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烟雨时
字体: 16 + -

第二十八章 人间地狱

    sun sep 18 09:28:07 cst 2016

    “什么?娘,小澈……他,竟然有这般来历!”

    杜小川久久不能回过神来,他的脑海中此刻恰如一场风暴展开,与杨澈相知相交这么多日,杜小川猜测过他或许是某个大家族出来闯荡江湖的贵公子,却没想到,他竟是杨涟之子!

    杜小川的胸膛急剧起伏,他想起了自己怀中的那封信函,那可是杨大人交给师傅的绝命书啊!

    他如此清楚的记着那个月夜,葡萄架下的一老一少,为这封信而酩酊大醉,也是为这封信,杜小川再也没有见到过林道远。

    难怪,难怪!难怪杨澈一脸冷漠,从不肯向自己透漏他的身世来历,原来竟是他身上背负了这么沉重的冤屈与危机!

    “娘,您是怎么认出小澈就是杨大人的儿子的?”

    唐瑛微微一笑,素手轻轻揉了下苏茹的小头,“杨大人和你爹曾经同朝为官,私交又甚好,而小澈身上所佩戴的一个玉佩,正是杨大人贴身之物!如今这么凶险的世道,还敢佩戴此玉佩之人,也就非小澈莫属了。”

    杜小川恍然大悟,目光再次抬起,只是这次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小澈,你放心,有朝一日,我一定替天下所有蒙冤之人洗刷冤屈!”

    唐瑛自然明白杜小川的心思,拍了拍杜小川的脑袋,“好啦,小川,等以后你有能力了,所有我们想要做的,一定会有机会的,现在,你安心干活才是王道!”

    苏茹在一旁吃吃的笑着,方才离别的伤感,只在她那粉嫩的小脸蛋上稍微添了一点儿痕迹,就再也寻找不见,身旁的杜小川,伸出右手食指,宠溺的在苏茹的鼻子上刮了一下,顿时惹来苏茹一阵可爱的白眼。

    唐瑛不管兄妹俩的打闹,向屋内走去。她知道,在茹茹面前,小川无论武艺是多么的高强,学识是多么的渊博,但只要是见到了苏茹,就如同老鼠见了猫,永远没有胜算。

    一声响彻长空的惨嚎,赶在了晚霞落幕之前,终于在这三道坡,上演在了最辉煌的时刻。

    天启六年,这一年,对于很多关中的人,将永远铭记。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谁也不知道,去年冬日的天空的一声炸响,到底意味着什么。

    天启五年的冬天,让许多街头行乞的人,纷纷伏在地上,感谢上苍,让他们能够在这寒冬腊月里,获得一份天赐之物,那就是温暖的阳光。

    因为,这一次的冬日,关中地区没有过大雪纷飞的回忆。

    唯有一些连牙齿都脱落的老辈人,从常年在卧的热炕头走了下来,顺手弹走了自己身上的虱子,奔走在大街上,徜徉在衙门前,挤出两滴老泪,呼唤着对于这异常天气的恐惧!

    不知为何,关中的粮库小吏,从档案中隐隐察觉,这一年上交的税赋,实在是少的可怜。

    转眼冬季过去,人们还未从温暖的春节回味过来,就急急忙忙的下了庄稼地,满怀希望的期盼着这一年的风调雨顺,不想上一年一样惨淡收场,他们拜了龙王,见了神农,便将借来的种子撒了下去。

    这一年,关中的春日不再温柔,初一登场,便展示起吞并天下的气魄,散发出滚滚的热浪,炙烤着那未曾被大雪滋润过的土地,很快,一道道皲裂的口子在田地上蔓延开来,刚露出头的嫩芽,也在一片绝望中死去。

    关中的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是百年不遇的大旱,顿时整个关中地区陷入了恐慌之中,连陕西巡抚都急红了眼,连上十二道奏折,向皇帝陈述着关中的劫难。

    此刻,天启帝正躺在病床之上,脑子中不断浮现去年林道远撞死钱情敌测的一幕,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渗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唯恐林道远的冤魂,来找他索命。

    旁边侍候的,正是魏忠贤,他此刻捧着一摞奏折,躬身问道,“万岁,这是陕西省寄来的折子,您是否要批阅一下?”

    天启帝艰难的挥了挥手,“你代朕处理就好,朕困了,想休息一会,你下去吧!”

    魏忠贤躬身告退,嘴角却是勾勒起一抹冷笑。

    关中的大旱瞬间到了最为难熬的六月,没有庄稼的庄稼汉是悲惨的,多少好儿女饿死在了自家的炕上,一大批的饥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啃着树皮,吃着观音土,甚至易子而食!他们躺在滚烫的大街上,做着最后的挣扎。

    唯有那些员外贵绅,关起府中的大门,搂着自己的小妾,继续着醉生梦死的美好生活。

    更可怕的是,当这些饥民等不来朝廷的救助,当他们实在忍受不了饥饿的煎熬,他们就会选择另一种生存方式,终于,在关中的一部分地方,出现了乱民!

