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烟雨时
字体: 16 + -

第七章 星夜起航

    sun aug 28 10:39:39 cst 2016

    “屋内可是人犯杜小川?黄大人亲自上门缉捕,速速出来认罪伏法!”

    一名随从衙役,手执佩刀,对着已经升起炊烟的草屋吼道。

    吱呀。

    草屋门被轻轻的拉开,出来一名端庄素净的妇人和一个裹了纱布的少年,却不见小女孩的踪影,看起来倒有几分孤单。

    唐瑛和杜小川吃罢早饭,收拾干净,本以为昨日可以给张世贵一个血的教训,没想到此人如此恩将仇报,竟然带着官府衙门中人,找上门来。

    “怎么,青天大老爷?我儿子犯了何法?”唐瑛故意装着没有昨日之事,而向黄县令问道。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自古不变的道理,你这妇人,不交地租,纵子行凶,也当有罪,来呀,众衙役,与我押回大堂!”黄县令自然不会管唐瑛的质问,他的职责,只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杜小川见连这当地的父母官都是如此昏庸,不由暗下决心,说道:“大人,敢问我有地契在手,只应纳税,何来交租?敢问那张老爷,纵使家丁强闯民宅,蛮横打人,玷污民妇,我被迫自卫,何来行凶?敢问大人,自太祖实行《大诰》以来,我所做之正义之事,触犯哪条哪规?”

    见杜小川一个区区孩童说的黄县令,张世贵哑口无言,旁观的青牛镇众乡党,顿时起哄,纷纷叫好,反倒是为唐瑛母子壮大了声势!

    黄县令本就肥胖,此刻紧张,更是汗如雨下,忍不住哼了一声,转头责怪身边的张世贵。

    张世贵心中一紧,他可绝不是吃亏的主,眼见黄县令抵挡不住,连忙凑到黄县令面前,低声说道:

    “大人,老朽愿再加五十两银子,只愿大人帮我申诉冤屈!”

    黄县令见钱眼开,瞬间转变了自己不稳定的想法,毕竟交好一位有钱的乡绅总好过这孤苦伶仃的母子百倍千倍。

    想到这儿,黄县令心中一横,说道:“休得狡辩!如今刘伟的尸体还躺在床上,这是不争之事,你儿杜小川,须为此偿命,来呀,拿下!”

    旁观之人纷纷哗然,这本就是不平之事,张世贵可谓是始作俑者,此事再大也就是判杜小川防卫过当之罪,如何又会偿命!

    “且慢!大人,你且看清此是何物!”

    唐瑛实在忍无可忍,缓缓从怀中掏出一个玉佩,只见那玉佩,玉质细腻,光泽温润,晶莹通透,一看就是稀世珍品,此物,正是袁崇焕临走之日,送与唐瑛保身之物!

    此玉一出,黄县令的眯缝眼立马睁大,恨不得立马抢过来据为己有,终究是要顾及脸面,只好唤过衙役,让他去拿过来。

    待到黄县令迫不及待的抢过玉佩,准备仔细把玩时,却瞧见玉佩上那个飘逸灵动的“御”字,再细看,下面的一行字更是吓得黄县令魂飞魄散!

    黄县令此时头上不再是汗如雨下,而是干涸无比,他的内心从未有过这般发虚,在刚才一瞬间,竟是所有的水份都被刹那吸收,这玉佩,不是他有资格把玩之物!

    身旁的张世贵见黄县令久久不语,心中也着实着急,以为这贪婪的黄县令会因为此玉而放弃立场,不由小声提醒:

    “大人,那人犯和那刁妇,你看是不是……”

    “住口!是什么?我看你才是人犯!你这无知的老货,瞎了你的狗眼,非要拉本官下水!本官差点做了一次昏官,错怪了好人!”

    张世贵一脸委屈,辩解道:“大人,这……”

    “这什么这,本官今日告诉你,若你再敢欺辱杜夫人和杜公子,让我知晓,非得重办,重办!”

    黄德厚此生从未有过如此大声,今日这么卖力的大吼,再与他硕大的体型相配,仿若是为了证明他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黄县令忽然推搡开身前的衙役,双手恭敬的捧着玉佩,双目低垂,甚至连玉佩一眼也不敢多看,仿若这是不可亵渎的圣物!

    黄县令横移肥胖的身躯,走到唐瑛面前,又努力躬了躬身子,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说道:

    “杜夫人,此玉还是夫人保存最为妥当,下官知罪,知罪!”

    唐瑛毫不意外这黄县令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她清楚的知道那枚玉佩在这大明的地位之重要。因此当下也不推脱,接过玉佩,对这识时务的黄县令说道:

    “如此甚好,黄大人你且要慎重办事!”

    见唐瑛并不打算深究,黄县令如蒙大赦,重重出了一口粗气,干笑道:

    “夫人说的是,下官谨遵成命。下官见公子有冲天之资,来日定非池中之物,恭喜…”

    “好了,黄大人你回去吧!”唐瑛见杜小川早已不耐烦这些场面话,也就顺水推舟,对着黄县令如是说到。

    黄县令灿灿一笑,正准备打道回府,可他却没想到,身边还有一个急红了眼的张世贵!

