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时代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王让(下)

整个洛阳城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皇甫嵩等将,已经被赵忠等人摆免,一时间还找不出大将出来。

    这时张让和赵忠等人上奏,说是愿意残缺之心,平洛阳之乱,帝心虽不忍,却也答允,这一下大汉首都的一半兵权落入张让的手中,说起来也奇怪,短短一个晚上,洛阳的反贼便全部都消失不见。

    “这次你出的谋略不错,以后就跟在我的身边吧!不过这名字却不好听,我赐你名为王让,希望你以后能尽心报效朝廷!”说着宋典笑了笑,王二傻、噢不现在要称他为王让,只见他跪在了地上,低着脑袋说着:“小人谨记大人教诲,往后必定忠心于朝廷!”自从王让入官以后,他感觉自己每日都生活在地狱般一样,也让他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这个乱世当中,只有权力才能好好的保护自己,而这宋典必将成为自己的一个踏脚石。

    公元184年三月六日,洛阳城的动乱已经平定了下来,而同时张角由于事情泄露也提早了发动起义,当时许多正在熟睡当中的百姓,纷纷被叫醒,有的被拉去从军,有的则被屠杀,而后家财尽失。

    洛阳北宫之中,汉灵帝也不知道多久自己没有来到这里朝议,昨天晚上的事情让他很生气,一来是为什么洛阳城内有叛贼,自己手下的一众大将都毫无察觉,若不是亚父等人的话朕还有命到今日?

    “臣有本启奏!”说着,卢植这个在东汉末年大名鼎鼎的儒臣站了出来,王让由于受到了宋典的安排,进入到了这金銮大典之中,虽说自己只是一个小黄门,但在宫中的地位已经平升了一个不少的台阶。

    汉灵帝虽然心中并不喜欢这个老顽固,但是也惧他的大名三分,也就没有说些什么,只是摆了摆手,让他接着说下去。

    “陛下,臣观昨晚之事,反贼在短短的一时三刻之间就被平定,说不准这中间有些什么猫腻。”说着卢植便看向了站在汉灵帝身边的张让!

    汉灵帝看见了卢植的眼神,顿时心中明白他想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只见他当下便大怒了起来:“昨天出事的时候,尔等何在,如若不是亚父在,朕早就宾天了!此话不必多说!”

    王让站在宫殿的大门,将里面的事情那可是听的一清二楚,接着又有几位大臣站了出来想要弹劾张让,却被汉灵帝一一驳回。

    就在这时候,一个身着将服的传令兵跑了进来,悄悄的在王让耳边说了几句话,王让顿时脸色都变了,不过他也知道这次他更进一步的机会到了!

    王让通过大殿附近的走道来到了张让身边耳语了几句,张让大惊同时大声的说道:“陛下,昨天夜里太平道的贼人们造反了,如今八大州郡,纷纷都有贼人反应,不少世家都被屠家灭族!”

    什么?听到了这宋典不由心中一惊,张角这斯不是赵大人的人吗?怎么会突然造反!

    赵忠和张让对视了一眼,心中微微的震撼了一下,终于这匹野马要脱离自己的掌控了吗?

    “咳咳...”喉咙在之中传来了一股干燥的感觉,王林无力的向着旁边抓了一抓,却只抓到了一只冰冷的手,他看了看,李未还躺在地上昏迷不醒,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天?

    此刻除了王林之外,这附近躺着都是,冰冷的尸体!

    “未儿快醒醒,快醒一醒。”王林无力的拍打着,泠漠的脸庞,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如今只剩下了他一个朋友。

    想起白爵的背叛,王林的心中更是伤心,只见原来他的身旁上还插了一把短刀,那明显就是白爵的配刀!上面还绑着一块短布,王林把短布撕扯下来。上面还存着未干透的血迹,显然是白爵留下的书信。

    上面写道,兄弟对不起,我有迫不得已的原因!这次分别,可能却是永别,代我好生照顾李未,不管你怎么想,我都当你是一辈子的兄弟!

    王林心中仿佛都扭曲到了一起,似乎从小到大这种感觉还没有过!他哭了,从来没有哭得这么伤心!都说男儿流血不流泪、却是未到伤心时!

