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与秋月
字体: 16 + -

第五章 鬼村迷影(四)

    云间集是位于朔州北部的一座边关小镇。这里东西北三面环山,地势起伏,交通闭塞,只有南边修着一条去往朔方县的官道。

    子信与叶添来到云间集时,已经临近正午。小镇正逢赶集之日,街上人来人往颇为热闹。经过沿途的几番打听,得知那靖边侯府就坐落在在小镇的东北角,远远望去依山傍水,甚是气派。他俩在街边找了一家饭店坐下,准备吃点东西再前去侯府。

    “这群山环绕之中,竟然还有这么一个热闹的镇子,当真是一件奇闻。”叶添一边喝着茶,一边诧异地说道。

    子信点了一碗桃花面,侃侃说道:“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边关地区条件恶劣,各地的风俗气象差异明显,产品作物也不尽相同,于是便有了贸易之需。百姓既然需要贸易,自然就会有市,没什么稀奇的。”

    “可是听人说,翻过北边那座山,就到了云州境内。我自小在云州长大,却从不知有这么个地方,果然是孤陋寡闻了。”叶添摇了摇头,自嘲着说。

    子信笑了笑,兀自吃着东西,随后又忽然问道:“你想知道,我为什么不愿到那侯府去吗?”

    叶添顿时一愣,忙低声说道:“这里人多眼杂,不适合谈这些吧。”

    子信笑道:“这才两天功夫,你倒是进步挺快呀。”随即环视了一眼店中的客人,又说道:“没什么关系,这都是些寻常的百姓,根本没人在意我们。”

    “那我就听听你是怎么想的。”叶添认真地看着他说。

    子信沉沉地说道:“昨天我在大堂后面,听那为首的黑衣人说着一口流利的关中话,我怀疑他们是从长安来的。而且,那些随从称他为队长,江湖中人一般是不会这么称呼的。后来我想了想,觉得他们很有可能是官场上的人,不然也不太会和靖边侯府扯上关系。要知道长安那种地方,水深得很,我们犯不着和那些人打交道。”

    叶添闻言,不禁沉默了片刻,才又说道:“昨天晚上是我有些心急了,可你当时也应该把话说明白。我知道你以前是长安人,有一些不太愿意和外人说起的往事,对于那些王侯将相也很抵触。可我还是那个立场:受人之托,就应该尽力相助。何况这对你我而言,也算不得什么难事。”

    子信点头道:“我理解你的想法,只是谨慎一点终归是没错的。”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去的话,就在这儿坐着等我,我快去快回。”叶添略一思索后建议道。

    子信笑道:“这怎么行。既然都已经到这儿来了,如果不去那府上走一遭,岂不遗憾?我还真想瞧瞧这靖边侯府到底是个什么去处呢。”他的态度转变得如此之快,仿佛早就在心里盘算好了一样。

    不出多时,两人已然是茶足饭饱,便有店中伙计过来结账。子信趁机问道:“小二哥,我听说这小镇上有一个靖边侯府,你可知道?”

    那伙计摸了摸后脑勺,笑嘻嘻地道:“客官,您二位是外地人吧?要说起这靖边侯府,那可是响当当的名头。别说咱这小小的云间集,就是放眼整个朔州,那也是无人不知啊。”

    子信也跟着笑了笑,又问:“那恕我冒昧地问一句,靖边侯既然是朝廷钦封的侯爷,又为何不把府邸落在州城或是县里,而要建在这座并不起眼的小镇上呢?”

    伙计仔细打量着他俩,又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子信对此心领神会,连忙拿出一吊铜钱放到了桌上。叶添看在眼里,内心不由得一阵感叹。

    只听那伙计笑道:“两位客官,实不相瞒,这座小镇兴起还不到百年。正因为当初靖边侯把府宅建在了这大山深处,又率人开山凿地、修建商街,号召附近的乡民来此互市,才有了后来的云间集呢。”

    子信双眼登时一亮,惊奇地问道:“你是说,在这里的市集出现之前,靖边侯府就已经存在了?”

    伙计朗声说道:“是啊。这靖边侯可是朝廷钦封的爵位,世代久居于此,到如今好像已经是第五代人了。”

    “原来是这样……”子信点了点头,又冲他笑道,“小二哥,你对这侯府倒是知之甚多嘛。”

    伙计听罢,不以为然地说:“客官,这您倒是抬举我了。只因现任靖边侯范英乃是咱云间集的大善人,百姓们对他也都非常爱戴,所以就有各种事迹流传乡野。这些事儿都是人尽皆知的了。”

    “那你可知,靖边侯当初是因何功勋被封为侯爵的吗?”叶添也从旁问道。

    “这小的就不清楚了,都是上百年前的事了。我们这样的市井小民,也就知晓一些皮毛而已。”伙计笑了笑说。

    子信谢道:“那好吧,小二哥,多谢相告。”说完便结账起身,和叶添走出了饭店,来到外面的大街之上。

    云间集小镇的规模不大,仅有一条两三里长的主干大街,纵贯南北。街市上人头攒动,四下里充斥着商贩们的吆喝之声。虽然比不上云州那般繁华盛景,却也别有一番风情。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两日下来,我算是见识到了。”叶添望着街道两旁的热闹景象,长叹一口气说。

    子信报之一笑,又一本正经地问道:“你说这第一代靖边侯,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府邸建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呢?古往今来,又有哪位王侯将相,不是选择花柳繁华之地落宅的?难道说他是想远离尘世,图个清静?”