    一户姓朱的人家,在洪武皇帝时,祖上还是皇族的远房亲戚,到了这一代他们依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当他们感觉到关中大旱的时候,连忙派遣家奴,抢去了佃农最后一口粮食,并将他们赶出了自己的庄园。

    一天夜里,月黑风高,朱家大院的大门突然被打开,数百支火把瞬间涌进了朱家大院,他们一声哄抢,将朱家大院的粮食全部扛走,至于朱家上下的男女老少,这群人顺便也就将他们的尸体永远留在了这儿。

    朱家家主借着最后的火光,看清了这群人的真正面目,这群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他们的眼睛中充满了绿光,他们简直就是一群狼。

    那瘦骨嶙峋的身体是那么突兀,那肮脏的面孔中,有一个正是他曾经赶出去的一个家奴,朱家家主突然有些后悔,也有些痛,他想要求饶,可是他却只能发出惨嚎……

    因为这些饥民,将他那肥胖的身体,直接架在火堆上,烤了吃了。

    李家……吴家……公孙家……,他们如同朱家一样,没有一个能够幸免,终究是成了这末世的陪葬。

    陕西省,西安府,清泉县,青牛镇上。

    一个青年背着背囊,从三道坡一路缓缓地走来,他努力的抬高双脚,不断施展着他那绝妙的武功,他害怕,他这一脚下去踩不到地面,而是踩到了遍地躺着的饥民!

    青年正是杜小川,与一年前相比,他的面容有些憔悴和清瘦,这一年来,青牛镇也受到了大旱的波及,他们家嗯庄稼只是零星的冒出来几个头,多少还能留够自己的口粮,这在哀鸿遍野的关中,已是万幸了。

    杜小川背后的背囊正是一些别人梦寐以求的粮食,他此行的目的,乃是受母亲之命,去接济一下他的冯三爷!

    杜小川忽然在一处建筑门前停了下来,这是一所清泉县都独一无二的气派府邸,门上的匾额只有两个字,“张府!”

    这是张世贵,他那表舅的家!也是三番两次要害死他的张玉霖的家!依旧豪华,依旧威严!经过了关中大旱的洗刷,罪大恶极的张世贵却毫发未损,何也?

    这一切皆是因为,张世贵的儿子张玉霖回来了!他还带回来一队穿着公差服,拿着佩刀的衙役,并很神气的将他们摆在了家门口,让一切蠢蠢欲动的饥民都噤若寒蝉!

    那一日,张世贵头一次不像缩头乌龟缩在了地窖里,而是穿上最好的衣裳,带着所有家眷,候在了家门口,他要为他的骄子,亲手披红挂彩!

    清泉县的县令黄德厚也特地赶来,对着张世贵点头哈腰的恭维着,并自动送上了两百两银子,聊表心意。

    张世贵只是冷哼一声,他忘不了当年三道坡这个昏官对他的刁难之事,更何况,如今他的儿子,乃是宫中之人!九千岁的得意门生!

    “呸!一群阉党!”

    杜小川忽然轻啐一口,对于张玉霖进宫做了太监,投靠了魏忠贤很是不屑,更是对张世贵这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市侩小人厌恶之极,当下不想再看,转身走了过去。

    “大哥哥,你能给囡囡点吃的么,囡囡饿……”

    一个小女孩忽然站在了杜小川的面前,脏兮兮的小脸上已看不清原本的模样,一双大眼睛充满了了渴望,脸上没有穿鞋子,就这么打着赤脚,站在滚烫的街道上。

    或许是因为营养不良的缘故,小女孩异常瘦弱,头大身子小。

    见杜小川不说话,小女孩怯怯的往后退了一步,模样更加可怜,“哥哥,我爹都饿死了,就剩我娘和我了,囡囡刚听到我娘跟别人说,要把我送给别人煮了吃……换粮食,呜呜……”

    杜小川痛苦的看着眼前这个悲戚的小女孩,这天下间,又有多少父母肯将自己的儿女送给别人吃啊?这天下,又有多少这样的可怜人!

    杜小川实在不忍,手伸到背囊中,拿出来一个大白馒头,悄悄放到小女孩的手里,“小妹妹,拿去和你娘吃,让你娘不要卖你了,记得别让别人看见。”

    “这孩子,有白馒头!”

    杜小川忽然听到一声令他头皮发麻的声音,当他转过头去,彻底愣在了原地。

    不知是谁,正好躺在杜小川的身后,当杜小川从背囊中拿出馒头送给小女孩时,他的整个眼睛都绿了,尽管他的身体已经很难站起,可他依旧顽强,为了生存,为了自己能抢到馒头,他向着天空大喊了一声。

    所有人都听到了这位的声音,唰唰唰的从地上都站了起来,他们整整半年没有见过白馒头了,饥饿使他们躺在了这儿,饥饿让他们以为杜小川是上天派下来的礼物,他们,疯狂了!

    “兄弟们,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