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代战神
字体: 16 + -

第三章 独骑屠龙

    fri sep 09 21:48:44 cst 2016

    在中石油在科特利亚南部发现大油田的消息,公布了三个月后,尼桑就向美国贷款,并从美国进口了三十辆m一坦克,一百辆m二步兵战车。而贷款由由北方政府收取的石油资源税来担保。

    在两年之后,我驻科特利亚的维和部队,收到了一份国内发出的绝密电报:据可靠情报,美方或北科特利亚方面,最近会有大动作。你们必须密切注视美方及北科特利亚的动作,配合南方粉碎其阴谋。

    当时,该维和营的营长是粟云飞,一个来自大将粟裕家乡的年轻军官,之前是北京军区三十八集团军陆航旅的副参谋长。岳维贤之前已经在十三集团军任副营长,也被调到该营的机械化步兵连任连长。而欧珠就是该连的副连长。

    粟云飞与岳维贤、欧珠商量后,觉得美方维和部队,直接参与动乱的可能性不大,这样会撕掉美国中立的面具。而最大的可能性是,美国维和部队让北科特利亚通过其驻地,然后直接攻击南科特利亚的军队。北科特利亚现在拥有从美国进口的三十辆m一坦克,一百辆m二步兵战车。而南方只有轻武器,一旦北方绕过维和部队的防线,南方军队肯定抵挡不了。

    于是三人决定,派出侦察兵盯死美方驻地的各出入口。一旦北方越界,我维和部队就立刻对其发动攻击。因为法国藉的维和部队最高指挥官已经下令,南北双方如有越界,维和部队可自行攻击。

    第一天和第二天,侦察兵没有发现异常现象。第三天,终于发现美军的工兵部队,一早出发,下午三时回到营地。粟云飞立刻找来岳维贤和欧珠商量:美工兵部队外出,可能有问题。仨人分析了,美军在行动时,留在地上的痕迹,发现是一些湿润的红泥。这些湿润的红泥,很有可能来自科特河,这是一条分隔南北双方的河流,属于美方驻防的范围。

    “美国维和部队的主帅詹森,一看他的双眼,就知道是一个狡猾的人。”欧珠说。

    仨人最后决定,派一辆步兵战车前往侦察,一旦被联合国其它部队发现,就说是战车大修后要试车。由于可能要与外军打交道,所以由懂多门外语的岳维贤亲自前往。而欧珠自告奋勇当驾驶员。而该车的炮长,就是已经当兵两年的士官岳超智。

    维和部队所装备的步兵战车,是我国最新研制出来的二十二式步兵战车。步兵战车双人炮塔的两侧,各挂两枚红箭九反坦克导弹,作为步兵战车的主战武器。此外还有一门三十毫米机会炮。在步兵战车的后室,则载有六名士兵。

    战车经过一个多小时,在北斗系统的指引下,来到离科特河约有三公里的地方。岳维贤下令停车。他原本的设想是,假装战车发生故障,让部分人在原地修车,另一部分人登上附近的山岗,观察周围的情况。但他们一关掉发动机,立刻就听到科特河附近,传来隆隆的发动机声响。

    这是m一坦克的声音,有经验的岳维贤和欧珠,都立时感到情况不妙。于是,岳维贤指示欧珠,将车驶上附近一个高地。登上高地后,岳维贤从潜望镜中观察到,有大队的战车正在渡河。岳维贤不怕被对方发现,因为这个高地的坡度超过二十度,战车的大部分,都隐蔽在斜坡里,只有一个小小的炮塔露出来,而且战车上坡时,速度只有十公里,不会产生很大的动静。对方用肉眼,是发现不了三千米远的战车的。

    岳维贤将车长潜望镜的放大倍数,从零改为五,立刻就看到,走在前面的是m一坦克,后面的是m二战车,而河上已经架起一座长达两百米的便桥。很显然,这座便桥是美维和部队所为。美军在此架通了便桥,就可以让尼桑的军队,绕过联合国的监视,出其不意地攻击南方的军队了。美国这一招,真是很毒呀!

