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水浒
字体: 16 + -

玉麒麟折将昱岭关 白秀士求径无名庵

第一百四十四回玉麒麟折将昱岭关白秀士求径无名庵

    如果石宝、白钦在乌龙岭上拒险而守,也许还有活命的机会,可他偏偏自寻死路,冲乌龙岭上冲下来夹击宋江。这石宝武艺了得,而且善使流星锤,燕顺哪里挡得住?可为了确保宋江打睦州无后顾之忧,燕顺拼尽全身力气死缠住石宝,最后被石宝刀里夹锤打死在乌龙岭下。

    石宝打死燕顺,挥军急进,在睦州城外两里,被梁山的战车拦住去路,前进不得,宋江很快杀进城,结束战斗,派李应等四将引军杀到,石宝见睦州已失,救援无望,便带兵撤退。

    下山比较容易,想退,只怕没那么容易了,梁山的四十辆战车已经将回乌龙岭的路封得严严实实,一只小鸟都别想飞过去。

    李应追上石宝,在马上大喝:“贼将安敢杀吾弟兄!”石宝见是李应,不敢恋战,让白钦来战李应。两马相交,军器并举,两个斗不到十合,李应一枪将白钦挑了。

    石宝只顾往乌龙岭撤退,却不防林冲已经将乌龙岭占了,正带着骑兵一团,在花和尚鲁智深的战车配合下,来到大路上等石宝自投罗网,石宝一见林冲军容整齐拦在当道,知道乌龙岭已经回不去了,只能死拼,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

    石宝的想法是好的,也是一厢情愿的。林冲根本不和他硬拼,只是举举大枪,鲁达的战车便结成阵型围了上来,军士被赶鸭子一样围堵在一起,石宝几次冲杀,都被挡了回来,将他的最后一点信心给挡没了,石宝担心被活捉后受辱,用劈风刀自刎而死。南军见主将死了,不想再战,纷纷丢下武器投降。

    宋江众将来到乌龙岭关隘,却见到了老熟人吴用。宋江尴尬地咳了几声:“咳,咳,原来是军师,多谢帮忙了。”

    吴用:“宋先锋不必客气,我们没有插手江南战事。这方腊不知悔改,在两军交战中使用药箭、迷幻药等大规模不人道的化学武器!武松兄弟中毒箭自断一臂,关将军中毒至今未痊愈。王兄弟决定为武松兄弟的手臂报仇,不给点颜色不足以惩戒这群丧心病狂之徒!公明哥哥一举攻下睦州,是那龙君显灵,派出龟神将协助,郑魔君、包天师是龙君收走的,咱什么都不知道。”

    宋江:“多谢王兄弟美意,等宋江班师,一定为王先生修庙。”

    吴用:“这是龙君的功劳,宋先生当上书朝廷,为龙君立庙,千万不可说我梁山参与,否则又要遭小人流言蜚语。小生将乌龙岭交还宋先锋,这就回船上去钓鱼。”

    吴用按照王伦的意思,将乌龙岭交给宋江防守,带军队回到船上待命。

    南军江里水寨中四个水军总管,见乌龙岭、睦州俱失,都弃了船只,企图逃过对江,被梁山水师拦截,生擒成贵、谢福,这二人死不悔改,抱着必死的决心跟定方腊。王伦无奈,将他们解送睦州给了宋江。而翟源、乔正,逃得不知去向。

    童贯秦勇本想让宋江所部死绝在睦州,哪知龙君帮忙,宋江奇迹般地攻下睦州,二人商议一下,率兵过乌龙岭,入睦州城屯驻,安排亲信担任睦州个部门职务,出榜招抚军民复业,南兵投降者不知其数。宋江将水军总管成贵、谢福割腹取心,祭奠乌龙岭阵亡将佐,又叫李俊等水军将佐,管领了许多船只,把抓到的贼首伪官,解送杭州赵构处去了,童贯虽为赏军使,无权处置俘虏,这点他很清楚。宋江在睦州等候卢先锋兵马前来,同取清溪。

    副先锋卢俊义,自从杭州分兵之后,统领三万人马,本部下正偏将佐二十八员,引兵取山路,望杭州进发,经过临安镇钱王故都,抵达昱岭关前。守关把隘,是方腊手下大将庞万春,绰号小养由基,此人是江南方腊国中第一个会射弓箭的。带领着两员副将:一个唤做雷炯,一个唤做计稷。这两个副将,都蹬的七、八百斤劲弩,各使一枝蒺藜骨朵,手下有五千人马。三人早准备下了对敌器械,只待来军相近。

