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周亚夫

长安城中一个酒馆中,刘彻正坐在一间雅间中。自考举结束以后已经过了几个月,自从刘彻封了他们官职以后,刘彻就把管理长安的事情交给了汲黯负责了,反正前世汲黯也是做过内史的人,而刘彻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首先刘彻让原涉去开了一间酒馆,这酒馆可是一个打听消息的好地方,然后把酿酒术给了他。然后刘彻又盗用了一下乾隆的对联,给酒馆取名天然居,两侧书有“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至于刘彻现在到这里来干嘛,等人。等的就是丞相周亚夫,自从刘彻接了那个解救周亚夫的任务以后,刘彻就开始思考要如何救周亚夫,要救周亚夫首先就要明白周亚夫的死因,周亚夫死在了他的性格上,死在了他不懂变通,死在了汉景帝觉得他不受控。所以要救周亚夫就要改变两个人,一个是周亚夫,另一个是汉景帝。想要改变汉景帝这个难度太大,所以刘彻首先要改变周亚夫,要让汉景帝觉得周亚夫可控,而且要是刘彻能够控制周亚夫。

    然后就有了这次见面,刚好上次公孙贺救了袁盎,而公孙贺是刘彻的手下,袁盎就来拜访刘彻,虽然刘彻不是很喜欢袁盎。

    要说袁盎这个人,当年吴楚七国之乱发生叛乱,吴楚叛乱的消息传到京城,晁错对丞史说:“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计谋。”丞史说:“事情还没有暴露出来,就惩治他,可能中断叛乱阴谋。现在叛军向西进发,惩办袁盎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袁盎也不该有什么阴谋”。晁错犹与未决。

    袁盎与晁错同朝为官,袁盎向来不喜欢晁错,只要有晁错在的地方,袁盎就离去;只要有袁盎在的地方,晁错也就离开。两个人从来没有在一起谈过话。汉景帝继位,晁错当上了御史大夫,派官吏查核袁盎接收吴王刘濞财物的事,定罪行给予袁盎惩罚。景帝赦免了袁盎,贬为平民。袁盎曾任吴国丞相,在吴国丞相位置上为图自保,饮酒混日,不管事务。刘濞厚待袁盎.。刘濞真的反叛了,袁盎心里也很紧张,担心被牵连进去。有人把晁错准备请求处治袁盎的消息透露给了袁盎。袁盎心里很害怕。袁盎明白只要被牵进吴王叛乱一事,肯定是杀头灭族。袁盎只是一介平民,晁错却是景帝的红人,晁错对袁盎芥蒂很深,袁盎也深知晁错的为人。晁错要处置袁盎,把“吴王叛乱”这把刀架在袁盎的脖子上。袁盎得到消息后,沉着冷静,当夜就去见窦婴,窦婴和袁盎两个人向来有交情。袁盎向窦婴说明吴王所以反叛的原因,希望能到汉景帝面前亲口反映情况。

    魏其侯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汉文帝时候做过吴相,后来因病免职了。晁错为御史大夫,与公卿列侯宗室讨论削藩,没有一个人敢非难晁错的建议,只有窦婴与他争辩,因此窦婴和晁错有了隔阂。吴楚等七国反叛时,汉景帝任命窦婴为大将军。此时,汉朝的军队还未出动,窦婴也未出发。窦婴进宫向汉景帝报告袁盎的意见。汉景帝召见袁盎。袁盎进宫面见景帝时,汉景帝正和晁错一起筹算军队和军粮的事情,汉景帝询问袁盎对吴楚反叛的看法。袁盎向汉景帝分析了吴国的弊端,断定吴王一定会失败,不足忧虑。晁错也认为袁盎分析得对。景帝征求袁盎的对策时,盎对曰:“原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也。”乃屏错。错趋避东厢,恨甚。晁错离开后,袁盎向景帝进言说:“吴楚相遗书,曰‘高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过诸侯,削夺之地’。故以反为名,西共诛晁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斩晁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削地,则兵可无血刃而俱罢。”汉景帝静默了很长一段时间,说“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袁盎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胆识,几句进言轻而易举地将晁错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利刃反悬到了晁错的头上。後十馀日,上使中尉召错,绐载行东市。错衣朝衣斩东市。汉景帝也算给了晁错很大面子,让晁错穿着朝服乘车巡行东市而慷慨就义。

    结果是晁错被杀了,吴楚是丝毫没有退兵的意思。其实晁错的死也不能怪袁盎,袁盎也是被晁错逼的,然后冒死谏言,也是景帝急混了头,以为杀了晁错就能让吴楚退兵,也不想想吴楚都已经起兵了,刘濞那是冲着皇位去的,晁错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而当时刘彻不过两岁,也没办法救晁错。

    再说了刘彻这个太子袁盎也是出了力的,就是袁盎说服了窦太后放弃了立梁王为储君。

    袁盎

    统帅70,武力71,智力82,政治85.

    简介:袁盎,字丝,汉初楚国人,西汉大臣,个性刚直,有才干,以胆识与见解为汉文帝所赏识。袁盎有较浓厚的儒家思想,强调等级名分、按“礼”行事,不能有僭越行为。为人敢言直谏,后因此触犯汉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迁徙做吴相。汉景帝即位,吴楚七国叛乱,袁盎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官拜太常,出使吴国。叛乱平定后,封为楚相。后因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君,遭到梁王忌恨,为刺客所杀。

    然后刘彻就见了这个袁盎,而刚好袁盎的人缘还是很好的,这点与晁错不一样,袁盎和周亚夫的关系还是蛮好的。于是刘彻就让袁盎约了周亚夫到天然居来。

    “殿下,袁公和丞相到了!”这时原涉进来道。

    “好,等丞相和袁公他们进来以后,你就到门外去守着,没有我的命令不能让任何人靠近。”刘彻道。

    “诺!”原涉躬身道并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刘彻就听到了袁盎和周亚夫的谈笑声。然后就见袁盎带着周亚夫走了进来。

    这时周亚夫一看太子在此吃了一惊,连忙道:“臣周亚夫见过太子殿下!”

    “丞相不必多礼!”刘彻道。

    “袁公,太子怎会在此?”这时周亚夫才对着一脸笑意的袁盎问道。

    “丞相不必多疑,是我让袁公请丞相过来的。丞相先请坐吧”这时刘彻道。

    周亚夫一头雾水,只能先跪坐下来。“不知太子找臣何事。”

    “袁公你先下去吧。”这时刘彻又向袁盎道。

    “诺!”臣先告退,说着就退出了房间。

    这时刘彻才有功夫打量起周亚夫。只见周亚夫虽然一身便装,但自有一股肃杀之气,坐姿严谨。在刘彻面前也是不卑不亢。刘彻不由赞到不愧是千古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