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
字体: 16 + -

34.联军内讧

“报王爷,抓到一名敌军奸细。”正当辅政王越良在再议事亭中和手下众将议论该如何攻打京都河洛的时候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带上来。”

    越良听后放下了手中的活说道。

    不一会儿两名士兵押着一名穿着普通,看似普通市民的壮汉来到了面前。

    “你就是抓住的魏斯鹜的奸细?”

    越良看着来人问道。

    “我就一普通河洛市民,你们无凭无据凭什么说我是奸细?”

    那个被押上来的人见到魏斯鹜也不见胆怯。

    “此人我认识,他名叫金堪,是一名将领,所属帖都魏韵辖下。”

    这时从越良身后走出一员将领指着被押在台下的奸细说道。

    “你还有何话说?”越良听完自家将领的言语后看着奸细问道。

    “报王爷,从他身上还搜到一份书信。”刚才禀报的探子也很合时宜的补了一刀。

    “呈上来。”越良听后盛气凌人的对刚才禀告的士兵说道。

    但就在此时,那名奸细却疯了似的扑上去,把那名士兵手里的那封书信却撕成了几片。

    “来人啦,把这名奸细的手给我剁了。”

    越良看到这一幕后一场气氛的喊道,不一会儿上来两人把越良的手按到地上,另外来了一人抽出佩刀,只见刷的一下。然后就看见两只带着血的手在地上翻滚。

    在这些士兵砍奸细手的同时越良从议事厅的议事桌前走了下来,把那些刚才奸细撕成几瓣的书信拿到议事桌上很认真的一瓣一瓣拼了起来。

    不一会儿,这封书信就被完好的拼合在了一起。

    “把这名奸细给我押下去斩了。”

    在越良把这些纸片拼在一起又看了两眼后异常愤怒的对刚才剁了奸细手的那几名士兵说道。

    那几名士兵听后不敢怠慢,马上押了下去。其实不止那几个士兵,就连越良身后的这些将领也都从未见过辅政王如此愤怒过。

    “怎么回事?”

    见议事厅里的气氛有些紧张,一直被誉为越良左膀右臂的智将王欢站了出来问道。

    “这是魏斯鹜写给祝炳的事,信中说三日后魏斯鹜将会出城迎敌,到时要祝炳按照以亲的约定出兵从后方负责夹击我军。要不是这信我们得到的早,估计到时候我们的脑袋估计都得搬家了。”越良一脸阴沉的说。

    “这事会不会有诈?祝炳虽然不听王爷将令不愿领兵做先锋前去平叛,但我想祝炳作为一个军事素养较高的将领,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的道理他还不至于不懂吧!”王欢有些不可相信的摇着头说道。

    “他懂什么,他懂这个的话会不去做先锋?什么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那只是说说而已,如果出兵都按天道的话那历史上那么多的叛变都能成功又怎么说?叛变就顺应天道了?再者说现在证据确凿,还有什么不可能的。明天八军议事,就把他先给收拾了,留此人在八路联军中,迟早我们的人头被他给拿了。”

    可见此时越良的气一点都没消。

    想想也是,这个世界上不管任何人最容不得的就是背叛了,并且这次的背叛要是成功了还会让自己命丧黄泉的背叛。

    第二日,八路联军议事帐内,辅政王越良端坐帐中。帐下七席上分别做了其他的三位亲王和四位将军。

    “两日后,魏斯鹜将从城内杀出,到时大家都有何迎敌对策啊?”

    越良满脸严肃的问帐下的七人。

    “我们从不知晓魏斯鹜会从城内杀出啊!再者说了四十万大军围城,对于魏斯鹜来说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死守城,他就算再不会打仗,也不会杀出来和我们打对面战吧!”

    听到越良说的后阁舟宁王越公殷一脸惊讶的说道。

    “一品将军,你倒是说说有没有可能?”

    这时越良不管宁王说的,把头转向了祝炳,盯着祝炳问道。

    “我也觉得不可能。”

    一品将军满脸认真的说。

    “那我今日要你去攻打河洛城你可愿意?”

    越良犀利的眼神似乎想杀了祝炳似的。

    “攻城战对兵马损耗较大,此乃下策,我的立场还是和原来一样,不主张攻城。”

    祝炳仍然很是认真的说。

    “要你去攻打河洛城你不愿去,那你来此是为何?”

    越良听后一脸嘲讽的对祝炳说。

    “不是不攻,只是现在条件不够成熟,战争想要百战不殆是需要有战机做铺垫的,没有战机只管强攻不管输赢都对兵力损耗较大,此乃不明智行为!”

    祝炳说话的语气还是一如前边,满脸认真。

    “等战机,什么时候才有战机,等战机来恐怕我们这里除了你祝炳以外所有人的人头都要搬家了吧,等战机来恐怕我这八部都归你祝炳和魏斯鹜了吧!”