    卢先锋军马将次近昱岭关前,当日差滕戬、袁郎、武顺、龚端、奚胜、潘忠六员淮西将校,带领三千步军,前去叫阵。当下滕戬等六将迤逦哨到关下,并不曾撞见一个军马下关迎战。滕戬心疑,边走便和众人商议,谈话间已来到关前。见关上竖着一面彩砅白旗,旗下立着那小养由基庞万春,看了滕戬等大笑而骂:“你这伙草贼,只配在梁山泊做缩头乌龟,听宋江这鸟人忽悠,接受宋朝招安诰命,却来我这国土里装好汉!你也曾闻俺小养由基的名字么?我听得你这伙里,有个什么小李广花荣,叫他出来,和我比比箭。先教你看我神箭!”说言未了,飕的一箭,正中滕戬,栽下马去。五将一齐向前,救得上马便回。山顶上一声锣响,左右两边松树林里,万箭齐发。五员将顾不得滕戬,各人逃命而走。转得过山嘴,对面两边山坡上,一边是雷炯,一边是计稷,那弩箭如雨一般射将来。大英雄不畏千斤,只怕寸铁。没有像王伦一样的防弹衣,纵然十分英雄,也躲不得这雨一般的箭矢。可怜淮西六员将佐,不愿投梁山,投身宋军,原指望能立战功,重新做官,如今都化作南柯一梦。六人做一堆儿都被射死在关下。三千步卒,止剩百余个小军逃了回来。

    卢先锋听了大惊,如痴似醉。山士奇安慰道:“先锋且勿烦恼,有误大事,可以别商量一个计策,去夺关斩将,报此仇恨。”

    卢俊义伤心地说:“淮西六将,听王伦兄弟劝告,降卢不降宋,原指望在卢某带领下早立战功。宋先锋分将校与我,我也想带领他们早立战功以报朝廷,不曾想今天还没见阵,就……,哎,如今折了六将,更兼三千军卒,止有百余人回来,如此怎能到歙州相见?”

    山士奇说:“古人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等皆是中原、山东、河北人氏,不习水战,因此失了地利。须获得本处乡民,指引路径,方才知得他此间山路曲折。”

    卢先锋:“将军言之有理,可差谁去缉探路径好?”

    山士奇:“崔野曾和我共事,他以前曾是越岭飞涧的人,去山中寻路正好。”

    卢俊义随即请崔野,反复交代,这次的任务只是寻路,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不可交战,安全第一。崔野捎带了干粮,跨口腰刀,离寨望深山里去了,走了半日,天色已晚,远远地望见一点灯光明朗。崔野想:“灯光处必有人家。”趁黑地里,摸到灯明之处看,原来是个没名字的小小庵堂,里面透出灯光来。崔野来到庵前,见里面一个老和尚,在那里坐地诵经。崔野敲他房门,那老和尚唤一个小行者来开门。崔野进到里面便拜老和尚。老僧诧异地问:“客官休拜。现今万马千军杀伐之地,你如何走得到这里?”

    崔野回答:“实不敢瞒师父说,小人是梁山泊卢俊义部下偏将崔野。梁山众人受招安后,奉圣旨剿收方腊,昨夜被昱岭关上守把贼将,乱箭射死了我六员首将,无计度关,特差崔某前来寻路,探听有何小路过关。我从深山旷野,寻到此间,万望师父指迷,日后定当厚报。”

    那老僧说:“老僧虽入空门,看似不食人间烟火,但平时吃喝花费都是附近村民布施的。说句实在话,此间百姓,初时被朝廷的贪官污吏害得家破人亡,后来又被方腊害得徒空四壁,不管哪朝哪代,都为了权势,从不问百姓死活!如今军兵来征剿,村里的人民都逃散了,老僧没有去处,只得在此守死。将军来此,若想为民谋生,老僧定当相助,若是为朝廷图利,老僧纵是死了,也不为尔等指路。”

    崔野听了老和尚一席话,沉默半晌,然后说:“小的受教了。想当年,宋朝贪官污吏横行,我等活不下去,都跟着田虎造反。可田虎成事以后,也学着朝廷,开始鱼肉百姓,我等迷茫,宋江征田虎后,王伦在河北推行民主制度,小的却以为王伦所为不是正统,选择了投朝廷赎罪。听老师傅这么一说,我还真不知道何去何从。望师傅指点迷津。”

    老僧:“哎,老僧枉活这么多年,实在参悟不透啊。将军,我看你还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崔野谢了,转回大营见卢俊义,将事情一五一十告诉卢俊义。卢俊义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山中一定有小路。

    就在卢俊义一筹莫展的时候,军校来报:“将军,王伦来见。”

    卢俊义一听王伦,宛如迷航在大海里的船夫见到了灯塔,二话不说,跑出来给王伦一个熊抱:“师弟,我的大救星,你怎么来了?”

