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水浒
字体: 16 + -

吴用片纸歇干戈,王伦只言定西川

第一百三十一章吴用片纸歇干戈,王伦只言定西川

    刘敏突然投降,大出宋江意料,刘敏怎么会莫名其妙来投降呢?不会是假投降吧!连忙派人打探,刘敏是真真正正来投降的,宋江一面安抚刘敏,一面安排军队进城。同使向远在方城山的陈安抚请功。

    陈安抚在方城山玩腻了,听说宋江攻取了宛州城,立即带着侯参谋、罗武谕来到宛州。宋江带刘敏见陈安抚以表功绩,希望陈安抚能封赏刘敏,哪知道陈安抚不但不接受刘敏的投降,还下令将刘敏给杀了!

    刘敏一死,本打算投降的伪楚将领立即坚定了抵抗的决心,虽然宛城丢了,但还有东西两边人马,宋江想在这陆海之地取得完全胜利,只怕还要费点周折。

    陈安抚杀了刘敏,断了伪楚将领投降的后路,并一改过去拖拉作风,命宋江马不停蹄进剿邓州!宋江惟命是从,立即分兵三路进军。

    单说卢俊义这支兵马,由宛州望西进发,逢山开路,遇水填桥。宝丰(今河南宝丰县)等处贼将武顺等,香花灯烛,献城纳降,归顺天朝。卢俊义怕这些降将重蹈刘敏的覆辙,没有将其送交宋江,而是直接留在账下,慰抚劝劳,让武顺镇守城池,因此伪楚将皆降卢俊义,要求只有一个,降卢不降宋。

    卢俊义无南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非止一日,来到西京城南三十里外伊阙山屯扎。

    西京城中主帅是伪楚宣抚使龚端与统军奚胜,有数员猛将,在那里镇守。奚统军曾学阵法,深知玄妙。

    卢俊义手下战将稀少,原来梁山的人大都被王伦挖了墙角,所以多数是河北田虎手下归降的将领,其中乔道清最知阵法。卢俊义随即与之计议,乔道清说:“听说奚胜颇知兵法,我兵最好先布下阵势,待贼兵来,慢慢地挑战。”

    卢俊义:“道长所言极是。”随即遣调军马,向山南平坦处,让乔道清排下“循环八卦阵势”。

    时间不大,奚胜领兵分三队而来,中一队是红旗,左一队是青旗,右一队是红旗:三军齐到,他见宋军排成阵势,便令青红旗二军,分在左右,扎下营寨,上云梯观看,见宋兵摆的是“循环八卦阵”,便对左右战将说:“这个阵势,谁不认识?待俺排个阵势惊他一惊。”令众军擂三通鼓,竖起将台,在台上用两把号旗招展,左右列成阵势,然后下将台,上马来到阵前与卢俊义打话。

    卢俊义见奚统军生得威武:金盔日耀喷霞光,银铠霜铺吞月影。绛征袍锦绣攒成,黄诊带珍珠钉就。抹绿靴斜踏宝镫,描金□随定丝鞭。阵前马跨一条龙,手内剑横三尺水。心中不住惋惜,如此英雄,怎么就投靠了王庆!他可知道,林冲这样的英雄还被高俅逼上了梁山!

    奚胜勒马直到阵前,高声叫道:“你摆‘循环八卦阵’,想要瞒谁?你识得俺的阵么?”

    卢俊义听得奚胜要斗阵法,同乔道清上云梯观望。贼兵阵势,结三人为小队,合三小队为一中队,合五中队为一大队,外方而内圆,大阵包小阵:相附联络。乔道清对卢俊义说:“这是李药师所创‘六花阵法’。由武侯的八阵图学来,可惜没有学到家到家,只弄了个四不像的六花阵。我装着不识他这个阵;暗中就我这个八卦阵,变为八八六十四,即是武侯八阵图法,便可破他六花阵了。”

    卢俊义出到阵前说:“奚将军确实是个人才,你这个阵我们还真不认识。你看是我打你的阵呢,还是你打我的阵?”

