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孙烈传奇
字体: 16 + -

8 淮泗之战江东威

    sat jun 11 14:00:00 cst 2016

    到了淮、泗之地,正赶上孙坚带着人马与黄巾军恶战。

    虽然孙坚人少,但是作战骁勇。不愧为江东子弟兵!!!!!

    见一个头裹赤帻,手执大刀,胯下大花马的大将带着一个手执铁脊蛇矛、一个手执大刀、一个手执双刀的大将引大军直击黄巾军中军。真是勇猛!!!!!

    不用说,那个头裹赤帻的大将肯定是孙坚。传为孙武的后代,县吏出身,因勇敢又有谋略被官府赏识,提拔为军官。孙坚参军后多次成功平定汉末叛乱,又随朱儁征讨黄巾,立下许多功劳,被东汉朝廷封为长沙太守、乌程侯。后董卓乱政,孙坚联合袁术,参加了诸侯联军,征讨董卓,表现最为积极,数次击败董卓的部队;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兵洛阳,修复被董卓破坏的皇陵后返回鲁阳。不久,孙坚受袁术派遣与刘表交战,击败了刘表部下黄祖,却在一次追击中被黄祖的士兵射杀。孙坚的儿子孙策、孙权后来创建了东吴政权。

    那个手执铁脊蛇矛的就是程普了。程普(?—210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

    那个手执大刀的应该是韩当了。韩当(?-226),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汉末三国名将。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政权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黄武五年(226年)卒。

    那个手执双刀的是祖茂了。孙坚的心腹将领。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茂困迫,下马,以帻冠冢闲烧柱,因伏草中。卓骑望见,围绕数重,定近觉是柱,乃去。《三国演义》中说祖茂字大荣,《三国志》中未记载。他是一个忠臣。

    可黄盖在哪儿呀?对了,黄盖好像是在荆州,这时候还没投靠孙坚哪。

    江东军越战越勇,势不可挡。孙烈观之甚久,乃用枪杆打了一下马屁股。那马吃痛跑进战斗中。

    “师弟!!!!!”

    赵云见孙烈杀了进去,也挥舞着龙胆亮银枪杀了进去。

    臧霸、孙观等人见了,便指挥泰山军杀了过去。

    黄巾军对付孙坚就十分困难了,现在又加上了泰山军,更是难上加难,不一会儿就溃败了。

    孙坚见孙烈年纪轻轻便如此骁勇,心想“这个少年是谁?武功如此高强。”

    孙坚又见他们打着泰山军的旗号,便知孙烈乃泰山军的人。

    孙烈舞枪左冲右冲,一人把黄巾军杀散成两波。泰山军攻击一波,孙坚军攻击一波。杀至傍晚,黄巾军一万五千人被孙坚军三千、泰山军三千,共六千人马杀的大败。五千人战死,四千人被俘。余者皆狼狈而逃。这被人们称为淮泗之战。

    淮泗之战结束后,泰山军诸将与孙坚军诸将相见。孙坚接受了泰山军的归顺,封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五人为都尉,赵云为牙将,孙烈年龄尚小,权且封为议军,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