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者天下
字体: 16 + -

东汉官位

    thu sep 22 23:37:52 cst 2016

    各位兄弟姐妹们大家好,新书,但是保证不太监。本书内容的话,历史上记载的必要事件,战役,人物的出生时间都会根据情况来调整进程,希望大家不要太过于追究历史的问题。码字的话可能不会出现太多的古文,这本书会以白话文的形式写下去。如果我写的不好的请大家指出来,有合适的想法,可以发送给我说说,我会认真考虑。现在给大家参考一下东汉末年的官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文官的太复杂,我就不放出来了,有个问题给大家提个醒,秩奉的话一般不会写出来,因为工作量太多了,敬请谅解。官位:一品 大将军 (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

    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

    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 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

    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

    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

    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 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

    野战军五校尉)

    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

    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

    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

    宁朔将军、

    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

    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以上为四中郎将)

    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

    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

    司律中郎将、

    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

    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

    护东羌 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

    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监军(以上为监

    军或护军)

    五品 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

    宁远将军、

    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

    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

    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

    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

    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

    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六品 和戎护军、殄虏护军

    (以上为杂号护军)

    西汉的官职表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