    奚胜:“你敢来打么?”

    卢俊义不卑不亢:“没办法,只能打打看了!”卢俊义入阵,乔道清站在将台上,将号旗左招右展,变成八阵图法。卢俊义传令,孙安,卞祥,领马军一千去打阵,由东南离位上一齐冲杀过去。众将上前,荡开门旗,杀将入去。卢俊义亲率马灵等将佐军兵,掩杀过去,奚胜没想到卢俊义对他的阵法了如指掌,避实就虚直冲中军,兵势顿时大乱。奚胜领着数员猛将,望北撤退。孙安,卞祥不知阵法,他见奚胜逃避,领兵追赶上去,不知不觉深入重围。只听得山坡后一棒锣声响,赶出一彪军来,孙安、卞祥等急退,却已经被截断了后路,寡不敌众,这千余甲马骑兵,都被驱进了深谷,那谷四面都是峭壁,却无出路,被伪楚兵搬运木石,塞断谷口。龚端差二千兵守住谷口,孙安、卞祥成了瓮中之鳖。

    且说卢俊义等破了奚胜的六花阵,众将乘势驱兵,一举追到龙门关下,夺获马匹,盔甲,金鼓无算,大楚兵退入城中去了。

    卢俊义清点军马,只不见了冲头阵的孙安、卞祥一千军马。急派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各领一千人马,分四路去寻,找了一天一夜,全无踪迹。卢俊义又派出李立、李云、王定六、郁保四各领一千人马出去找,务必要找到孙安、卞祥等人。

    正当卢俊义四处派人寻找的时候,探事官来报:“启禀副先锋,奚胜派人来谈判。”

    卢俊义:“奚胜派人来谈判?什么意思?”

    探事官:“确实如此,来人说还带来吴教授的一封信。”

    卢俊义一听吴用,立即来了精神:“快请。”

    时间不大,奚胜的使者龚端来到中军大账给卢俊义施礼:“小将龚端见过卢将军。”

    卢俊义:“龚将军到此有和事?”

    樊端:“不瞒卢将军,小将来此事想和卢将军商议投降事宜的。奚将军闻听刘敏将军投降宋江后,被宋江无辜杀害,所以不敢来降,但抵抗到底无疑也是死路一条,所以想投在卢将军麾下,所谓‘降卢不降宋。’不知将军可能容下?”

    卢俊义这个气呀,宋江怎么这么办事?如果能接纳刘敏投降,战事早歇了,何来这龙口关战事?孙安卞祥那里可是一千多号人哪!他哪里知道,宋江也不想打仗,但蔡京高俅杨戬却要打仗,“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些人找到贪污弄权的机会能放过?宋江只会拍马屁,哪敢顶半句嘴?

    龚端见卢俊义犹豫,便将信呈上:“卢将军,此处有梁山军师吴用书信一封。梁山使者说,只要卢将军见了信,便能接纳我等。”

    卢俊义接过信,仔细阅读,不住点头:“军师真知灼见,卢某佩服。龚将军,烦劳你回去和奚将军说一声,卢某愿接纳奚将军,并保证不将诸位交于宋江。”

    龚端:“谢卢将军海量。孙安、卞祥两位将军被小将困在西北十五里的深谷中,小将回去,立即派人扒开谷口,请卢将军前往接应。”

    卢俊义终于松了口气,感情孙安卞祥还没有死!太好了!他立即派宣赞郝思文带了梁山和饮水前往接应。

    奚身占据地利,为什么主动投降呢?原来王伦占据邓州后,发现不好再打了,往北,是大宋的西京,往东,是大宋的申州(今河南信阳),随便打那个,都直接打到大宋的神经上,大宋会立即命令宋江打梁山人马,这种手足相残的事谁都不愿看到;但不打,宋江这头只会撞树的猪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王伦一时拿不定主意。

