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英雄传
字体: 16 + -

第七章:鬼棺往事(三)

    sun oct 16 10:19:26 cst 2016

    第七章:鬼棺往事(三)

    “然后就是挖啊挖,挖出的淤泥用人工挑着扁担往外运,就这样挖了足足有一整天,几百人轮流干,挖出的淤泥已经堆起一个十米左右的小山包的时候,才算大致清理干净,不过由于外表还覆盖了许多泥沙,所以只能看出一个大致的轮廓,除了平整处外,之前发现的凸起是六条大腿粗细的铁链,细节虽然看不清楚,但大家都很兴奋,知道这个玩意绝有些年头了,而且这么大个,肯定是个好东西,我当时也特别兴奋,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一种‘挖到宝’的心情,都想迫不及待的把这个东西清理干净看个究竟,随后就调来了一台起重机,用钢丝绳捆了结实,慢慢的从那个长方形的巨型泥坑里给吊了出来,然后再放到岸边,又把清淤时用来清理岸边的高压水枪拿来从头到脚给它‘洗了个澡’,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害怕如果是珍贵文物被强大的水流破坏了怎么办,不过下去抹掉一小块淤泥,发现里面的材质居然是青铜,也就放心让水枪去喷,同时心情也越加的兴奋起来,心想这么大还是青铜的,如果是铸件那仅凭这一条,这个物体本身的研究价值就非常不菲。

    在高压水枪的喷射下,青铜棺椁的表面被迅速清理了出来,去掉了覆盖在上面的泥沙,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一具高度就超过一人高,长度目测起码三人高的纯铜铸造的巨型棺椁呈现在了众人眼前,看到此景,在场的不论是参与清淤的工人还是指挥人员,以及我本人都情不自禁的发出一阵欢呼,我想当时工人们是感觉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指挥人员是想在自己的辖区内发现这么个东西那肯定要在政绩上浓墨重彩的写上一笔,而我,则是双重兴奋,于私来说,把它稍作研究写出几篇论文,评上职称不成问题,于公来说,就看这雄浑的外貌,也能知道其中必然内涵了无数的信息,看到这种文物,干我们这行的都会有本能的激动。”孙洁说道。

    “那后来你们是怎么发现这个青铜棺椁不对劲的?”火眼问道。

    “当时把青铜棺椁清洗干净之后,其他人还都在兴奋之余,我第一个凑到跟前围着仔细看了一圈,发现整个棺椁的四周除了捆着铁链,贴着大量的符咒意外,还用墨线将整个棺椁弹满了,横竖数了一下,不多不少正好六十四条,在河底有水流冲刷,淤泥覆盖历尽沧桑但仍然清晰可见,虽然我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本能的不相信那些个牛鬼蛇神的东西,但这么多年从事文物工作的经验告诉我,这种手法出现在古棺椁上绝非什么好现象,由于青铜棺椁挖出来清理干净之后天已经擦黑了,就这样也没有多说什么,众人散去,等着第二天在仔细瞧瞧,因为参与此事的人数非常多,所以信息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到了次日清晨,这事在当地就传遍了,还没等着我们汇报,就已经惊动了县领导,县长带了一众工作人员,还有我们局里的人呼呼啦啦来了一大帮,都想先睹为快。

    当时的县长好大喜功,而且毫无文物保护的知识和意识,来了之后吵吵嚷嚷的非要现场开棺,看看里面是葬的哪位王侯将相,竟用如此阵仗的大棺,还背着手半开玩笑说等自己百年以后也要弄这样一副棺椁,我当时心说这人真是无知到一定境界来了,先不说里面躺的那位有无危险,就从这外表来看,绝对关的不是什么好人,用的更不是什么‘大礼’,而是一种禁锢的方法,防止里面的东西逃出来的方法。”孙洁说到这里又开始频繁的眨起眼睛,开始回忆再往后的事件细节。

    “那您当时怎样说的?”火眼问道。

    “我根据自己所知据理力争,当然没有说这里面可能关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只是说明现在处于露天的状态下,贸然开棺,对文物是极为不利的,如果积聚不知道多少年的腐朽之气伤到人就更不好了,县长听了之后显得不太高兴,我们局的局长还劝我别跟他较真,他想开就让他开吧,反正真出了问题责任也是他担着,跟他闹僵了对咱们没有好处,我厉声回击说棺椁本身以及其中的文物都是国家的财产,我们不在场便罢了,既然在就不能放任这种行为,如果我们坐视不理导致文物受损,那么我们就是失职!我当时是局里墓葬方面专家的顶梁柱,再加上我句句在理,态度坚决,局长虽然被我说的下不来台气呼呼的但也只能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听我阐述完观点之后县长并不甘心,还想找理由把棺椁打开,就在我们观点僵持的这段会,他的秘书给他说了几句话,县长点点头便突然改了主意,说不开棺了,要等个人来给看看,还派了自己的专车去接,大约过了十五分钟左右,人就接到了,下车一看这人我认识,不光是我认识,这周围方圆百里之内没有不认识的,这人叫刘启明,是我们这一片非常有名的一个术士,经常给人看宅邸,瞧风水,以及算命相面等等等等,有关此类基本都有涉猎。”刘洁说道。