    叶添摇了摇头道:“这两天遇上的怪事一件接着一件,把我都快搞懵了。虽然说不上来原因,但这侯府肯定是大有来头。这次前去,若是能亲眼见见那位靖边侯范英就好了。”

    子信告诫道:“你我的身份一定要保密。倘若他们问起,就说是昨晚在双叶村留宿,恰好碰上了这件事。”

    “那我们就自称是在这边塞之地四处游玩的闲人。我想他们就算有所怀疑,应该也不会逼问些什么的。”叶添想了想说。

    子信回过头来,两眼愣愣地望着他,随即又是一声嗤笑。叶添恼道:“你笑什么?这样说有何不妥吗?”

    只见子信摆了摆手,笑道:“我不是笑这个。只是想起从前的你,觉得这两日变化太大了,肚子里多了些鬼点子。要是将来伯父伯母问起,你可别说是我教的啊。”

    叶添不以为意地一哼。在他看来,一个人的性格如果发生了转变,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别人看在眼里的变化,自己倒是浑然不觉。

    走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两人终于来到了靖边侯府的正门前。那侯府建在云间集东北边的一处斜坡之上,坐东朝西,地势较为高耸,可以将整个小镇的风貌尽收眼底。子信瞧了瞧四周,发现这座府宅背靠山岭,前抱市集,门前还有一条从山上泻下来的小溪缓缓流过,看上去颇为壮观。

    与街市上的闹腾气象截然不同的是,眼下虽正值午后,侯府内外却显得十分幽静。见此情景,一向淡定的子信也不禁心动了起来。

    叶添见他一脸痴愣的模样,打趣着说道:“你不是说最讨厌这些王公贵族之家吗?怎么反倒羡慕起来了?”

    子信摇摇头道:“我倒不是羡慕,只不过是惊叹于眼前这侯府的布局而已。你看周遭的环境如此美妙,想来这靖边侯也定是个附庸风雅之人。”

    叶添劝说道:“别在这儿大发感慨了,还是先进去看看再说吧。”说完,便朝着门口大步走去。

    那侯府门前有两名带刀侍卫守着。见他俩走上前来,其中一人便厉声喝道:“站住,你们两个是干什么的?”

    叶添停下脚步,毕恭毕敬地回道:“两位大哥,我二人是从云州过来的乡民,有要事想要面见你们家侯爷,烦劳两位大哥给通禀一声。”

    那人目光一横,满脸鄙夷地看了看他,冷冷地说道:“就凭你们,也想见侯爷?真以为这侯府重地,随便来个人想进就进的吗?赶紧给我走开。”

    子信一向心性高傲,见这二人这般蛮横粗鲁,心中甚是不快,当即便有离去之意。只是叶添心意不减,又赔笑着说:“这位大哥,你就说门口有位叫张顺之的求见,还带来一样东西要亲自交到侯爷手上。”

    那侍卫满不耐烦地催促道:“什么张顺之李顺之的,少在这儿啰嗦。你们要是再不走开,就别怪我动手了。”

    子信心底一阵火起,上前斥问道:“你一个小小的家丁,说话竟如此托大。我二人有要紧事求见,你只管前去禀告就是;若是坏了你们侯爷的大事,你担待得起后果吗?”

    那侍卫恼羞成怒,见眼前不过是两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便真要拔出刀来教训一下。这时,右边另一名侍卫赶忙拉住了他,稍显和气地说道:“那你俩先在这里等着。要是敢戏耍我们,准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说完便转身走进了府中。

    子信一声哂笑,料他们不过是狗仗人势、嫌贫爱富之徒,也不正眼相看。不过时下雅兴全无,颇有一种山川秀景被玷污的感觉。

    过不一会儿,便有一位身穿管家衣袍的人神色慌张地走了出来。子信见他约有四五十岁,阔脸方额,一看便是精明强干之人。

    那管家随着侍卫来到门口,却见眼前之人竟是两名稚嫩的少年,不禁脸色一沉,缓缓地道:“敢问两位公子,哪位是张顺之啊?”

    叶添忙拘礼道:“我二人并不是张顺之。此次前来侯府,是受一位叫张顺之的人所托,将一件东西交给靖边侯的。”

    那管家上下打量着他俩,半信半疑地问道:“那不知您二位与张顺之又是什么关系?”

    叶添正要回话,却被子信一手拦了下来。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人,略显谨慎地回答说:“此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见到靖边侯本人才能告知。敢问足下是……”

    左边那名侍卫在旁叱道:“这是我们侯府的管家,你二人不得无礼。”

    只见那管家摆了摆手,思索片刻后说道:“既是如此,那就请二位跟我到府上一坐吧。”

    叶添心中大喜。他正想借此机会,瞧瞧所谓的侯府究竟是何派头。子信兀自在门前踌躇了半晌,见叶添朝自己招了招手,才颇不情愿地跟了进去。
  

  :www.sizhicn.com。_m.sizh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