    吴用知道王伦进退两难,便出主意说:“王兄弟,现在我们打哪都不好,可不打又不行!蔡京命宋江杀刘敏,就是想迫使伪楚军抵抗,间接导致我梁山两路人马自相残杀。我看,王庆已经死了,不如我们做个和事佬,送点功劳给宋江。”

    王伦:“和事佬是好做,但你想想,伪楚将领们不投降是死,投降还是死,谁愿意白白送了性命?投降我们,不是直接给了蔡京借口吗?这蔡京发展军事发展经济改善人马生活水平不行,却能想出这么毒的计谋来!真不知道是哪头狐狸日出来的。”

    吴用:“王兄弟不必发火。根据我的情报,宋军的西路军是卢俊义,东路军是关胜,两人均是仁义之士将帅之才,小生只需片纸,交给卢俊义和关胜,以他们的胸襟,应该能接纳伪楚将领投降,而且还凭空多了许多功劳,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蔡京不是要让我们梁山自相残杀吗?只怕是水月镜花枉费心机了。”

    王伦:“军师就是军师,什么是都能消解于无形,蔡京老贼估计要气得吐血了。”

    吴用:“他才不会,好人不长久,坏人活千年。他命长着呢。”

    王伦:“长命是好事,只怕他落不得个善终。军师,你快准备书信,我和林冲各保护一个能言善辩的文官去游说,事成之后咱班师。”

    吴用准备了两封书信,详细分析了当前战局,晓以利弊,希望伪楚将领能看清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

    单表王伦,陪同圣手书生萧让往龙口关,来劝说奚胜。扈真闹着也要去,吴用更是有意安排,王伦只好带了扈真、鲁达、孙二娘夫妇,还有小白一同上路。

    走这走着,王伦忍不住笑了起来,扈真白了王伦一眼:“神经病,笑什么?”

    王伦:“你看,萧让一本正经骑着马,小白上蹿下跳,张青杠着锄头,老鲁担着大锅铲,这不是西天取经的行头吗?”

    扈真:“又取什么经?我们几个是摆设?”

    王伦:“不,我们几个是摄影师,咱拍部电影吧!”

    “电影?”扈真睁大了眼睛,“电影是什么东西?”

    王伦:“你等等,我拍给你看。”说完取出掌中宝(随军摄像机),跟在张青后面拍了大约五分钟,然后回放给扈真看。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像。只是他们不知道《西游记》是什么东西。王伦立即甩开腮帮子海阔天空乱吹一通,给他们讲《西游记》的故事。一路乐趣无穷。

    龙口关守将奚胜听说梁山使者来见,立即安排手下:“我来接见使者,你们四下埋伏,以摔杯为号,一起动手。”众人按照吩咐,四下埋伏去了。

    王伦等人来到龙口关,奚胜接着,中军帐安排做下,勤务兵奉上茶来。王伦接过茶,两眼瞄了瞄帐外的伏兵,笑了笑,揭开茶杯盖子半掩着杯口,小小呷了一口,答吧答吧嘴,然后点点头说:“好茶,好茶,在这荒郊野外穷乡僻壤能喝道如此好茶,难得,难得。哎哟,只怕我一个失手,茶杯落到地上,引来杀身之祸。”

    奚胜:“这位将军是在奚落我还是在数落我?”

