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兴唐
字体: 16 + -

七章:十斗之才

    “好诗!不知是何人所作?”

    几十道目光齐刷刷的望着手握纸筏的绿衣女子,绿衣女子呀的一声,探询的望着一旁追的香汗淋漓的妙玉,怯生生不敢说话。

    众人把目光移向妙玉,妙玉小嘴一瘪,旋及想到什么又有些释然了,倾慕的眼眸望着烛火下的陆皓。“郎君……”

    窗出一轮明月高挂,淡淡的月光透过泛着光泽的窗纸,轻柔的洒在大厅内,与摇曳的烛光温和的融合为一体。

    灯火下,一名青衣少年郎轻抿着酒水,曦微的亮光映衬在脸上,隐隐透着几分出尘的气息,抬手间长袖翩翩,气质美如玉,仿若浊世佳公子,杳然脱俗。

    察觉别人的注视的目光,陆皓古波不惊,依旧不紧不慢的执着于手中的陈酿美酒,沉浸在口腔内的绵软芳香,一脸迷醉之色。

    旁人见到他这副作态,均觉此人气宇不凡,绝非池中之物,不敢小瞧于他。

    唯有了解陆皓的王玄策鄙夷的剜了一眼,不屑的撇撇嘴,懒得去拆穿他。

    “妙,妙啊!以巫山神女比喻世间女子,实乃妙喻。昔年飞燕掌上舞,汉宫绝宠红妆顾,如此佳人之姿,见之尤得倚赖新妆,听兄台佳作,佩服至极,小弟自叹不如。”

    短暂的沉寂过后,方有一名斯文儒雅的青年走上跟前,朝陆皓长揖一礼,连连称赞方才的诗句,脸上钦佩之意表露无遗。

    短短一句话犹如在平澜的水面扔下一枚石子,顷刻间掀起滔滔巨浪,在坐的不管是文人墨客,富家子弟,亦或是那些个莺莺燕燕,如群星捧月般围绕在陆皓身旁。

    先前辩驳房遗爱之时已经展露非凡的应变能力,现在又是一诗惊人,不得不让人高看一眼。

    众人萦绕在旁,或探讨古今文学,或论及家事出身,还一些妙丽佳人询问性趣爱好,叽叽喳喳个不停。陆皓酒劲未消听着更是头疼,可又不善拒绝他人,一时间颇为苦恼。

    妙玉这时已被人遗忘,捧着纸筏想要回到陆皓身旁,却发现周围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怎也挤不进去。鼓起脸瞪了绿衣女子一眼,气的直跺脚。尤其看到陆皓跟前那几个花枝招展的女子依偎在他身上,肆意的挑逗着,入她眼中教她好不吃醋。

    明明……明明这首诗是属于我一人的,好坏由我,别人有什么资格点评。还有陆郎,只有我才可以依在他怀中枕在他的肩上,这些该死的小浪蹄子,还动手动脚的,有机会一定要她们好看。

    “一个田舍儿也会作诗,欺我长安无人耶?”

    人们都在追捧陆皓之时,忽的,一缕不和谐的声音传来,惹人厌恶的措辞,挑拨的口气,不用细想也知道是谁。

    只见房遗爱缓缓移步人群之中,虎目带煞直勾勾的瞪着陆皓看,嘴角扬起一抹阴冷的笑容。

    房遗爱先前丢了颜面,一直耿耿于怀,可又有所顾忌发作不得,强咽下一口气。没想到才一会,陆皓又在他的眼皮底下出尽风头,怨怼以及妒忌的怒火梗在胸口,郁结难消。于是思衬片刻后,出言挑拨。

    有人道:“也莫要小瞧人家,说不定人就是天纵之才。”

    房遗爱冷笑道:“诶,那也未必,若是真才实学又何必藏着掖着,还将诗句送与一个名不经传的妓子,我倒以为这诗指不定从哪买来的,见不得人,所以才用来讨取女儿家欢心。”

    “嗯,房公子所言不无道理。”

    “小弟以为不错,想想也是,一个无名之辈怎会懂吟诗之道,多半是买来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向来文人相轻,稍有才名的士子本就有些恃才傲物,不是轻易服人的主。凭空被一个不知从那冒出的少年压了一头,把风头全都抢了去,尤其人长的还那么俊俏。这些饱读诗书的士子又怎会轻易服气,甘心承认才貌皆不如人。可无奈这诗堪称完美,挑不出一丁点瑕疵,故虽有怨尤却不敢多说什么。如今房遗爱这么挑拨,狭隘的内心觉得很有道理,有几人出言附和起来。

    陆皓还没作出任何表态,妙玉先不乐意了,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现在更是小脸含煞,两手叉腰指着几人斥道:“呸,就你们几个那副瓜怂样,作的几首狗都嫌的诗句,还有脸说陆郎的诗是买的?你那么能耐你咋不去买啊!净会污蔑良人,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妙玉不要动怒,生气对皮肤不好的。”陆皓不置可否,哈哈笑道:“既然房公子说了我这诗是买的,那便是买的好了。只是呢……诗我买的比较多,也用不完,房公子若是不弃,我可以转赠你一些。”

    “呵呵,好啊!你要是还有这等上佳诗句,勿需你转赠,你有多少我全买了。”房遗爱并非不学无术之辈,知晓这诗乃是难得的佳作,百年不遇,料定陆皓作不出第二首来,打算狠狠的在众人面前折辱他一番。

    “哦?”陆皓笑的更加得意了,似笑非笑看着对方,“只是不知我买的这些诗值得几钱?”

