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神州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先斩后奏

孙倩啊孙倩,你今天的做派怎的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呢?你说你和白衣浪人早就认识,这怎么可能?当白衣浪人刚露面拦路时,彼此当时都分明如同陌路,早就认识为何见面互相不打招呼?而接着我与浪人交锋,你又充当一位冲突双方的缓冲器角色,这又是为何呢?你一改之前易于激动的习性,而报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和轻柔温和的话语,最后竟答应浪人要随他而去,这究竟是为什么?莫不是你深知浪人武功在我之上,怕我与其交手会吃亏以致当面丢丑?你真是为保我名节而屈身自己吗?这个理由能成立吗?嗯!仔细想来,这个理由也是成立的!

    我出招几次攻击浪人,都等于“以卵击石”,非但没有制服对方,反而是自己白费功力却还承受他嘲笑讥讽之话语。这不是得不偿失,自讨没趣吗?他那刀剑不入的肉体却是我第一次遇见,这就是人们常形容的“铜头铁臂”啊!而且浪人还始终未向我正式出招,我能抵挡的住吗?扪心自问,我还确实没把握!即使他伤不了我,但我也伤不了他,这是铁定的。那么最后结果会是怎样?结果恐怕也是自己吃亏或自取其辱而任由他一意孤行,这不等于当面认输吗?

    另外孙倩临别前说的那句话,叫我把今天发生的事如实禀郭大人,郭大人就不会怪罪我半途丢失同伴的过失了!这句话是不是一语双关抑或暗示我什么呢?难道郭大人也知道有关浪人的情况?嗯,对了,是有暗示的意味,要不她说完此话咳嗽一声又深盯我一眼何故呢?

    另外,也难怪平时师父经常提醒我说:江湖之大,无奇不有,神州之神,卧虎藏龙。万事皆要谦虚谨慎,有道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这些教导确应成为我的座右铭啊!看来等这边事情告一段落,自己得先回峨眉山,向师傅讨教,今后应该如何应对象浪人类的武林异人。

    想着这些,游天云不觉似被一团迷雾围绕脑际,一股寒流袭击全身,一分失意萦绕心头。

    游天云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心事重重,不知不觉已到达县衙大门,此时天色将晚,郭大人与张捕快以及众衙役早在门口等待迎接,队列之整齐,场面之热烈,像是迎接一位得胜回营的将军。

    游天云刚一下马,郭秉义就急步上前与其热烈拥抱,然后握住他的手,兴高采烈地步入大厅。

    等一切礼仪完毕,郭秉义宣布:今日大战告捷,众英雄皆辛苦劳累,就不谈公事,现已准备好几桌酒菜,这要好好慰劳大家。众人一听,欢快唱诺。

    席间大伙尽情畅饮,互祝顺利,一派激情洋溢,欢乐喜庆的气氛。席散后,叫大家早早回家休息,明日再议公事。

    当晚游天云仍被留在县衙就寝,郭秉义又和他秉烛夜谈。

    游天云先谈龙游寺遇险经历和破敌经过,郭秉义全神贯注倾听,不时插话询问细节,脸上尽显激动、兴奋之色。最后说:“此事能按原计划顺利收网,全仗少侠武功高强且机智勇猛,此事完毕,我定向上峰申请,为少侠谋一要职,我们也好长期合作,也便施展你的抱负才华,为天下百姓造福。”

    游天云听此一说忙道:“哪里,此次胜利,全靠大人计谋周全,筹划精密。更重要的是大人有一颗为民除害,造福苍生的赤诚之心。”

    游天云停顿片刻,接着又说,“至于谋职一说,在下心领了。但无需兑现,因我不太愿意,像我这种人,自由散漫惯了,是不宜从事公职的。不过今后只要郭大人需要,在下会随时听候差遣,完成所交任务的!”

    “你先别忙推脱,等这事完了,我们再好好商量,如何?眼下尽快要办的事,是及时审判罪犯,并当先斩后奏,就地正法。否则若等何绍坤回来,恐怕又要节外生枝发生变故了!”

    游天运连连点头称是,接下来就将路遇怪人——“白衣浪人”半途拦截的详细经过如实作了禀报,可郭大人听后脸上并无惊诧愤怒之色,只是淡淡的说:“此事暂且搁一搁,等审判了结,咱们再做商议。”

    第二日一大早,郭秉义击鼓升堂,左右坐了县丞、师爷,堂下站满了各路起诉乡民以及被劫顾主,受害妇女,旁观证人等。几番审讯下来,由于罪行确凿,铁证如山,人赃俱获,那一干人犯无法抵赖,只得自供不讳,签字画押。

    最后郭秉义威严宣告:汤天乔、段虹、马延奎作恶多端,罪行累累,死有余辜,判处极刑,立即执行!