    王伦:“奚将军呀,你想想,王庆死了,大楚灭了,刘敏投降被砍了,现在的你报国无门为民无路都已经不重要了,四海之大,可有将军安身立坟之地?你说这地方算不算穷乡僻壤?周围全是大山,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要娱乐没娱乐,你能在这种地方窝多久?不如听我一句劝,去咱梁山吧,梁山比这里好多了。”

    奚胜沉思良久,挥挥手让埋伏的刀斧手撤离。

    王伦:“奚将军,自从王庆叛乱,建立大楚国,不好好治疗国家,只管强取豪夺,今天强奸**,明天强拆民房,后天又借口城市管理派人砸老百姓的摊位还随意打人,就这样将富裕的地方搞穷了,将贫穷的地方搞死了,老百姓的日子还没原来宋朝统治时期好,这样的朝廷老百姓早晚会灭了它,这样的皇帝不值得你去效忠。”

    奚胜:“梁山和王庆一样,终究不是正途,我想投宋,可刘敏被杀,我等真得我路可走了。”

    王伦:“梁山和王庆根本不是一路,我们讲究的是平等自由民主博爱,讲究的是人民当家作主,讲究的是以法治国。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天下本是人民的,我们最终还是要还给人民,大楚灭亡了,大宋也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你还是归我梁山吧。”

    奚胜:“梁山终归是叛乱,大宋才是正统,我还是想降宋,为手下将士们谋个出路。”

    王伦:“哎,我一时半会说服不了你。既然你愿意降大宋,那我这里有封信,你带了信去见卢俊义将军,一定记住,只能降卢不能降宋,这样才有活路。如果宋军为难你们,请你们立即来武胜军找我梁山远征军,我们热烈欢迎。”

    萧让将吴用的书信递上。奚胜打开信,只见信中写道:“大楚将军,为将者当忠军爱民,以民为贵。王庆自起事以来,横征暴敛无恶不作,天理难容人神共愤,实不是民心所向。我梁山以民为贵以民为天,祈盼有识之士加入梁山,为万民谋福。然将军定当以为梁山乃贼寇,非为正统,吴用不敢勉强,卢俊义、关胜等人义薄云天,定不负将军,若将军不愿随梁山之愿,可往投卢、关二将,并言不降宋之心迹,以保周全,他日若能归于我梁山,吴用当感激不尽。”

    奚胜看完慨叹道:“梁山吴用,真仁义之士,但我实在不想带着手下从一个叛逆变成另一个叛逆。实在对不起。希望他日能与梁山众兄弟把酒言欢。”

    王伦:“非常欢迎,而且我绝不在仗外埋伏刀斧手。”

    奚胜大笑!王伦能听出,这是释怀的开心的笑。

    奚胜:“我这就派人去。敢问义士大名?”

    王伦:“王伦。”

    奚胜睁大眼睛看着王伦:“你就是王伦?白衣秀士王伦?那个被晁盖吴用赶出梁山泊的王伦?”

    扈真“噗”将茶吐了出来:“晁盖什么时候将王伦赶出梁山泊了?这谣言到现在还没有消除?”

    王伦:“管他赶不赶呢,反正咱就是梁山泊人马,我就是王伦。”

    奚胜一面安排招待王伦等,一面安排樊端和卢俊义接洽,双方一拍即合,在奚胜的帮助下,卢俊义兵不血刃,解除了西京之围,并收拢了奚胜等一批将领。

    关胜同样卖吴用的面子,顺利受降了申州(今河南信阳)潘忠所部两万多人马。

    宋皇帝口中的王庆作乱、历史书中的王庆起义至此彻底平息。

    为了不至于引起冲突。王伦、吴用和宋江一起见了陈安抚等人。陈安抚以前没有见过王伦和吴用,他见宋江亲自引来,用脚后跟都能想出来,这两位一定是帮着平定王庆作乱的梁山头领!陈安抚官场老油条,哪敢怠慢,连忙将王伦吴用让进大厅,好茶招待:“想必二位是王首领、吴军师。”

    王伦一乐:“陈安抚不亏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上知五千年下知五百载,早猜出我们是谁了。”

    陈安抚:“王首领的大名,陈某早有耳闻,吴军师的才识,陈某更是自愧不如,时时告诫自己,要以二位为榜样!”

