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乱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 一切皆从梦中来

    点心过后,夜有些深了,小玲儿困了,拉着严氏就寝去,严氏也有些乏了,看了吕布一眼,也没多说什么,和小玲儿一起去了。

    屋内很亮,灯芯燃烧着油脂,偶尔发出啪啪声响,倒是显得有些安静了。

    吕布抿了一口烈酒,看着身前有些拘束的小孩,开口打破宁静的夜。

    开门见山,没有隐晦,“小鬼,你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能料算未知之事?为何知道华雄必死,为何知道刘关张三人。”

    “华雄真的死了?将军也见着那几人了?”

    “不只是见着,还好好打了一场,莫要岔开话题,快些说来,你从何而知这些人和事?”

    我说我是从书里看来的你信么?

    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

    “将军,某夜瑜睡着,做了个梦,梦中有一白袍老者,道骨仙风,他与我说了这些事儿,梦极为真实,又恰逢将军出征,我便与将军说,不料却是真实,真是神奇。”

    吕布满脸不信,“当真?”

    “当真!”

    “将军,既然华雄已死,那我们的赌约。。”

    吕布看着身前这个笑容满面,人小鬼大的孩童,眼珠子一转,开口道,

    “我又没有说答应你的赌约,是也不是?”说着,又饮下一口烈酒,得意洋洋地地看着张瑜。

    “将军耍赖,我与夫人说去!”

    “说去吧说去吧,某自是不怕。”再开口,岔开话题“说回正事,尔可知此次我为何而归?”

    “可是将军胜了?”张瑜倒也不是小孩,没有闹,正经地回答吕布的问题。

    “败了。”说出失败二字,吕布的口气却是万分激动,就好像自己是胜利的一方。

    “败了好啊。”张瑜听此,回想历史,败了也是正常。

    “那你可知为何而败?”又倒满一杯酒,举至半空,正欲喝下。

    张瑜想了想,书里好似是因为粮食的问题,董卓才撤军的。

    “是因为军粮?”

    酒杯停在半空,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嘴巴微微张开,眼睛睁得大大的,直勾勾地看着张瑜,好像看见了什么不得了的生物,满是震惊。

    “这你都知道,又是什么白衣道长显灵,托梦于你?”

    “是也是也。”

    吕布自然不信,不过也拿张瑜没有什么办法,张瑜自己不想说,自己逼问也没用。

    张瑜倒也想说实话,说自己来自未来,不过说了也没人会信罢。

    “小鬼,那老者还有没有托其他话给你啊。”

    “有。”张瑜随手抓起一个小点心,边吃边回答。

    “那人还托梦说,董卓将不刻协天子迁都西都长安,届时将命人大肆烧杀抢夺,望将军阻止,此乃不可为之事。”

    “哼!只怕那董贼到不了长安了!”

    看着满脸杀意的吕布,如同恶魔露出微笑,有些可怕。

    一大一小两个人在厅堂中聊着什么,这一幕虽然看着奇怪,而府里的下人都习以为常了,都各自忙活,干完最后的活,就寝去了。

    两人说了很多。

    吕布说起与刘关张三人的战斗,说起张扬的事,说起守关。

    张瑜很惊讶,不是惊讶于刘关张,而是张扬与粮仓,原来是这般,才得兵粮寸断。

    张瑜说起教小玲儿写字,说起洛阳城里的琴,又说起董卓的孩子。

    吕布很满足,自己的女儿学会写字,虽说,学的是张瑜那奇形怪状的字,同时他也很纳闷,董卓的孩子,从未见过。

    灯已燃尽,窗外的月光照在屋子里,照在两个人的身上,张瑜和吕布,就这般趴在桌子上,睡过去了。

    不知道今晚,张瑜又会不会受老者托梦呢。大抵是不会的罢。

    翌日,张瑜还在沉沉的睡梦中,感觉到好像有什么黏黏的东西,在蹭着自己的脸颊,微微睁开沉重的双眼,眼前一坨黄黄的,毛茸茸的东西,好像还会动。

    看仔细,吓了一大跳,整个人蹦出一米开外,还在往后退。

    这可把旁观的人看乐了,开怀大笑。

    那黄黄的小东西自然是小玲儿的小鱼,那大笑的人,正是小玲儿。

    “小!玲!儿!”

    “哈哈哈哈哈哈!小瑜子,你刚刚跳得好高,下次教教我呗!”

    张瑜紧紧握住拳头,心中暗暗发誓,下次就和吕布说,老人托梦说要把狗狗撵出去!

    话说回来,吕布何在?

    屋里早就没有吕布的身影了,此刻,吕布正悠哉地前往董卓的太师府。

    府里的气氛有些沉闷,毕竟本军新败,又断了粮食,不沉闷才是不正常。

    见吕布来到,董卓示意他做在自己身前左侧,吕布从命,走向座位,看着到场的人,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又有许些陌生面孔。

    见人到齐,得董卓授意,李儒宣布军议开始,自己率先开口道,

    “此番迎击诸侯联军,我军将士于虎牢关前死战,杀敌无数,斩敌将领,坚守关卡,奈何,宜阳粮仓受袭,遭遇火攻,军粮全毁,兵粮寸断,以致我军再无战意,此皆某之过,请主公授罪!”出列下跪,双手颤抖,脸色十分难看。

    “军师言重,此非军师一人之过!非是军师,卓早已大败!军师快快请起!”董卓也没有丝毫怪罪李儒的意思,亲自起身下台,扶起李儒。

    “臣,谢过主公!”

    “非也,董卓谢过军师才是,非是军师,卓不可能有今日地位,一关之败,一仓之失罢了,某有军师之智,又有奉先之勇,卷土重来未可知!”

    虎牢关一战,吕布虽“败”,却是打出了自己的名声,无论是单戟匹马救华雄,以弓御刀胜张扬,又或是三英战吕布,天下无双。

    世间看客皆论,吕布之武,举世无双,若忠大汉,天下之幸,然从董卓,天下之殇。

    董卓麾下的将士亦知吕布之武勇,或听闻,或亲见,皆惊叹之。

    吕布得董卓赞许,自己也得表示什么,“主公谬赞,某虽救下华雄将军一次,却未能保住他的性命,此乃布之过。某虽胜敌数次,却未能守住虎牢关,此乃布之过。”

    吕布还想说下去,董卓打断了吕布的话,“奉先莫要多言,尔之忠义奋战,某皆看在眼中,某有奉先,从此无愁!”

    回到自己的位置,董卓再度开口,“各位,今日军议的目的,不是来说先日之败,眼下,我们该当如何,才是重点。”

    各人沉默,不知该当如何。

    李儒见场中安静,起身进言,“主公,宜阳已毁,洛阳存粮不足支撑三月,某观这洛阳气数,恐怕。。。”李儒看看四周,没有说下去,在说下去,乃是大忌。

    “军师但说无妨。”

    “某观洛阳,气数已尽,不若协少帝西行,且回长安,迁都长安。。。”

    吕布大惊,随后又变得平静,似是自嘲,心中自言自语,这托梦还真是灵验啊,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