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往事
字体: 16 + -

第十章 たい豐臣じゅ物語う記たら吾ん

    tue apr 19 17:37:45 cst 2016

    生涯に今もう慣れていた、再会永無期、ただ心の恋、優柔亡くなるまで、万物があるように空を困らせ、無常捨てカット蝉こんな世、幻滅若朝焼け。

    小野小町(平安时期六歌仙之一)

    对于十一年前那场大战带来的后来,感触最深的大概莫过于德川和丰臣两家了吧?德川家康自己动手((?д?。)勤奋的老乌龟..)一下子给自己划了四百万石的领地,几乎遍布全日本;从理论看就算所有其他大名联合起来,也只能勉强与德川家对抗..再无“五大老”平衡掣肘之类的烦恼了,德川家从此一家独大...(家康晚年所得的三子而后均封御三家,三家所领加上功臣们的增封用去了将近两百万石;我估计这也是为什么德川家康在垂暮之年仍要拼死灭掉丰臣家,因为只有他有绝对的威望和能力随时就把四百万石的领内瞬间动员起来,哪怕他儿子秀忠..我估计都玄,在那样的情况下)

    另一方面,只剩孤儿寡妇的丰臣家呢? 虽在大战中保持“中立”傻哔哔的以为自己谁也不得罪,但战后作为绝对淀殿派的近江系大名尽数或诛或贬外援尽失, 在德川家康的谋划下,战前丰臣家分散于天下各地共计二百二十余万石的所谓“藏入地”之直领战后被各路有功诸侯瓜分一空,只剩“摄津”“河内”以及“和泉”三藩国共六十五万石的土地还归自己直辖,没有人敢为丰臣家多说一句话(加上那些藏入地或多或少的诸侯们都分了一点羹,所谓“同贼不语”大家都干了,就都欣然沉默),全天下最冤的不是什么“毛利”“上杉”“佐竹”“宇喜多”...而是我丰臣秀赖呐!

    稍稍细心的就会发现,原从属臣服于我丰臣家的尾张系武派大名们虽然战后封赏优厚,但新领几乎都是“九州”“四国”或者南本州岛一带与山**以西的“中国”地区,位置极其偏远,反观德川家亲族及谱代重臣们,他们分别占据了从京畿到江户之间的大部分地盘,也就是说-天下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都被德川家牢牢地握在手里,就算某些非德川家的亲信大名图谋不轨,也只能在偏远地区闹腾,掀不起大风浪来(当然..你要是“黑田如水”那般的人,就另当别论了)如此处心的积虑,德川家康呐..哼,真不愧是战国乱世的大浪中留下来的枭雄

    自应仁之乱以来,纵观全日本之历史,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领地变迁;而德川家康自关原一役取胜以来,天下传檄而定,生杀予夺;各路桀骜不驯的大名都不敢顶半句嘴;如今的家康...威势早已远超当年的秀吉,也不知太阁若晓-自己辛苦经营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其死后竟被他人利用-毕其功于一役的夺过天下...又会是什么反应呢?..

    庆长八年(公元1603年2月12日),后阳成天皇册封德川家康“征夷大将军”之职;(相当程度上,这也有赖于家康原本的武家出生与自幼宣称的“源氏后裔”之血脉)日本武家体制的第三幕府-“德川幕府”正式成立,由于其行政中心长年设在江户,所以也被后人称为“江户幕府”那一年,德川家康六十一岁

    借鉴于丰臣秀吉一死天下便大乱的窘境,江户幕府一反各路大名共同议政的体制,改用任人唯亲,内外有别的政策;首先,德川家康的四百万石直辖领地是雷打不动的,其于“武家诸法度”中称之为“天领”包括“御三家”在内,此乃德川家称霸天下的雄厚资本

    其次,德川家康的亲儿子们除了德川秀忠要继承“将军”位,其他的都被分封到日本中部一带拱卫江户城,其中最有名的是德川家康之九子-德川义直的“尾张德川家”;其占地六十七万石,第十子德川赖宣的“纪伊德川家”,拥领五十八万石;以及第十一子德川赖房的“水户德川家”(常陆国)拥领四十万石,此即“御三家”,御三家地位非常崇高,仅次于“将军本家”,可以在家徽上打出和“德川本家”一样的“三叶葵”花纹,甚至在本家人丁不旺的时候,御三家还能向本家过继子嗣以防“将军”之位后继无人= ̄w ̄=这老乌龟..也是很防着子孙数量的问题啊,看来也是被“秀吉”的结局整的

