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朝四国志
字体: 16 + -

番外篇 闯宫夺嫁2

“喂,这位兵爷这京都城今天这是有啥大事吗?张灯结彩的,”

    京都城偏门浩昌门外一个路过的小贩同守卫问道,

    “今儿是宁安王大喜的日子,”

    守卫由于宁安王大喜得了赏赐,所以今天很是高兴,要不然才懒得搭理这个过路的小商贩,

    “原来是王爷大喜啊,不知娶的是哪家的小姐?”

    恰在此时打远处过来一位黑衣少年,那少年刚好走到他们不远处,只听那守卫大声道:

    “咱大殷国公主,皇族第一美人,皇甫真儿,”

    那少年听了便是一愣,停在原地,慢慢转过头去看着那说话的两人,眼神中多了一丝忧虑,一丝伤感,

    “呦,这卓家算是彻底攀龙附凤了,前边出了和陛下义儿,后来又嫁过去个太子妃,现在又娶回来个天下数一数二的美人,真是荣华富贵独此一家啊!”那小贩不仅赞叹道,

    “嘿,你这家伙倒是挺会说话,”

    小贩推着车走了,那守卫这才看到旁边站着一位黑衣少年,这少年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阴冷气息,守卫知道今日是大喜的日子所以绝不敢让这样的人在自己这里进了城,

    “你干什么的?说你呢!哑巴了?”守卫连续叫了好几声那少年才有了反应,

    “进城,”少年低沉着声音道,

    “进城?我看你鬼鬼祟祟的可不像是好人,”

    “军爷说笑了,我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折腾的起多大的浪来,”

    守卫听完笑了:“嘿,你小子倒是挺会说的,谅你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来,进去吧,”

    少年嘴角轻微上扬转身进了城,守卫还全然不知被他放进去的将是一场灾难,而这一切将在几个时辰后发生,

    “这就是姐姐口中的京都吗?这看似繁华的景象却处处充满了杀机,女人们的勾心斗角,男人们的明争暗斗,这乌烟瘴气的地方我绝不会让你生活于此!”

    言罢少年径直向前走去,目标皇宫,

    此时的皇宫内,皇室亲贵和文武百官们正齐聚一堂,此厅乃帝国议事大厅,可容纳一万人,今日皇帝特许两位新人将在此厅喜结良缘,为此朝中亲贵早早的便以来了,甚至是帝国各方诸候,大王也都齐聚于此,等待着见证这对才子与美人的佳话,

    相信他们不会失望的,将在不久之后他们必将见识到什么是恶魔,

    “呦,这位不是卓老太君吗?老太君早来啊!”

    一位穿着要紧的朝中官员忙像另一位穿着奢华的老妇人打招呼,

    只见这位老妇人衣着鲜艳,手住檀香杖,杖上挂着一块金镶玉牌,上书忠义,两个大字,而另一面则是护国,

    这位老妇人便是卓家长夫人,卓仆的老母亲,卓文的奶奶,当年卓仆为保皇帝登基立下不事之功,而皇帝皇甫盛曾与几个死党发誓一但坐上龙椅便会给他们世代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皇帝没有食言,他真的做到了一言九鼎,自卓仆死后便将其自封为宁安王,王府就设立在皇城之中,并授封卓家第二子卓武为卓侯,骁骑将军,

    至于这位卓家老太君更是给侧封为一品国公夫人,手持忠义金牌可随意进出皇城,

    卓老太君见有人和她打招呼便是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其他官员大夫们见了也都纷纷过来和她打招呼行礼,老太君则被自己的小孙女和儿媳妇搀扶着,一一和他们打着招呼说着话,

    “老太君恭喜啊,你们卓家可是娶了一位天下少有的美人公主啊!”

    说话的是一位侍郎,卓夫人听了冲他笑了笑,而身旁那姑娘则笑着说道:“那是自然了,我哥怎么说也是天下第一才子新嫂子当然只有公主殿下才能配的上啊!”

    这卓家姑娘年纪小不太懂得言语,总之有什么她便会说什么,那侍郎闻言一时哑口,不知如何应对,

    “你这丫头,平日里真是惯坏了你,什么叫才能配的上?应该说是皇恩浩荡将公主下嫁给我们卓家,”

    卓夫人因女儿的不会说话而立即斥则了她一句,那知卓老太君闻言有些不高兴了,

    “你别动不动就斥则她,难道我乖孙女说的不对吗?我孙子是盛儿的义子,论才气,论相貌地位,那一点配不上她那个什么公主了,倒是那个皇甫真儿她凭什么?一个乡下长大的丫头,回头我得好好说说盛儿,给我的孙儿说的这是什么媒啊!还公主呢!”

    由于声音太大周围一时悄悄安静了下来,卓夫人见了急忙劝道:“母亲您小点声吧,您老别一口一个盛儿盛儿的叫,那是陛下,不再是以前的安王爷了,小心被人听到,”

    然而卓夫人的好心提醒老太君却并不领情,反而指责道:“我还就是叫他盛儿了,当上皇帝怎么了?当上皇帝难道就不认我这老太婆了?他还吃过的奶呢!”