    岳维贤立刻与营部联系,却惊讶地发现,通迅中断了。从北斗系统上看,离营部的直线距离是三十多公里,刚好还在通讯范围之内,但与营部隔了一座高山,也许就是通讯中断的原因。岳维贤于是改用北斗手机发短信给总部:“发现敌情,请增援。”但还是没有回音。

    “形势很危急,来不及等援军了,只能自己干。”岳维贤心里对自己说。

    这辆最新先进的步兵战车,在操作上已经与现代战斗机没有区别:双手可以不离操纵杆,只要点击操纵杆上的按钮,就可以完成一切动作。车长左手的操纵杆,用来操纵鼠标的移动;右手的操纵杆,用来操纵车长潜望镜的仰俯运动和左右转动。车长潜望镜由日光数字电视、红外数字电视和毫米波测距机三部分组成,不受炮塔指向的限制,可以三百六十度自由转动。潜望镜的放大倍数,从零到十,分为十个档次。炮长潜望镜的配置,与车长潜望镜完全一致,可以互换。其操作方式也与车长相同,只是由于炮长的潜望镜,是固定在炮塔上的,所以炮长的操纵杆,就同时操纵了炮塔的左右转动,和机关炮的仰俯运动。而且,两具潜望镜中的毫米波测距机,同时也具备为本车或友军制导导弹的攻能,因此一辆战车可以同时发射两枚导弹。

    岳维贤输入密码,将步兵战车的状态,从训练状态改为战斗状态。仅仅过了三四秒,在21寸液晶显示器的图像上,电脑已经自动对走在最前两辆m一坦克,并为每个运动中的目标自动打上了数字标记。这表明,战车上的电脑,已经对运动中坦克进行自动跟踪。

    “来不及等营部增援了,敢不敢自己干?”岳维贤问欧珠。

    “干!”欧珠的回答很干脆。

    欧珠的话音未落,岳维贤立刻按下发射键,车外响起低沉的轰鸣声。左右两枚红箭九反坦克导弹,就象两匹饿狼,闪电般扑向它的猎物,两枚导弹发射的时间,相隔只有三秒。红箭九导弹用毫米波驾束制导,射程达到五千米,可以击穿任何现役坦克。

    当岳维贤从潜望镜上看到,两枚导弹先后击中两辆坦克后,立刻就大叫一声:“退!”

    欧珠早就将档位,调为倒退一档。一听到岳维贤的叫声,立刻就狠推操纵杆,战车立刻起动起来。此时欧珠立刻将档位,调为倒退二档。倒车的速度,很快就上升到三十公里。岳维贤感觉到,自己象飞起来似的。这种最新型的战车,驾驶员的操作,也非常有人性化:右手的操纵杆,负责车辆的左右转向;左手的操纵杆,负责操纵车辆发动机的转速,同时左手也负责换档。右脚负责刹车,左脚负责离合器。

    战车飞快地倒退了近两百米,才停下来。

    “欧珠的技术,的确很棒。”岳维贤心里不得不佩服他。

    “三点钟方向,沿小溪前进,速度十公里。”岳维贤发出命令,同时将潜望镜调整为倍数零度,方向左右三十度自动摇摆的状态。战车一起动,岳维贤马上就感受到,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要给颠出来了。岳维贤敢肯定,时速至少达到二十公里。岳维贤双手紧紧抓住扶手,眼中盯着二十一寸的液晶显示器,心里不断骂道:“这个疯子。疯子,疯子……!”岳维贤心里不断在骂,口中却不敢下令,让欧珠降低速度,因为这就等于承认,自己的承受能力不如他。

    一路颠簸了约五百米,岳维贤从显示器中,终于看到一个合适的高地,才叫停了欧珠,然后引导他慢慢驶上高地。

    岳维贤观察到,敌军车队已经停下来,前面两辆坦克在冒黑烟。坦克的两旁,有人在走来走去。岳维贤将潜望镜调到十倍度数,看到有一个肥头肥脑的黑人,半身从一辆m一坦克上伸了出来,正在对周围的人指手划脚,象一个军官。显示器中的图像,将敌军的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了。岳维贤毫不犹豫,立刻用鼠标点击了这辆坦克的侧装甲,然后选定两枚导弹,按下发射键。两枚红箭九喷着长长的火焰,先后向同一目标扑去。

