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无双
字体: 16 + -

第009章 斗智争帝 丞相挖坑

    tue oct 04 21:00:00 cst 2016

    就在朱纯跟云太后势均力敌的节骨眼上,突然有一位大臣走了出来,让朱纯双眼放光,心想,终于有人挺我了,还是司马大人有良心啊。

    “回禀太后,老臣有话要说。”

    在紧张气氛中突然冒出来的正是当朝左丞相司马南。虽然同为丞相,官品也一样,但司马南的左丞相比起朱纯的右丞相来说,差距还是很大的。

    朱纯在朝中深耕多年,大权在握,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政几乎由他一个人把持,又得后宫李太妃暗地支持,可谓权倾朝野。而司马南看起来就像个打杂的似的,能管理的也就是个礼部、工部等无关紧要的部门,平时为官也是廉洁奉公、行事公允,与其他大臣走的也不是很近,人缘一般。

    两位丞相一比,立见高下。

    司马南能站出来着实出乎朱纯的意料之外,也让云太后始料不及。双方本来争锋相对、势均力敌,如果在关键时刻再有关键人物说出关键的话来,基本就定局了。

    云太后猜不透司马南的心思,但朝堂之上又不能不让人说话,只能点头应允,但心却立刻揪了起来。

    得到云太后应允后,司马南只说了一句话:“老臣力荐九王爷瑞王为新帝!”

    就这一句话,立刻让殿内跟炸了马蜂窝似的,嗡嗡的响成一片。

    前一刻还觉得终于有人站出来帮忙了,这一刻,朱纯就觉得被人从背后狠狠的捅了一刀,而且捅的毫无征兆。这一刀可是把朱纯捅了个心肺全乱。

    你个老王八,你不支持我也就罢了,居然还敢在背后捅我一刀,而是还是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你这是连丞相都不想干了吗?

    朱纯心底别提有多恼火了,真想冲上去将司马南摁到,使劲揍一顿。

    而朝中有些大臣倒像是突然看到了希望,其中不乏有人支持瑞王,但是没人领头,谁也不敢冒失。毕竟,当朝首辅可是支持肃王的,谁要是敢对着干,那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被扣个莫须有的罪名直接满门抄斩了啊。

    这下倒好,虽然司马南的真正实力跟权势与朱纯比较起来还差很多,但毕竟还有个当朝丞相的身份,他这一站出来,议论声中便多了很多小声谈及“瑞王”的大臣。

    云太后是后宫一姐不差,但后宫不得干政也是一条绕不过的规矩,正发愁如何跟朱纯继续对抗下去,却见司马南站了出来,原来的担心现在都变成了欣喜。

    “司马爱卿,推荐瑞王为新帝可不能仅凭一张嘴,可有恰当理由?”

    云太后这一问,其实是想借司马南的嘴说给其他大臣听的,而司马南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回禀太后,老臣自然不会只凭空说说而已。瑞王天资聪慧,五岁时便可背诵四书五经,可谓神童,我朝高宗皇帝曾赞许道‘惟瑞王有大才,可担重任’,此一评,可胜过诸位亲王;后至十二岁,其丹青造诣可谓非凡,连我朝御赐画师、画坛巨匠马长远都赞许有加;再至今,瑞王恭谦有加,常游走于民间,倾听民间疾苦,而且瑞王曾游历西北五年时间,此磨砺不可忽视……”

    还没等司马南说完,朱纯憋不住了,竟然说了一句日后引来杀身之祸的大话。

    “断断不可立瑞王,瑞王风流成性、行事轻佻,难以服众,绝对不可君天下!”

    当朱纯说出这句话时,周围立刻变得鸦雀无声,静的十分可怕,连周围人心脏的跳声都能听见。

    支持朱纯的那些死党们听到这句话,吓得也是一个激灵,心想,好嘛,你这是觉得自己死的不够快,被人捅了一刀之后还要给自己补上一刀吗?而反对朱纯的人则心想,当朝首辅离下台不远喽,这是自己给自己挖坑还要使劲往下跳的节奏啊。

    瑞王再风流成性,再行事轻佻,再难以服众,可人家是亲王,人家姓周。你一个朱纯,权势再大即便大到权倾朝野,可也仅仅是臣子一个,拿什么资本跟皇室对抗?即便之前的皇帝对你青睐有加,什么事都仰仗于你,可皇帝已经挂了!而且,人家也行周,怎么说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都是一家人!对,你有李太妃的后宫支持、有肃王的军队支持,但他们现在人在哪里?连议政的资格都没有,根本不靠谱啊!

    其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朱纯也是瞬间反应过来,简直是悔青了肠子,真想骂自己是猪脑子。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哪能说想收回来就能收回来?况且,他现在更不能在气势上输了阵仗,要不然,真要让瑞王称帝,先宰的第一个人恐怕就是他这个右丞相了。

    云太后冷冷的看着朱纯,半天才说道:“朱大人已为首相多年,为何说话还是这么没轻没重?瑞王风流成性、举止轻佻,可为什么太祖皇上临终的时候口谕要立瑞王为帝呢?难道皇上识人也有问题?”

    啥?

    皇上口谕要立瑞王为帝?

    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谁能证明?

    朱纯心想,太后这老娘们果然老道啊,皇上都已经死了,你让我怎么去证明?难道也跟着去死一回?尤其重要的,这句话是从太后嘴里说出来的,朝中大臣谁敢质疑啊?

    太后这一刀补得可是足够狠的,一下子就将朱纯之前费尽心思巩固的阵营击破,差点让这位当朝首辅气血攻心倒在朝堂之上。

    可是,谁来当皇帝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云太后说的不算,首相朱纯说的也不算,除了朝堂议政之外,还要倾听民间呼声。尤其是当下的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皇帝刚刚死了,还得先忙活皇帝入陵这件事。

    于是,朱纯及身边的几位党羽要求延后再议,而且,由于此次朝堂议政来的突然,军中还有几位重要级的人物未到场,也并不完全符合规矩。

    云太后也不专政,准许了朱纯的奏议,因为她今夜的目的并非立刻让瑞王称帝,她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首先是敲山震虎,让朱纯等人知道她的手段及态度;其次是表明自己的立场也好帮瑞王拉拢一部分朝臣;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看瑞王的表现,总不能瞎帮忙白费力气吧?

    而今夜在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不足一个时辰,瑞王已经全部知道,与他预料的差不多。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朱纯的那张嘴竟然如此会挖坑,日后定会让他知道坑到底有多深。

    当然,李太妃及肃王也快速得知了当夜议政内容,立刻开始了各自的部署,庙堂之上要争个你死我活,而江湖之中也要闹得血风腥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