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烟雨时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苍山无情

    sat sep 10 09:56:58 cst 2016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群山悲鸣,天下共祭,远去的林道远,祭奠了自己的肉体,却将这魂灵,永远保存了下来,只为亲眼见证那心中的遗憾!

    乾清殿上的血迹还未干,任凭数十个小太监豁出性命,却是丝毫未损,无奈之下,小太监只得请示魏忠贤,魏忠贤冷冷一笑,竟是大手一挥,下令将柱子拆除,重新再架上一根,总算才让此事过去。

    朱由校扔掉了木匣,躺在床上哭天喊地的**着,太医院的一帮糟老头子想尽了办法,依旧束手无策,甚至将宫外苗疆的苗医都请了过来,不料苗医见到天启皇帝后,连喊三声:“天也!”最终扬长而去,从此消失在了人间。

    倒是魏忠贤和客氏终于过起了自己舒心的小日子,借着皇帝生病的机会,他们连圣旨都可以随心所欲的下达,对于那天朝堂上的众官,魏忠贤只是冷冷的丢给了崔呈秀一句话:

    “速速给本督拟一本《东林党人录》出来!”

    “这些书生,竟敢搅扰本督的好事,哼,林道远啊林道远,你以为一死就能一了百了?笑话,我会查出你的来历,一定要教他们尝尝本督的手段!”

    远在陕西西安府,三秦书院。

    杜小川一觉醒来,感觉自己脸上有些湿润,极为不舒服,一个翻身,瞬间从床上下来,随即稍微打了盆水洗漱了一下,才稍稍轻松了点。

    不知为何,昨夜阴云惨淡,贯通天地的闪电整整响彻了整个晚上,而今早起来,天空依旧沉闷的紧,杜小川烦躁的甩了甩头,突然几个腾跃,到了竹林之中。

    “欻”的一声。

    碧血剑瞬间出鞘,杜小川快速的在地上旋转了起来,周身的真气已然形成一股淡蓝色的气流,与往日相比,杜小川今日完全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因而这股狂暴的气流,刹那间迸射而出,将旁边的竹林瞬间削掉了一大片。

    杜小川落在地上,身子一软,就要倒下去,他立即用碧血剑撑住了自己,他大口喘着粗气,汗珠如流水般淌落了下来。

    剑未舞,人先衰,此乃练剑之人的大忌,杜小川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然而今日,他的剑心乱了!

    杜小川盘膝坐在竹林之中,耳畔传来风吹竹叶的婆娑之声,他的呼吸渐渐均匀下来,而他也似乎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仿佛有一种灵感,再过上不长时间,他的《问天剑法》第二式流光锁天大半是就要突破了的。

    一个时辰后,杜小川缓缓起身,他此刻心中无比的明亮,再加上师傅的出走对他形成的打击,杜小川原本澄净的心为心魔所占,他才如此心神不宁,如今他已醒悟,因为他也要去做一件事!

    杜小川回到自己的屋内,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包袱来,里面尽是些他这些穿破或是不能再穿的衣物,杜小川看着这些衣物,眼中自然的流露出一抹追忆,这些可都是代表他这些年来辛酸付出的见证啊!

    突然,前院的大门传来一阵敲门声,杜小川立刻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心中却是诧异,自己与师傅居住的这片地域,平时可没有多少人愿意来,他也就偶尔见过师伯张尧一两次,难道,这是书院来没收院子的?

    这可了得,在杜小川的概念里,师傅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一辈子,好不容易给自己挣了这么一块点地方,岂能说收就收?

    杜小川拿起手中的碧血剑,气冲冲的跑到前院,他倒是要看看,谁吃了豹子胆,敢在他的头上动土!

    “吱呀…”

    门打开了,杜小川却傻了眼,门口站着的不是什么古板死心眼书院导师,而是一个穿着白色儒袍,头上梳了两个发髻的小书童,一眼看去,小书童的眼神真的充满童趣,滴溜溜的大眼珠子转来转去,审视着眼前这个神秘而又气势汹汹的师兄。

    “请……请问,你就是小川师兄么?”

    书童的年纪跟他离家前小妹的年纪差不多,也就是六七岁的样子,书童更是不惧生人,问话的时候,皱着小鼻子,小小的头微微前倾,可爱至极。

    杜小川顿时尴尬的笑了笑,他手中可还是提着剑准备跟人干架呢,没成想,原来是个这么可爱乖巧的小书童,杜小川反倒思念起家乡的小妹来了。

    “嗯,我就是,小兔崽……小弟弟,你怎么找到这了?是师伯找我么?”

    跟林道远待久了,恐怕真会遗传他的坏习惯,方才若不是杜小川自知失言,及时止住,指不定还会闹出多么大的笑话呢。而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上次他去云溪阁找师伯,曾经见过这个小书童。

    “嗯嗯,大哥哥你真聪明!是爷爷让我来找你的,还让大哥哥赶紧跟我走,来,大哥哥……”

    小书童浅浅一笑,大眼睛顿时弯成了月牙状,还露出了两颗刚刚成长起来的大门牙,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小书童竟然背转过身去,伸出小手,竟是要牵着杜小川走!

