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朝四国志
字体: 16 + -

第九章 川蜀之地

    fri sep 02 02:12:51 cst 2016

    就在几天前东济国联军围攻丰邑前城的时候,在遥远的西南方汉中之地,战争刚刚结束十天左右,陈仓城下十几万人的尸体尚未清理完毕,以致尸体腐烂恶臭味熏天,

    就在前不久这里两只实力悬殊的军队进行了一场大战,川蜀,汉中,陈仓,云南四地联军围歼寇军于此,十几万寇军在此全军覆没,寇军之主黄流只带轻骑百人向南逃亡,

    “报,启禀大人朝廷派的使者到了要大人前去迎接圣旨,”

    陈仓对面的山峰上一名小兵向一位正在身着官袍形象刚正的中年男人禀报道,

    “南郑府太守王茂铭,率兵剿灭寇匪劳苦功高,特赏赐黄金万两,加封二等候爵,升任汉中刺史,钦此!”

    使者将旨读完便收起走上前要将王茂铭扶起,“王大人起来领旨吧,”

    跪在地上的王茂铭没有抬头而是问道:“请问上差可读完了?”

    使者一愣:“读…读完了,”

    “臣王茂铭谢主隆恩,吾皇万岁,”

    王茂铭抬起双手从使者手中承接了圣旨后方才起身,

    “王大人刚才为何问我可曾读完?莫非王大人觉得陛下遗漏了什么?或者是应该还有什么?”

    使者疑惑不解的问道,这反而让王茂铭有些惊慌失措慌忙解释道:“不不不…岂敢,上差大人误会了,我是觉得此次剿灭寇军实在并非王某一人之功劳啊!”

    听完王茂铭的解释使者笑道:“哈哈哈,王大人多虑了,此次前来除了圣旨外还有陛下下达给兵部的旨意,所有参战军官士兵不论大小皆是有功之人,可行职位功劳大小一律赏赐,大人可安心?”

    “啊,如此甚好,只是此次剿灭寇军不只我一方之力啊,为何圣旨中对他只字未提?”

    王茂铭战战兢兢的问道,他知道怎么问有些不妥,要是这个使者回去和上头的人说个话他的乌纱帽就难保了,可他还是开了口,为人正直的他觉得这次的功劳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心里难免有些过意不去,

    使者看着王茂铭那副哆嗦的样子忽然笑了声:“王大人不必紧张,下官不是那种嚼舌头的人,对于那个人陛下没有圣旨只有口谕,让他进京另行赏赐,”

    “哦,是吗?”

    王茂铭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那么请大人领我去见那个人吧,”

    使者的话可把王茂铭难住了,只见他有些迟疑的说道:“禀上差,那个人不在陈仓,仗一打完他留下兵马,只带了四个随从就走了,恐怕上差得去云南王府请他,”

    “什么?走了?”使者惊呼道,显然他并不了解那个人,既使天下间所有人都畏惧皇权,可只有一个人例外,

    皇权于他而言只不过是严厉的批评罢了,赏赐对他而言也不过只是升了个头衔多了点赏地,

    此人放荡不羁由来以久,就连皇帝拿他也没半点法子,只能批评了事,

    使者不知道此人在皇帝眼中的份量如何,他才不会大老远的跑去云南传达口谕,既然那人躲了陛下口谕那就只好回京去禀报陛下圣裁,治他个不敬之罪,

    使者走后王茂铭手捧圣旨站在原地看着直到再也看不到方才叹了口气,

    “数天下间何人敢于数次拒不要陛下封赏,拿皇权威严不当回事的恐怕也就只有那个人了,唉!”

    川中一条溪水上几个年轻男子坐在石头上休息,其中一个朝着正在溪水中洗澡的男子说道:“殿下,咱们就怎么走了,会不会有些不妥啊?”

    “不妥?当然不妥了,这都第几次了,唉!我真担心有天人头落地啊,”

    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附合道,

    这时正在溪水中游弋的男子慢慢从水中游了上来,渐渐露出了半个身子,湿漉漉的长发劈头遮面,结实的身板依稀可见,

    “行了,人头落地到是不至于,你们别胡说八道,”

    几人中一位衣着武装服饰打扮的男子说道,只见此人生得,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长身玉立,腰间佩戴一柄上等宝剑,两臂环抱胸前,注视着眼前正在溪水中的男人,

    “怎么会不至于呢?那个可是陛下啊,生起起来我隔着老远都能听到他的吼声,传说登基时那个狠劲啊………”

    一个书生模样的娘娘腔装模作样的小声啼道,说道一半便立即觉得不对收住了嘴,

    “闭嘴,陛下宽宏四海,岂是你这等人物说得的,这种话要是让沈府云阁的人听到了那还了得,”

    武装服饰男子严厉说道,那娘娘腔本以是害怕但听他怎么一说反而大胆起来,

    “呦,感情你老沈现在说话怎么越来越官气十足了?你这还没当多大官呢吧?”

    “你”

    “怎地?”

