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儿郎冠军侯
字体: 16 + -

第九十四章 意味深长的轻伤

    tue oct 25 15:02:40 cst 2016

    卫青受伤的原因是:今天是先李广将军的冥寿,郎中令李敢清早起来祭祀过父亲之后,因为心情沉痛,独自在府内喝了几口闷酒。后来陆续有别的人到府致祭,李敢不知被什么人挑唆起了情绪,就借酒冲到大将军府里来了!

    李敢一过来时,卫青已经看出他带了酒意,所以尽管对方眼睛血红、满面悲愤、毫无礼数,卫青并不打算与他认真。但是李敢就站在当地,大声质问大将军,“你为何要逼死我的父亲?你为什么要故意让他去东路迂回?你到底是存了什么私心?”

    尽管这种种言行已经是非常出格,但卫青还是好好的解释了几句,甚至都没有斥责对方。然而李敢却置若罔闻,而且越来越激动,一副拼死也要讨个说法的架势。

    周围的人并不少,都知道此人喝多了,都在想办法劝解,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李敢竟会突然拔剑!而且直接刺向了卫青!后者猝不及防,就这么被刺伤了!

    霍去病听到这里,按在剑柄上的手已经在微微颤抖。

    然而他也看到了舅父的眼色,那是很明确的命令自己克制!他只能服从命令,用尽全身力气按捺着自己的激愤。

    就在大将军府公然行凶!这简直是无法无天了!李敢这是活够了么?

    先说李敢的质问吧,如果是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这质问听起来或许还有点道理,但是对于经历了漠北之战的人来说,这根本就是不需要解释的。大将军为何派李广去东路迂回,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本身是非常清楚的!

    大将军在李广的事情上存私心了吗?显然根本不可能!当时戈壁环境极端艰苦,前方还有单于优势兵力列阵以待,战斗部署直接关系到全军的生死存亡!当时的一切部署都是为了胜利,为了全军能活下来!

    在这种情形下,试问大将军能怎么发私心?说到底,他就是想发私心都根本没有空间!不信你有本事发一个看看?

    你李敢也是从漠北回来的人,你也知道那一战究竟是什么情形,就算你信不过大将军的为人,可是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想不明白吗?

    再者说,父亲去世半年多了,你这当儿子的如果有异议,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这会儿来找大将军理论?

    还有,你李敢有资格跟大司马大将军理论吗?

    大司马大将军这六个字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三军统帅加内阁首脑!刺伤这么一个人,那不是普通的以下犯上,那是多大的干系!你凭什么竟然敢?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李敢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来?他是纯粹的酒后撒疯吗?还是另有缘故呢?

    舅父的伤是在左臂,出了不少血,但是未曾动着筋骨,所以还是属于皮肉轻伤。霍去病非常仔细的察看着伤处,因为伤口的位置、角度、深浅,都能反映行凶者当时的想法。

    过了一会儿,他皱眉问道,“当时您闪避了吗?”

    “没有。”

    卫青没再更多解释,因为外甥能问到这里,已经抓住了要害之处。那一刻的具体情况,谁也没有他自己知道的更清楚了,他记得在对方突然拔剑的那一瞬间,自己是万分错愕的,根本就不曾闪躲!

    换句话说,自己之所以既没有送命、也没有重伤,而是仅仅受了手臂上的皮肉轻伤,完全不是因为自己躲开了严重的一击,而是因为对方要刺的本来就不是要害,本来就只打算让自己受点轻伤。

    李敢的武力是什么水平?那可是全军数得着的骁将!他又有剑在手,自己又全无防备,他若是成心拼命的话,完全刺得死自己,而此剑偏偏就能避开了所有的要害,仅仅刺到了左臂,而且还未动筋骨!这充分说明,此人根本就不是真的醉酒失去了控制。

    这时候霍去病止住侍者的帮忙,亲自动手,慢慢的把舅父的伤口重新包扎了起来。此刻的他也已经想明白了,如果刺死或者重伤了大将军,李敢自己当然也活不成,而比较轻微的刺伤,才是让舅父最难处理的局面。

    这种程度的伤害,真是意味深长。说白了,别看对方口口声声父亲之死,那只是幌子,别看对方是红着眼冲进来的,那只是演戏,人家根本就不是真来拼命的!

    那是来干什么的?来挑衅的。

    用俗话来说这叫做别苗头,我就是踩你一脚怎么了?

    作为李敢曾经的顶头上司,霍去病总觉得自己对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刺伤大将军,而且并不是因为醉后失控,此人焉能胆大妄为至此?此人胆大自己是知道的,毕竟是战场上的刀尖嘛,胆气自然不同凡响,但是如此妄为呢?这难道完全是他个人蓄意为之的吗?

    霍去病觉得自己无法相信。在最初的激愤过去之后,他按捺住自己的情绪,把今天这事冷静的梳理了一遍,慢慢的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李敢酒后情绪激动是有的,胆大包天是有的,为父亲之死而心存不平也是有的,来之前有预谋也是有的,但是他应该不是整件事情的主谋!

