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月倍清辉
字体: 16 + -

第3集:两情相悦

    mon jul 11 18:15:54 cst 2016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4年过去了。

    早晨,赵瑗照例给养母张妃请安。母子感情深厚,每天赵瑗来前,张妃都要准备他喜欢吃的果脯,每天一个花色品种。

    为了让张妃高兴,赵瑗都会当着张妃的面全部吃光。张妃每次看着儿子吃完自己亲手准备的食物都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女人了。

    今天,赵瑗还像往常一样,大口大口地吃着张妃给他准备的果脯。张妃在一旁面带微笑看着,满满的母爱溢于言表,在旁边提醒着:“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

    儿子长大了,已经和她差不多高了,他是那么的阳光、那么的帅气,那么的懂事,那么的上进。张妃在一旁越看对儿子的爱就加一分。

    待赵瑗吃完,张妃拿出一个锦盒,打开锦盒,一对玉佩展现在赵瑗面前,这两块玉佩形似太极,一墨一白,放在一起,正好构成一个圆。墨玉黑如纯漆、白玉凝若羊脂;墨玉上雕着竹子,白玉上雕着荷花,雕工精湛,竹叶和荷叶的筋一根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上面的露珠似乎正在随风滚动。一看就知道这两块玉绝对是上上之品。

    张妃将墨玉系在赵瑗的脖子上。

    “瑗儿,这是西域商人敬贡的上等和田玉。你父皇昨天赏给了母妃,这块墨玉由你戴着,白玉母妃先替你保管着,等你将来大婚时送给你的王妃。”

    见赵瑗没有回应,张妃问道:“皇儿,怎么啦?”

    “母妃能否现在就将白玉给孩儿?”赵瑗的脸有些发烫。

    “为什么现在就要?我儿有喜欢的人了?能否告诉母妃是哪家姑娘,母妃这就求你父皇为你赐婚。”

    “母妃莫急,孩儿还小,谈婚论嫁尚嫌小。再说孩儿还不知人家姑娘心里怎么想的?”

    “那你要这玉佩干什么?”

    “孩儿想将这块玉佩作为信物,送给人家姑娘,如果收下了,说明她心里也有我,将来待孩儿大了,再请父皇正式赐婚。”

    “哦,是哪家姑娘有这福气?我猜猜,是不是岳宁?”

    说着,张妃将白玉递给了赵瑗。

    “母妃,孩儿告退。”赵瑗接过玉,红着脸跑了。

    一上午,赵瑗心绪不宁,回答师傅问题时都心不在焉,一连答错几道题。

    “王爷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下课时师傅关切地问。这个学生一向聪明伶俐,过目不忘,今天有点反常。

    “他想岳宁姐姐了!” 赵璩调皮地说。

    “你找打”,赵瑗佯装要打赵璩,赵璩赶紧逃跑,岳雷也跟在后面追,追上后,三个人扭成了一团。

    突然,赵瑗突然发现眼前一双穿着绣花鞋的脚,抬头一看,是岳宁。三个人狼狈地站了起来。

    岳宁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犹如出水芙蓉,娇艳欲滴。

    “见过二位小王爷。”岳宁款款一拜。

    “免礼,宁儿,我有话想单独对你说。”赵瑗脸有些发烫。

    “怎么,想悄悄说情话,不想让我们听,我们偏要听。”赵璩装出一副耍无赖的模样。

    “好了,别闹了,快走吧!”岳雷连拖带拽拉着赵璩走了。

    看到岳雷和赵璩离得远了,岳宁问:“王爷,有什么话想对宁儿说,就请讲吧。”

    赵瑗红着脸拿出白玉:“这是我母妃赐给我的玉佩,和我身上的这只是一对,合在一起是个圆,形似太极,我想送给你,不知你是否愿意收下。”

    听到“一对”两字,岳宁脸颊绯红。

    “这么贵重的东西,王爷岂能轻易送人,如果你母妃问起如何是好?”

    “我母妃只是要求我将这块玉佩送给我未来的王妃。不知宁儿妹妹是否愿意收下?”

    岳宁捂着脸,娇羞地点点头。

    “太好了,”赵瑗心花怒放,“我帮妹妹带上。”

    戴好玉佩后,岳宁拿出一只荷包。

    “平日我好文好武,但不好女红,这是我绣的第一个荷包,做工粗劣了些,请王爷莫嫌弃。”

    赵瑗非常惊喜。如获至宝,仔细端详着这只荷包,这上面的鸳鸯戏水图也让赵瑗明白了岳宁的心意。

    赵瑗拉着岳宁的手,直奔御花园,来到一棵榕树下。

    “这是我进宫那天,母妃亲手栽下的。上面刻有‘瑗’字,现在我再刻上‘宁’字。”

    刻好“宁”字后,赵瑗又在两个字中间刻上一颗心,然后拉着岳宁的手,跪在树下:“请大树作证,我赵瑗和岳宁今日定下终身,一生一世,白头到老,永不相弃。”

    两人对着大树拜了三拜。

    赵瑗抓起岳宁的手贴在自己胸口,认真地对岳宁说:“从今以后,赵瑗心中就只有岳宁一人,再也容纳不下第二个人。”

    “我也是。”岳宁语气也很坚定。

    两人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此后,赵瑗和岳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两人形影不离,常常在一起弹琴赋诗、切磋武功。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赵瑗在荷塘边散步,看着天上的月亮,觉得真像岳宁圆圆的笑脸。赵瑗心中一动,一首曲谱进入脑中。他拿起玉箫开始吹起来,曲声悠扬,深情款款,听得树上的鸟儿都飞了下来,站在赵瑗面前,一动不动地看着赵瑗,仔细凝听。

    第二天,赵瑗将此曲吹给岳宁听。岳宁听后拍手叫好。

    她说:“若我用古筝和你的箫合奏会不会更好?”