    陈安抚这马屁拍得实在到家。王伦不知可否,只是微微一笑:“王某今天来找陈大人,是想和大人商量一点小事。”

    陈安抚:“哎哟,王首领过谦了,有什么是只管吩咐就是,何来商量。”

    王伦:“陈大人不要太早答应,事情虽小,也许不是什么好事。”

    陈安抚老党混,能不知道王伦夜猫子进宅?可他又能怎样?王伦帮他铲除了王庆,还将宛州的胜利成果送给他,已经算很客气的了,所以他不敢不敬:“王首领说这话就见外了!”

    王伦:“好,既然陈大人如此爽快,王某也就直言了。陈大人,王庆做乱,湘赣等地民不聊生,老百姓深受其害,家家流离户户失所,王伦侥幸在江南擒了王庆,将万民解放,为了弥补老百姓这些年的损失,所以王伦在长江以南地区已经实行了均田和免税政策,也已经让老百姓选举出了自己的父母官,所以请陈安抚和宋先锋能体恤百姓之苦,不要再过江剿匪了,王庆段二等匪首的首级我送给陈大人和宋先锋,你们也好回去交差。”说完,叫手下人将王庆、段二、李助等主要叛贼的首级呈上。

    陈安抚一看,两眼发直:“王首领真是神人,这么快就将匪首王庆给杀了!”

    王伦:“实不相瞒,我们动用了海军,由水路直到王庆的老巢南丰,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然后用王庆的玺印招降了湘南西川等地。但我也不贪多,只想以长江为界,江南实行我们梁山的制度,江北则随你陈大人处置,陈大人意下如何?”

    陈安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江北交给他,等于白白送给他半个大楚的地盘,这礼物太大了!别说湘南西川地区免税,就是那些地方直接姓梁姓王,他也答应,何况那些蛮荒之地,人民不经教化,即使占了也守不住?所以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这完全没有问题,陈某回去禀告皇上,当今圣上圣明,一定会同样王首领的要求。”

    王伦:“那就有劳陈大人了。还有一点小事,王庆手下很多将军都是被朝廷给逼反的,我劝说他们归顺了卢俊义、关胜等,还请陈大人让卢关二位将军做主,不要为难他们!”

    陈安抚:“一定,一定。”

    王伦:“陈大人如此开明,真是大宋之良臣、百姓的福星。王伦还要收拾军械回梁山,这就告辞。”

    陈安抚乐开了花:“王首领、吴军师走好。”

    吴用见王伦果断将襄阳以北地区交给宋皇朝,心中难以理解,私下问王伦:“王兄弟,咱不占据江北富饶地区,却要占南方蛮荒之地,这是为何呀?”

    王伦:“江北地区虽富饶,但临近宋皇朝首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有我们在的一天,宋皇帝一天睡不得安稳觉,他一定会叫宋江将我们驱逐出去,我们如何能安守?刀兵起处民不聊生。与其这样,还不如大方点,直接送给他们好,这样能给皇帝一个面子,也能为宋江挣点功劳。至于西南地区,虽说蛮荒,那是皇帝这么想的。其实就是这些地方不服从皇帝管,皇帝也管不过来,咱推行平等自由民主博爱,这些人比较容易接受,所以我们很容易管理这些地区!再者,这些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只要我们扶持,其经济发展速度远快于北方。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日子好过了,他们还会野蛮吗?”

    吴用:“我终于明白了,王兄弟真正的意图是看中了南方的资源!”

    王伦:“我有这么势利吗?”

    湖南、四川参照梁山土地改革的制度,人均分地四亩,多余土地归国家所以,由农民租种!土地粮食是老百姓的生活保障,解决了温饱,才能考虑发展经济,景德镇陶瓷、玻璃、橡胶、烟、酒尤其贵烟川酒等工业品的大量生产,西川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老百姓欢欣鼓舞,非常自觉地接受了王伦的政治观点,民主建设和地方政府建设也顺利展开。

    西川形势和王伦预料的完全一样!废话,王伦早在历史教科书中学过了,知道西川人民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投其所好,哪有摆不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