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七霸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章晋国的发展

    mon aug 08 11:51:22 cst 2016

    重耳在公元前636年回国,公元前632年就在城濮大战中打败楚国,大会诸侯,成为霸主。这里面有晋文公的功劳,但是一个在厉害一个团队在牛逼也不可能四年的时间就称霸天下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能使晋国在晋文公的带领下就称霸诸侯,要先了解下晋国的出生,发展,才知道怎么壮大的。

    晋国的出身很好,皇族后裔,第一任国君叔虞,他的爸爸是周武王,妈妈是姜子牙的女儿。外公当然就是姜子牙了。哥哥是周朝的国君周成王。出身显贵,正儿八经的皇族血统。小时候和哥哥玩游戏,周成王摘了一片树叶说以后就用这个封你,本来是小孩子玩游戏,不料周公知道了,天子一言九鼎既然说了就不是开玩笑,要给他封地的。后来长大之后就给了一块叫唐的封地。这一片就归你管了,开始的时候很小方圆百里。是个小国。就是晋国。

    晋国一直到到西周末年都没什么大的变化,一直过的不温不火,真正的变化是从晋文侯开始的,是晋文侯不是后来的晋文公,晋文公是重耳。不是一个人。晋国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快速发展,逐渐强盛而且还帮助周平王东迁。开始在东周的历史上崭露头角。

    晋文侯之后晋国乱了,一乱就是三代国君六十七年,这一段乱世在历史上称之为曲沃代翼。和其他的内乱不同,这段内乱反而成就了晋国的强大,但是也为后来的三家分晋埋下了隐患。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简单介绍下。

    晋文侯的儿子昭候继位公元前745年继位之后把曲沃封给了他的叔叔恒叔,这一年恒叔已经五十八了,自己住在翼城,在当时曲沃比翼城大也比繁华,是个大城市。直到现在曲沃都比翼城实力要大。可能觉得都年龄这么大了翻不起什么风浪了。历史证明这个想法是想到错的。恒叔是人老心不老。这个故事有点类似于郑庄公的弟弟,也是封地比他庄公大,后面出的事情也一样,封地大的开始造反,毕竟姜是老的辣,所以在恒叔的里应外合之下,昭候被杀了,恒叔想回去继位,结果遭到百姓的反对,就又撤回曲沃。这是第一回合,曲沃胜利。

    恒叔死后儿子庄伯继位,告诉他一定要篡位成功,我们才是晋国的老大,庄伯进攻翼城又杀了一位晋国国君,结果有被打了出来,又没篡位成功。第二回合依然是曲沃胜利。虽然目的还没达到。

    庄伯死后把位置给了儿子武公,同样告诉他我们一定要成功篡位。武公充分吸取了爷爷和父亲的教训,做事聪明多了,连杀两位国君之后,又拿了翼城大量宝贝送给了周天子,周天子很久没人给他进贡了,高兴啊,一高兴就把篡位的当成转为正式的了。占领了整个晋国。以小宗战胜了大宗。在整个历史上都不多见。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燕王朱棣了。他是王爷篡位成功的代表。

    武公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就是晋献公,他就是重耳的父亲。从小耳濡目染的战斗之风随着权力的增加而增加,在晋献公二十六年的国君生涯里,晋国继续扩张,不断的东征西讨。晋国从一个只占有曲沃翼城的小国成为大国。基本上占有了现在山西的全省,河南河北陕西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为晋文公的争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晋献公继位之后还做了一件影响晋国历史,可以说种下了晋国三家分晋的种子。

    因为晋献公家族本身就是造反起家的,晋国的君主本来不是他们家的,他的祖上只相当于是王爷,所以对其他的公子王爷们都不放心,所以干脆就把其他的公子王爷都杀了。杀了他们,人杀了简单,但是活还是要有人干,怎么办晋国只能用一些异姓大臣,然后重耳的继位又不是正常途径,虽然继位之后不在大杀公族,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只能是把它们纷纷派往国外,在国外定居。所以国君的周围没有什么兄弟帮忙,都是一些异性功臣的后代。后面逐渐造成异姓大夫势力越来越大,国君的势力越来越小,导致最后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划分。