    越良很不耐烦的听完祝炳说的话后满是嘲讽的说道。

    此时的祝炳就算再傻也明白了越良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这是要给自己定一个勾结敌军的罪名啊!

    “辅政王此言恐怕过了吧,刚才祝某所说句句都乃肺腑之言,从目前形势来看,强攻确实是属于下策啊,辅政王以此就判我个勾结敌军,祝某不服。”

    这时祝炳终于露出的一幅高傲的样子,盯着越良的眼神里边也丝毫没有一丝惧意。

    “不服,来人,把此贼和乱臣贼子魏斯鹜勾结欲夹击我联军的书信拿来。”

    辅政王见此,也更加生气了。

    “欲要陷害,何患无辞,我领军十万随你征召前来平叛,你今日眼馋我部人马,就凭一张伪造的书信就要加害与我。要我祝炳怎么能信服?”

    祝炳看到辅政王叫人拿来的书信后更生气了,书信看都没看一眼就说道。

    见祝炳如此说,帐内的其他六位亲王将领也开始切切私语讨论了起来。显而易见,只凭一封书信就判祝炳一个通敌罪帐内之人一定不会完全信服。要是其他六路人马因此都领着自己的人马回去了可是得不偿失,越良想到这里有些懊恼,只怪自己当时一时气愤,把捉来的奸细给斩了。

    “依我看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调查清楚为好,今日议事就到此为止吧!”

    这时阁舟宁王又站出来对众人说道。

    这场议事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话说众人归去后,一品将军祝炳是一肚子的气恼,自己听他们皇家的号召领了所部十万人马前来平叛,没想到除了自己其他几人个个心怀私心,没有带来他们的所有人马,这且不说就刚才那阁舟宁王越公殷,这八路人马要数他阁舟最为地大物广,家底最丰厚,但纵观带来的兵力就数他的最为奇葩,完全就一群老弱病残吧。到了现在又没人去打仗,因自己带来的都是本部精兵的缘故都想着把自己往火线上送。

    甚至此刻他都做好了打算,领着自家人马回去,退出八军联盟不再看这些人的脸色。再者说了此次来平叛还不是为了他们皇家打天下。祝炳想着,越想越生气。

    “报将军,五峰镇南将军黄玉,虚剀镇西将军周景永,阴山镇东将军诸葛亭义三位将军求见。”

    这时士兵走了进来,大声的禀告道。

    “不见,告诉他们没空。”

    祝炳满脸不悦地喊道。

    “等等,请他们进来。”

    正当士兵转身要出去的时候,祝炳又叫住了士兵说道。

    不一会儿,那三位将军就走了进来,祝炳见此也强颜欢笑地迎了上去。

    “你们三位大驾光临,真是不甚荣幸啊!”

    祝炳一边笑着说,一边迎上去和来的三人分别搭了个礼。

    “哪有,哪有,今日议事厅恐怕让炳兄你受委屈了。”

    这时五峰镇南将军黄玉走过来满脸愧疚的对祝炳说。

    “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此次平叛都为了大义吗。”

    祝炳强堆出满脸的笑容满脸苦涩的对三人说道。

    “祝炳老兄啊,我们三个此次前来了,明人不说暗话,此次平叛你也看出什么情况了,这几个亲王就是鼎着一鼎皇家帽子来指挥我们几个给他们卖命的,他们领着一群老幼病残只是来凑个数的。以我诸葛亭义看,这仗我们帮他们打,打完后把这几个也给一块收拾了,然后天下我们四个平分,凭什么他们越家就高高在上鼎着一贯皇家帽子?”

    五峰镇南将军黄玉满脸不悦地说道。

    “三位将军,不知前些天你们有没有收到裕德帝越公河的手谕,上边写着他还没死,要我们迅速退兵。”这时阴山镇东将军诸葛亭义走了出来说道,显然他对黄玉的言论并不怎么认同。

    “收是收到了,但就那手谕,上边又没写别的。我们现在是平叛,叛乱还没平,就让我们退军,想想裕德帝就算活着也不会发这样的手谕,再者说了就算是裕德帝发的又如何,现在河洛都丢了,他既没军权,又没皇权,谁听他的呀?那信我压根就没当回事,早就丢了。”黄玉听后不以为然的说。

    “不过我觉得我们却不妨给这封信卖个面子,然后我们退军”诸葛亭义说道。

    “我赞成诸葛将军说的。”这时祝炳也很合时宜的站出来说道。

    “要卖你去卖,我可不会那么傻,对一个死人卖面子。”

    黄玉听后不以为然的说。黄玉身手的周景永虽然一直没说话,但可以看得出他的立场始终是和黄玉保持一致的。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