    当这帮罪犯被押解刑场斩首示众时,现场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乡民们无不喜笑颜开,拍手称快,奔走相告!

    回到县衙,郭秉义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棘手的案件终于就此了结,心里好不轻松愉快。公害已除,哪怕事后节外生枝又有何惧?

    接下来郭秉义找到游天云,重新谈论白衣浪人的问题。

    郭秉义道:“这白衣浪人混迹江湖,一直以来都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行动既滑稽可笑又诡秘怪异。但经长期观察和多方了解,此人对普通百姓并未作出什么骚扰残害之事,他作案对象多为达官贵人,作案地点也多在衙门府邸,且案情性质多为“桃色事件”对豪门女眷时有骚扰和戏谑。因此,此人在民间民愤不大,而官府却对他恨之入骨,多次派人收捕捉拿,但此人练就刀枪不入神功,根本就对他无可奈何!因此只有对他敬而远之,尽量回避躲让。即便发生事端,官府也多半采取“睁只眼,闭只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消极对待,尽量不去激化矛盾,以免引火烧身。”

    郭秉义停顿少许接着又说:“至于这白衣浪人和孙倩是否早就认识?我也不太清楚。只是知道孙倩应召赴何绍坤府上献艺,被何绍坤无端扣押纠缠,结果被一蒙面男子救出送回她镖局,以至大丰镖局掌门,也即孙倩义父谢昌武当面请赐大名,以便日后感恩报答,也被蒙面男子婉拒且扬长而去,后据孙倩确认,这蒙面男子就是“白衣浪人”。至于在解救过程中,这白衣浪人是否和孙倩谈话或互报姓名,就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了,而孙倩本人对此细节不愿道出,外人又怎么能知晓呢?”

    游千云听罢不由眼睛一亮,忙插话道:

    “这般说来这白衣浪人的举动不是“行侠仗义”么?”

    “这件事情倒有点“行侠仗义”的味道,不过对他的传闻较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时“行侠仗义”,如解救孙倩一事;有时“抱打不平”,如葫芦镇惩匪救伤一事;有时又“采花劫色”,如叠翠楼争锋夺艳一事;有时又“无事生非”,如蜀王府闹事一事等等。总之,人们众说纷纭,褒贬皆有。好多人也认为浪人性格怪异,难以捉摸。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人们在用传统思维方式和习惯行为准则去衡量人,评价人。而浪人却是在用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展示他内心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这些是一般人难以阅读和难以理解的。”郭炳义说至此停了停,然后又微笑着继续说道:

    “我对此人早大有兴趣,想和他认识并与之交谈,看看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他有一个怎样的内心世界?他的学识水平,人生阅历达到何种程度?他的生命哲学蕴含着怎样的隐喻和秘密等。之前,我在就任新邑知府时,就想结识他,可多方托人与之联系,都被他置之不理或脱口推迟。”郭秉义说罢慢慢陷入沉思。

    而游天云则听得饶有兴致,那白衣浪人的形象,似乎在他心目中变得光鲜起来。认为这白衣浪人似乎是处在师傅经常提起的,古往今来都受人追捧的“游侠”状态。但浪人比传统意义的“游侠”似乎又多了些浪漫情调的神秘色彩。

    随后,郭秉义见游天云若有所思又欲言又忍,便关切地问道:

    “少侠想要说什么?还有什么疑虑吗?”

    “只是……只是我想,这次白衣浪人独自带走孙倩,不知要去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对孙倩来说意味着什么?孙倩能否承受得起……?”游天云不无担心的说道。

    “少侠不必多虑,据白衣浪人的行为准则和以往既成事例,此次行动,往好处想,可能又要干一番大快人心的事情;往坏处想,顶多也不过是搞一些逢场作戏的闹剧罢了。而据浪人现有的武功底子加上刀枪不入的铁骨身板,谁能把他奈之何?谁能伤害得了他?既然浪人没有人生安全问题,那与她同行的孙倩自然也不会有!再说孙倩这女子虽年纪尚轻,但由于幼年丧父,历经折磨,饱受煎熬,已养成吃苦耐劳,坚强自立的性格,一点困难、挫折什么的,是难不倒她的!所以这事我们可以放心。“”游天云听罢,点头回应,心有释然。

    第二天,游天云简单收拾好行装,便来与郭秉义告别,说需立即奔峨眉山回到师傅身边。郭秉义再三挽留,请他再考虑考虑留任公职一事,但游天云此时归心似箭,执意暂且拒绝考虑,郭秉义无奈,只好依依不舍与之暂时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