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英雄传
字体: 16 + -

第四十六章:龙楼镇

    thu sep 29 18:04:35 cst 2016

    第四十六章:龙楼镇

    在巴蜀腹地,有一个名不见经传叫龙楼的小镇,这龙楼镇背靠大山,面向大河,属于典型的盆地地形。在这个小镇中代代相传一个童谣,有歌曰:

    龙楼镇,

    镇龙楼,

    龙楼岭前等大王,

    大王来了招兵马,

    有了兵马坐天下。

    虽然步入现代社会之后,这种内容略显幼稚的童谣在上至大城市下至普通城镇都已经绝迹,不过在这龙楼镇这个依山靠水,交通不便,环境信息相对非常闭塞的一个环境里,虽然年代久远,但还是流传了下来,在龙楼镇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对此民谣倒背如流。至于这个童谣是从什么年代有的,这个问题即便是镇里年纪最大的长者也说不上来,只知道自打出生记事会说话起,就跟着别人学会了唱这首童谣。

    巴蜀之地自古地域较广,人员居住较为分散,加之地形地貌多崇山峻岭,又是著名的“粮仓”,便成了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而每逢改朝换代时便会有无数的草头皇帝在此自立为王,以图进可求帝,退可保侯。所以,在这片土地上便积攒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有关军事、政治、经济乃至墓葬方面的古代大小工程的遗迹在这里可以说数不胜数,而龙楼镇的名字也就是由此得来。

    龙楼龙楼,取龙楼宝殿之意,当然此宝殿非彼宝殿,这个宝殿指的并不是盗墓中所说拥有众多陪葬品的大型贵族墓葬,而是相传在龙楼镇正东方的一座名曰“大鹏愁”的山涧,此山涧从高处看犹如一根向前伸出的食指,指向前方,而再顺着往前看,则能看出“手指”所指方向乃是一座巍峨魁梧的大山,当地百姓所说的“龙楼”一词指的即是此山,而龙楼镇是以此山为中心方圆数百里之内最大的一个人口聚集区,所以起名时便以龙楼作为镇子的名字。相传这是几千年前的一座大型军事工程,里面藏着无数的秘密与金银珠宝,虽然如此相传,但“龙楼岭”的山势险峻,多有飞禽走兽,还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巴山鬼猿出没,所以即便是最有经验,最有能耐,胆子最大的山民,也轻易不敢靠近“龙楼岭”,即便靠近,也不敢向其核心区域迈进半步,也正是因为如此,“龙楼岭”附近的环境保持的非常完好,几乎未被人力所开发。

    这座山生的极为奇特,建国后不同年代的地质学家曾多次来访勘探此山,发现其组成的石料是清一色的花岗岩,与巴蜀地带群山中常见较为松软的沙石截然不同,而且这种花岗岩并不是纯天然,而带有相当一部分人力加工过的痕迹,并且构成山体主体的石材只有在千里之外才能有大量的存在,这些种种疑团无不让地质学家们惊叹不已,同时也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但出于大规模勘探此山所需经费甚巨,想要从头到尾搞个清楚绝非易事,所以多次勘探写成的长篇报告递交上去后便石沉大海,再无音信。况且“龙楼岭”中形势复杂,根据当地人所说,多有怪力乱神的现象存在,虽然地质考察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没有足够的保卫力量,贸然进山自然是不可取的,所以活动范围全部局限在“楼龙山”附近的延伸处,并未接近其中心地带。没有资金技术的支持,更没有安全上的保障,专家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对这座有着一肚子谜团的“龙楼岭”空做叹息而无可奈何。

    就在“楼龙山”还是像往常一样,每天照常迎接着太阳的东升西落,维持着与世隔绝的现状时,平静被一群从大城市而来的开发商所打破,这群开发商们有男有女,人数高达数百之众,开着各型豪车就来到了“龙楼岭”,在之前派人踩点之后决定在这里兴建一个大型的以“自然”为主题,集娱乐、住宿、餐饮等于一身的“生态园”,在从当地政府协调拿到开发权后,随着几十亿资金的大手笔投入,这为数数百的第一批人员首先进驻,准备在“龙楼岭”下先建立一个临时工程指挥部,临时指挥部建好后,开始招兵买马,一口气从四面八方召进来负责各个领域的大小施工单位上百个,带着数千名不同专业的从业者及相关设备就开始了大兴土木。

    龙楼镇里的老人看到此景,感叹着就是一群不知道厉害的“瓜娃子”(四川话中瓜娃子的含义基本等同于傻子),镇里的居民由于与该项目并无利益纠纷,所以对此自然是没有什么话可说,便看着这些人修桥搭路,进进出出的忙活的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