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宋之我是武松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请先生教人读书写字

    今晨的天气,似乎终于昭示着今年已经进入了寒冬,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刮起了北风,下起了茫茫大雪.武松刚刚习惯性的醒来,就感觉到屋中冷气逼人,武松不喜欢睡懒觉,更不喜欢人伺候着穿衣.已经自己穿好了衣服,推门出去,洗脸刷牙,武松不喜欢用热水洗漱,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用昨天晚上备好的冷水.此时院内地面上已经集起了两寸厚的白雪,踩在上边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武松伸了伸腰肢,摔了摔手臂,练了几下拳脚.冬儿已经跑了过来,给武松弄了些茶水.欢快的缩着头,搓着手,站在武松的跟前.冬儿是比较喜欢和武松呆在一块的,因为武松总是能给她讲些特别好听的故事,常常还给他带些各色各样的零食.冬儿有时候还能捻着武松撒撒娇.武松总是能逗的她开开心心的放声大笑,虽然家里的其他人,还有大爷和大奶奶都对他很好,但是她对武松,有着许许多多的依恋.自从冬儿的母亲死后,自己被爹爹卖给了武松.自己再也没有对谁有过这许许多多依恋.除了偶尔,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偷偷的摸了两把泪水.别的时候,就只剩下自己心中惦记的武松了.冬儿每天都早早的和其他佣人一起,起床.然后稍微的收拾一番,别的人去干别的事情,自己就会端了些茶水,来到武松这里,这两天他还偷偷的对着脸盆,仔仔细细的打扮了一会小脸,拨弄了一会头发.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喜欢的二爷武松,肯定是已经起了床,在院子里耍弄拳脚.她就会欢欢喜喜的站在武松的旁边,看武松打拳.今天的天气特别的冷,他不由得缩了缩头,搓起了手.

    武松可能今天是看到冬儿,缩着头有些冷,就匆匆的调息一下,停了下来.抱起了冬儿,说道:“小美人儿,这么冷怎么不在屋子里面待着呢。”然后进屋,放下冬儿.找了火盆,升起了炭火.给冬儿讲起了狼外婆的故事.故事讲完,已经是天光大亮了.武松就拉着小丫头的手,去膳房吃饭.哥哥嫂嫂还是老样子,早早的起床为自己弄好了一些精致的饭食.自从知道自己哥哥的身体情况后,对嫂嫂有着丝丝的歉疚,对她的态度,也越发的好了起来.四个人,欢欢喜喜的吃起了早饭.

    吃过饭后,武松没有去县衙上班,因为这个时候,武松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小弟了,成为县衙内的五巨头,人称他小县尉相公.如果有什么事情,和一些公文需要他查阅的,自然会有小弟送过来给他看.大家都知道,现在县里除了知县老爷说话管用之外,就属武松说话最灵验了.有人来送文书,武松也会打赏些铜钱.所以大家也都十分欢喜得来送公文.

    今天武松看哥哥实在是闲得发呆,按照哥哥自己常常讲的说法是,再像这样的闲下去,自己就成了一个笨猪了.每天都不知道干什么,就能傻傻的吃饭,睡觉.

    武松原本想着,让哥哥闲将下来,没事喝喝小酒,再抱着那个令人心动的嫂嫂,好好的温存温存.或许要不了多久,就能让嫂嫂大起了肚子,怀上小宝宝.做起母亲,然后两人就能恩恩爱爱的长相厮守了,彻彻底底的改变他原来那悲惨的命运.却不想如今这个愿望彻底的落了空.哥哥根本不能行房事.

    武松就打定了主意,让哥哥现在提前开始读书识字.毕竟在这个时代乃之之后几千年,读书,都是一种高人一等的事情.宋真宗皇帝还曾留下,让无数人等,都莫不迷醉向往的劝学诗篇:

    当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武松刚说了要请个先生让哥哥读书识字,哥哥就高兴得,拍手叫好道:“自己早早的就听好多人说过,读书人都是天上的星宿神仙老爷下凡.以前想让二郎读书识字,怎奈家里穷,节约缩食的凑了些钱,照实是跪在地上求了那先生好几天,那先生才发了善心,答应让二郎,跟着其他人,读了几天书.认识了几个大字.想不到今天我武大也能够读书认字了.真的是祖宗有灵呀!晚上要好好的烧烧香,拜谢拜谢祖先.快快的多让人多买些酒肉,到时候好,好好的谢谢教书先生“

    武松又笑笑的说道:“等会我去请个老先生来,嫂嫂和冬儿也去一起去跟着先生学.嫂嫂到时就不要再给我做衣服了,我衣服实在是多的穿不完了.到时候你们好好的读书识字,说不定哪天就能帮上我的忙了.

    嫂嫂潘金莲娇羞的说道:“学会了读书识字就能帮叔叔的忙吗?那奴家就要天天得努力用功.好好读书识字,将来好帮叔叔.“

    刚待嫂嫂潘金莲刚刚讲完,冬儿也拍着手说到:“好呀好呀,我也要读书识字,来帮二爷的忙.“

    武松和众人说完,就命人准备了一百贯铜钱,去阳谷县县城的东边,去找那个人人都称赞的品德高尚的王老先生.听人讲这个王老先生,以期是一个秀才,因为参加了几次乡试,都没有中举.后来家里实在是贫困.就不再参加科举,在家教人读书识字,十余年下来,好几个学生都中了秀才,还有两个人中了举人,于是乎名声大振,好多人都拜求他到家教学,最近几年才因为年纪大了,不再教认,在家休养.

    武松到了老先生的府邸.命人通报进到里边,王老先生是一个六十岁年纪上下的人,为人甚是和善,见武松到来,忙得起身施礼,命人请茶待客.又笑着说道:“听闻县尉大人到阳谷县以来,乐善好施,清剿逆匪,县立百姓称闻乐道.真的是让老朽敬仰不已,早早的想去府上拜望,奈何年老体衰,早知天命,不敢去讨饶大人,真的是惭愧不已呀!今天大人前来,不知道所谓何事.“

    武松道:“相公桃李天下,世人敬仰.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怎么能叫老呢,如今昏庸之人前来,特奉上微薄之川资,恳求先生勿嫌微薄,欣然收下.“说罢拿出准备好的铜钱一百贯.

    王老先生见到铜钱百贯,也是满心欢喜,但是却推让道:“如今,我已经是花甲之年,恐怕力不从心了.“

    武松道:“相公此言差矣,久闻先生品德高尚,学识超凡,为人心善,不以人年长或是为人愚钝,而嫌弃笑话,如今小可也算薄有家资,奈何幼年时家贫,哥哥嫂嫂都不曾,读过书,识过字.万望先生不要嫌弃家兄家嫂卑鄙,教授一些入门的文字,也可粗通一些文墨道理,将来可以书香传家.到时候必不忘了先生大恩.小可再次顿首拜上.“

    王先生道:“曾经有人出厚资,前来拜请小老儿,小老儿都不曾去过,今见大人,剿匪除恶,造福乡里.若不能让大人家中书香传世,就果真是对不起圣人教诲了.大人稍后,小老儿这就准备,前往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