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水浒
字体: 16 + -

阎老西状告及时雨,美髯公偷放宋公明

    sun sep 11 19:43:42 cst 2016

    第二十六章 阎老西状告及时雨,美髯公偷放宋公明

    宋江自以为事情做的圆滑老到天衣无缝,却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阎婆并非完全没有亲戚,她是阎公的一个拐了七八个弯的山西老表做媒嫁给阎公的。阎公死后,没有留下一丁点财产,他躲得远远的,生怕被阎婆看见。后来阎婆将女儿惜娇嫁给宋江做填房,介于宋江的身份,他不敢招惹阎婆,何况嫁出去的女子泼出门的水,和他有什么关系。可如今阎婆母女离奇地死了,这阎老西能不有所怀疑?八成是宋江给害死了。在他看来,郓城属梁山管辖,应该到梁山告状。于是他一张状子将宋江告到了梁山人民政府:“青天大老爷,小民冤枉,郓城宋江依仗钱财官位权势,趁阎公新故,霸占了我家表侄女阎惜娇,致使我表妹母女无辜枉死。宋江实在罪大恶极,请政府为小人做主,严办宋江。”

    王伦听说了宋江的所作所为,主观上认为,这宋江年纪没有一大把,也算三十好几的大叔了,怎么就收个虚龄十七实际年龄不满十六岁的小姑娘做填房,虽算不上强奸**,不能算老牛吃嫩草,人家小丫头还没成年吧,而且才三个多月,母女俩全死了!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于是热情地将阎老西引导到梁山人民法院。

    梁山人民政府的最高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法院的最高宗旨是公开公平公正,如今有人来告状,当然全力以赴,为民申冤。可庭审时发现,这阎来西告状的目的只是想讹宋江点钱!而梁山检察院派出去调查的人也没有收集到宋江害人的有力证据!宋江义气忠义的名声在外,帮助阎氏母女在先,人家自愿嫁他在后,三十好几娶了个粉嫩的美娇娘,外带免费赠送一个三十多美貌如花的半老徐娘,宋江没有理由杀人,不存在杀人动机,光凭宋江和阎家母女住在一起,不能成为杀人的直接证据,也没有相应人证物证。阎婆怀孕不假,可这不能肯定是宋江干的,毕竟阎婆和张文远有一腿,光靠猜测是不能定罪的;还有,如果阎婆怀孕,阎惜娇为什么没怀孕?宋江真正合法的老婆是年轻漂亮而且更容易怀孕的阎惜娇!法院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实行无罪推论制,如今没有事实依据,光凭阎老西几句话就叛宋江杀人,这和梁山法律的无罪推论原则向违背。梁山人民法院委托梁山人民检察院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没有足够的理由起诉宋江,只能将调查结果如实告知阎老西,因证据不足,不能进行刑事起诉,起诉了也只能叛证据不足,当庭释放。

    阎老西见敲竹杠不成,心里不舒服,离开梁山时满嘴牢骚:“还人民政府,还人民法院,狗屁,和宋江是一伙的,什么为人民服务,分明是为人民币服务。”

    王伦见阎老西不服,在半路将阎老西拉住,给他出主意:“老表,您别急,咱梁山办案讲的是证据,你现在没有证据,我们也没有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所以不好判宋江有罪。宋江虽在梁山的地盘上,但他还是大宋朝的官。你呀,将状子递到宋江的顶头上司济州府尹黄胜那里,他一定会为你做主的。”

    王伦根据调查结果推断,阎家母女一定是宋江杀的,但推断不能作为定罪依据!可宋江用心如此歹毒,还将所有罪名全部推到梁山头上,表面却义正言辞,实在厌恶,让他去济州告宋江一告,借阎老西整宋江一把,到黄胜那里,宋江不死也得脱成皮。

    王伦暗中挑选了两个能说会道的士兵张三李四,每人给了他们十两银子,吩咐如此如此,让他们到济州,帮阎老西找师爷写讼状,在济州大堂喊怨。

    府尹大人黄胜听得有人喊怨,立即升堂:“将告状之人带上来!”

    阎老西伙同张三李四上得大堂,磕头喊怨:“大人,小的冤枉,冤枉啊!”

    府尹喝问:“何事喊怨?”

    阎老西:“大人,小的是郓城阎公的远房亲戚,只因阎公家贫如洗,死后无棺材敛藏,郓城代理知县宋江以接济为名,强娶惜娇为妻为先,伺机奸污阎婆在后,致使阎婆丧偶后怀上了宋江的孩子,宋江害怕事情败露,设计杀死了阎婆母女二人!求青天大老爷作主,为草民申冤啊!”

    黄胜:“大胆刁民,宋江虽非朝廷命官,但也是补缺的知县,你怎敢诬告朝廷命官,不想活了是不是?来人重则二十大板。”

    张三:“大人,阎老西说的句句属实,大人如果不信,请为阎婆开棺验事,便知事实。”

    府尹心中对宋江不很信任,但有他挡着梁山贼寇,济州一定很安全,可这宋江补缺了知县,从不进贡,却有钱讨小老婆!府尹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又听旁人说宋江如何如何了得,更觉得该压制一下宋江,现在有人告状,立即命人来郓县传宋江到庭。

    宋江因死了老婆,有孝在身,回宋家庄去了。府尹只得亲自来到县衙,立即带了仵作前往阎惜娇的坟地,开棺验尸,果如阎老西所言,这阎婆丧夫半年,却怀了一个多月的身孕,这孩子不是宋江的还能有谁?好你个宋江,竟然跟母女两个都有一腿,我堂堂四品府尹,最多也就占点小姨子的便宜!府尹立即带人搜查宋江在西街的住所,这一搜却搜出了晁盖给宋江的书信!这还了得?怪不得宋江讨伐梁山能获胜,而黄安何涛全军覆没,原来宋江私通梁山!