    张世贵眼见黄县令态度转了个大弯,岂能如意,连忙扯住黄县令的袖子,急道:

    “黄大人,老朽……人命关天呐!”

    黄县令刹那恼怒起来,自己好不容易趟出这混水,怎么可能如张世贵的愿,自讨苦吃!

    “张世贵!本官决定,你打算捐给县衙的两百两纹银,拿出来一百两,送给杜夫人一家,记住了么?”

    说完,黄县令甚至都不想听到张世贵的回答,就连忙招呼衙役,坐上轿子,急急忙忙的向着清泉县的方向奔去。

    张世贵心中自是大恨,尽管这个黑心县令又没来由的加了五十两,可他却是不能拒绝,这是人脉!咬碎了牙也得维持!

    知县大人不能招惹,那自然一切仇恨的源头是这可恶的表妹母子了,他那一宿未眠的双眼狠狠盯了下杜小川和唐瑛,冷哼一声,转身径直走了。

    那些青牛镇的闲人,又为这无法意料的结果,而因此有了各种版本的饭后谈资,也三三两两的回了青牛镇。

    是夜,三更时分。

    熟睡的杜小川突然被人轻轻拍醒,一惊,原来是唐瑛,杜小川急忙轻声穿衣,免得惊醒旁边小脸红扑扑,在梦中呢喃的苏茹。

    “娘,怎么了?”

    “小川,还记得你师傅临走之前说的话么?这世道终归得有学识,方能开拓视野。西安府有座书院名曰三秦书院,是这最好的书院,你五更就启程吧!”

    杜小川一愣,自己从小可从未离开母亲而独自出去闯荡。如今面对这未知的前路,不免有些茫然。

    知子莫若母,唐瑛自然能体会到杜小川的心思,儿子这么小就得离开自己,作为母亲,肯定心中亦不好过,但为了杜小川日后的前程,不得不狠心。

    唐瑛一边替杜小川打点行囊,一边对杜小川说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小川你此去,须谨记四点。一是武艺不能废,卷轴不能抛;二是非到生死危机,不得卖弄本领;三是学术当博通,不得为腐儒;四是当放眼天下,不得偏于一隅!你可记住!”

    杜小川点点头,回答说记住了。旋即又疑惑道:“娘,白天你给那狗官看的是什么玉佩,怎么这么灵?连我杀人都给放过了!”

    唐瑛神情一肃,说道:“小川,此事你还小,以后再告诉你,我只能告诉你,这玉佩,是你师傅世代荣耀的象征,绝不能轻用!”

    杜小川知道这是母亲怕自己有恃无恐,特意对自己隐瞒玉佩的来历,他也不多问,随着母亲悄悄收拾行囊,准备即将到来的行程。

    四更时分,唐瑛牵着浮现穿的手,悄悄掩上门扉,走下三道坡。

    此时,漫天星斗闪耀,星辉点缀着暗蓝色的天空,星辉普照大地,默默陪伴着这对星夜前行的母子,草丛中溅起的萤火虫,似乎也被吵醒,特意来送别这个不一样的少年。

    母子二人,徒步而行,伴着池塘月色,走过了凉爽风光,直到一座小镇冒出剪影来,那是青牛镇。

    青牛镇,月辉下,碑子伫立,虽然经过了千百年的岁月冲刷,依旧奇特不凡。

    碑子前面,是一辆送水的牛车,牛车的车把式,是一名带着大扇帽,身披草毡,饱刻着风霜的老者,此刻佝偻着腰,靠着车栏打盹,好似在等候着别人到来。

    唐瑛走到老者面前,轻咳了声,说道:“三叔,孩子我给你带来了,麻烦你了。”

    老者抬起头,露出仅有几颗牙的嘴,说道:“呀,杜大忙(娘)来啦,那受(臭)小子呢?让我见见!”

    “小川,过来,这是你三爷,这次就是三爷捎你去西安府。”

    杜小川见三爷这人虽然老迈,却精神矍铄,神庭饱满,知道定是爽朗之人,当下也不拘束,大大方方的喊道:“三爷!小子就是杜小川。”

    三爷哈哈一笑,说道:“这孩子跟我对付,怪不得闹出这么大动静,想当年,我老汉也是那人中……唉,不吹了。”

    三爷边招呼杜小川,边对唐瑛说道:“唐大娘,你就回去吧,放心了,老汉肯定把这娃带到西安,啥都不会缺的。”

    唐瑛笑着答应,随后看着三爷的牛车拉着杜小川渐行渐远,不断挥着手告别,悄然间,掩饰下了眼中的晶莹。

    一路上,牛车缓缓而行,爽朗的三爷时而兴起,更是对着那丰姿多彩的黄土高坡大吼上几句秦腔,惹得杜小川也不由扯开稚嫩的嗓子,迎合上几句,为这无趣的山川添上一股最原始的装扮。

    一路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都让从未出门的杜小川大开眼界,不由啧啧惊叹了许多。

    直到四天后,一老一少,中午看见了一条横卧的青黑色巨龙,盘旋在那耸立出来钟鼓楼周围。

    那是长安城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