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代战神
字体: 16 + -

第四章 随机应变

    二零三三年四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粟云飞在军部的大礼堂上,举行一堂军事课程。听课的观众,有一一二旅装甲侦察营的营长孙波鸿,教导员公孙华。一一三旅装甲侦察营的营长佘强,教导员钟兴业。装甲六旅装甲侦察营的营长郑高轩,教导员容涵亮。以及这个三营的全体连排干部和业力骨干。人数总共超过二百人。

    粟云飞所讲的题目,就是:随机应变!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上,三下江南的时候,我第二纵队第五师师长钟伟,多次违背东总的命令,事后却因为打胜仗,而得到东总林彪表扬的故事。事实是如此吗?不是!

    事实上,钟伟是随机应变,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命令,并没有真正违命。

    第一次“违令”,说的是5师未能执行东总1947年3月8日24时的命令而欲进行靠山屯战斗的情况。当时的情况是,8日24时,5师接到东总电令,要求其立即出发,到达靠山屯南之朝阳川、万兴铺一带,准备明日下午东进,配合1纵等部队围歼大房身地区新1军。

    3月9日,5师东进中长路,于上午10时进至朝阳川及其以北之蒿子站地区,即令部队组织侦察。13时许,捕获敌88师的几名逃兵,并找到一名由靠山屯出来的小学教员,得悉敌88师尚在靠山屯及其外围。与此同时,师侦察连亦在靠山屯以西之四平街与敌一个连接触,并将敌击溃。14时许,发现靠山屯敌两个连经靠山屯西南之拉拉屯向西运动。17时,我14团团长吴国璋在该团2营所在地八家子向师报告:发现靠山屯方向有大批敌人及大车向德惠方向撤退。

    师接报告后,考虑到敌88师在退却中,战斗意志不坚定,战斗部署不周密,我一个师出击虽然要冒一定风险,但至少可以追歼其一部,最低限度不会吃大亏,同时,我18师、独1师位于靠山屯东北,均可支援。而若机械地执行东总的命令,经靠山屯以南继续东进,则势必同敌人的行军纵队交叉,被迫投入战斗,造成边走边打的局面,这样,仗也不好打,路也走不成,不仅放跑了敌人,错过了歼敌机会,而且必然不能在限定的时间到达指定位置,两下落空。而且当时因5师前两次下江南没有打上仗,全师指战员求战情绪高,有必胜的信心和把握。考虑这几方面的原因,经研究决定,遂定下决心,暂不执行东总8日24时要求其东进的电令,而就近攻击靠山屯之敌。

    第二次“违令”,说的是5师未能执行东总3月9日16时、19时的两次电令,而继续进行靠山屯作战的情况。

    9日21时,5师接到东总16时发来的电报,命令其当夜出发,于10日9时前到达德惠西南之四道沟一带,准备11时截击由城子街向九台退却的敌人。后又接东总19时发来的电报,令5师在到达上述指定地点后“自德惠南乘虚而入,插至德惠东南之于家粉房、四平川一带”。师首长研究后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部队已经全部展开,且14团已进入战斗,正与敌胶着,如执行此命令,从撤出战斗到收拢、集结、开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仅难以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而且必然放跑已抓住的敌人,前功尽弃。有鉴于此,遂决定仍按原定决心执行,并上报二纵与东总。第三次“违令”,说的是5师未能执行东总10日12时至14时要求5师东进的电令,而继续其攻歼靠山屯之敌的情况。

    3月9日晚,5师15团及13团向靠山屯搜索前进时,开始并未发现敌踪,以山炮向靠山屯进行火力侦察,屯内亦无反应。根据这一情况,5师曾一度改变决心,电告东总靠山屯已无敌人,准备收拢部队执行东进任务。但就在电报刚刚发出不久,10日2时许,15团进入靠山屯内,发现了靠山屯东端烧锅院子内尚有敌人,并获知敌人人数及武器装备的情况。钟伟得报后,即又一次“出尔反尔”,改变东进部署,令所部包围该敌,积极准备将其围歼,并将总攻时间定在10日的20时。但就在积极准备中,10日12时至14时又连续三次接“东总”电,仍令5师立即出发东进参加歼灭大房身之敌的任务。这个时候,攻歼靠山屯的战斗已经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师遂将靠山屯之敌情及5师歼敌方案电报东总,仍一本决心攻歼靠山屯之敌。东总接电后,于10日20时靠山屯战斗总攻发起前半小时来电,同意并肯定5师的决心。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到,在战斗过程中,钟伟只是因应敌情的变化,对部署作出必要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执行东总的命令,绝非是什么“违命”。

    东总的司令员林彪,曾在不同的讲话中反复讲到服从命令与机断专行这一对矛盾的处理,比如他说,“坚决执行命令,遵守攻击时间,否则会把整个局面弄乱了,游击队作战时没有这一问题,而大兵团配合作战时就完全不同了。但在临时情况变化时,在不防碍整个上级意图时,应当机断专行。机断专行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我们要求的是积极的机断专行,站在歼灭敌人的总意图上,站在革命的立场上,在不防碍整个部队协同动作的条件下,去灵活处理情况。这种机断专行是革命军队的本质。”他甚至强调,“在情况变化时,不执行命令是可以的。有些具体情况下,可以不照命令去做,如执行命令,倒反错了。”

    而且,据很多当事人的回忆,钟伟虽然没有机械地执行上级的指示,但他创造性地执行上级命令,绝非是一个人独断专行的。而是通过党委讨论研究,在多种意见互相交流中,最终取得统一意见后,才执行一下去的。所以,说钟伟“违命”,绝对是个假命题。

    粟云飞最后说道:“在坐的各位,都是装甲察营的将士。装甲侦察营在我们军,是扮演着先锋军的角色。你最先接触敌人,离敌人最近。所以,你们掌握着第一手的敌人信息,谁也没有你们那么快,那么准。你们在前线,对战场的判断力,直接影响到全局,甚至影响到战斗的胜负呀!各位,你们的担子很重呀!”

    “今天,我讲这个题目。就是希望各位,在未来战争中,能够像钟伟为代表的我军优秀指挥员那样,即顾全大局,也能随机应变。即勇往直前,也灵活机动。即不能违命,也不能机械地执行命令,而是要有勇有谋,随机应变,为全军打开胜利之门!”

    粟云飞说完之后,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