    除了御三家,还有诸多德川家康过继到别家的儿子们,比如“结城秀康”,“松平忠辉”等等..也都领地广袤,位高权重;德川家康的子嗣遍地开花,是江户幕府最可信赖的地方大名,被统称为“亲藩”(其实就是同姓封王,希望永保王家太平,周朝的武王早就这么做过了,他连封一百二十多个姬姓诸侯国,可几代以后还不是闹的个春秋乱世?可见此法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_=虽然比子嗣凋零要来的强...)亲藩以外的所有在关原之战前跟着德川家康打天下的功臣们都被称为“谱代大名”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功臣家族从德川家康他曾祖辈起就跟着一块打天下,如今终于得偿正果,也是时候享受享受了;但毕竟“一统天下”后-所有的诸侯们都是家臣,如何区分呢?于是江户幕府便就做了个“归类”,据记载-德川家康一共把谱代大名分成三拨:第一拨称“安详谱代”,是从安详城时代就在一起的老臣,如“酒井氏”,“大久保氏”,“本多氏”等等;第二拨被称为“冈崎谱代”,比第一拨入会稍晚,如“井伊氏”,“榊原氏”,“鸟居氏”等等...最后一拨就是“骏河谱代”,是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才投靠德川家的家族,包括“稻叶氏”,“奥平氏”,“小笠原氏”等等...至于那些在关原之战前夕才和德川家勾搭上的诸大名,像加藤清正啦,福岛正则啦,黑田长政啊什么的,统统得不到德川家真正的信任;其他如前田利长,小早川秀秋,伊达政宗,毛利辉元,上杉景胜,岛津义弘等等就更不用提了...这帮大名完全被排除在幕府核心以外,被统称为“外样大名”

    作为外样的地方大名,不但无法得到幕府委以高官重任,反而被处处提防,只得夹紧尾巴做人;为了让这些外样大名无法对幕府起异心,德川家康不断加派地方建设和水利任务,但又不拨给专用款项,一切费用让地方上自己解决,外样大名们敢怒不敢言,乖乖照办之下,个个闹得人困马乏,连给家臣的工资都发不出,更甭提对幕府构成任何威胁了,此即所谓的“天下普请”,在此政策下,“伏见城”,“二条城”,“彦根城”,“篠山城”,“龟山城”,“名古屋城”等一大批城池被重建,“江户城”,“骏府城”,“姬路城”和“上野城”等也被大幅度改筑;这些城池..都成了今天对我丰臣家的前沿重镇,也是现在的日本之历史名城-旅游观光胜地,但当年..却都背负着外样大名们手下民众的斑斑血泪,除此之外,西部的外样大名还不得拥有500石以上的船只,别说运兵,作生意的话也只能是小本买卖的了;从庆长八年到现在的庆长十五年..家康满打满算从就任将军到现在已过七年...整整领前我至少七年呀,怕是到时候家康没死,那些受秀吉恩惠而心尚存敬意的外样大名们就先死光光了...那才让人欲哭无泪啊..

    1605年;心满意足的德川家康在当了两年的公方后将“征夷大将军”之位传给三子“德川秀忠”-以示将军之位世代相传的幕府正统性,自己则称“大御所”,跑到骏府城颐养天年去了;要知道-就算是天皇,其称号亦不过“御所”,而他竟敢自称“大御所”,可见其野心哪里真正放得开权力的诱惑?自此,幕府的政令大多出自骏府城,江户城反倒成了陪衬,直至德川家康挂掉

    丰臣家的存在始终是对新幕府政权的威胁,但凡稍稍年长点的-都知道丰臣家是这个天下曾经的主人;而凡是过了四十的或三十七八的大多数农民,几乎都参与过当年的小田原征伐战;太阁的威势始终消散不去,德川家康努力了好几年,除了将丰臣家原有吏僚系文官派一网打尽外,武将系也全被以分封的形式发配边疆;如今,以大坂为居城的丰臣家周围再无一位可以信赖的大名;有的,只剩下德川家康苦心营造的重重防备:在大坂与京畿之间,分封了“德川家四天王”之二的本多忠胜和井伊直政,分别驻守伊势国和近江国,另在原织田的老家尾张国分封了五十六万石的德川家四子松平忠吉;有这些可靠大名看着,大坂城里的丰臣家想再闹事都不太可能了,德川家康还不放心,又重新加固京畿二条城和伏见城,并于庆长六年任命心腹重臣板仓胜重为“京都所司代”,名为负责京都一带治安,实则就近监视丰臣家,向幕府报告大坂城里的一举一动

    除领地外,分布全国各地的金山银山也曾给丰臣家带来滚滚财源;德川家康篡取政权后,理所当然地接收了丰臣家所有的矿业资源,并派重臣大久保长安任各地金山银山的奉行官;大久保长安采用最先进的采掘方式,更使得矿山产量大增;比如曾被丰臣家和毛利家同管的石见银矿,由原先的每年数百贯,激增至1603年的3600贯;仅此一斑便可窥探全域,自此幕府的财政得到保证,而此消彼长间,丰臣家财路断绝,除了太阁丰臣秀吉生前留下的大量黄金,还有什么呢?