    王伦:“宋江已经攻取睦州,将军还在昱岭寸步不前,是不是遇到麻烦了?”

    卢俊义口打哎声:“嗨,我这里没有天时、没有地利,更没有人和,前此出阵,奚胜等六人一阵而亡。敌将庞万春拒险而守,更兼此人善射,我若强攻,即使伤亡惨重,也未必能过昱岭。前番崔野将军出去寻路,遇一老僧,两不相帮。我现在一点办法都没有。”

    王伦:“师兄,这下你知道朝廷和方腊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了吧!宋军胜,老百姓日子不好过,方腊胜,老百姓的日子还是不好过!老百姓两不相帮,已经很不错了,换了我,会将你的人交给庞万春,将庞万春的人交给你,让你们两家都死绝了,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过安稳日子。师兄呀,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不是赵家的,也不是方家的。国家不为老百姓谋出路,这国家本来就没有出路。”

    卢俊义:“卢某还是不明白。哎呀,师弟,我的好师弟,你就别给我上政治课了,快帮我想办法,去给那个老和尚上上政治课。”

    王伦:“我和宋江有约定,不参与江南战事。其本质就是不让我解放方腊统治区的人民,而且要人民接受朝廷的统治。你们进兵处处受阻场场恶战,最根本的原因是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而且还有童贯、秦勇之流拖后腿甚至陷害。宋江无奈,只能拜菩萨求天帮忙。我在睦州帮宋江,那是因为方腊违反不使用药箭的承诺,害得武松断了左臂。在你这里,我可就难办了。如果我帮你,朝廷势必说你勾结梁山图谋国土,即使明着不杀你,暗地里也会对你下毒手。难办,难办!”

    卢俊义:“师弟,卢某的性命是命,诸多将士的命也是命。前此出哨昱岭,还未见阵就死了三千人,三千人哪,我的心在滴血!为了尽快结束刀兵,减少伤亡,卢某管不了那么多了。”

    王伦:“师兄为民的心,小弟知道,只是万一朝廷陷害师兄,小弟想请师兄不要愚忠,直接归我梁山。而昱岭之事由小弟和宋江交涉,你看如何?”

    卢俊义:“哎,君和民怎么就捏合不到一块呢?”

    王伦:“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君想鱼肉民,民不愿被鱼肉。别说一个赵家,就算我老家,几千万人组成的一个党派,拥有几百万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搞一党独裁鱼肉人民,也同样不得民心,最终还是灭亡了!师兄,你可想好了?”

    卢俊义:“为了人民的生存,卢某豁出去了。”

    王伦:“这就好,这就好。请崔将军带我再去庵庙,我去更那老和尚盘道盘道,你去接吴用的部队。咱话说前头,你有杀生之祸时,必须听我的。”

    卢俊义:“行,我一定听你的,好了吧。咱快行动吧。”卢俊义还急上了。

    卢俊义接吴用所部暂且不提。但表王伦,在崔野陪同下,再次来到庵庙见老和尚。老和尚闭着眼睛诵经,王伦说:“老菩萨,别再诵经了,我有一事,想请您老帮忙。”

    老和尚:“我已经和崔施主说过了,我两不相帮。”

    王伦:“可你这样也是两边相害呀。”

    老和尚:“两边相害,总比你们害民好。”

    王伦:“如果我们不害民,你帮不帮?”

    老和尚:“不害民?你以为朝廷就不害民了?他们比方腊更狠。”

    王伦:“我即不代表朝廷,也不代表方腊。我只想借路通过,凡我通过的地方,老百姓不交税不纳粮,自己选举自己的县太爷,这样总可以吧。”

    老和尚:“这倒新鲜,可你如何保证你的诺言?”

    王伦:“老菩萨,你可听说过梁山?那里老百姓就你交税不纳粮,而且人人平等,他们的县长都是自己选的。”

    老和尚:“梁山?我听说过。可梁山首领宋江还不是被朝廷诏安做了朝廷的走狗?现在还在帮朝廷剿方腊呢。”

    王伦:“不瞒老菩萨,我们就是没有被朝廷诏安的梁山军,我叫王伦,我们做的事朝廷管不了,也不敢管。所以,只要我承诺,朝廷绝不敢干涉!我这次来,是请您为我们梁山人民解放军指条道,我们过了昱岭,这里便是我梁山解放区,按照我们梁山的《基本法》组建人民政府。这样不但不会害民,还给人民带来永久和平安宁,你说好不好?”

