物献上,他定欣喜若狂。”
“贤弟,这,这不是你所珍藏的孤本?”张杨这才想起,董昭提过他收藏有此兵书孤本。
董昭哈哈大笑:“兄长糊涂了,只是诱饵罢了,到时杀了牵招,不还是物归原主?”
张杨见董昭说的如此云淡风轻,自己还操什么心?不过心中暗道:这些文人,心计就是深呀。三说两说,就能把人的命要了。也罢,牵招啊牵招,也是天不容你,才有这兵书孤本的出现。
三人又郑重的磋商了一番,最后决定由张杨跟太史慈扮作假意投奔之人,而后献上孤本,接近牵招,杀死牵招以后,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入壶关。最后由董昭用参军的身份,收拢牵招的部下。
翌日,张杨与太史慈带着《孙武十三篇》的珍贵孤本去面见牵招。而董昭则召集了当年跟随自己的县丞、县尉等旧部,随时准备接应。
牵招此时正闲来无事,拿着一本兵书细细品读,至于能不能了解其中深意,那就看他的造化了。他本就不是当将军的那块料,读再多的兵法,也不过纸上谈兵罢了。
正在这时,一小校前来:“报,启禀将军,府门外有两名应募之人,说是要面见将军。”
“怎么?现在连招募个兵勇,都要让本将军亲力而为吗?”牵招头也不抬,不屑的问道。
“将军,来人说有要事,需面见将军方可。”小校回答道。
牵招听罢,心中思量一番:若是平常百姓投军,也不会如此行事。莫不是有什么重要军机不成?也罢,待我见上一见。想到此处,便说道:“让他们来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