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者天下
字体: 16 + -

第8章五年

    fri sep 23 15:36:44 cst 2016

    冬去春来,转眼之间五年过去了。赵云从五年前拜童渊为师后,在童渊的鞭策下,武功一日千里,不久之前,百鸟朝凤枪赵云也练至大成,剩下的就是缺实战经验了,需要出去游历,让手中长枪饮血了。

    天分不缺,而且极其刻苦。为了一件事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赵云给童渊的感觉仿佛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在努力,一刻也不让自己松懈。

    一旦松懈下来,就会有灾难降临。童渊是个枪法宗师,他的眼力劲儿自然不是一般人可比的。自是能够看出赵云够勤奋,也极其努力。

    时间之轮不停转动,光和二年始,灵帝于西园开置邸舍卖官,价钱依官职大小而定,二千石官钱二千万,四百石官钱四百万又命左右卖公卿官,公千万,卿五百万。并在西园另设钱库,将所得之钱贮于西园库中,以为已有。

    光和六年,距离黄巾起义爆发剩下一年。大汉十三州爆发了天灾,干旱,蝗虫,灾涝…………

    粮食减收,甚至许多地方颗粒无收,各州哀鸿片野,因饥荒而死的百姓不计其数,许多人为了活下去,卖儿卖女,买给世家,卖给士族,卖给财主,卖给商人…………有的人为了活下去易子而食;有的人落草为寇;有的人卖身当家奴…………世家士族趁此机会,大量地兼并土地,如此一来紧逼百姓,土地没了,还能活吗?

    赵家,“云儿,你现在的武艺也到了二流武将,闭门造车是不能让你的武艺有提升了,我欲让你出去游历,武艺在生死之间的磨练增长最快,而且世道不平,天下将要大乱了,为师希望你能有自保之力。”童渊语气诚恳,脸上满是忧虑,对这天下黎民百姓的忧虑。

    童渊对面正是赵云,赵云今年十四了,长得英俊非凡,让人看了拍手称赞:好一个俊俏的少年郎。

    只见他一身月白项银细花纹底锦服,大片的莲花纹在白袍上若影若现。一根白丝线束着一半以上的深黑色的头发高高的遂在脑后,黑亮垂直的发,斜飞的英挺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孑然独立间散发的是傲视天地的强势。

    “师傅之言,我已明白,但是还需与双亲商量才行,父母在不远游。”赵云俊俏的脸上,露出迷人的笑容,躬身向童渊行礼。

    “云儿,记得五年前,我替你保管的宝物吗?如今,你已学有所成,我就都交给你了。”龙胆亮银枪,长一丈二,重六十八斤。---青虹剑,削铁如泥,重十斤。一身白盔银甲也有五十斤。有这些武器防身,为师也放心了。

    “师傅,你要离开了吗?”赵云焦急道。“哈哈哈”童渊大笑,“云儿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如今你武艺略有所成,我也没有可以指点的了,你武艺想要提升,只有与人交手,与人交手,家中护卫的武艺不足,张合又去了边疆,我与你辞行后,我也去边疆,杀匈奴人,保卫我大汉百姓。”

    “师……傅”赵云的声音已有哽咽,眼中满是水雾。

    “云儿,男子汉大丈夫,为何作此忸怩之事,他日再相见,我先走了,你替我与你父母道别。”童渊说完急忙离开了,他眼中似乎也有着水雾,在他飞身离开时,向着太阳,赵云分明看见了他眼中闪过一道光。

    大厅,“父亲,母亲,孩儿已经长大了,韩非子,论语,诗,书,礼,易,乐…………孩儿已经学完,武艺师傅也没有可教的了,他以经离开了,让孩儿代为道别,待在家不利于学问的增长。”

    赵峰和杨敏看着赵云,眸光复杂。作为父母的,那有不希望儿子出人头地的。更何况出身世家了,对于儿子外出,她当然持赞同意见。

    赵峰和杨敏相视,杨敏脸上满是不舍之意,眼中起了水雾,赵峰看到如此开口了,赵峰并没有多作迟疑。一脸的平静,深深的看了一眼赵云道:“云儿能这样想,说明云儿长大了。去吧,不用担忧你母亲,家里有我一切安好。”