    府尹回到郓城,召集朱仝雷横,即刻去宋家庄将叛贼宋江拿来济州候审!

    朱雷二人带了原郓县人马八十人,直奔宋家庄来。宋太公见来了官差,慌忙迎了出来。朱仝道:“太公,我等奉命行事,不得已而为之。你家三郎宋江在何处?”

    宋老头:“二位都头,想必你们也知道,我这逆子,成天结义结义,啷当家财,早被我逐出家门,如今一直居住城里,已经几年没回来了!听说他前些日子有娶了人家一个十七岁姑娘做填房,丢尽宋家老脸啦,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呀!我老头子早晚被这逆子气死呀。”

    朱仝道:“太公,咱公文在身,不得不在庄上搜一搜,也好回去回话!雷都头,我在这前面把守,你带了人进去搜!”

    雷横带人进去搜了一搜,回来说:“宋江真的不在庄中。”

    朱仝:“雷都头,你带着兄弟们把门,我再进去仔细搜来。”

    宋老头:“我等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怎么会将他藏在庄里呢?”

    朱仝道:“雷横,你带人把好门,看紧这宋老头!宋老太公呀,公务在身,身不由己,还请见谅。”

    朱仝独自进了宋家,将门闩了,走到后面佛堂内,将供床拖到一边,揭起了地板,板下赫然一个地洞!朱仝将板下铜铃摇了摇,宋江从里面钻出来,一看是朱仝,吓得面无人色!

    朱仝小声说:“哥哥,你平时与我关系最好,曾在喝酒是告诉我说,你家佛堂香案下有个地洞可以藏人,如果摇那板上的铜铃,洞中人便可出来,现如今小弟被府尹大人遣来捉你,便知你在这香案之下,故意支开雷横众人,独自和哥哥见个面!你这里不是长久安身之处,倘若其他人在来搜捕,实在不好,哥哥该早作打算!”

    宋江叹了口气:“哎,红颜祸水!想我宋江一世英名,却毁在两养奸偷汉的婆娘手里,这事到了衙门怎么也说不清楚。都头知道,宋某住衙门已有月余,那会回家做那龌龊之事,都是那张文远害的,宋某眼睛瞎了,招了个白眼狼!”

    朱仝:“哥哥,如若简单是为妇人之事,只怕到公堂还能说清,可府尹大人在你家搜到了你和晁盖的信件,那可是私通梁山贼寇的铁证,你是没办法抵赖的!所以你只有逃亡一条路了。哥哥可想好逃往何处?”

    宋江:“小弟寻思。现在有三处可以容身,一是沧州横滨郡小旋风柴进的庄上;二是青州清风寨小李广花荣处;三是白虎山孔贤庄,这孔贤庄孔明孔亮两兄弟跟在下关系还不错,应该会收留我,这三处到底去哪里,我还拿不定主意。”

    朱仝:“哥哥尽快决断,而且今夜就要走,否则明天官文下了,到处是告示,到处是官兵,你可就走不了了!

    宋江:“多谢兄弟仗义,我马上动身,官司之事望朱都头从中斡旋,如需金银,只管在来庄上取。”

    朱仝:“那兄弟告辞了。”

    朱仝将香案复原,来到门前,对雷横道:“这宋江真不在庄上,可能还在城里,咱先扣了这宋老头去!”

    雷横心想:朱仝跟宋江关系好得合穿一条裤子,怎么会提出抓老宋头?一定是让我做人情,我先领了再说吧。想到这儿,雷横道:“宋太公,你家四郎怎么还不回来?”

    宋老太公:“他出去帮人家打锄头钉耙去了,马上农忙了,咱庄稼人耽搁不起。宋江这畜生,几年前我就将他告到府衙,说他不孝,断绝了父子关系,府衙还有判决书呢,我去拿来你看。”

    雷横:“那也好,你带了官府的判决书,跟我们去一趟县衙,府尹大人不会为难您老的!兄弟们,好生照顾太公。”

    朱仝雷横一行回到县衙,将宋老头带来,并详述了捉拿宋江的过程,递上官府的判决书。府尹看这老宋头:“你说,宋江真被逐出家门了?”

    宋老头:“千真万确!有官府文书为证。”

    “那好,让你家儿子明天带保释金来保释!”贪官的手伸出来了吧。

    朱仝知道,府尹为的是钱。府尹也知道,有这一纸文书在,捉不得老宋头,能敲点竹杠也就算了!于是连夜压下文书,着各州县捉拿宋江。

    宋江家为什么有地窖?原来宋朝有句俗话:做官容易做吏难。皇权统治下奸臣当道,只要使钱或沾亲带故,便很容易混个一官半职,纵有贪赃枉法,也是官官相护。做吏就不同了,搞不好就成了贪官的替罪羊,家产抄了,充军三千里。所以做吏的常先让娘老子告到县衙,断绝父子关系,另行定居,生死与家里无关,并在家里预先挖好地窖,这样出了事家里可以躲,还不连累家人。宋江做押司,早做了这样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