    李敢毕竟只是一员武将,尽管在战场上很勇猛,但政治上的头脑还是相对简单的,他应该是并没有完全的意识到自己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准确的说,他这个战场上的刀尖,被当成政治上的刀尖来利用了!

    在李敢背后挑唆他的人究竟是谁,现在还不能确定,但脱不出今天去李府致祭的这些姻亲故交,他们是一个集团的。而对声势日退的大将军下手,他们这个点确实找得很聪明:

    ――伤你一下又怎么了?你上报陛下啊?私宅里吵翻了拉拉扯扯的,误伤有谁说得清楚?

    ――你大将军若不上报陛下,那就等于现在就认栽,就等于昭告众人,太子的保护人已然自身难保,遇到这么大的事都只能吃哑巴亏了!

    ――你若是上报陛下,我们也不至于把李敢赔进去。谁不知道他刚死了父亲?思父心切、借酒浇愁、酒后失控、失手伤人,本来就是情有可原嘛!再者后果又不严重,你伤势轻微,还能让人赔你一条命吗?舆论会有利于他的。何况陛下刚刚任命他为郎中令,看得出来最近对他十分爱重。而你呢?别忘了漠北之战的封赏以及柏梁联诗的次序,你最近可是不得圣眷啊!

    ――所以,无论上报不上报,你都损失定了。

    挑唆李敢的人,当然也就是推动易储的人。对这些人来说,短短十来年,眼看着卫氏崛起得实在太快,皇后、太子、大将军、大司马,照此势头发展下去,一旦太子登基,权力分配中自己就彻底失势了。

    因此他们数年来处心积虑,尤其是趁着卫霍忙于漠北远征的时候,暗中做了不少手脚,终于让陛下对太子越来越不满,进而有了易储的念头。加之太子最重要的保护人卫青,最近似乎颇为不得圣眷,所以他们觉得可以尝试着发起一点正面进攻了。进攻总得需要一把刀,而李敢,正是最为合适的刀尖。

    因此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是李敢自己的个人行为,因为父亲之死的一时意气,失手刺伤了父亲生前的上司。而实质上呢,则是由李敢代表陇西李氏以及世家集团,动手刺伤了他们多年来的竞争对手和眼中之钉卫青,代表有着世家背景的皇三子和皇四子,动手刺伤了太子的保护人!

    本来这些人下手之前,应该还会忌惮霍去病,因为他一直是明确站在舅父身边的。但是这几个月来,陛下明显的抬霍抑卫,为了配合陛下的心思,卫与霍的距离也明显的拉开了。这对舅甥表演得太默契了,让大多数人都信以为真了,所以这些人马上就发现,卫霍分道,现在正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霍去病知道,假如自己与舅父的表面关系还像从前一样,李敢就算胆大妄为,也未必敢对舅父动手。唉,这些人也不知道用脑子想想,自己对舅父的感情,是说变就能变的吗?自己就算一年都不去大将军府,就算事事独断专行,难道心里面的联结就会断了吗?

    然而事情已经到了今天这一步,再想别的也没意义了,还是想想后续该怎么处理吧!那么,大将军应该怎么处理此事呢?要不要报告陛下呢?

    答案很显然,不能。

    首先卫青的人品和性格就是这样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他不会揪住李敢不放。再者,如果公开闹起来,要对抗的不仅仅是陇西李氏一族,而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世家集团,公开对抗是占不了上风的。更重要的是,卫青作为大司马大将军,也绝对不会在朝堂上制造这种公开的分裂。

    但是别忘了,大将军不报告,并不代表陛下就不知道。这么大的事情,整个长安城的上层很快就会传遍,陛下是何等耳目聪明的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那么,就看陛下知道后如何处理了。虽然外甥还怒气未平,但是卫青的心里很明白,这个账是无法认真去算的。陛下知情后惩戒一下李敢,大体有个公道也就是了,若是陛下真的要重重处罚李敢,自己还得出面求情。

    然而,舅甥两个谁都没有想到,问题就出在陛下的处理上!――李敢动手的事情过去了一个月,陛下一直都没有表态,就好像他真的毫不知情一样。

    其实,没有表态本身就是一种表态。

    为了确认陛下是不是真的不知情,平阳长公主曾经托人在陛下面前露过一点口风,当时陛下说,“闹得是出格了点,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父亲死于自杀,儿子心里憋屈,这毕竟也是人之常情嘛!”

    所以明摆着,陛下不是不知道,而是有意偏袒李敢的行为!

    卫青没有在任何场合提起李敢这件事情,用司马迁《史记》里的原话来说就是,“大将军匿讳之”。表面上,一切一直都风平浪静,但实际上,陛下这种不表态的表态,等于支持的是陇西李氏一方,这充分表明他的心念已经动摇到什么程度了!

    而这种对李敢显而易见的偏袒,也令那些图谋易储的人们看到了更大的希望,他们暗地里的行动,自然就要更进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