    卓夫人见劝不动她只好顺从道:“是,您老说的是,吃过您的奶,陛下又怎会不记得呢,只是您别再数落真亦公主了,再怎么说也是皇甫皇族掌上明珠,”

    “什么掌上明珠啊,不就是前献王的女儿吗?落了水的凤凰,是盛儿可怜她才将她寻了回来封了个公主,看她神气的,听说昨晚还数落了我的娇儿,娇儿可是太子妃,她怎么敢数落太子妃,?回头嫁过来了我非得给她点家法不可,让她长长记性,娇儿也是她能说得的?那可是太子妃,将来的皇后,”

    不管老太太前面如何说得,别人只怕不会在意,到这几句话一出口则不然,当今天子尚在壮年,她竟然说出了此等不敬之语,

    大厅里远处的官员暂且不说,就说着近几步的几个可是听的真真的,有几个干脆赶紧去了别处,免得惹祸上身,

    “母亲,您说话真的越来越胆大了,这是什么地方,您可不能如此妄语,这是大不敬,”卓夫人赶紧劝阻道,

    “我……我这不是一时忘记了吗?再说了这不是迟早的事吗?”

    卓老太君自知说错了话一时理亏,慢吞吞的嘀咕了几句,

    “那也不能说,万一被沈府的人听了去,那还了得,”

    这时说话的并不是卓夫人,而是卓文二叔所生之子,卓斌所言,方才卓斌一直在和另几个同僚说着话,意外听到了卓老太君的怎么一句赶紧过来警告一声免得惹了祸,

    “斌儿,”卓夫人叫道,

    卓斌点了点头,还没开口说话就见远处一衣着严谨的官员朝他们这边走来,于是小声警告道:

    “别再乱说话了,沈章炎,沈大人朝咱们这边过来了,”

    卓斌话音刚落就听到沈章炎道:“晚辈沈章炎见过老夫人,见过卓夫人,卓斌公子,”

    “晚辈卓斌见过沈伯父,”

    “妾身见过沈大人,”

    那卓家姑娘见堂哥和母亲对眼前这位相貌堂堂表情略微严肃的官员如此恭敬便赶紧行礼道:“小女卓悦拜见沈伯父,沈伯父好,”

    沈章炎见此女如此通得礼数有有些可爱,便笑道:“哦,你就是卓家三女最小的卓悦吧,想不到都已出落的如此亭亭玉立,今年多大了?”

    “十五岁了,”

    卓夫人见女儿突然变得有些生分便插口说道,

    “呵呵,卓夫人真是好福气啊,今天舔一新人,再过一两年便又是一件喜事啊!”

    “沈大人说笑了,只怕小女不懂事,到时候烦劳沈大人给寻思一家了,”

    “噢,愿意效劳,”

    卓夫人和沈章炎言语间竟然谈论起儿女将来的婚事来,这使得卓悦顿时有些羞涩,不住的拉一拉卓夫人的衣袖,撒下娇,

    忽然沈章炎收住了笑容面对卓老太君问候道:“老夫人近来身体可好啊,要多注意出来走动走动啊,”

    “老太婆我身体好着呢!章炎啊,可有些日子没见过你了,承平,承云这几个孩子都该娶亲了吧?”

    卓老太君这一问着时让沈章炎难以开口回答,尴尬之余竟然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

    “孩子们都东奔西跑的,我是有心无力啊,我家里那位也不管管,唉!”

    “哦哦……哈哈哈,我说章炎啊,你放心,她不管,老太君我管,改天啊我给你寻思几个门当户对的,你是名儒大家,你们沈家又是开国功臣之后,承平,承云又都生的俊俏,那门槛指不定都能给你踏破喽!”

    “那晚辈就在此先谢过老夫人了,到时候,我请您前去多喝两杯,”

    “放心吧,我给你找几个准生儿子的儿媳妇,保证你们沈家和我们卓家一样子孙满堂,”

    “哈哈哈……”

    言罢两人相视而笑,卓夫人和卓斌也陪着笑了,

    然而谁都不会想到卓老太夫人的这几句话有一天竟然会成真,沈家真的子孙满堂,文武云集,儿女亲家遍布四方权贵,那时候的沈家绝非今日之卓家可比,只是老夫人看不到那一天了,

    稍后沈章炎四下看了看又对眼前几人说道:“老夫人心直口快本是好事,可有时候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能说,您还得记得,当今天子以不是昨日之安王,以前的事就不要再提起了,还望切记,”

    沈章炎虽然是个文人,但这几句话从口中说出,竟让卓家的这几个人出了冷汗,抛开沈章炎文人的身份不说,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便是沈府的掌门,掌握着无孔不入的沈家影人,其实力不比天网差多少,专为朝廷除有异心之人,渗透能力极强,

    “父亲……父亲,云南王到了,让您前去见见,”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方见沈章炎身边多了一位少年,生的伟岸,体魄健壮,高出了沈章炎半个头,长身玉立,剑眉星目,衣着普通寻常,只有腰间那枚玉佩证明了他不俗的身份,

    “这位是?”

    卓夫人看着站在沈章炎身旁的少年问道,

    “犬子承云,云儿还……”

    沈章炎刚要一一给儿子介绍眼前人,却被他抢先了一步,

    “晚辈沈承云见过卓老夫人,见过卓夫人,卓公子,”

    当轮到卓悦时微微一笑道:“想必你就是卓悦妹妹吧,你长高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卓悦听了一惊,忙问道:“你见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