    “他来之后都说了些什么?”火眼问道。

    “他来了之后跟我一样,也围着棺椁转了一圈看的非常仔细,看完之后连连摇头,县长问他什么情况,他的观点倒是与我一样,坚决反对开棺,只不过理由一样,他说了一些我之前想到但碍于文物工作者身份不能随便说的话,就是讲明了从棺椁的形制,锁棺的方法来看,其中必有一个大凶之物,如果开棺放出,不仅在场之人谁也活不了,还要殃及不知道多少无辜。虽然我当时对他这套说辞嗤之以鼻,认为是危言耸听,但也暗自松了一口气,如果他也说可以开棺,那县长来了性子,我们还真不好办。”孙洁说道。

    “县长为什么这么听信他的话?”火眼问道。

    “因为他相面算卦非常有一套,特别灵验,所以名气就很大,县长买房,搞工程之前都要请他去看一看,看过的几次都有应验,所以对他的话深信不疑,逢年过节都要登门拜访,碰到大事也更要去找他算上一卦。”孙洁说道。

    “哼――”战士听闻此言轻蔑的一笑。

    “他具体怎么说的,您还记得吗?”火眼问道。

    “记得,他说的跟我想的基本一致,就是说棺椁上的六条粗铁链是‘捆尸索’,用上这种东西的棺椁里面关住的肯定是有尸变危险但又处理不掉的凶尸,而且遍布全身的六十四条乃是墨线镇尸中最高的规格,这也说明了棺椁中所关之物不仅仅是有尸变的危险,而且是个极难对付的所在。

    后来我和他一起仔细观察一下棺椁表面,发现上面竟然密布了大量的文字,但不是汉字也不是我们所见过的任何一种文字,我和刘启明都认为这是一种镇邪的咒语,综合上面所有的因素:捆尸索+符咒+墨线+咒语都说明了这不是一具普通的棺椁,所以决不能轻易开启。但再往后就怎样处理这口青铜棺椁又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刘启明居然想要把它放回原处,怎么挖出来的再怎么埋回去,然后在场的人都该干嘛干嘛去。这当然遭到了我们文物局一众人的集体反对,既然已经挖出来了,是吉是凶它现在的身份都是国家财产,怎么可能再原封不动的放回去,县长虽然在这种问题上对刘启明是言听计从,但对于‘放回去’这个意见也是不能接受,毕竟放回去了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政绩可就没了。

    我虽然跟刘启明吵得很凶,但经他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发掘出青铜棺椁的那个长方形泥坑还没有下去仔细看看,说不定会有什么有意义的发现,想罢我借故离开就在清淤施工队那里借了一条梯子顺着爬了下去,下面的淤泥虽然还很多,不过我在里面摸索了一番后还是发现了些许端倪,在放置棺椁的位置上,有七个点很有规律,它们分别位于棺椁的四个角上,两场两段四个平面的中间上,以及棺椁正下方的中心处,然后用手抹掉上面的淤泥,可以看见每一个点都是直径50厘米左右的圆形,擦干净后光滑如镜,上面同样写满了大量的符文,不过我仍然是一个字都看不懂。”说到这里,孙洁扶了夫扶眼镜,苦笑了一下。

    “那当时那些符文保留有照片或者是影像一类的资料吗?”火眼问道。

    “有的,不过我身上自然没有,都在文物局里放着,但保密级别很高,以我的身份是接触不到的,不过我能记住其中一段,可以给你们写下来。”孙洁说道。

    “事隔十几年了,那些符文您还记得?”火眼有些惊奇。

    “记得,这事在我心里是个疙瘩,后来我翻阅了无数资料,想要找到跟这具棺椁有关的蛛丝马迹,但都收获甚微,不过我自认为记忆力还是比常人强了些许,所以回去之后就在工作记录本上把自己记住的都写了下来,没事就翻出来看,早已烂熟于心了。”孙洁说道。

    火眼听完暗自佩服这孙教授也不是泛泛之辈,便说道:“那就麻烦您写一下吧。”说着就从包中拿出了一个便携式的小笔记本和一支中性笔递给了孙洁。孙洁拿起笔来在纸张上一阵刷刷点点,足足写了将近半个小时才把笔放下习惯性的用中指一托眼镜,把手里的笔记本又递了回去,说道:“写好了,你们如果能看懂的,那是最好不过了。”

    火眼接过笔记本看都没看就转手递给了坐在自己旁边的道长。道长会意拿着笔记本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表情从外人看来是毫无变化的,但火眼洞察力极其敏锐,她看出道长的表情里有一点意外,也有一点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