    岳维贤之所以要用两枚导弹攻击一个目标,是因为美军的装甲车辆,全部都装上主动防御系统,可以阻档轻型反坦克武器的攻击,对重型反坦克武器,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为了确保能击中目标,所以有需要使用两枚导弹攻击一个目标。

    这时候,那个指手划脚的人,发现了导弹向他的方向飞来,立刻跳车逃跑。在车辆周围的人,也一哄而散。

    导弹击目标后,岳维贤立刻指引欧珠,将战车开往下一个攻击点。欧珠仍然不理他的指示,将战车有那么快,就开那么快。按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不将战车的速度发挥出来,怎么对得住如此先进的新式武器?岳维贤被他颠得眼冒金星。事后了解到,坐在后面的六名士兵中,有两人连胃酸都吐出来了。

    好不容易找到下一个适合的高地,岳维贤叫停战车后,大声说道:“装弹!”在战车的后室里,还放置四枚红箭九导弹。后室的六名士兵,立刻分工合作,用不到一分钟,就为战车装上了四枚导弹。

    进入了下一个攻击地点,岳维贤观察到,刚才那名跳车逃命的黑人,正站在另一辆m一坦克上,带着耳机,向着河对岸,很激动地挥着双手。岳维贤顺着他挥手的方向看过去,发现还有五辆m二战车还没有过河。岳维贤判断:这个人正在和上司通话,而他的上司,正在未过河的其中一辆m二战车中。

    擒贼先擒王,怎么样才能把这个“王”,找出来呢?岳维贤将潜望镜调到放大十倍的度数,然后逐辆车观察。他发现,只有其中一辆车的车长潜望镜,转了三十多度,而且正对着那名挥手的黑人军官。就是他了。干!

    当两枚红箭九导弹,同时击中了那辆战车之后,那支军队立刻崩溃,四散而逃。我们事后才知道,那辆车上的人,就是那个著名的民主斗士、人权卫士――尼桑将军。他本想率领全美式装备的军队,御驾亲征,一举荡平南方的,却想不到却自取灭亡,当场被我维和部队击毙。

    正当全车人,都为胜利而高兴的时候,岳超智突然大叫一声:“有情况!”

    岳维贤通过潜望镜一看,只见一架阿帕奇直升机,带着八枚反坦克导弹,在便桥上空盘旋。当直升机确信,无法再收拢四散而逃的队伍之后,就向我军战车方向飞来,似乎是想找出,什么力量将这支部队摧毁的。

    阿帕奇直升机一越过山脊,就发现了一千多米处的步兵战车,但直升机看到战车上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标志,不敢立即开火,而是悬停在半空中。这时候,岳维贤也把机关炮,对准了直升机,双方就这样,对峙起来了。

    阿帕奇直升机对步兵战车,如果距离在三千米以上,或者直升机隐藏在障碍物背后,那么步兵战车必败无疑。但现在是直升机悬停在半空,相距只有一千多米,则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对方开火,我立刻还击!”岳维贤说话很镇定,但实际上,手心都冒出冷汗了。

    双方对峙了十多分钟,双方都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最后,还是阿帕奇直升机先飞走了。岳维贤事后才知道,这架直升机,不是维和部队的,是附近美国基地飞过来的。直升同向基地请示,基地知道是维和部队的战车,所以最终不敢下令开火。美国方面,虽然很不甘心,自己的代理人,被我们打得一塌糊涂,屁滚尿流,但也不敢,公然攻击联合国的维和部队。

    尼桑一死,北方立刻就陷入动乱之中,埃克森美孚的油田,多次被迫中断供油。美方被搞得焦头烂额,再也无力南侵了。

    这次事件,美方只知理亏,所以没有张扬出来。我方得了便宜,也不想张扬,因此外界完全不知道有这场战斗。

    这场战斗之后,岳维贤和粟云飞紧急向上级报告,要求加强我方在电子通信方面的能力。因为北斗手机的抗干扰能力太低了。但是,六年过去了,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的动作。想到这里,岳维贤不禁轻轻地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