    除了矿山,商业赋税也是政府财政的一项重要收入;当年-丰臣秀吉犯失心疯,逼令日本最大商业港,“堺港”的首脑人物之一“千利休”自杀,得罪了一大票商人;更要命的是-丰臣秀吉为了聚富于大坂城,强令堺港富户徙居大坂,搞得怨声载道;可是迫于丰臣家权威,堺港的商人们敢怒不敢言,直到德川家康的势力抬头,他们才迫不及待地投靠过去;关原之战期间,堺港也派出100多人的雇佣兵参与东军;为了感谢堺港的商人,1604年幕府下令只有堺港,京都和长崎三地的商人拥有全日本生丝贸易的专买专卖权,其他人不得插手;这使得堺港的商人赚得钵满盆满,更对幕府感激涕零,以为再生父母

    从财政和经济方面斩断了丰臣家的左膀右臂,但德川家康仍毫不放松,在政治方面也步步紧逼;在施行领国分封制的日本,扩大政治影响力无非培植亲信势力,以及拉拢有共同利益的大名;而拉拢人心,最有效的手段又无非联姻;当年“东汉”的孙刘联盟如此,如今的德川幕府也照葫芦画瓢;早在关原之战以前,德川家康就利用亲生的非亲生的一众男孩女孩与丰臣家的武将派结成亲家,最终打败了丰臣家的吏僚派;战后,幕府故技重施,更紧锣密鼓地举办一系列联姻,与诸多大名联成亲家:

    - 庆长六年,德川秀忠的女儿珠姬嫁给前田利常

    - 庆长九年,牧野康成的女儿嫁给福岛正则

    - 庆长十年,榊原康政的女儿嫁给池田辉政的儿子池田辉直

    - 松平定胜的女儿嫁给山内一丰的养子

    - 冈部长盛的女儿嫁给锅岛直茂

    - 岛津忠恒的女儿嫁给松平定胜的儿子松平定行

    - 浅野长政的女儿嫁给松平定冈

    - 庆长十一年,松平忠辉按之前的婚约娶了伊达政宗的女儿

    - 庆长十二年,德川家康的侄女嫁给中川秀成之子中川久盛

    - 庆长十三年,松平忠直的妹妹嫁给毛利秀就

    - 庆长十四年,小笠原秀政的女儿嫁给细川忠利

    - 庆长十五年,奥平家昌的女儿嫁给堀尾忠晴

    - 德川赖宣与加藤清正的女儿订婚

    - 德川义直与浅野幸长的女儿订婚

    - 池田辉政的女儿和伊达忠宗订婚

    虽然眼花缭乱的一大串名单,但仔细辨认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联姻都发生在德川家和原从属丰臣家的大名之间;简单说来就是丰臣家的墙角都被挖走了;就算老一辈的家督们还恋旧,但下一代呢?当然是小两口比较亲啦!

    1611年-浅野长政病逝,堀尾吉晴病逝,加藤清正病逝(一说是被幕府毒死),真田昌幸病逝

    1613年-池田辉政

    1614年-前田利长病逝,浅野幸长病逝

    这些仍旧眷恋着丰臣家往昔的老代大名们的离去使丰臣家更加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状态...此时的丰臣家又是怎样盘算着对局是呢?

    在久历江湖,老奸巨猾的德川家康看来,1593年才出生的我是真正乳臭未干的小娃娃;要不是丰臣秀吉遗留下来的荫庇,做掉我还不等同碾死一只蚂蚁?

    可养尊处优的丰臣秀赖及其母亲淀姬,却都不这样想;虽然天下大势已经很明显,德川家作为新幕府的主人-已是日本唯一的统治者;可在这对他们..尤其在淀姬看来,不管 德川家如何扑腾,依然是侍奉丰臣家的五大老之一;正是由于如此认不清时务,当德川家康邀请丰臣秀赖出席德川秀忠新任“征夷大将军”的就职典礼时,被丰臣家干脆地拒绝了,淀姬的托词也很简单直率:“我家秀赖还小呀,出趟远门不安全,我看还是呆在大坂城里好了”把德川家康气得牙根直痒痒