    原来这句话都tmd是真的,他趴在李未的胸脯之上,也不知道哭了多久。

    “呼啦呼啦....”王林只听见李未的身体之中似乎还有一节弱小的,呼吸声!

    王林心中大喜啊,但是他也知道现在的自己根本就不能救下他,说着便找来了一部板车,将李未放在那上面,拖着他便往西山下跑去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急迫的需要大夫的帮助。

    而另一方面,黄巾之乱全面爆发!汉灵帝见太平道如此厉害,慌忙于着命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镇守京师;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等地,设置都尉驻防;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

    同时皇甫嵩上谏要求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而吕彊又对灵帝上言:“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

    汉灵帝接纳提案,在壬子日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这一下子,许多有本事和没有本事的文人,武将纷纷都得到了官位,为后面的诸侯之战留下不少的人才!

    “这是何物?”看着眼前的青米粥,张让等人十分不解,为什么这个小黄门一定要让陛下喝这种东西呢?习惯大鱼大肉的陛下必将此人逐出宫中!

    “启禀大人”王让,走上前了一步并让一小太监上前了一步,王让还记得当初自己还是做杂役的时候,这丫的没少折腾自己,只见他对着那太监厉声的说道:“喝下去!”

    那小太监也知道王让今时不同往日,又听过萧公公就是死在了他的手上,哪敢不停王让的话,只见他颤抖的将手握紧了那碗粥水,将它捧到了面前,却怎么样都不敢喝下!

    “喝!”王让大叫的叫了一句,见那小太监还没有动作,便一把抓住了他的嘴巴,咕咚咕咚的就惯了下去。

    只见那小太监首先由于粥水强行灌入,出现了剧烈的咳嗽,然后双眼开始变得迷离了起来,同时不停的手舞足蹈起来。

    王让从身旁侍卫的身上取出了长刀,锋利的配刀在那小太监的脖子上划出了一道血痕,却没有想到那小太监直到死的那一刻,脸上还带着笑容。

    “这...这..”张让等人实在说不出话来!

    “诸位大人,这药名为半步笑,作用就是让人身处在迷乱之中,就算是这时候,你将他杀了,他都没有反应!”这时王让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过嘛,只要分量适当的减少,就只会让人出现幻觉,听说宋大人好像有一女,年芳十六,正是嫁人的好时机吖!”说到了这,余下众人都是把握朝廷多年的老狐狸了哪能听不懂王让的意思,张让发现自己面前的这个小太监似乎十分的聪明,只要自己哼哼,说不定又是一员大将,张让的心中出现可考察的心思,便问道:“不知道,你认为接下来改怎么做?”

    王让顿时跪在了地上,眼睛之中挤出了几点泪水。

    “诸位,天下大乱之际,陛下对我们的信任日渐减少,都因为那何进,他借着自己的妹妹迷惑陛下,让陛下做出许多错误的决定,我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即将倾覆,为了破除寰宇,还天下一个朗朗潜混,只好委屈宋大人了,还请赵大人,张大人请洛阳最为出名的画师,画好宋美人的画像,另外一定要让陛下喝下这碗清粥!”王让一边哭一边说完,在看那些人的表情,也纷纷嚎啕大哭了起来,只有张让,在暗自赞叹,虽然这小子的计谋还是有不少的漏洞,但是也伶俐可人,在加上她的名字和自己也有点相似,不如就将他收入自己的账下,日后便于那何进有了对抗的本钱。

    想到了这,张让便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又询问了王让今年多大,家中又有何人,见王让答家中无人,心中更加的欢喜,当下便要认他为自己的干儿子。“子朗!这次的事情,为父便交于你办,一定要做好,大汉的江山社稷就拜托你了!”

    “王让谨记父亲嘱咐”说着,扑通一声,王让便跪在了地上,不停的磕头!

    同时当天夜里,自从吃了那清水粥汉灵帝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似乎十分的好,动不动都会想起那男女之事,想着想着,便又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在模糊之中似乎有一女子在跳舞,刘宏破开自己面前的纱布,却见一遮脸女子,正在翩翩起舞,美!真美!虽然自己看不到此女子的容貌但是,光从这身段看来就知道,这是一绝色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