    杜小川实在忍俊不禁,被这个小家伙的样子给逗乐了,而他最近心中所挤下的阴霾也一扫而光,当即弯下腰,顺势抱起小家伙,狠狠在小书童脸上亲了一口,乐呵呵的问道:

    “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书童转过身来,他对这个笑呵呵的大哥哥很有好感,回答道:“大哥哥,我叫张皓,爷爷一直叫我奶娃子。”

    “奶娃子?哈哈,好名字,好名字,奶娃子……”

    杜小川抱着张皓,一路穿出竹林,看着竹林外那广阔的广场以及宏伟的房屋,当下长出了一口气,随即向着云溪阁奔去。

    云溪阁内,张尧定定的坐在椅子上,愁眉不展,这一个月以来,张尧已然是苍老了许多,他的书桌上,放着一道密折和一张纸条,密折上是魏忠贤给他的最后通牒,要求他必须于这个月归顺于他,否则将享受跟东林书院同样的命运。

    至于那张纸条,上面的内容更是让他寝食难安,那是他在京中的好友飞鸽传书来的消息,纸条上没有长篇大论,只有寥寥数语:

    “昨日,林道远持丹书铁券入宫诛魏,未果,骂圣撞柱而死,速避!”

    这些话,让张尧彻底垮了,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师弟还是这么个性子,真的走上了那一步。

    如今看来,这三秦书院非解散不可了,谁又能料到,传承千年的古老书院,会毁在他的手里,他简直就是个罪人!然而他目前最为紧要的是,赶紧保护好最危险的杜小川,那可是三秦书院未来的希望!更何况,若是杜小川出事,他无法向死去的师弟交待!

    门外人影飘过,杜小川和张皓有说有笑的走了过来,杜小川将张皓放在地上,又伸手捏了把张皓的小脸蛋,随后笑笑:“乖,去外边玩吧!”

    张皓乖巧的点了点头,一蹦一跳的跑了出去,出门前还对着沉闷的张尧做了个鬼脸,才才闭上了门,而张尧看见张皓这么可爱的模样,阴沉的脸也是稍稍解冻,变得有些光彩起来。

    “这孩子还是你师伯我那次去浙江,在路边带回来的,唉,当时他还在吃奶,没想到一转眼,已经长这么大了啊!”

    张尧不无回忆的说道,可在杜小川的眼中,师伯这话说出来,倒是有几分人老迟暮的色彩。

    “师伯,不知叫师侄来有何事?是否师傅有消息了?”

    张尧手一抖,努力撑了了下沉重的眼皮,神情一会严肃,一会轻松,突然点了点头,将一直被手指压在下面的那张纸条取出来,交给杜小川,“这就是你师傅飞鸽传书回来的条子,你也该安心了!”

    杜小川一听是师傅寄回来的条子,满眼激动,连忙拿过条子,只见上面熟悉的笔迹写道:“小兔崽子,想为师了没?告诉你个臭小子,老夫正在云游,别来找老子!”

    杜小川这个年龄,正是迈向成熟的关键之步,林道远的不告而别,让杜小川突然之间失去了依靠,而连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智,亦在慢慢的成长起来。

    “原来师傅真的安好,那我就不担心这老家伙了!”

    张尧见他们师徒情深至此,心中亦是哀叹一声,但愿此次自己模仿的这份纸条,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唉,真不知道杜小川知道真相后,会发生什么!

    张尧一手支在桌子上,慢慢站起来,神情凝重,走到杜小川的面前,方才取出一张纸,郑重的说道:

    “杜小川,从今日起,本院使正式通知你,因你荒废学业,整日游手好闲,我三秦书院容不得沙子,你回乡去吧!”

    我被开除了?被开除了!杜小川脑子中轰的一声响,整个人都懵在了原地,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师伯让这么可爱的孩子来请他,竟是等了这般结果。

    愣了好半天的杜小川才慢慢的说了句:“可是师伯,师侄当年就没被三秦书院录取吧,哪儿来的开除啊?”

    张尧顿时有股吐血的冲动,他怎么就把这茬给忘了,这孩子当初还真的直接被林道远给抢走,而导致没被三秦书院录取上,他如今说开除杜小川,倒是无稽之谈了。

    张尧背转双手,这孩子今日是一定要离开三秦书院的,无论如何,他都得想出一个拿得出手的理由来。

    “小川啊,你师傅居住的那块地皮,乃是我三秦书院的资产,如今你师傅不在了,我们书院又不养闲人,那处地方自然是要收回的,你没资格再待在三秦书院,回去吧,回到你的家乡,好好过日子!”

    杜小川心领神会,这个老头子今天看来,真的无论如何也要赶他走了,当下也不啰嗦,对着张尧恭敬的行了一礼,打了个哈哈,说道:

    “师伯,师侄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