    “如此佳作,当值万钱。”

    “万钱……”哎呀妈呀,陆皓差点幸福的晕了过去。正愁没钱花呢,碰到个有钱的傻大富。人家这么大气,自己也不能扭捏不是?不痛宰他一刀都对不起过去不眠不休背诵《唐诗三百首》的青葱岁月。

    “房公子如此客气,在下却之不恭了。哈哈哈,来人。”

    “酒来!”

    “笔来!”

    “纸来!”

    “人不用来……泥奏凯,一边呆着去。”

    陆皓昂首扬起酒盏举杯邀明月,猛的灌下了一大口,口腔弥漫浊酒的芳香,眨眼间,那股绵而醇的后劲开始上涌,心神奋发而激昂,乘着酒劲将酒盏掷于地,手握狼毫执笔而书。别说,那股洒脱不羁劲,颇有魏晋名士的风骨。

    墨染白纸,落笔成诗: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嗝——酣畅的打一嗝,吐了一口浊气,痛快!

    “妙啊!此诗新颖别致,出人意料。巧妙地托出梅之所长,雪之所短,把雪和梅良莠描绘的淋漓精致,又不禁发人深省。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吾弗如也。”先前那位作咏梅的士子面露惭色,趋步上前作揖。

    余下的人频频点头,极其认可这个评价。就连房遗爱也有些慌了,不敢相信他还真的当着众人的面又作了一首上佳的诗句,依旧无可挑剔。心底有些颤然,他应该就剩这一首了吧,应该……吧。

    房遗爱却是估计错了,只见陆皓轻轻颔首示意,并未停下手里的动作,持笔依旧在纸上狂狷的书写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两万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万钱。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二十三万钱

    眨眼间已作了二十几首诗,按一首万钱折下来也有几十万钱了,陆皓心里畅快,有了这笔钱就算天天宿在燕婉阁,招五六个姑娘陪侍也足够了。当然,自己不是那种人,不过谁又会嫌钱多呢?狠狠的甩了甩手臂,轻揉泛酸的肩膀,转瞬间又想到了下一首诗。

    “咳咳……等……等会。”

    蓦然间,房遗爱只觉头脑轰然一声大响,脚步几个虚晃差点跌坐在地,望向陆皓的目光已没了怨怼,而满是不可思议之色。他几时能想到这陆皓有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文采,须臾间作诗数十首,且每首诗皆是上佳,不!应该说都是绝世之作。

    陆皓望着对方,嘴角拉扯出一个和煦的笑容,谦虚道:“房公子有何赐教?若是房公子觉得哪一首稍显逊色,不值万钱,大可告诉于我,我可以改,亦或是重作一首,总是要让你满意为止。”

    陆皓的语气不可谓不谦逊,服务不可谓不周到,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房遗爱那叫一个气,脸上火辣辣的疼,不由得一股屈辱感、挫败感涌上心头。脸黑了又黑,强压着火气。他实在不敢置信,眼前这田舍奴怎么如此了得,作诗好像玩似的信手拈来。

    “够了?这才二十几首,会不会少了点?要不再来一百首,算便宜点,只收你八十万钱。”陆皓挤眉溜眼,不想错过如此赚钱的良机。

    房遗爱见着眼前这清晰的眉眼,和煦的笑容,俏的不像话的小脸,只觉寒意在浑身蔓延,冷汗不断往外渗,期艾道:“不……不用,差不多了。”

    这作诗的速度见所未见,他说作一百首之前或许不信,如今亲眼所见,却是信的死死的。父亲向来清廉,家中积蓄不多,要是让父亲知道今天动辄万钱的挥霍,指不定怎么抽死自己。

    思绪百转千回,房遗爱脑中闪过父亲那抡的虎虎生威的紫黑藤条,不禁有些胆寒,哪还敢让陆皓继续作下去。

    陆皓咧嘴笑道:“那可真是遗憾了。”

    房遗爱道:“不遗憾,不遗憾……”

    “既如此,这些个诗便归房公子了。”陆皓略显羞涩的搓搓手,一脸不好意思道:“只是这二十三首诗的钱,你看……”

    “阿成。”房遗爱瞬间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有气无力的唤了一声:“给他。”

    房遗爱这会是彻底认了怂,没一点脾气,灰溜溜的回了座位。这田舍奴不好惹,还跟自己八字不和,以后再遇见一定避而远之。

    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大厅内的众人才回过味来,原来陆皓片刻间已经作了几十首诗,且均是上上之作,这份才学,真是……

    “昔日曹子建七步成诗,世人仰慕。南朝康乐公有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可惜康乐公生的早些了,若他今日能观陆郎君须臾间作的十数首上品之作。应会晓得这天下十斗之才,尽归尔囊中矣。”

    这康乐公谢灵运乃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因承袭康乐公爵位故人多称其康乐公。谢灵运年少成名,不谙世事,视天下英才为无物。一日宴会之时,他不知是喝大了还是怎的,不顾周遭俊彦云集,含蓄的表示:论才学劳资就服曹植,当然,我也不是看不起你们其中的谁,我只想说在座的各位有一个算一个……全是辣鸡。

    如此自负之人也称一斗之才,而十斗已是凌驾于曹植之上,如此夸奖算得上极重了。可众人尤觉理所当然,曹植七步成诗是为八斗之才,可陆皓如今须臾之间作了数十首输曹植的诗篇,论及才学,丝毫不亚于曹植,甚至有过之。以谢灵运的说法,十斗之才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