    老和尚:“好吧,我就相信你一回。”

    王伦:“老菩萨,既然有这条小路,通得关上,只不知能不能到贼寨里?”

    老和尚:“这条私路,一直通到得庞万春寨背后,下了岭,便是过关的大路了。只恐贼人已用大石块把路截断了,难过去。”

    王伦:“这个不妨!既有路径,我就不怕他截断。”

    老和尚:“将军见外人时,请不要说贫僧多口。”

    王伦:“老菩萨请放心,这点军事机密我还是知道的。”

    王伦回到寨中,吴用已经带了梁山步骑军两个团来到。卢俊义听说老和尚愿意指路,心中大喜,请军师吴用安排取关之策。

    吴用:“时迁将军,你做这事最在行。这次你去,什么都别干,只管做记号,千万不可和敌军发生接触。攻山的事,我自有安排。”

    时迁:“既然已经去了,不干些杀人放火的勾当,我总不能空手而回吧!贼不空回呀。”

    王伦:“如果你有能耐,将庞万春的兵符令箭偷来,如果没有,就把自己的小命带回来。”

    时迁一吐舌头:“算了,我还是吧小命带回来吧。”

    当日午后,时迁引了两个军校挑着米,来到庵里,见了老和尚说:“我们王首领和军师,多多拜谢老师父,派小的带些薄礼相送,烦老师父指引路径,引小人去。”便把银两、米粮,都给了和尚。老僧收受了,时迁分付小军自回寨去。

    老和尚:“将军稍事休息,白天恐怕被关上守军知道,咱夜深去。”

    至夜,老和尚叫行者引路,“送将军到那边,然后立即回来,别让人察觉。”

    小行者应允一声,领着时迁,离了草庵,望深山里去。二人披荆斩棘,穿林透岭,揽葛攀藤,行过数里山径野坡,到一处岭峻,石壁嵯峨,远远地望见开了个小路口。巅岩上尽把大石堆叠砌断了。小行者说:“将军,石叠壁那边关后。过得那石壁,亦有大路通色州。”

    时迁:“我知道了,小行者,你自己先回去,路上注意隐蔽。”

    小行者走后,时迁发挥出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本事来,这些石壁,对他来说等于没有,时迁拈指爬过了去,看东方漫山遍野都是宋军旗帜。卢先锋接受王伦建议,在王伦远红外望远镜帮助下,指挥士兵用火箭点着树木,哪里有伏兵点哪里,南军一个个拖着火尾一路领着宋兵望关上来。

    昱岭关上,小养由基庞万春见宋兵放火烧林,对左右说:“这是他的进兵之法,使吾伏兵不能藏身。我等只要牢守此关,任汝何能得过?”望见宋兵渐近关下,带了雷炯、计稷,弓箭踏弩,伏在关前伺候。

    林冲呼延灼两队骑兵在关下弓箭射程边缘,举着大喇叭叫骂:“庞万春,你不是会射箭吗?大爷就在这里让你射!不是大爷笑你,有我们小李广花荣在,你的乌**都不敢伸出来。”

    庞万春不服气,让两个士兵去搬踏弩(用脚踏的一种大型弓箭),士兵刚一起身,便被王伦的火枪部队给撂倒了!

    林冲哈哈大笑:“庞万春,牛皮吹破了吧,还敢跟我们小李广比箭,你投胎回炉再来吧。”

    林冲等人在吸引庞万春的注意力,王伦带特种部队却沿着时迁做的记号摸到了关上,和时迁兵合一处,在关上放起火来。庞万春见关内起火,急急带人来救,却吃到了特战队员们的一顿手雷!这手雷全是烈性炸药做的,爆炸声震得山摇地动,南军和宋军都是第一次领教王伦的火器,南兵吓得都丢了刀枪、弓箭、衣袍、铠甲,越过前面的掩体往没有炮火的地方跑。林冲在马上大叫:“已有一万宋兵先过关了,你们趁早投降,可免一死!”

    庞万春吓得魂不附体,只管跌脚。雷炯、计稷惊得麻木了,动弹不得。林冲、呼延灼等一个冲锋,首先上山,赶到关顶,赶过关去,追出有三十多里。孙立生擒得雷炯,魏定国活拿了计稷,单单走了庞万春。军兵无路可逃,绝大部分投降。卢俊义随后率宋兵到关上,屯驻人马。

    卢先锋得了昱岭关,厚赏了老和尚,劝降了雷炯、计稷,享祭奚胜等六人,次日,与同诸将,披挂上马,迤逦追赶过关,直到歙州城边下寨。一面行文申覆宋江,飞报已得了昱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