    赵瑗觉得很有道理。两人合奏,果然更是别拘一格,扣人心弦。

    “王爷,此曲取名了没有?”岳宁问。

    “还没有,宁儿妹妹看看叫什么名字好?”

    “九月月圆,气候转冷,就叫《冷月词》吧。”

    “很好听的名字,就叫它了。以后这首《冷月词》就是你我二人共同的曲子。”

    这几年,岳将军带兵履败金兵,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先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他激动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金人听到岳家军几个字就闻风丧胆,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

    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内心悲愤、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

    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在高宗的授意下,秦桧及其党羽罗织罪名诬陷岳飞谋反,将岳飞、岳云、张宪关进了临安大理寺,监察御史万俟禼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却找不到岳飞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

    赵瑗得知岳、张两家事情后,心急火燎,匆匆去找宋高宗。正好秦桧也在。

    “父皇,岳将军一家一心为国,征战沙场、为保我大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他们何罪之有?”

    “放肆,你不好好读书练武,跑来质问你的父皇,难道忘了我皇家家法吗?”

    “父皇,孩儿只是觉得岳将军是国家栋梁之材,又对父皇忠心耿耿。父皇,切勿听信小人馋言,枉杀好人!”

    “岳飞有没有反叛,宰相正在调查之中,还未有定论,这不是你小孩该管的事。”

    秦桧在一旁插嘴:“殿下,我军最近几仗虽胜了,但这几年年年打仗,国力大不如从前,老百姓也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国家百姓都需要休生养息。不能再打仗了。好在金人愿意议和,一旦成功,从皇上到普通老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好日子,那该多好。”

    “金人为什么愿意议和?那是因为岳将军已将他们追击到了开封,战势对我朝极为有利,照此情形下去,我军乘胜追击,可以直捣金兵老巢,打得他们以后再也不敢来犯。再说这跟岳将军有没有谋反有什么关系?”

    秦桧一脸无赖相:“当然有关系,岳飞自恃战功赫赫,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皇上的话他是爱听不听,他手握重兵,皇上连发十二道金牌才将他催回,若无谋反之心,怎会不听皇上调谴。”

    “一派胡言。岳将军忠心护国,你却捏造罪名,陷害忠良,其心可诛。”赵瑗怒斥。

    “什么?”秦桧心中暗暗吃惊,这小孩才14岁就有如此胆识,敢这么跟他这个皇上眼前的红人、当朝宰相说话,长大了要是继承了皇位,他秦家还会有好下场吗?

    秦桧仍狡辩:“王爷,臣已有岳飞谋反的证据。他的老部下王贵、王俊都已指证了。”

    “什么证据,是不是伪造的证据?王贵、王俊是不是受到你的胁迫才作的伪证?”

    “你……”秦桧一时语塞。

    “够了,越说越不像话了。”宋高宗怒呵,“来人,将赵瑗送回他的寝宫,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出来,也不许见任何人。”

    “父皇,你一定要三思啊,冤杀忠良会寒了天下忠诚之士的心。”

    赵瑗在侍卫的押送下离开后,秦桧说道:“皇上,殿下似乎不能理解你的苦心,臣听说他平日和岳家走得很近。岳飞还说过‘此皇子才是大宋中兴之主,将来必能光复我中原失地’”。

    宋高宗听出了秦桧的挑拨之意,他知道岳飞的原话是“此皇子将来必能光复我中原失地,有大宋中兴之主之征兆”,但碍于与金人议和还得依靠秦桧,所以隐忍不发。

    “瑗儿尚且年幼,不能理解朕的苦衷,他说的话宰相不必放在心上”。

    岳家遭此横祸,府中上下到处想办法救人。

    岳夫人来到韩府,一下子跪在韩世忠夫妇面前:“韩将军、韩夫人,请务必救救我家老爷和云儿。”

    “妹妹快请起。”韩夫人赶紧扶起岳夫人。

    “唉!”韩夫人叹气:“秦桧一党本想陷害我家老爷,幸亏岳将军提醒,我家老爷有了防备才幸免于难。岳将军和我家老爷平日里不是亲兄弟却胜过亲兄弟,如今岳将军蒙难遭诬陷,我家老爷岂会袖手旁观。这几日,我家老爷已联系朝中好几位大臣数次联名上书给皇上,只是均如同石沉大海,毫无音讯。老爷这几日是吃不香睡不好,人也消瘦了许多。”

    “让韩将军、韩夫人费心了。”岳飞人泪如雨下。

    韩世忠一拍桌子站起身:“我现在直接找秦桧这个狗奴才理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