    丰臣家曾当过“公家”的首领“关白”,并不把“武家”的大将军放在眼里,一直和京都的朝廷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京都朝廷亦感幕府压力日重,每当逢年过节,京里的高官显贵们便纷纷跑到大坂城里祝贺,却并没多少人去给远在江户的德川家送礼;借丰臣秀吉的荫庇,庆长十年-丰臣秀赖年仅12岁就当上了相当于丞相级别的“右大臣”(相当于12岁就当了国务院的副院长)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只要丰臣秀赖稍大一点,做到关白也丝毫不成问题;也就是说-到时候日本会出现两个最高权力的象征,“关白”和“征夷大将军”所谓的“二重公仪制”这明显也是京都朝廷所期待的,毕竟不论丰臣德川,任何一家独大朝廷都将沦为玩偶;两相平衡,才是朝廷的生存之道...因此当丰臣势弱的时候,自然要更偏互丰臣一些;后来丰臣家灭后的事实证明,京都朝廷的确沦为幕府傀儡

    趁着丰臣秀赖升任“右大臣”的机会,德川家康曾再度提出与秀赖在京都会面,不料又被淀姬拒绝了;家康无奈,只得派了六儿子松平忠辉去大坂城祝贺一番了事;但这是丰臣家第二次拒绝德川家的邀请了;两家间的心病越结越大;德川家康当然曾有和平解决矛盾的想法,于庆长八年(1603年)履行和丰臣秀吉生前的婚约,将亲孙女千姬嫁给了丰臣秀赖;千姬的父亲是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而母亲更是淀姬的妹妹阿江,身份够显赫了吧?( ̄w ̄)σ"还是丰臣秀赖的亲表妹,丰臣德川两家算是亲上加亲了,可是丰臣家竟始终不给面子,难道非要撕破脸大家才开心?

    丰臣家里只有重臣片桐且元看出了其中的危局,并极力挽救;片桐且元是当年的“贱岳七本枪”之一,为丰臣家的天下立过汗马功劳;前田利家死后,片桐且元担负起了照顾丰臣秀赖的监护人之职;为了免除德川家对丰臣家的疑虑,片桐且元费尽心力地鼓动舆论,将丰臣秀赖宣传成一个年少无知,依恋母亲且毫无城府的二代官家少爷;如果德川家真的相信丰臣秀赖如此懦弱无能-毫无野心的话,大概真的会放过丰臣家一马吧;示弱雌伏的政策取得了成功,关原之战后十几年间,德川家并未对丰臣家采取什么敌对行动,反而在尽量修复两家暗藏的裂痕

    可惜,淀姬张扬跋扈的性格一直给片桐且元拖后腿;由于数次主动挑起和德川家的冲突,德川家康心中的石头始终无法完全放下;庆长十六年,西历1611年-后阳成天皇让位与后水尾天皇(一说是被幕府压迫不得已而让位的),京都二条城举行大典;作为关白候选人的丰臣秀赖再不出席,就真有点说不过去了;在片桐且元等诸多重臣的坚持下,淀姬不得不让步,让年已19的丰臣秀赖第一次走出大坂城,在加藤清正和浅野幸长的陪同下进京面圣;而德川家康早就在二条城里等着了(对丰臣秀赖来说,大坂与其说是座坚固的御敌堡垒,倒不如说是他自己童年的监狱吧!而典狱长,就是那个还生活在丰臣家曾经辉煌里的淀姬)

    当象征丰臣家权威的“千升瓢箪马印”(即金葫芦马印)在京都被高高举起时,丰臣秀赖的仪仗在加藤清正和浅野幸长两位大大名的亲自护卫下出现在二条城的街头时,城里欢声雷动;那些忠于丰臣家的老头子们老泪纵横,唏嘘不已;大家仿佛又回到了丰臣秀吉以及他所代表的“公家”体制称雄的年代;那是多么激情而又短暂的年代啊!天下的诸侯们悉数来朝;纵使是百万石的大大名们,也只配在丰臣秀吉的仪仗旁侍奉..当京都的人们忘情地抒发着情感的时候,德川家康也始终在冷眼旁观着一切:原来丰臣家还是这么的得人心的啊!待得会面之时,德川家康又被丰臣秀赖英俊的外貌,得体的举止给镇住了;整整一个时辰两小时的会谈下来,丰臣秀赖不卑不亢,既不表示对德川幕府的臣服,也不显示自家高人一头,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他受过严格的礼仪教育;想不到丰臣秀吉的儿子竟然成长得这么出色,丰臣家后继有人了啊..看来坊间关于丰臣秀赖的传言都是有人故意误导吧?德川家康心底只有感叹,自己已经69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要是哪天四脚一伸-两眼一闭,那不成器的儿子德川秀忠还能不能压制的住丰臣家啊?

    三十余歳,守护人天;刹那一句,佛祖不传

    斋藤义龙

    (1527~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