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代战神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热泪纵横

粟云飞终于可以睡觉了,但只睡了三个小时,警卫员就叫醒了他。粟云飞先问值班的林方,得知没有情况后,再检查了一下各部队的情况,发现大家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干事,该撤退的在撤退,该隐蔽的已经隐蔽好了。这时候,军长戚冠宇和政委李碧书都在线上,仨人就聊起来了。

    “这一仗打得不错,最算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李碧书说道。

    “这是我们军人的责任!”戚冠宇说道:“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有出色,才能真正做个人。同样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能把握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才是正常国家,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作为军人,就必须为国作出牺牲,打赢每一场仗,绝不能让别人,主宰我们的命运。”

    “军长说得好呀!”粟云飞说道:“当年九一八事变的时候,民国上上下下,都寄望于国际调停。结果如何?当时,正逢国联第六十五届会议在日内瓦举行,民国政府要求国联,按照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制止日本侵华。结果国联却各打五十大板,搞出要求两国撤军的荒唐议案。民国想抱发达国家的大腿,结果发达国家只是把脚一伸,让你闻一闻臭味就算了,根本不会给你实际利益。”

    “没错!”李碧书接着说道:“也许是接受了九一八的惨痛教训,到七七事变时,可爱的蒋委员长,难得硬一回了,敢团结国内所有势力,跟日本真刀真枪较量一下。结果小日本只打到武汉,就再也打不下去了,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经过三年的相持,到了四零年七月,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为标志,中国军队开始进入局部反攻了。百团大战的消息一经公布,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立即发出了相关电讯:“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四周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甚为活跃。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随后,美国闻名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及其他国家通讯社驻华记者也接连向国外报道百团大战的消息。一九四零年八月二十九日,苏联《红星报》发表评论指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正在山西积极勇猛地作战,河北、山东及北平四周之游击战争,亦有极大之开展。尽管日机之空袭使中国人民遭受了损失及死伤,但中国人民的情绪极高,且确信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进行独立战争至最后胜利之决心仍然强固,不可动摇。”

    “大家都知道,”李碧书继续说:“在七七事变之后,美国对中日战争,一直采取两面讨好的骑墙态度。一方面向中国派出志愿人员帮助中国抗日,另一方面了继续与小日本大做生意,大量出售石油、橡胶、废钢铁等军用物资给日本。可以说,没有美国在背后支持,小日本根本没有能力入侵中国。小日本向中国军民发射的每一发炮弹,每一颗子弹,都带有美国制造的基因。美国之所以采取骑墙态度,是因为美国无法看不清楚,谁能最终获得胜利,就采取两不得罪,两面获利的方式,就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时那样。可以说,小日本屠杀中国人民的工具,就是由美国提供的。这一份血债,美国也有份。”

    “但是,‘百团大战’的爆发,却改变了一切。‘百团大战’,是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我方向日本侵略者,首次发动主动进攻的战役。也是二战德国入侵法国,将西欧大陆全部囊括其中之后,反法西斯联盟,首次向轴心国发动反攻,其意义非常重大。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屈不挠的,说明了日本侵略者的强大武力,并没有压垮中国人民。说明了日本侵略者,虽然有强大的经济力和超强的武力,但不足以赢得这场战争。”

    “在‘百团大战’爆发之后,美国在四一年四月份,却抛出了一个《日美谅解方案》,该方案的真正内容,只有一个:如果小日本不从七七事变后占领的地区撤军,美国就不再供应日本石油、橡胶、废钢铁等战略物资。这等于要了小日本的命。大家一致公认,这就是小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当然,美国态度的转变,并不是‘百团大战’一场战役的结果,而是自七七事变以来,中国军民上上下下,不分党派,不分贵贱,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国军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都不惧牺牲,浴血奋战的结果。这一切都让精明的美国人看到,小日本绝对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中国人民在《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即使没有爆发太平洋战争,最后也一定能赢得胜利。美国政府终于意识到,即使自己继续采取骑墙态度,中国也一定能战胜日本。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中国的利益,才会有这个转变:从两边骑墙到转而支持中国。可以这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换来的伟大胜利,绝不是别人的恩赐。”

    “政委说得很好!”粟云飞接着说:“古今中外,所有的江山,都是浴血奋斗打下来的,绝不可能是抱大腿抱回来的。一个国家,如果一味想着抱在大腿,结果终于只能沦落为别人的孙子,只配吃别人丢掉的残渣冷饭。”

    “没错,共产党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国民党呀,在抗日战争中,从未主动进攻过,胆小如鼠呀!”这时候,虞亚男也睡醒了,加入讨论的行列。

    “可不能这么说。”政委李碧书说道:“从九一八起,国民党的确干过很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但是,在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最终走上抗日道路,这是值得肯定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在抗日,今天要分那个功劳大,并没有什么意义。国民党当年,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一直坚持抗日,不曲不挠。如果国民党坚持不下去,到海外成为流亡政府,或者国民党政权投降了,那么战后的中国,很有可能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土耳其那样,被列强瓜分。抗战胜利后,除了东北,中国的所有领土,都是由中国军队自己收复的,这对抗后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独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呀!所以,国民党的抗日功劳,也不能抹杀。”

    听到这里,大家点头赞成。

    跟大家完话之后,政委李碧书,又单独与军长戚冠宇通话:“据一一三师发来的报告,我们的将士,不怕牺牲,非常英勇,不愧为人民的战士,不愧为红军的后代!其中钢八连担任的任务最重,最危险,但没有一个人贪生怕死而退缩,他们光荣地完成了任务。戚云同志所在的三班,全班战士,都为国捐躯了。他们都是当代英难啊!”

    李碧书一边说,一边眼中闪着泪花。

    戚冠宇暗暗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很好!很好!戚云不愧为军长的儿子,没有给我们军丢脸,没有给我们民族丢脸,更没有给我丢脸。很好呀!”

    李碧书继续说道:“戚云的母亲牺牲得早,她也是烈士。你们只有一个独子,你们这个家,对国家的贡献,真是非常大呀!”

    戚冠宇挥了挥手,然后说道:“不用说了,这是军人应该做的事。当年毛岸英同志,作为主席的长子,还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呢!我们算个啥?没有我们这些人的牺牲,那有祖国长久的和平呀!”

    李碧书点了点头,非常赞成军长戚冠宇的说法。

    但是,当戚冠宇走进自己寝室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拿起了全家人的大合照出来看。这将大合照,是全家最后一张大合照。当年,戚云只有三岁多,妻子马上要出征西藏,为地震灾区提供医疗服务,所以全家人留下了这张大合照。

    结果,妻子去到灾区之后,在余震当中,一块巨石,从山上跌下来,自己就与妻子,阴阳相隔了。戚云从小就没有母爱,但他很懂事,很听话。从小学开始,学习成绩就很好,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高考时,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大。北大毕业后,他怀着从小就养成的军旅梦,进入了一一三师,这支英雄的部队。他,最终是好样的,没有为部队丢脸,没有为自己丢脸,不愧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一想到这些,戚冠宇不禁热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