    “多谢父亲谅解”我欲往洛阳求官,还望父亲让洛阳的掌柜准备好黄金。世道不平,怕是天下大乱不久矣,多年的布局,需要官职来支撑,我欲求常山郡守。赵云正色道。

    “云儿放心,我会送信与洛阳的掌柜,你要出行了,前些日子,家中得了一匹宝马,你去带走吧!”赵峰脸色柔和。赵云一听大喜,这消息对他来说可谓及时雨。

    赵云看着父母,行了大礼,转身离去。孩儿不孝,还望母亲注意身体。

    赵云离开后杨敏眼泪似珠子往下掉,大哭出声,扑在丈夫怀里,赵峰只得轻抚她的背。

    赵云到了马肆,一名身穿灰袍的下人赶紧上前,公子,小的有什么可以帮你的。赵云道:“我父亲让我来挑一匹马,我要前些日子的那匹宝马,你带我去。”

    下人,躬身一引,公子随我来。到了一个马棚,一匹马吸引了赵云心神,此马生下只脖子周围长毛,犹如雄师一般,性格暴烈。通体上下,一色雪白,没有半根杂色,浑身雪白。下人适得其宜地上前为赵云介绍,公子这匹马从西域而来,传说能日行千里,产于西域,马中的极品中的极品。根据记载,此马生下只脖子周围长毛,犹如雄师一般,性格暴烈,但长大后,会被赶出马群,随之性格也会变得温顺(据书上说被赶出马群是因为晚上此马身上挥发出银白光,人称照夜玉狮子,故得此名)。

    “好,好,好,好,好……”赵云嘴里赞叹不已,你自去账房领赏,我走了,说完,翻身骑上照夜玉狮子。玉狮子扬蹄,疾风一般飞了出去。

    太阳当空,正是一日正午时刻。赵云没有多作停留,匆忙的从家里离开了。就这么一瞬间,赵云已经有了想法。目标洛阳,买下郡守之位,以及杂号将军,回程再游历名山大川,拜访名士。

    街道上人来人往,面黄肌瘦,在烈日下行色匆匆。这是最底层的百姓,他们一天没有闲暇时间遛狗斗鸡。一年辛辛苦苦的劳作只为了勉强糊口度日。

    赵云骑着白马,经过 “酒。”

    一方形酒旗招展,客栈越来越近。客栈门口栓着十几匹上好的良马,悠闲的吃着干草。偶尔一个响鼻,显示着傲娇。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刚至门口,店小二便迎了上来。

    赵云看着店小二,转念一想,客栈里消息最为灵通,打探打探消息也无妨。“打尖,把我的马照料好了,要用上好的草料,让掌柜的把店里的好酒好菜都给我拿上来”一锭银子扔给店小二,赵云走进客栈,环视一周,一楼声音混杂,味道熏天,不敢停留,走上二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二楼的客人不多,从衣服布料可以看出非富即贵。赵云静静地听着旁边的客人交谈,有个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个长相斯文的文士和一个满脸凶煞之气的彪形大汉在交谈,他们的声音不大,而且他们附近没有人坐,但是赵云武艺非凡,仔细之下才得以听见。

    过了良久,文士和大汉都离开了,赵云心中却是大惊,恨不得马上就回家。听到的消息很惊人,那大汉是马元义,受大贤良师张角之命,前去联系朝廷中的暗子,还有行贿洛阳的官员,以备起义时里应外合攻下洛阳,可能是人多口杂,他们也没有详细多说。那文士是张角的徒弟,唐周受大贤良师张角之命联络各州的黄巾军。

    赵云从他们的交谈中,赵云得知一个重要的消息,冀州是黄巾军的大本营,除了常山郡的黄巾不成规模,其他郡的黄巾军十分势大。家族在冀州,赵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躲避黄巾军,只得把消息传回去,心想,一切由父亲处理,安排了。

    (本章完)

    新书这颗幼苗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刚刚发书希望大家多多捧场,如果大家看完觉得喜欢,可以打赏个红包,收藏,盖个章,或者投个鲜花,留个评论之类,流恋在这里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