    娘娘腔话音刚落两人便怒目而视,虽然武装服饰青年看起来更加英气逼人一些,可娘娘腔也丝毫不甘示弱,另两名青年一个人正在看书,另一个人在默默的观看他们对视,

    “承平说的没错,陛下宽宏大度又怎会生我的气呢?到是你竞开以后说话小心点,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心里头明白这点,”

    水中男人慢慢的走上来拿起一旁石头上的衣服,一边整理一边说道,

    “殿下说的是,都是我们平时跟着殿下习以为常而沾染的习惯,无论如何妄议当今圣上就是大不敬之罪,”

    本来观看他们吵架的白面侍从见自己的殿下从水中上来便赶忙上去帮其整理穿戴,

    眼下五人中被称作殿下的青年便是云南王世子皇甫协,那名被叫做竞开的娘娘腔是其表弟长孙竞开,佩剑长身青年则是云南州府步军都尉也是皇甫协的同窗伴读沈承平,那名白面侍从则是皇甫协原在皇宫时皇帝赏赐给他的陪读太监苏孝方,另一个始终不曾开口说话只是一味看书的青年则是一江湖剑客柳弥,现任云南王府卫士官,

    五人中,柳弥年龄最大,年方二八,苏孝方最小,年方二十,

    “行了,启程出发吧,”

    为皇甫协整理好服饰后,苏孝方便将马牵来,扶皇甫协上了马,而后才上了马,

    “承平,再往前到哪了?”

    皇甫协骑在马上望着远处那一片竹林向沈承平问道,

    “殿下,前面便是柳城,过了柳州再走一段路便是蜀地了,”

    皇甫协点了点头,苏孝方笑着说道:“殿下,柳城四面环山山路崎岖,这路恐怕是不好走了,”

    “呵呵,是吗,这越是不好走的路,本殿下越是要走走看,”

    皇甫协向来性格奔放,苏孝方的话他自是听的明白,可他就是要走,宁愿得罪皇帝也不愿入京为官,毕竟京都太过乌烟瘴气,比起来他更喜欢这蜀中的清风竹柳,

    苏孝方见劝说不动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反倒一旁长孙竞开听到皇甫协的话显得更加兴奋,

    “对,殿下指不定这柳城会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

    “殿下,这柳城附近有一座山中道观,不知殿下可知其名?”

    沈承平思索了片刻突然一笑说道,

    皇甫协不耐烦道:“承平啊,你什么都好,就是说话喜欢卖关子,我常年都在粤南转悠,怎会知道这蜀中之地的名山名观呢?”

    一旁长孙竞开也附和道:“就是,你不就多看了几本书,多转了几个地方吗?有什么就说呗,还藏着掖着,”

    沈承平被说的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的好,等了片刻才笑了笑开口道:“这距离柳城不远处有一座小山上有一道观名越清山观,其实我要说的不是这个道观,而是道观山的另一面,山的另一侧山涧峡谷,峡谷虽不大却也能容纳几万人,内建有山庄农舍………”

    “停…停…停,你就直接说了吧,哪有什么好玩的得了,你这长篇大论的浪费时间,”

    没等沈承平说完,长孙竞开便插嘴道,

    沈承平瞪了他一眼,接着说道:“好,我就直说了,那峡谷就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内有温泉,奇珍异兽,谷中景色也是别样精致,而且哪里还有一艺女庄园,”

    “艺女?我说承平兄,你这可就不对了,你怎么不早说出来,”

    皇甫协一听艺女二字顿时便来了精神,只是没有喜形于色,而是故意装做认真的样子责备道:“喂,承平,可以啊,平时看你斯斯文文的,以为你受恩师教诲之言诗书礼仪,从不在意这些男女小节,没想到啊,本殿下的身边有你怎么一位伪君子在,哈哈哈,”

    看着皇甫协和长孙竞开那样嘲笑自己,平时话少而又老实的沈承平被怎么一说反而红了脸,竟然不知道怎么反驳,

    苏孝方笑着问道:“沈都尉所说的那个艺女庄园可是专门为世家女子学习礼乐之处?”

    “正是”

    沈承平听到终于有人听明白了自己的话而高兴的回道,

    皇甫协忙问道:“孝方你刚才问什么呢?”

    “回禀殿下,方才沈都尉所言的艺女庄园并非殿下所想的风乐之地,而是世家人都把已经十五岁的女儿送来学习礼仪才艺之所在,为的是将来嫁的良夫,”

    沈承平补充道:“殿下,这艺女庄园乃是五十年前一位儒家女尊所创,为的是让天下所有世家女子都来此学习的地方,从十五岁开始直到十九或者十八岁妙龄方的离开,所以在这里住着的大多皆是名流世家女子,”

    听了沈承平所言,皇甫协绕有兴趣的点了点头,“没想到这天下还有怎么一处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沈承平笑了笑说道:“殿下忘记了,我有三个妹妹,”

    “哦,明白了,”皇甫协长出了口气,点了点头,

    “那咱们去看看吧,不过我不是去看女子学艺的,而是冲着天下奇珍异去的,顺便替天下好男儿看看他们的未来媳妇,驾!”

    说完竟策马奔腾跑向最前,三人恐有矢也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